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

应用文体之“观后感、读后感”

分享: 06-09 写作技巧 下载支付:1.00点

一、写作技巧

    观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一部影视作品之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观后感是一种常用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的写作第4任务就是观后感的考查。

1.拟标题 标题可以是“×××观后感”,也可以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如“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林清玄散文集”。前者简洁明了,后者主旨明确,也更有“文艺范儿”。

2.写作结构与思路

  一篇完整的观后感(读后感),包含四个部分:引、议、联、结。这与议论文的写作方式有相通之处,但要注意不能脱离阅读对象。

  第一步:引。文章开头,先简洁地交代所阅读的作品。通常情况下,观后感的第一部分,围绕着“感”的要点,适当、有条理地引述相关材料。如果是影视作品,简洁地概括出某一个情节或画面,交代清楚生发出来的“感”从何而来,作品中的哪一点特别引起了思考。请注意,引述的原文材料是为后文的“感”服务的,所以不可大段大段地摘抄。对于影视作品来说,说明画面或情节的篇幅不能过长,三言两语即可。仔细斟酌之后,不相关的内容可“忍痛割爱”。摘抄和概括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

第二步:议。接着对所引材料进行分析、解读。挖掘出材料的深层含义,然后自然地过渡,提出你的中心论点,即你有所“感”的核心要点。请记住,自己的感悟是建立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的,你的核心要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解读中引发出来的。分析作品和发表议论要紧密结合。

第三步:联。围绕着中心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这一步要注意联系实际。可以联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当时的创作背景,也可以联系现今社会现象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联系你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发表见解·…·…无论哪一种,都尽量深度挖掘、深入思考。还要注意论证时的行文逻辑和思路,逻辑思路这一点,与议论文的写法类似。

第四步:结。我们沿着同一个思路和主题,就作品本身展开记叙、联想和思考。结尾部分就需要将上文观点简单做总结,进一步发表自己的感慨、思考,收束全文。

3.注意事项

  首先,写观后感(读后感)时需要记住的是,“感”的生发,都是建立在原作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作,否则,就会淡化观后感的文体特征,变成一般的议论文。同时,在一篇观后感中,最合适的方式是以小见大,抓住你感悟最深的一个“感”的中心点,围绕它来进行讨论,切忌追求面面俱到、大而空泛。

  观——描述简明,融入情感。感——突出重点,感悟深刻。“感”是观后感写作的关键,考生必须在“感”字上下功夫:学会对人物、事件、场面等进行深入的发掘,从中提取深刻的思想情感。

(1)紧扣任务,符合试题要求。作文题要求写观后感,一般会设置具体的写作任务。任务里包括“观”的对象,这是观后感写作的基础性内容,是“感”的媒介,必须按题目要求,简明清晰地呈现在文章当中。如写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考生就一定要写到纪念大会的一些重要环节,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并由此升发继承五四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担负强国责任等内容。   

(2)描述简明,融入抒情色彩。写作大型节日集会、纪念活动等的观后感,写“观”要力求简明生动,甚至允许用艺术性的语言对人物、场景等进行简要的描述,追求生动性、形象感。如王梓同学们《2019年国庆阅兵观后感》中的一段文字——大阅兵开始了,中国国旗冉冉升起。那一排排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大步向前,那是我们祖国的战士,守护着我们。“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气势磅礴的国歌在耳边荡漾,那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考生在对国旗、士兵、国歌的简明描述中融入了新时代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观”宏大的场境,“感受”容易雷同,你可以尝试着眼一个人物、一个镜头、一个标语,往深处开掘,写出独到的见解;也可以分阶段选取特定镜头,根据镜头内容,写出自己深刻思想。

(3)突出重点,在感悟方面下功夫。观后感,应该以写自己的“感受”为主。“观”与“感”的文字比例,要看具体情况,大体而言“‘观’三、‘感’七”比较合适。“感”是观后感写作的关键,考生必须在“感”字上下功夫:学会对人物、事件、场面等进行深入的发掘,从中提取深刻的思想情感。

(4)简洁地说就是:引书的内容——议书的内容——联系其它或生活——总结看法或思考。标题采用主标题+副标题的形式。其中主标题表达自己看法,副标题多为“读(观)《×××》”或“《×××》观(读)后感。

二、写作情境与范文

1、(2019·全国卷Ⅱ)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忆五四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题目引用成语和典故,先声夺人。)

庄严肃穆的会场,铿锵有力的字句,一下子将时光压缩了一百年,让距离腾挪了几万里。(第1段直接由会场的氛围转入对历史的沉思,快速入题,毫不拖沓。 )

  五四,一个属于新中国的词汇,一个属于中国青年的标识,正在一下重似一下地撞击着,那个埋头书桌的我,和我的灵魂。

  那声音让我想起的历史,浮雕般一一涌现。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新青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师夷、体用、洋务、实业、德先生和先生;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于是,最黑暗处进出了天光,沉疴累累的老大天朝艰辛地诞下了朝气昂扬的少年中国。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永远像青年一样的斗士鲁迅,毫不留情地解剖到我们皮肤的底层;“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熟睡中惊起继而创办《新青年》的钱玄同如此呐喊……

  五四最大的意义,我想便是打破了我们的“一直都如此”,是之于愚昧落后的怒吼,是面对满目疮痍的奔走,是青年的胆气和担当。

  (第2~6段,回顾历史,展现五四青年的胆气与担当。)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

  于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优厚的国外待遇,学成归国,献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于是26岁便登上开山岛一守就是32年的王继才,在风浪拍岸中坚守着他的赤子情怀;于是那个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用刚刚毕业的稚嫩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于是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泥沪的秦明飞,背负着自己的青春,离开耶鲁,在荆棘和贫将中俯首躬耕拓荒守梦……

(第7~8段,爱国志士无私奉献,默默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

   于是也想起了不久前刚开始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贸易战!记得曾有人说,美国如果真要打击中国,不用长枪大炮,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搞定。一百年前的坚船利炮,一百年后的核心技术,此刻正值青春的我们,又该做何想?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浑浑微噩得过且过?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追求权位与高薪?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是我还小?

 (第9段,联系当下,叩问每一个人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曾说,时间碾碎万物,一切都因时间的力量而衰老,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遗忘。一百年了,先驱已逝,但五四精神呢?胆气与担当呢?

  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书桌前的我,抬起头,那不远的远方清晰可见,那巨人的言语久久回荡: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第10-11段,照应题目,升华主旨。)

【点评】

本文从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展开自己的联想,既回顾了历史的艰难进程,又大力讴歌了先进人物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既有对过去的思考,又有对当下的拷问,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2、《抗美援朝纪念大会》观后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0年7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抗美援朝精神作出全面精辟的总结,对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刻系统地论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50年10月19日,在志愿军出征仪式上发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演讲稿。

②2020年10月24日,收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文艺晚会”后的观后感。

③2020年10月25日,写给某位“志愿军老战士”的重阳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考生可围绕抗美援朝精神阐释对这一精神的认识、抗美援朝精神在当代的意义等。注意本题要求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形式上注意演讲稿、观后感、慰问信的格式。

参考立意

(1)苟利国家生死以。(抗美援朝英雄为国牺牲的角度);

(2)牢记英雄事迹,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角度)

(3)维护和平,义不容辞。(抗美援朝精神的国际意义角度)

范文展示

铭记历史,勇往直前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文艺晚会”观后感

2020年十月迎来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同时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开国领袖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抗美援朝志愿军取得的伟大战果震惊了全世界!抗美援朝是中国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打出了中国的伟大地位和尊严,表明了已经强大的起来的新中国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对他进行欺负。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70年后的今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深情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仍能亲切感受到革命英雄的风骨和气节,仍能深切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闪耀着的熠熠光辉。他凝聚着催人奋进的磅礴力量,凝聚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动力。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英雄的鲜血不会白流。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史为鉴,铭记烈士忘我的斗争精神,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力,深值在自己的心底,砥砺前行,奋力推进伟大事业不断创造新辉煌。

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就是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塞罕坝林场荣获“地球卫士奖”,靠的是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海军西沙中建岛官兵长年驻守荒滩,以苦为乐,以岛为家,使“南海戈壁”变为海上家园……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更要有这种大畏的爱国气节和英雄气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在新时代,抗美援朝精神依然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勇往直前、奋发有为的磅礴力量。

 

3、红色经典小说或电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为向党的一百年生日献礼,光明中学拟举办以“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肩负时代使命”为主题的读书、观影心得交流会。

下面是主办方推荐的部分红色经典小说、电影名目。

红色经典小说:《呐喊》《家》《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创业史》《红岩》《红日《红旗渠》《林海雪原》《小英雄雨来》《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色经典电影:《南征北战》《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地道战》《开国大典》《焦裕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

假如你受邀参加本场交流会,请以“与你一起走进         ”为题(横线空缺处填你所阅读或观看的一部红色经典名称》,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技巧点拨:

第一、对“重温红色经典”内容的把握。这个作文题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以“向党生日献礼”为情境,创设开展红色经典读书或观影心得交流会的鲜活情境,进行驱动任务的写作。写作时,选取材料中列举的某部红色经典小说或电影的具体内容,重温这些小说或电影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表现手法、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经典表现,为进一步的革命精神挖掘与传承做铺垫。因此,对红色经典小说或电影内容的再现是必备的,这是基本的内容要求。

第二、对革命精神的挖掘和传承。重温红色经典内容,目的是为了传承其中的革命精神,那就要有目的、有方向挖掘其具体精神,明确揭示出来,看看在我们今天这些精神应该如何继续发挥作用。革命精神内涵的挖掘,应该充分结合经典基本内容和人物精神,不能空喊口号,否则就流于浮表,无法达到传承的目的。革命精神内涵的挖掘,还应该滤除掉受时代限制的内容,比如说强调斗争、宣扬阶级对立的成分,选取对我们当下时代有意义、让时代持续美好的精神主旨。

第三、对“肩负时代使命”当下意义表达。重温红色经典内容和挖掘革命精神的内涵,其目的是为了让青年学生从历史的发展中去思考:那些小说或电影中的人们,已经在他们的时代做好的他们应该做好的使命,而作为当代的继承者,应该怎样更好肩负当下的时代使命,完成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呢?那就要说明在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需要这些革命精神,怎样发扬这些革命精神。

第四、要强化情境任务意识。这则材料作文有很明显的情境特点。作文任务要求的是读后感(观后感)的交流,因此行文中既要有自己读后(观后)的感悟,也要表达彼此共同感受,或针对对方反应的点评之类的话语,从而构成交流对话语境。作文标题要求填写完整“与你一起走进《   》”,暗含谁在写(谁在作讲述交流):我(光明中学的一名学生),写给谁(给谁作讲述交流):你 (光明中学的其他参会学生),因此还要有对象意识,“我”与“你”之间要有互动与交流。

 

与你一起走进《建国大业》

黄靖蕾

在迎接建党一百年之际,重读重观红色经典,让我感触颇深。本次交流会我想要推荐给大家的是一部红色经典电影《建国大业》。此片讲述的是自抗战时期到建国时期的伟大历程,弘扬了中国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因此,我交流的主题是:每个时代的人,都要把责任扛在肩上。

一百年风雨兼程,危机在前责任在后。时候既然是抗日战争之初,渐近家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百姓的脸上毫无生气。此时,谁又不是恨着这可恶的战争?恨着这可恶的时代?但他们束手无策。此时,有一批勇士勇敢地站了起来,他们由毛泽东同志组织,自愿上战场,为人民而战斗,为中国而战斗。朔风起,一批勇士站了起来,他们用毛泽东同志组织,自愿上战场,为人民战斗,为中国战斗。此时,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联手共进,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打赢了这场属于我们的战斗!战旗美如画,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热泪开鲜花。而这场战争的胜利,靠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更是中国人民不服输、不认输、不放弃的奋斗精神,是把国家兴衰的责任扛在肩上的责任意识!

一百年风雨兼程,把责任当作使命。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内又因政党的不一致而冒起了战斗的念头。国民党的成员们为了夺得国家大权,不惜牺牲国家人民的幸福安康,与毛泽东同志所带领的共产党展开了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在此期间,百姓们痛苦不迭。一声声炮火响起,中国人民是在无声地呐喊着,控诉着可怕的战斗带来的破坏。最终结果不负众望,胜利属于中国共产党。不久前还充斥在这里的厮杀声、呼喊声、枪炮声消失了,却让此时的寂静显得无比狰狞,一切都消失了。因为他们相信革命之火就像星星之火般可以燎原。无数人的生命,换来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他们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兴奋,观影的我也遏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火热,眼眶早已湿润。最让我影响深刻的便是这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地为人民而战斗,把国家发展的责任作为自己使命的精神。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随着开国大典开始,一架架飞机在天空上飞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同志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这个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便是真实的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让人为之振奋的历史,述说着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勇前进,自强不息。

观影的视觉冲击和情感跌宕,让我重新审视这份触动。回望历史,先辈们已经尽自己全力为我们将新中国树立起来,扫除了战争、解决了温饱;凝神当下,我们还能对自己的时代做些什么?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把科技发展得红红火火,具备领先优势,要把教育改革得更有奔头,培育好下一代,要把民生问题放在心头,让人们生活更幸福。立志高远,功在细微,我们青少年首先要在继承这革命精神的时刻,做好自己的本分,承担好属于自己的责任,并把这些责任化为自己的使命。

时代随着新春之花岁岁年年地在绽放,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建立在先辈们鲜血与信念之上。各位参加交流会的同学,你与我,我们都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习先辈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

 

与你一起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带着满腹疑惑和敬仰,我们走进了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入其中,品味那段峥嵘岁月……

这是一卷记录成长和成熟的诗史。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拥有为了理想而献身的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乐观豁达的高贵品质。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人格,超越时空,超越国界,曾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是一本充满热情和力量的书,也是一首讴歌青春和奉献的歌。曾有无数读者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勇气、前进的动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闪烁着理想光芒的作品,在热火与寒水铸炼而出的激情岁月中,感受一段别样的人生。

保尔·柯察金,他的一生像一部波澜起伏、铿锵激昂的音乐史诗,高唱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颂歌,赴汤蹈火,奋斗终身。少年保尔遭受不公虐待,四处流落打工,与贵族少女冬妮娅两情相悦,结识了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加入了革命。在与敌人的不懈斗争中,保尔不断自我提升,多次虎口脱险,落下一身伤病,从此走上了文学革命的道路。

书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保尔与战友们一起修建轻便铁路的片段。天寒地冻,银装素裹,为了让小城居民获得木材烧火,需要在三个月内修建一条七俄里的轻便铁路。冰雪,伤寒,疟疾,烂泥,都没有挡住保尔前进的脚步。他的靴底被磨掉,失去了保暖的大衣,手枪子弹不足,没有接班的工人帮助……有些人选择放弃,退出共青团,遭到了布尔什维克人的唾弃与鄙夷。艰难险阻无数,路途凶险漫长,病魔侵袭了保尔——伤寒和疟疾威胁着他的生命。但保尔有坚定信念支撑,有战友一路相伴,最终扼住了死神的咽喉,第四次虎口脱险。铁路按期完工,人们拥有了木材,拥抱了温暖,这件事为保尔的一生增添了绚丽的一笔,磨练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革命的烈火炙烤,病魔的铁钎敲打,毅力的模具铸造,才打造了无坚不摧的钢铁!

保尔在吊唁烈士墓时,曾说下了这样一段话,感人至深——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本有着崇高理想主义的长篇小说告诉了我们许多东西,我们要学习保尔的顽强意志 ,朱赫来的头脑冷静、认真负责,谢廖扎的敢于牺牲、英勇无畏。做一个乐观、勤奋、善良、认真无畏、积极向上,有着顽强意志的英雄!在你无助的时候,看看它吧!它会给你力量,让我们像保尔一样成为一个打不烂,击不穿的铁人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一起走进《青春之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期望,蕴含着力量,为完美的青春置于黑暗阴沉的背景下时年轻的声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出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着初升的太阳。于任何时代和历史时期一样,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令人捶胸顿足的奸邪小人。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中,这种助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些助力中,青年一代付出了血的代价,也换回了成长经验。胡梦安时那些灭绝人性,卖国求荣,只为自己不想国家的贪官污吏,这样的人像一只蛀虫一样,吮吸着残破江山的骨髓,这样的人怎不恨的人咬牙切齿,怎不遭到千万人民群众的反击。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嘹亮的歌,高声长出青春的梦想;青春是一首歌,一首豪迈的歌,尽情唱出青春的斗志;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深情的歌,娓娓唱出青春的火热。《青春之歌》饱含作者的感情,将那段不应忘怀的历史赋予青春的激情和火热,用红色经典染满记忆,用斗争书写豪情。那铿锵而激昂的文字唤起我们心灵深处强烈的共鸣,唤起我们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激情,勉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抬头看窗外明媚的春光,聆听嫩枝上那清脆的鸟鸣,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完美,多么安详。似乎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惨痛的经历,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段潺潺的历史,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胜利。当我们再次迷茫,再次彷徨,再次萌生放下期望的想法,让青春青春之歌唤起那时封存的激情和活力!

全书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年轻人的激情,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观点过于偏激,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稍欠公正,然而,瑕不掩瑜,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对青年人的影响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带着红色的回忆,金色的憧憬,让我们也唱着青春之歌,破茧成蝶。

同学们,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值得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讴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让我们为青春歌唱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4、名著人物读后感

2020年河南天一联考卷)在某次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就所喜欢的书中人物畅所欲言。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发言可以看出,下列人物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伯夷 关羽 贾宝玉 林冲 孙少安 高觉新 钱墨吟 白嘉轩 堂吉诃德 爱斯梅拉达

上述人物能引起你怎样的共鸣?请你选择两到三位人物确定某一主题,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可立意为①家国情怀主题,可选的人物有伯夷、关羽、钱默吟、白嘉轩;②命运抗争主题,可选的人物有林冲、贾宝玉、孙少安、高觉新、堂吉诃德;③人性之美主题,可选的人物有关羽、伯夷、爱斯梅拉达。

【立意】逆境于坚韧,无声起惊雷;携忠义而遨游,抱正直而长终;热血同行,激昂岁月;弃封建禁锢,迎思想光明;敢于反抗,挣脱枷锁;植光于心,盈爱于身。

(二)范文:

敢于斗争,不甘平凡

                                 ——读“贾宝玉”“孙少安”有感

贾宝玉,一回回在封建官宦中喊出自由,鄙弃功名,追求平等;孙少安,一次次在失意失落的打击中抬起头颅,挺起胸膛,树起信心;让人泪目而震撼的他们不是生死,而是人在平凡的内心当中敢于斗争,做出不平凡的事,他们便能够成为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引:简单概括贾宝玉、孙少安不甘于平凡的事

抗争到底,是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贾宝玉生活的年代,男子通过科举考试,读书做官,挣得功名利禄,光宗耀祖,是天经地义之事。宝玉对此不感兴趣。从贾宝玉为大观园题咏的四副对联可见其诗词功底不俗。宝玉不愿走科举考试的道路,拒绝科举的桎梏,显然是对封建制度的叛逆,他鄙弃功名利禄,无视世人诽谤,向往人生自由。在爱情上,贾宝玉不顾“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规矩”,以自己的执著和坚定,热烈地与黛玉相爱,追求自由的爱情,宝玉身为封建贵族子弟,与封建社会却格格不入,他的叛逆、对美和理想的追求,是对那个充满了浊臭气息的男尊女卑时代的抗争与反叛。反看我们当下的生活,难道不应该在面对不良的禁锢时像贾宝玉一样吗?(议一:贾宝玉抗争到底,不屈服命运的安排

不甘平凡,是走向灿烂的坚定态度。孙少安,虽然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是他却有着不甘于平凡的心。虽然少安没有文化,但这样不表示他没有梦想,他很不甘于平凡,他很想改善大家的生活,想吃白面馍馍,想住窑洞。最后他都做到了,他靠黑面馒头度日,在社会底层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他荡起不平凡的船桨,驶向内心的梦想。不仅他自己生活好了起来,还带着双水村的村民一块过上了好生活。观《平凡的世界》,我察到孙少安在平凡生活中的坚定态度,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追随。(议二:孙少安不甘平凡,坚定走向灿烂

2020年,武汉有事。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几句话语轻描淡写,一张图片颇为动人,这位“过气”的老人,又成为了国人的守护神。恰恰是像钟南山这样的仁人志士的存在,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联:像钟南山这样的仁人志士,他们也活得漂亮,走得铿锵

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不甘平凡才能走向成功。只有不甘平凡,敢于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不断的迎接挑战,才能走出自己的辉煌人生。(结:不甘平凡才能创造辉煌

用悲欢离合,演绎人生图景

——余华小说《活着》读后感

像一把折扇,扇面是福贵老汉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扇骨是散漫穿插的作者身影,这就是余华《活着》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

作者在书中以倾听者的身份出现,让福贵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他荒唐的大半生。中间偶尔转换叙事视角,让现实和回忆交织:“那天下午,我一直和这位老人待在一起,当他和那头牛歇够了,下到地里耕田时,我丝毫没有离开的想法,我像个哨兵一样在那棵树下守着他。”“后来,我们又一起坐在了树荫里,我请他继续讲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着我,仿佛是我正在为他做些什么,他因为自己的身世受到别人重视,显示出了喜悦之情。”这样的叙述方式,让荒唐的福贵反倒没有那么令人生厌,让人对他心生同情和感慨。

他是时代被动的目睹者,也是命运主动的参与者。传统农村的封闭宁静,小康家庭的富足殷实,旧社会赌场的人心叵测,战争的残酷血腥,大炼钢铁的荒唐滑稽,“文化大革命”的命运捉弄,他一一见证。同时他又是不可救药的浑蛋,在过去的岁月中,他或是走路都要别人背的小少爷,或是流连妓院的“乌龟王八蛋”,或是辱骂丈人的赖女婿,或是输光田产的赌徒。

他是爱折腾的害人者,也是被折腾的受害者。家境好时,他嫖他赌,折腾尽家产。当他在又苦又累的日子里开始反省时,命运对他的折腾开始了。他被抓壮丁,母亲病故,女儿聋哑。再后来,妻子得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为产妇献血过多丧命。女儿生子难产,女婿死于工地事故,仅留的外孙苦根也被撑死。少年时玩木偶的人,中年后却成了命运的玩偶。

他是悲痛的经历者,也是欢喜的叙述者。他亲眼看到了父亲被自己气死,经历了母亲病死,儿子、女儿、女婿、外孙全都意外亡故,所有能使他幸福的元素都被现实残酷瓦解。但他的生活中也不乏短暂的欢喜,在他的叙述中,母亲的宽厚乐观、慈爱护犊,妻子家珍的温柔持家,儿子跑步得第一时的喜悦激动,女儿嫁个好女婿时的幸福欢乐,穿透时光,飞出纸面,打动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暂时忘掉了他的苦和痛。

他是不幸者,也是幸运者。他不幸输光了田产、房屋,却在土改中成了安然无事的贫农。当初靠诈赌赢他田产、房屋的龙二却成了恶霸地主,替他挨了枪子。他不幸成了国民党军队强抓的壮丁,却在将死的时刻做了解放军的俘虏,享受宽大政策,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家中。他和妻子耽误时间导致铁锅爆炸,却成了大炼钢铁的功臣。前期的他朽木难雕,却娶了个贤惠的好妻子;后期的他目睹亲人一个个死去,自己却活了下来,成了一个“老不死的”。生活宛如戏剧,荒诞又无比真实。

整本书的主题是“活着”,却贯穿着死亡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二喜出事后,福贵的反应——“我一听说二喜出事了被送到医院里,马上就哭了,我对那人喊:“快把二喜抬出去,不能去医院。’有庆、凤霞都死在那家医院里,没想到二喜到头来也死在了那里。你想想,我这辈子三次看到那间躺死人的小屋子,里面三次躺过我的亲人。我老了,受不住这些。”到这般地步,是何等的凄凉。从前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只剩下一老一小,“心里苦得连叹息都没有了”,可命运的捉弄并没有就此打住,唯一的小外孙苦根,也出了意外。读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这本书快要结尾的时候,作者写道:“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聲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算是福贵一生的自我总结了吧,让人不免唏嘘。

福贵老汉姓徐,没有福,也不贵,但一直活着。活着于他,是历经沧桑,从少不更事到经历世事艰难,从衣着光鲜到破衣烂衫。活着于他,也是无尽承受,从无知到敏感,从轻狂到自责。生老病死,构成人生的轮回。悲欢离合,装点人生厚重的卷帙。欢笑与眼泪,谱写着生活激荡的乐章。人类最深层的情感和体验,应该是相通的,也许这就是《活着》能够感动中外读者的原因。


阅读全文
应用文体之“观后感、读后感”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