掌握“一材多用”与“多料合用”的方法
存材、选材和用材是作文材料使用上的三个完整环节。“一则金素材,半篇好文章”,说的是考场作文素材运用的妙处。可是,不少考生一到考场,感觉平时积累存储的素材一点也用不上。其实,无论你准备了多么丰富的素材,也不可能完全切合作文要求。这时,你需要尽量地、巧妙地把平时存贮的素材往文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这里就有一个“打通素材运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要掌握考场素材运用的方法。
(一)一材多用
一则好的素材往往是立体的、多元的,根据立意不同,可以从材料中得到不同的需要。我们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素材与作文立意对应的“契合点”,合理有效地加以运用。
1.陈材新用
(1)转换常规解读视角
新颖的材料未必就是新近发生的故事,“新”还来源于视角的转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材料运用的最佳境界。当别人一窝蜂地从正面、从常规视角去使用材料时,我们不妨逆风而上,反其道而行之,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看常规,即颠倒一下观察认识的角度,其新奇之处和材料价值就一下子显露出来了,这样就能避开俗套,写出新意。
例如,有篇《假如陶潜从政》的文章,就是一篇反弹琵琶的范文。陶渊明是大家很熟悉的人物,选陶渊明来写,材料很难出新。但作者独辟蹊径,选择不愿为官的陶渊明的“政绩”来写,“哪壶不开提哪壶”,陶渊明的政绩确实不显著。作者认为,陶渊明辞官归隐,是“社稷之幸,民族之幸”,是明智的选择。作者让我们看到陶渊明的另一面,材料有新意,文章因此也“亮”了起来。
(2)内容上“化详为略”,形式上“化少为多”
一般常见的素材因为为人熟知,使用起来不必详细展开,而要按照观点的需要点到为止。在形式上多用这样的素材铺排,形成“化少为多”。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减弱论证作用,反而因为以形式取胜,让观点显得更加普遍、合理。请看下例:
书本虽小,但就像一个时空容器,“黄鸟于飞,集于灌木”的美丽意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宏大场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深沉思考……古今中外都可尽收其中。人们翻开书籍,就如同打开了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
(李拯《读书,看见更开阔的世界》)
文中“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出自《诗经·葛覃》,“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些源于教材的素材,由于我们比较熟悉,只需选取能论证观点(“人们翻开书籍,就如同打开了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的部分内容就可以了。素材的恰当运用,尽管篇幅很短,但照样能让人觉得作文有文采。如源于社会现实的示例:
一粒碱米,让江苏沭阳邱谷村的村民“尝”到了致富新滋味;一部电视剧,让“养在深闺”的湖南张家界牧笛溪村成了“网红打卡地”;坚信“苦点累点,日子不会差”的云南昆明张顺东夫妇,用拼搏书写下奋发向上的脱贫故事……这段时间以来,各大媒体纷纷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栏目开设“同心奔小康”子栏目,广大记者满怀激情走进基层,满腔热情贴近群众,倾情书写行进中国,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
(李伟红《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沉淀真情》)
这些源于社会现实的素材,尽管素材的典型性显得一般,但由于从不同地域(“江苏沭阳邱谷村的村民”“湖南张家界牧笛溪村”“云南昆明张顺东夫妇”)列举了三个事例,从而让广大记者走进基层,书写精彩中国故事这种现象在当今中国显得比较普遍,自然就增强了文章观点提出的可信度。
2.虚拟推演
虚拟推演是指在素材积累和运用过程中,考生要有意识、有条理地去分析一种社会现象、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因此,我们可以把推演的过程当成写作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在写作时才能快速、有序、有质量地展现自己的逻辑思维。例如,在下面的学生习作《人间有味是优雅》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①(现象)在金钱至上、商业广告横流的时代里,奥黛丽·赫本以其干脆利落的短发,将优雅的形象呈现给观众,与当时性感女郎形象大相径庭,却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瞩目。②(影响)凭借安妮公主的形象,赫本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与时代。③(原因)但赫本的优雅并不仅限于外表,晚年时,她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将人格的优雅延伸到苦难中的儿童,她呼吁人们关注非洲难民,亲身前往非洲拥抱苦难中的儿童,给予他们安慰与帮助。④(评价)赫本外表与心灵上的优雅,是浮华尘世的一缕清风,也是激荡人们心灵的福音。
以上文段从事件出发,通过影响、原因、评价等角度的分析,体现了奥黛丽·赫本的优雅本质。在素材积累和运用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些热点事件,考生要学会推演,形成评论的思维路径:一个事件的发生,其原因为何,影响如何,联系为何,情境是怎样的,人们的褒贬,相应的策略如何……考生可以此路径来推演。
(二)多料合用
1.同类叠加
面对作文题,如果觉得使用单一素材不能有效论证中心,那么可以将同类的素材有机地罗列在一起,同类互补,形成集团效应。同类叠加的素材要有共同之处,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不能放在一起使用;应做到异质叠加,避免重复列举;要有共同的指向性,都指向并服务于中心;句式尽可能一致,力求营造铺陈之美。防止杂乱堆砌,“摆事实”的同时还需“讲道理”,要进行深入剖析。请看下例:
沿着时光的河流追溯起源,我们讲述中国故事,启发心灵的智慧,传播华夏的文化精髓。那些经久不衰的中国神话传说,如明亮的灯塔,照亮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索旅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映照出先人们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坚韧不屈的品格;牛郎织女、梁祝化蝶,揭示了人类对爱情的无穷追求、对命运的不懈抗争。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是人类在世俗生活中积累智慧的宝库:“一诺千金”让我们明白诚信的价值,“程门立雪”让我们懂得尊师重道,“胸有成竹”让我们知晓实践的重要,“老马识途”让我们明悟生活的智慧……这无数的好故事,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青年人不仅是华夏文化的接受者,也是华夏文化的传播者,理应让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世界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华夏文化,让华夏精神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发扬。
(2023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青春中国,青春力量》)
一段之中,两处使用事例叠加的运用方法,既有说服力,又富有气势和文采。
2.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法是事例论据运用的技法。所谓“点”,即典型性的材料,能够深刻体现主题和观点的材料。对这样的材料要进行细致描写,深入分析,作为详写的材料。所谓“面”,即指一般材料,只起辅助作用,应以概述和列举为好,作为略写的材料。点面结合,能使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如果在议论文中运用点面结合法,这个“点”就是能够有力论证论点的某个事例,这个事例就要详写;“面”就是与“点”内容相映的,同样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的一般事例。这些事例尽人皆知,只需提及略写即可,以使文章充实饱满,增强说服力。请看下例:
人才是发展之基,创新铺就成功之路。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人才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与工程,使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回首过去,从改革开放到“十四五”规划全面启动,浙江人初心不忘,筚路蓝缕,开拓伟业。敢闯敢拼的温州商人足迹遍布天下,扛起民营企业的大旗;阿里企业创新各种经营方式,使各国经济合作更密切,推动中国经济增长;G20的顺利召开让世界在领略中国实力的同时感受到独特的吴越风情;脱贫攻坚战中,浙江省立足于全国前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勇立潮头的人才与不断创新的浙江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青春之花。”而新时代的浙江青年,不论是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徐枫灿,还是青年工人杨杰,都无疑践行了这一历史使命。于沉郁中奋起,历艰苦而弥坚的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次获得亚洲杯冠军,在中国足球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陈杲在数学领域中不断探索未知,成为青橙奖最年轻的获得者。这些秉持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新时代人才成就了复兴路上的中国,使中国未来的发展拥有无限可能。
第一段先从“面”上列举温州商人的创业足迹、阿里企业的发展模式、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等,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第二段从“点”上列举女飞行员徐枫灿、青年工人杨杰、中国女足以及青橙奖最年轻的获得者陈杲等有关素材,聚焦他们的人生轨迹。这样,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论述了人才推动发展、创新开拓未来的道理。
3.正反对比
在一些人物素材中,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写作时,我们可以将有关联的正反两面的人物进行对比,在对比映衬中表明自己的主张。运用此法关键在于精选素材,不能强作对照,要有可比性,要确立对照点。“异质对照”所选人物务必是性质截然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对比映衬应该有主有次,一般以正面人物为主,反面人物为辅。请看下例:
破除藩篱,温暖点燃温暖。现代社会的发展让我们陷入罗萨口中的“加速社会”。效率至上,为了在竞争中拔得头筹,不择手段,匮乏感与无序感却与日俱增,逐渐背离初衷与本心。“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明亮。”“3·15”晚会上曝光的商家,并没有因粗制滥造、坑害顾客而走得更远。(反例)反观白象公司,市场份额虽然不高,却招收大量残疾员工,营收不多,却在疫情中大笔捐款,成为民族的“良心”,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万佐成夫妇不计回报,抗癌厨房让患者尝到家的味道;大学生余盟扎根乡村,以互助传递温暖,用友爱消弭冰雪。(正例)当人与人架起不信任的高墙,我们才知颗颗“微尘”之于社会的价值;当国与国竖起贸易保护的壁垒,一场大疫,我们才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真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他人举烛者,自己也将沐浴在光中。
(2023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互助共走大同路,包容同赏满园春》)
边写边悟 请根据下面的素材,写出两个不同的运用片段。
“奶奶作家”杨本芬
2020年,八十岁的杨本芬出版处女作小说《秋园》,这部讲述其母亲一生的小说被读者评价为“女性视角的《活着》”。该书一经出版,很快成为近年来素人写作中的现象级作品,在读者中唤起巨大的关注与共情,并跻身国内多个重要的文学榜单。同年,该书跻身豆瓣图书排行榜“中国文学”第二名,评分高达8.9。接下来的两年,这位“奶奶作家”又写了《浮木》《我本芬芳》,组成“看见女性三重奏”。她写的是母亲和自己,也写出很多普通女性“不被看见”的一生。
杨本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运公司职工,她的写作之路是从照顾外孙开启的。她厕身于4平方米大小的厨房,以板凳为桌,伴着抽油烟机的轰鸣声,在一张张方格纸上涂涂改改,写写画画,回忆出他们一家人的故事,她被称为“灶台边的女作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片段一:垂老与青春
看到“奶奶作家”这几个字,我们最惊叹的或许就是杨本芬在一个在我们看起来已经“垂垂老矣”的年龄,却盛放出了那么灿烂的花朵。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垂老”,什么是“青春”?正如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一诗中所写的:“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从思辨的角度来看,年华的衰老与青春真的不能用“年龄”来界定。杨本芬奶奶在八十岁的高龄才开始崭露头角,但这“枯木逢春”的表象背后,却是其一直坚定地用读书和写作来滋养自己的心灵,从而才能孕育出一颗充盈着生命活力的“诗心”,以此悲悯情怀观照万物,则能“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片段二:平凡与平庸
“奶奶作家”杨本芬,没有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经历,没有从事与文学相关的职业,一生柴米油盐,平平凡凡,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看似别无二致。其笔下人物亦皆无传奇经历,而都是匍匐于尘埃中的小人物。《平凡之路》唱道:“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可大多数人都会在垂老之际慨叹命运的不公,抱怨世界的无情,面对平凡琐碎的生活默默地低下头颅。然而杨本芬不是这样,她没有活在别人所限定的轨迹当中。出身普通又怎样?只要心中有梦,就能实现理想。工作平凡又怎样?工作只是给予我们生存的资本,而写作却可以给我们生命的滋润。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