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必备:读后感写作技巧(下)
读后感与评论区别
一、读后感与评论辨析
我们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则材料、或者看了一部电影、一出戏以后,总会有一些感触、体会,当把它行之为文时,就成了读后感”(或观后感”)。评论则是对某问题或某事件发表意见的文章。依内容可分为政论、思想评论、文学评论、学术评论等。
二者的区别是:
1.着眼点不同。读后感重在感”,即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起到的启示,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而评论重在评”,即对被评对象作客观评价,或赞扬新风,弘扬正气;可针砭时弊,明辨是非;或评价创作得失,总结艺术规律,有鲜明的客观意识。
2.选材范围不同。读后感中的感”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出发,展开充分的联想,而评论则要紧扣被评对象加以分析、评议、评价、鉴赏等。
3.写作方法不同。读后感从所感对象中选准触发点之后,一般要联想、引申、类比、联系自身实际,则评论则需就事论事,就文评文。
例如:《游褒禅山记》一文,读后感与评论的不同写作角度:不同写作角度的读后感:
(1)深思而慎取,治学方有得(据原文的深思慎取”联想的)
(2)无限风光在险峰。
(3)志•力•物
不同写作角度的评论:
(1)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在评《游褒禅山记》的写作方法)
(2)尽吾志方无悔(重在评《游褒禅山记》的思想意义)
二、读后感与评论写法要点指导
1.读后感的写作:读后感是议论文中常见的一种,引议联结”则是它的基本结构模式。
引,就是引用材料,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题目给的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议,是针对前面提出的观点,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透彻的分析议论,使观点确立起来。
联,是文章的关键,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结,收尾,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或拓展,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练有力,能令人深思则更好。收束全文,一般应回应原材料。
2.写读后感时应注意的几点:
(1)感”从读”来。要写出情真意切的读后感,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文,掌握字面意义、比喻意义、引申意义,领会其精神实质,真正受到感染。
(2)就文发感,感中含情。既可从原文的整体引出观点谈感想,也可取某一情节、某一侧面谈体会,但都要挖掘深意,写出真情。
(3)写文学作品读后感关键要选准触发点”,因为文学作品常常把意思蕴含和寄寓在形象中间而不是直接告诉读者,所以要精读原作,运用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串联起来,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
3.评论的写作:
(1)思想评论:思想评论是针对当前的思想动态,某一种思想倾向或某一个思想问题所作的评论,所以评论的思想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
1)对所评论的思想要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评论要抓住实质、要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更要说明为什么”。
2)论题要集中、具体,不说空话。说理要透彻,分析要辩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2)文艺评论:文艺评论是以评论文艺作品及其他一切文艺现象为对象的文章,包括文学评论、剧评、影评以及美术、摄影、音乐等评论。写作文艺评论必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思想,充分挖掘作品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分析作品或人物形象必须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抓住主要倾向,作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
要夹叙夹议,尽可能地把作品内容的引述与理论评析有机地交织起来,揉为一体。
(3)政治评论(包括时事评论)
要仔细读懂政治时事材料,在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选出其中最切合形势需要的一、二点作有针对性的评论。
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方针政策为解剖刀,对事物或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剖析。
要掌握说理的分寸,不能任意拔高,或空洞说教。
要力求语言意明言简,不写废话。
随机应变信如神
—试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看完了《红楼梦》,我们往往会这样发问:在这个亲族关系复杂、人员众多的大家庭里,王熙凤何以能威压众人、独揽大权,俨然是偌大家庭的总管?她是怎样取得上层人物的信任,下层人物的敬畏的呢?这个人物有什么社会意义?作者描写这个人物有什么特色?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就非同一般,采用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整个形象则是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体现出来的,这是作者刻画人物独具匠心之处。在肃穆静寂的氛围里,先是凤姐那放纵无忌的笑声使林黛玉在心里奇怪: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给读者留下一个最初的印象:王熙凤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非同一般。紧接着一个恍若神妃仙子”的凤姐出现在眼前:珠光宝饰,彩绣辉煌,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体态俏丽,身材苗条,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初次见面便使人有三分畏惧之感、七分驯服之情,觉得她凛然在上,须仰视才见。其外貌美丽而内心莫测的性格通过肖像描写初步透露出来。
王熙凤初见黛玉,便携起她的手,细细打量之后,仍送回座上才夸奖她的美貌,还加一句道: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之所以送回贾母处再夸,是因为她夸的话里也连及这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这夸奖的话听起来似脱口而出,却实有精打细算之处:既迎合了贾家之主的老祖宗”,又旁敲侧击地告诫黛玉,应时时留心在贾府的地位,不可做出出格的事儿。接着又道: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显出她的权势、威严,使黛玉觉得这既是关心,又是警告,警告自己往后的一举一动切不可迈错一下。因为这只管”两字已将她束缚在王熙凤的管辖之内了。这里王熙凤用心之险恶,待人之刁钻,充分显示于言谈话语之中。
写她为黛玉丧母的不幸感到难过,用帕拭泪,等贾母一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等语,她又马上转悲为喜,破涕为笑,眨眼工夫,就由哭变为笑,这工夫确是常人所不备。虽然悲之极则哭,喜之极则笑,这是人之常情,然而王熙凤悲喜变化如此之快,却超出了常情,因而人们不能不说她的哭笑是假哭、媚笑。一个虚伪、玲珑、随机应变的面目昭然如在眼前,说到王夫人让她给黛玉做几件衣服,她马上又表示早已准备好,既在黛玉心中留下体贴人”的印象,又使贾母、王夫人心中产生办事周到细致”的好感。但根据前面的印象,很难使人相信这是真话,却又不能不叹服她的见风使舵之迅速、曲意奉迎之娴熟。
到此,我们的疑团应已解除,王熙凤之所以能威压众人,大权独揽,不仅因为她是荣国府老爷贾政的内侄女,更因为她长于阿谀奉承,被家族统治者所赏识,这就造就了她两面三刀、泼辣狡诈的性格,也一天天助长了她心毒手狠、口蜜腹剑、玩弄权术的本领。由家庭推及社会,整个社会正是由这样的人把持着,难怪内乱四起,人民遭殃了。王熙凤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封建大家族的产物。通过这一人物,我们不难体察到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封建家族的没落、衰败。
由此可见,分析王熙凤这一典型人物,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而且能更深地理解其社会本质,领会作品高度的思想意义。
简评:本文属于剖析人物形象的文艺短评,它紧扣原课文中有关王熙凤的描写,由现象到本质,进行了具体分析,剖析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和她的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文章开头提出几个扣住人物本质特征的问题,发人深思,造成悬念。然后从王熙凤的出场、对林黛玉的关照、夸奖及由哭变笑的言行中,逐段深入地提示了她的刁钻圆滑、奸狡虚伪的性格特征,然后回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作出回答。末段更进一步点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收束全文,章法紧凑,结构完整。
推理严密,词汇丰富,文笔流畅。
祸患常积于忽微
—读《伶官传序》一文后
空闲之日,我细读了欧阳修所作的《伶官传序》一文,心中深有感触。其中,作者提出的祸患常积于忽微”这一精辟的论断,常令人深思不已。
一些小小的疏忽竟能导致祸患的降临,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其中隐藏着的却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条无可辩驳的客观规律。
记得有句俗语,叫做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它更为形象地提示了这种道理,不是吗?一只蚁穴,无足轻重,但若不及时堵塞,能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之所以导致这种结果的产生,是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会促使事物性质发生变化。由此可见,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忽微”往往是祸患”产生的根源,而在当中起作用的却是一个字——积”。
对于积”字,许多人都非常注重它,但大都从正面考虑,如学习要积累”等等。而反面的呢?则未必了。其实,积”字所起的反作用也并不少见,而往往被人所忽视。
现就以个人的品行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常不拘小节或是反其道而行之”,最终总是要受到惩罚的。像冯大兴、朱泽明,他们竟从一个堂堂的大学生”,颓废沉沦为人民的罪犯!如此沉痛的事实不能不引人深省,这难道不是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在道德、情操方面的修养所造成的吗?假使他们注意了这一点,也断不至于陷入泥塘,不能自拔。这种祸患”的导致,不也是积”字所起的作用吗?
诚然,人们一时有小小的疏忽,并无可厚非,重要的,对于自己的过失,不能不重视,不以为然,更不能开脱和原谅,那种仅此一回,下不为例的想法,其实是自欺欺人,一般都并非仅此一回,也并非下不为例。对自己要求不严,常常是忽微常积”的根本原因。
话到这里,我们不妨可以说,忽微”并不可怕,可畏的只是忽微常积”。而能否化小”为无”,则取决于自己对忽微”的态度了。如果不注意自己品行方面的忽微”长久以往,又怎能不发生恶性膨胀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临终前所说的这句话对于我们不也是个很好的启示吗?要戒恶修善,不可以其小而等闲视之。因此,在平时,我们就必须防微杜渐。可以想见,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到见小善皆为之,绝之恶于初萌”。那么人们的思想情操将会有多么高尚,社会的文明将向前跨出更惊人的一步!
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品行应是这样,其它的也就不言而喻了。总之,无论我们在什么时候,只要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都须采取严以律己”的态度。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倘若真的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你也将不会担心祸患”的导致了。
仅此发一感想,以供自勉。
简评:本文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紧扣忽微”和积”,阐明祸患常积于忽微,要求每个人做到戒恶修善”,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才不会担心祸患”的降临。为了阐明这一观点,作者不是堆砌材料,而是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
文章先说忽微”,引用一句俗语,一个例证,印证了忽微能导致祸患降临这一客观规律。然后作者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在忽微和祸患之间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积”字,抓住积”字,联系实际,用无数事实论述了积”的反作用,说明积”是导致祸患的关键。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引用刘备的话启迪人们戒恶修善”。文章写到此,水到渠成,宗旨一目了然。
示范指导
(一)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蜡烛
不惜身上膏,化作千尺明;
陪人依窗读,照人赴前程。
默默发光热,从不慕虚名;
一心贯始终,为人尽忠贞。
解析:初读诗,会想到蜡烛的奉献精神。若再认真地读诗,深入地思考,就会体会到蜡烛燃烧自己才是它的价值的所在,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燃烧自己是默默的,从不慕虚名”。还有一点是一心贯始终”也可做为立论的角度。这两点均可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加以论述。
(二)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即使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离群而另觅生路的。
后来看见鸭也是如此,赶鸭的人把数百只鸭放在河里,不须用绳子系住,群鸭自能互相追随,聚在一块。上岸的时候,赶鸭的人只要赶一、二只,其余的都会跟着上岸。即使在四通八达的港口,也没有一只鸭肯离群走自己的路的。
节选自丰子恺《随笔》
解析:羊和鸭是被人豢养的,羊鸭一刀菜”,正是它们的盲从与驯良深得主人的青睐与厚爱,它们的真理是眼前一把青草或水中的漂游小生物,它们无法也不可能作自己命运的主宰,牲畜与家禽如此麻木盲从,其情可恕,可是,作为万物的灵长,人亦要亦步亦趋,且趋之若鹜,不敢自寻生路,便显得可怜之至了。人是有头脑有思想的,理应开辟一条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路,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用自己的脚站着。”参考文题:《走自己的路》《独辟蹊径创辉煌》
读后感示范
读《放弃天堂的导盲犬》有感
付出真心才会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就能保持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题记
上天给予的躯壳让我上演了一场十七年的悲欢离合,时间已带走了很多,包括熟悉、人情冷暖。不知道时间除了层层叠叠的痛、断断断续续的裂痕,又带给我的是冷漠,还是改变?当尘埃停止飞舞的时刻,我读完了《放弃天堂的导盲犬》一文,它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爱有了更深的看法。这篇文章大体上描述了主人和狗都想让对方升入天堂而宁愿自己下地狱的故事。其中感情的纯洁与真挚是不容任何杂质来亵渎的,先不看是人与动物,仅两个灵魂之间所建立的深厚感情就足以让人反思这个现在的社会,这个远离了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时代。
我一直在想人是不是总在经历了很多之后变得圆滑,在拥有之后便忘了自己单纯的梦想?当一身锐气被世俗所磨平,当满心欢喜被一点点掏空,当再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踌躇满志,当发现一只玻璃球远廉价于一元钱……我知道,我已无法留住那种单纯、脆弱而天真的岁月。只能用目光反复摩挲着它们,盯着翻腾的旋涡睁不开眼,直到它们卷进深深的河底,取而代之地浮上世俗的杂秽,变成缕缕气息,与呼吸同进同出……也许这就是成长。后来,我开始告诉自己要学会懂得,懂得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去思考,懂得如何在百转千回中及时抽身,懂得好好爱护自己。毕竟,朋友之间的友谊已脱离了那个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一起追着汽车跑,仅为尾气的一点热浪来取暖的时代。或许,温暖过后又消失,会比寒冷还要寒冷。不然,现在的我们之间怎么会有那么多被岁月洗得发白的谎言,猛烈地撞击着现实的乌托邦。很多次,在与太阳一同进入学校时,我们会睁着熬到发红的眼睛互相讲述彼此昨夜精彩的生活:看球赛,听音乐,上网……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是喜欢来为学习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何苦呢?为什么一定要把未来看成是一场一个人的战役?
放眼社会,又有多少人不是被物欲所迷惑。诚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那种毒奶粉、假药品事件又怎能容于天地之间?似乎,很多人都已淡忘了我们彼此是同一个祖先,我们同叫炎黄子孙。人与人越行越远,就像频率不一样的水波,看似在同一个平面,可其实再也不会交汇。在众多独行的灵魂之间,私欲如深渊一般吞噬着类似于纯洁的东西,又如幻网一般织着各种诱惑。已习惯了用微笑去掩饰腐坏的灵魂,习惯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低着头大步向前走,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毫不相干。
我疑惑、困顿,我仰视苍穹:为什么中华儿女又能在抗震救灾中齐心协力、同进同退?难道只有在危急时刻,人性仅存的一点爱才能被唤醒?直到《放》一文给了我答案:人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使孤独的灵魂因承受了太多的私欲而缺少了爱的滋润。我知道月亮的光是太阳给的,我还知道伟大的人是踩着别人的肩膀爬上去的,我更知道人类登上月球那伟大的一脚注定轮不到我去踩——追求错的东西才是人生真正的痛苦所在。生活只由竞争来书写未免太过残酷。
生命本是一段旅程,我们自出生便已登上一列叫社会”的火车,朝着死亡的必然终点驶去。窗外的景物是一去不回,唯一有意义的只能是对同车旅人施布仁慈,让那些行将被世界所抛弃的人由爱领着升入天堂,拥有迎接轮回的全部勇气,结果那没有出路的逃亡。不一定是舍己为人的奉献,不一定像导盲犬那样忠诚,一句关心的话足以有温暖一颗心的温度。天亮了,云淡了,风轻了,但切记,不要忘了天空的颜色。爱,将会是这个世界最后的力量,也是能收留我们的全部力量。
老师点评:有一首歌唱道: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也许长大就失去了纯真。我们追求的也许不过是一场梦,也许美梦就成了真。”在这个喧嚣的世界,能坚守自我是不容易的。作为一篇读后感,本文以所读的文章作为一面镜子,真实地照出社会的浮躁和自己的心灵探寻。真诚的思考,就这样伴随着我们在困惑中逐渐长大,走向成熟。坦诚的表白和理性的思考,增加了读后感的分量。
西风依然在
——读雪莱《西风颂》
狂暴的西风,唤醒沉睡的大地,破坏着,同时也守护着。它所过之处,一切死亡和衰朽都被永久地埋葬,而希望则永恒地闪耀。在它的身后,是冉冉升起的黎明。
但西风啊,多久不见了哟!
那些匆匆的步履,你看见了没有?争名逐利的脚步从未有半刻停顿,充斥着铜臭与喧嚣的街道上挤满了行人。日益浮躁的空气中,你是否难以立足?泛着腐臭的光鲜景象,你是否感到厌恶?声色犬马,花天酒地的人们,或在自己的世界中逍遥自在,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匆匆走过,留不下一丝涟漪。虚假的忙碌笼罩着城市和乡村,漫无目的的游荡中,还有谁会记得你的名字。西风哦,你在哪里?
那些冰冷的面庞,你看见了没有?喜怒哀乐只是苍白的面具,惟有面无表情才是真正的表情。诚然,冷酷也是你的特质之一,但现如今的冷漠却是由内而外,蔓延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症候群。它像一张无形的网,铺天盖地;又像一堵隐形的墙,断绝联系。而你的冰冷,只是对于那些退步、腐朽的事物,对待希望,你就像雄鹰对于长空那般火热。真正的亲情、爱情和友情都已难于寻觅,因为其中或多或少都掺入了一点利。人们的感情触发点越来越低,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成为热点话题;而人们的感情动作点则高不可攀,当一切的主人公成为了自己,便冻成了千年的坚冰,万年的积雪。当冰冷成了主流,还有谁会记得你的内心?西风哦,你在哪里?
那些飞溅的唾沫,你看见了没有?商人把产品描述得天花乱坠,专家把一家之言当做万世经典口喷不辍;空谈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欺诈者口吐莲花,颠倒黑白。从不说话的西风,你难道不觉得反感吗?商业欺骗、学术欺骗层出不穷,花样迭出。当人格委身于言辞,当语言胜过了行动,还有谁会记得你的缄默?西风哦,你在哪里?
多么盼望西风扫去世俗的尘埃,还一个皓皓的未来。但看不见你的身影,我又有什么能力许一个光明的前程?西风哦,你在哪里?
这时我听见最深沉的长啸,是你吗?原来你一直没有走,对吗?彳亍在茫茫人海中的我,为这突如其来的凉风撩拨起了心弦。
是的,西风依然在,正如希望。你与它本就是双生的天使啊!你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期待某个瞬间,掀起惊天的狂潮,风定之后,会是一个清新的世界。
是的,我不该如此悲观。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日又怎会遥远?
你一如往日的缄默,但藉由你的名字触及你的内心,我便确信无疑:
西风依然在。
是雪莱歌颂了你,但你属于全人类。西风仍在,希望犹在,人类终将找到曙光,在你的指引中,攘除黑暗,奔赴光明。
老师点评:《西风颂》是英国诗人雪莱的代表作,是激励人心的名篇。这篇读后感以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和饱满的热情,激浊扬清,借对西风的呼唤,表现出对人类现代失落的精神家园的追寻。文章抓住《西风颂》中的意象,联系当今的现实,不作无病呻吟,而发慷慨之声,让人感奋。题目中依然”二字既明确了坚守的信念,又说明了文化精神的传承。
认真阅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结合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写作指导:《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心灵自白书,是一篇极有分量、让人肃然起敬的传世佳作,同时也是颇有阅读难度的文言文。要写好这样一篇读后感,首先要细读原文,突破语言障碍,掌握文章内容。其次要深入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走进司马迁的心灵世界,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第三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思考人生,思考事业,从而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
读《报任安书》有感
学完《报任安书》后,我对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加详尽的认识。在李陵之变”后,他的人生从此便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这种始料未及的灾难毫不留情地破坏了他本可安逸的一生。
由此,我想到了转折”的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转折”的实例不计其数。进攻中途岛的日本航母沉没,南北战争时期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长征时期的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转折的出现,对国家政治形势而言有巨大的冲击力,它或许成就一大强国,或许断送一个政权的未来。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言:呜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些人不就如同司马迁一般,在命运的不断转折中,坎坷一生。有人忍辱负重苟活下来,有人就此沉沦痛不欲生。
转折的出现,将生命变得凹凸有致,许多坚忍不拔的勇者,凭着惊人的意志,写下了流芳百世的经典抑或是造福后人的丰功伟绩。转折的逼迫”,将他们的人生发挥到了极致。
平日里,枕着一缕草香徜徉在曲径通幽的羊肠小道上,每一处转弯口都会霎地显现异样的风景,令人倍感欣喜与浪漫。坐在小道边的座椅上品一本红楼,家族的兴盛在社会无情的逆流中渐渐转向没落,只留得今人为其默默叹息。回家途中,一片树叶从树枝上旋转而下,落在泥土中静息,它静静地去赴一场生命转折的葬礼。也许钻进泥土生长成养分,它的生命又将迎来新的转折。夜晚,为一部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的电影赚足了精神,回味无穷。
不经意间,又想到了运动是绝对的”这一哲学思想。世界每天更新容颜,转折应运而生。我们应将它们看作一次契机,无论于自身是逆是顺,我们都乐观接受以充实自己的人生。
让转折来磨练我们的意志,凹凸我们的道路。让转折描绘一场人生如戏。
老师点评:这篇读后感角度比较独特。文章抓住李陵之变”这一司马迁人生中的转折点,然后放眼历史长河,探讨转折”对人生、对国家、对历史的意义。文章中心鲜明,内容丰富,融个人的生活感触、前贤的经典文章、历史的偶然必然与哲学的相对绝对于一体,表现出当代学子的思想与素养。
生与死
——读《报任安书》有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这句振聋发聩的绝响,于百万年以来都激荡着人们的心灵。在生与死之间,司马迁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说其明智,不仅仅在于他后来写出了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更在于他选择了继续体验生命,真正的勇敢不是为了某一件事壮烈的死去,而是为了某一件事而卑贱的活着。即使这一历程是痛苦的,但不可否认的那也是一种价值。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为保名节而死就是好死”么?生命不仅仅像名节一样,属于人的一部分,她更是人的根基。一个人若不热爱自己的生命,那么,他在轻视生命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自尊。因一时的愤怒、痛苦而放弃生命,无疑是愚蠢的。轻视生命或活在巨大痛苦之下的人,总以为结束生命就可以结束一切痛苦,可是生者无人能够了解死亡的感觉,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我们并不知晓,人死后灵魂是否还存在意识,或许死亡并不能够结束痛苦的感觉呢?或许死亡只能让痛苦加倍呢?
德国的一位摄影师曾做过这样的影集:在医院中,拍下垂死人的肖像和他们死后的肖像,两张照片旁配上文字,都是死者对一生的回忆以及对死亡的态度。这些人有老人,有孩子,有老师、警察、工人……那些文字或照片,有安然亦有痛苦,有无悔亦有不甘……人生在世,应当无所牵挂无所后悔地离开。我们是哭着来到世上,就应该笑着离开,就像是一场戏,当有最完美的收场。
名节、富贵说到底都只是身外之物,唯有活着,才能够创造出更多。一时的成败终究不能够判定人的一生。人生的意义,在于一步步走来中的成长与收获,失败成功,悲欢离合,都只是沿路的风景,只是这风景有些很长,有些很短,却始终不会变成一个包袱,永远拖累着你,阻碍你前进的脚步。死亡只是一个终点,并未完全欣赏沿路的美景,又怎可轻易走向终点?
泰戈尔有一句动人的诗: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是的,有种超越了生与死的,便是感情。体验世间种种情感,尝遍人世的酸甜苦辣,才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让人生充满了意义。欢乐,是生命的常态,而痛苦亦然。
像司马迁、左丘明、孙子那样的人是少有的,他们可以为了完成理想和大志而忍辱负重。生与死,这样的话题现在对于我们而言或许太过沉重。而我们,却可以在幸福和悲伤中选择,痛苦是相对的,而幸福是绝对的,在幸福的那一选择中体验生命的精彩纷呈。
老师点评:生与死是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思考得最深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千百年来人们议论不休的一个话题。作者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此展开议论,写出了一篇出色的读后感。文章由《报任安书》引入话题,从东西方文化的角度,层层展开,对生和死、理想和事业、顺境和逆境、痛苦和幸福的关系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文笔顺畅,令人回味。
读《离骚》想起的
端午节已过去好几天了,可我一直还沉浸在屈原的楚辞中,赞叹他的文才,敬佩他的人格。在当今社会为正义直言那柬的人还有几何?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想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就得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赶上改朝换代看风使舵才能明哲保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理想和正义而终身求索的有几人?金钱物质美女的诱惑,使多少有志之士随波逐流而同流合污,不禁哀叹当官难啊,难的是不丢人格不做糊涂官,在那尔诈我虞的官场又有多少人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而苟且偷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创作于楚怀王时期屈原遭谗被疏之时,是楚辞影响最大的作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宋玉、唐勒等人都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楚国人,他们作品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因此被称为《楚辞》。
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
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离骚」解释为别愁。
二说都说得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写愁怨之作。
《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这种用「香草美人」托物寄兴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可谓泽被深远,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屈骚美学意象和审美模式。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