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主题写作

主题写作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乡土中国

分享:杨老师 07-14 主题写作 下载支付:1.00点

《乡土中国》概念梳理

1.乡土性: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2.礼俗社会:传统的社会,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少;人的行为受习俗传统的约束。

3.法理社会:现代工业社会,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和角色分化,人的行为受规章法律的制裁。

4.面对面的社群:天天见面的、生活上互相合作的熟人社群。乡土社会就是一个面对面的社群。

5.词:人类特有的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词有“语言”“文字”两种表现形式。语言用无形的声音表达,文字用有形的符号来表达。

6.差序格局: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社会格局。特点:①每个人都是其社会影响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波及就发生联系;②圈子范围大小依据中心势力的厚薄决定,具有伸缩能力;③每个人在某时某地动用的圈子不同。

7.团体格局:西方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格局。特点:①团体由个体组成;②个体对团体的关系相同,事先规定团体中的组别或等级分别;③团体界限分明。

8.道德观念: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包括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

9.代理者:团体格局社会中执行团体意志的人。

10.家族:乡土社会中的“家”是具有长期可延续性,具备生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宗教功能等,遵循单向父系扩大原则,排斥普通情感的可伸缩的事业组织。

11.家庭:人类学中所界定的由亲子关系所构成的,以夫妇为主轴,两性合作,主要担负生育功能的,具有临时性和短暂性的生育社群。

12.社群:一切有组织的人群。《乡土中国》中以“社群”来代替普通所谓“团体”。

13.社会圈子:差序格局中形成的社群,相当于“小家族”。

14.事业组织: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族或家庭。特点:①在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上具有绵延性;②主轴在父子、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③这两轴都因事业的需要排斥了普通的感情,讲求纪律。

15.生活堡垒:西方家庭团体。此类家庭里,夫妇是主轴,共同经营生育事务,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家庭凝合的力量,家庭是人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

16.男女有别:在乡土社会中,为了寻求稳定的社会关系,男女之间的接触交往有严格限制,进而实现两性之间的隔离,阻止两性间的激动性感情给稳定秩序带来危害。传统社会中主要表现为强调男女应严守封建礼教等。

17.男女求同:强调两性之间在相异的基础上,寻求互相的充分了解,获得感情的激动,进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生活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表现为恋爱的探索。

18.人治:“人治”似乎是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维持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治理方式。(作者认为“人治”是一种不严谨的提法,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界定。)

19.礼治:依靠文化传统的力量,通过教化把“礼”内化为个人习惯,使人主动服从社会秩序的治理方式。

20.法治:依靠国家权力来推行法律,从外限制人,使人被动服从社会秩序的治理。

21.横暴权力: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强制维系压迫关系的权力。

22.同意权力:为保证社会分工的顺利进行,人们服从社会契约(也就是同意),在此基础上共同授予一部分人干涉他人的权力。

23.长老权力:乡土社会的一种权力形式。特点:①发生在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一种教化性的权力。不同的文化区域有着不同的规律、每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要接受一番教化从而明白并遵守规矩。②有强制性。被教化者没有选择的机会,我们称作文化的,是先于被教化者而存在的,不需要被教化者的承认,也不承认未成年人有意志。③依赖于稳定的文化传统。在几乎完全由传统规定下的乡土社会,教化才能发生效力。④建立在长幼之序的原则上。长幼划分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的权力,因而也就产生了独特的“长老统治”。

24.血缘社会:乡土社会的一种结构形态。特点:①用生育或者血缘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并且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②文化缺乏变动,社会状态稳定。③人际关系依靠多方面和长期的人情往来维持,权利和义务无法“清算”。因此人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难以长久维持。

25.地缘社会:契约社会的一种结构形态。特点:①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伴随着社会的变动和人际交往的复杂化,权利和义务“当场清算”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清算”就是商业。而寄籍在血缘性社区的“陌生人”就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从而发展出一种非血缘性的社会关系。②人际关系以“契约”的方式维持,权利和义务的清算精密而确当。在商业活动中,人们用理性而非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陌生人之间订立契约,用信用和法律来保证契约的进行,完成权利和义务的准确清算。

26.时势权力: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第四种权力方式,它是用来描述乡土社会结构变迁的概念。时势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新旧交替,时势造就英雄,因而容易发生时势权力。在生活困窘的初民社会、动荡的战争时期和激烈变动的现代社会,容易发生时势权力,而在安定的乡土社会中,时势权力反而不容易出现。

27.名实分离:“名”有名义、名的意思,“实”则是客观存在的意思。在本章中,“名”指乡土社会中长老权力占主导地位的形式,“实”指随着社会变迁而注入劳动内容的客观现实。“名实分离”指乡土社会中长老权力不容反对,反对慢慢变成了“注释”,即在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下注入变动的内容,以求得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28.欲望:人类行为的根据,先于行为,规定了行为的方向,影响着人类在生活中进行取舍。欲望是一种文化事实,由文化而非遗传决定。欲望直接引导着人做出各种行为。

29.需要:自觉的生存条件。当社会变动快,欲望无法满足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的发展时,人们会研究行为与目的间的关系,从而关注生存条件本身。

30.紧张状态:人类行为过程“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中的一环。当人产生欲望,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会感觉不舒服,产生一种想要满足欲望的劲头。这种劲头就是紧张状态。

31.功能:从客观的角度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上的作用。它是分析的结果,与人的感觉和意识无关。

《乡土中国》中的名言,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经典名言

1.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士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第一章·乡土本色

2.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第一章·乡土本色

3.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第一章·乡土本色

4.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第二章·文字下乡

5.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平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第二章·文字下乡

6. 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第二章·文字下乡

7.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第四章·差序格局

8.西洋社会里,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第四章·差序格局

9.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10.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第八章·礼治秩序

11. 有人觉得权力本身是具有引诱力的,人有“权力的饥饿”。这种看法忽略了权力的工具性。人也许因为某种心理变态可能发生单纯的支配欲或所谓Sadism(残酷的嗜好),但这究竟不是正常。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

——第十章·无为政治

12.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

——第十二章·血缘与地缘

13. 欲望是什么呢?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每个人只要能“自私”,那就是充分的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治的秩序。

——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

14.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15.中国人的道德和法律不是一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客观的尺子。它可以根据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可谓双重标准。

16.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17.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确实不停止的,是追求。

18.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

19.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20.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21.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2.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23.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4.说人类行为有动机的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25.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26.所谓社会契约必须假定个人的意志。个人对于这种契约虽则没有自由解脱的权利,但是这种契约性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

27.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行进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

28.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着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

29.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

30.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31.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32.我用感情定向一词来指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而这方向却受着文化的规定,所以在分析一个文化范型时,我们应当注意这文化所规定个人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简称作感情定向。

33.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

角度一:乡土中国+数字化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数字化生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复兴中学校园内《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分享总结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同学们看完《乡土中国》后讨论最多的话题有两个:一是“我们基本都没有乡土农村生活经历,乡土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是“元宇宙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数字化生存而非乡土生存。”有人疑问,有人肯定,代表了很多年轻人的困惑和选择。

实际上,数字化是一种手段,乡土气息是一种内在气质,乡土中国未必与数字化格格不入。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栖居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美中;

适应时代发展,追求数字化生存的最佳状态;③数字和传统并非格格不入。

【范文展示】

乡土气息盈于中,数字手段扬于外

一面是“数字化生存”于全国两会期间引万众瞩目,一面是年轻学子对乡土中国和乡土气息的陌生与困惑。当乡土之气息遭遇数字化经济之局势,我们又应何去何从?随着数字化社会建设如火如荼,乡土气息是否该被束之高阁?

如果我是一位先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必将是炎黄子孙血液中流淌的那一股乡土气息;我会最欣赏什么?必然是时代日新月异,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数字化手段”。依刍荛之见,数字发展与乡土中国并非格格不入,吾侪应将乡土气息盈于中,数字手段扬于外,去慨然迎接落崖惊风,云蒸葭蔚的崭新时代。

乡土气息盈于中,牢牢扎根!

乡土气息非局限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酸劳作,而是中国人的内在气质,是源自土地的厚重坚实,深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近爆火出圈的“淄博烧烤”,我们看到的是当地居民的热情好客,听到的是游客“来时空着手,去时兜着走”的感叹。而这,正是“淄博烧烤”比食物更深一层的乡土气息的体现。试想,“进淄赶烤”难道是因为淄博烧烤甲天下的味道吗?人们纷至沓来的原因,更多的怕是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和烟火气吧?如果它们没了乡土气息,而只是被数字化手段包装成的“商业大片”,还会有关注度吗?

数字手段扬于外,枝繁叶茂!

科技发展是展现一个国家实力雄厚的重要标准。随着元宇宙时代的逐渐兴起,数字化早已成为大势所趋。仰望时代之星空,有几颗“明星”正熠熠生辉:“肤若凝脂,手若柔荑”的李子柒静立于家乡的青山绿水之间,而她以直播的方式去宣扬家乡之乡土生活,赢得中外网友之一致点赞;“半生黄沙为诗,深情守护敦煌”的樊锦诗将“敦煌”壁画数字化,让文化符号永不褪色,用数字技术将乡土气息镌刻保留,也让乡土中国永远闪光——是的,我们亦当胸中怀乡土中国之息,枕戈诗旦;手中持数字化之利刃,劈波斩浪。

毋庸置疑,数字化是绿叶,焕发恒亘的生命力;乡土气息是根基,汲取日月之精华。乡土气息之发展,正促进数字化手段之萌发;而数字化手段之应用,又可促进乡土气息之传承。二者的正反馈调节,正交织出一张密网,捕捉中华传统文化之光明前景!

乡土气息盈于中,数字手段扬于外。可以期待的是,乡土文化丰厚的“雪原”,恰逢数字化时代的花期,必将一路微笑,一路芬芳载途!

角度二:留住乡土文化、留住乡愁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市精神文明办组织了“留住乡土中国”的主题照片征集活动,你翻开家中旧相册选出了符合主题的4张照片,分别是一次大家族聚会的合影、一处已消失的家乡建筑、一位值得敬仰的族中老人、一次传统节日活动的留影。

请选择一张你认为最好的照片提交,并写一篇推荐稿,结合《乡土中国》相关阅读体验谈谈选择该照片的原因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守护古村落,留住乡土国

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古村古镇是叶,叶绿文化兴;乡土文化是根,根深文化固。只有开枝散叶,根深蒂固,才能留住乡士中国。

我推荐的照片是一张一处已消失的家乡建筑,那栋古老的建筑上斑驳的痕迹见证了祖辈的岁月,却在时代洪流中消逝。我不禁有些痛惜,那栋古建筑承载了几辈人的岁月,在几辈人的记忆里留下的足迹,就这样消逝了。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的母亲在他出国之际,把一包灶上的泥土塞在他箱子底下,让费孝通在想家时,煮一点汤吃,这体现了我们中国的乡土本色,对土地的珍视,对土地的依恋。如今,不少游子出门在外总会带一点土特产,来寄托乡思。但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游子记忆里的家乡却大大改变了。这纵然是农村的发展的体现,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留住乡土味道,留住乡村风貌,留住青山绿水。人生不该只有城市的霓虹,也应该有乡村的月光。

村落寄乡愁,保留古村落能唤起游子心中“望月思乡”的牵挂。游子犹如一叶孤舟,那古村便是那方港湾,守护着游子的心灵归宿。“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对故乡归心似箭时的欣喜若狂。“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孟云卿远在他乡,遥寄故乡的思念。游子归家多感慨,莫让乡愁成空叹。

文化需传承,保留古村落能促进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关于农村文化,大家想到的第一印象是“社会瑶”和“土味喊麦”的生猛鲜活,但乡士中国的文化并不是这样。中国农村也可以有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田园诗意。春华、夏耘、秋实、冬乐,怡然自得。这是我们乡土中国的美好文化,承载了无数中国人对于故土的眷恋。我们不能让古村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能让中国乡土文化湮灭在时代大潮中,而要让乡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我选择这张照片,也是因为中国的乡土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目前乡土文化趋于解体: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村人走屋空,流传千百年的民俗濒临失传。

唯有行动起来传承保护乡土文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行点滴积累,保护古村落,点亮乡土文化的启明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国庆档热门电影《一点就到家》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故事,他们从大城市回到家乡云南古寨,合伙干电商,实现了改变家乡的梦想。近日,四川甘孜藏族小伙丁真意外在网络上走红,却放弃了娱乐公司的包装,“留守”家乡,白岩松评价说:他干净的笑容让更多人关注了他的家乡。

在“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活动中,班级计划举行“青年在家乡建设中的使命”为主题的讨论会,请围绕以上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贾平凹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有使命不敢怠”,致力于文学创作是贾老至死不渝的使命。那么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又担当着何种使命呢?我想莫过于投身家乡文化之中,以星星之火,创就燎原之势,终成振兴华夏之美梦。

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家乡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曲诗词歌赋,婉转悠扬,荡漾在古道西边。一落天素丹青,墨笺山水,沉醉于古城小巷,那里有王维心中的空山新雨后,亦有陶渊明欢喜的南山,这便是家乡带给我们的魅力,它给予我们幼时的嬉戏玩闹,壮年时的雄心壮志,晚年时的落叶归根,它便是那无尽海域中的港湾,让我们在漂泊无助之时寻得一丝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安放。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家乡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可随着改革开放加速键的按下,无数高楼大厦夺走了地平线,空气中充斥着油乎乎的腻感,挥之不去的是灰蒙蒙的尘霾。车流的喇叭声将鸡犬狗吠之声取代,没有了旷野,没有了远山,庄稼地只有牛角一样粗硬的黑水泥和钢化砖,这便是我们建设中的理想化的家乡吗?

我想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我们热爱着自己的家乡,所以竭尽全力让它跟上时代的潮流,让它变成摩登的宠儿,可奈何操之过急,使其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不仅要勇于承担建设家乡的使命,还要有选择有取舍地建设,若只是一味的盲目跟风,势必会物极必反,让我们与诗一般的美好家园渐趋渐远。

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建设美丽家乡,我们可以透过感性的表面,分清理性的经纬,找出独属于家乡的那抹神奇色彩,再用创新的画笔,勾勒出绚丽多彩的家乡画卷。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建设使命,我辈担当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此发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建设使命,我辈担当”。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终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青年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告别父母时立下的宏图,诚然这是正确的道路,但将自己的热血青春奉献给家乡的文化建设,这也是吾辈青年不悔的选择。

谈起我的家乡,它东临浩淼无垠的黄海,西有一望无际的湖泊,有着广袤的湿地资源。这里滩涂辽阔、河道纵横、湖荡密集、水产丰富,被人们誉为金银滩“鱼米之乡”。境内东有黄海潮滩湿地,西有里下河湖湿地,此外还有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多种类型的湿地。它是一块富饶的士地,是黄海奉送给中华儿女的一份厚礼。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鹤舞翩翩、鹿鸣呦呦,水陆交汇,海天一色,处处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同时,它也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寄托着八百万儿女的梦想。

我的家乡真的很美,但它真正属于我吗?

韩少功在《我心归去》里有过这样的感叹:“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

所以家乡虽美,但我们是否能停留在这个成就上维持现状,坐享幸福呢?当然不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辈更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家乡更美好的未来,这样才能真正地拥有它。

《一点就到家》中,三个年轻人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在云南合伙干电商,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四川小伙子丁真意外在网络走红,放弃娱乐公司的包装,“留守”家乡;网红博主李子柒凭一双素手点燃了田间烟火。正是因为他们从未忘却初心,心中坚守着信念,在家乡建设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时不我待,世界变得太快,令人眼花缭乱,来不及驻留,来不及回味,来不及告别或回头,再看一眼,一眨眼功夫,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或收藏。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坚定自己的信念,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暗夜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建设家乡的使命无需再等待,我辈当自强。

来吧,让我们在建设家乡中追逐梦想,成长奋斗,不忘初心,坚守使命!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点评】

两篇文章都写出了自己对于家乡文化建设中的思考。共同点是,能够围绕家乡文化建设这一中心话题,展开多角度思考,而并不是直接喊口号。姜广莉的作文从家乡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家乡,在家乡的今昔对比中得出结论:时代的迫切要求,促使着青年一代投身家乡文化的建设。文章有理有据,分析透彻。王晶晶同学作文的最大亮点是她思考了什么是真正的家乡,只有艰辛劳动奉献过的人才拥有家乡,这就使文章有了深度,也不易和其他同学撞车。

角度三:乡村振兴(二十大)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一本著作。其中,“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等内容至今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复兴中学高一年级学生阅读了《乡土中国》一书后,有同学感叹,书中谈到的许多风土人情在我国现代农村早已不复存在,乡愁的味道也越来越淡,未免有些遗憾;也有同学认为,时代变了,农村就应该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否则会被现代化浪潮抛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礼法互融,乡村终振

《乡土中国》,我国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的大作,此书一经问世,好评不断,被誉为读懂中国传统乡村的第一力作,然而时过境迁,面对这正在剧烈变化的当代中国乡村,书中所讲的,如“礼治社会”是否还有当下意义?传统礼制理想与当代法治精神又该如何融合?当代中国乡村,到底要礼治,还是要法治?

关于这些问题,我的观点是:当代中国乡村发展,需要礼治,更需要法治。

首先,“礼治社会”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

什么是“礼”?孔子曰:“礼者,敬人也。”,意在说明“礼”就是对他人的关爱与尊敬。我们为什么要尊“礼”?因为我国的文化传统总是以他人为先,凡事先考虑他人,再考虑自己,在这样的一个文化氛围中,我们就产生了一个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温情脉脉的礼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之中,我们感到温馨,感到安全,感到愉快,具有强烈的归属感,然而这样的礼治社会,在当下的城市中,却越来越消逝殆尽。只有在乡村,我们还能找到些许踪影。

我记得过年随父母回老家,邻里乡亲见面都打招呼,唠家常,碰见熟悉的人,还主动邀请我进屋吃饭。除夕,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第二天互相之间串门,拜年,逛庙会,充满了浓浓的温馨和亲情。年过得也非常有氛围,非常有年味,这些氛围和年味,都是我在城里感受不到的,我想,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礼”吧!这种弥漫在乡间熟人社会中的“礼”,非常温馨,却逐渐消逝,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然而,虽说礼治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浓浓乡情,但是,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如果乡村想要跟上时代的大潮,我认为:礼治之外,更需法治。

法礼之争,是一个中国历史的老问题。礼是道德规范,是用生活惯例指导人们的行为,而法是法律规范,是用法律条款规范人们的行为。礼是鼓励,法是惩罚,在熟人社会中,礼尚且可以发挥自己的功效,而在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乡村正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面对大量来乡村投资、到乡村建设、去乡村旅游的“外地人”“外乡人”“陌生人”,仅仅靠墨守成规、约定俗成的“礼”去治理,定然会出现很多“礼”涉及不到的问题,产生大量“礼”边界之外的纠纷,甚至还会因为“礼”滋生很多社会潜规则,最终导致乡村裙带关系滋生,腐败现象频出,使乡村治理变得不透明、不可说,伤了立志于乡村建设的“外来人”之心,最终影响的是乡村自己的发展和前途。

有礼而无法,社会就没有统一的规则,人们的行动就没有基本的规范,利益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有法而无礼,整个社会就只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现实且冰冷,没有一点点的人情味,因此,中国乡村的发展,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发扬礼的精神,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贯彻法的原则,让礼法互融,讲规则与讲人情兼顾,最终达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的大同致合境界,这才是我国乡村的发展之路。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阅读《乡土中国》,有的同学对国家、家乡和乡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参与家乡文化实践,有的同学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魅力;进行家乡经济生活研学,有的同学想到了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方略。

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导引

命题思路分析:

这个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目,通过提供与“乡土中国”相关的三段材料,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关于国家、家乡、文化、经济和民族复兴的多维度写作空间。命题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去思考和理解“乡土中国”的内涵与价值,以及个人与家乡、国家之间的关系;紧扣新教材,倡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和参与家乡文化的实践、研学活动,实现考教一体。

(1)材料的层次性:题目材料分别从阅读《乡土中国》的感悟、参与家乡文化实践的体验以及家乡经济生活研学的思考三个层面展开,形成了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递进关系。

(2)写作空间的拓展:这三段材料不仅各自独立,还相互关联,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从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等多个角度切入,展示自己对“乡土中国”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主题提炼分析:

这组材料的主题聚焦于“乡土中国”,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子主题进行提炼和展开:

(1)文化认知与传承: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

(2)家乡情思与民族情怀:参与家乡文化实践让学生更加珍视家乡的文化遗产,进而升华到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通过经济生活研学,学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立意角度分析:

(1)文化传承的立意:

阐述阅读《乡土中国》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和发扬本土文化。

(2)家国情怀的立意:

描述参与家乡文化实践的经历和感受。

抒发对家乡和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

论述个人在家乡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和责任。

(3)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立意:

从家乡经济生活的变化看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提出自己对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见解和策略。

强调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中的使命和担当。

这组材料通过多层次的命题设置,旨在考查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对家乡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思考。同学们在写作时,应选准自己最有感触的角度,深入挖掘,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优势提示:

在传统文化、在地研学、乡村和经济等方面养成了优势的同学,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回到故乡的亲切。

范文展示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乡村的深厚底蕴和无限潜力。而当我将目光投向现实中的乡村时,我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国家战略,更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经济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并阐述青年在其中的角色和担当。

乡村,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发展。这导致了乡村人口的流失,经济发展滞后,甚至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激活乡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经济振兴是关键。乡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青年拥有活跃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青年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农村电商,将乡村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世界。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青年还可以参与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通过改善乡村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我们还可以推动乡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培养更多的乡村人才,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会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和创造力。我们可以通过众筹、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市场调研和策划拓展销售渠道。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乡村的美好未来。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坚信,我们的乡村将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心中的美丽家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位大学毕业后就到贵州贫困县工作的扶贫干部在《在触摸乡村中收获一份家国情怀》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这几年,从机关到农村,与村民做朋友、打交道,为村里大事小事出谋划策,我也明显感觉身上慢慢多出一些“泥土味道”:自觉从村民立场思考问题;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困难面前,学会忍耐坚持,我多了些从容淡定。在触摸乡村中,我收获了一份家国情怀。

目前,农村的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奔小康路上,诸如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我也在思考,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创业致富,而我们又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组织关怀、政策支持。从长远看,这样才能真正化解老人、儿童面临的生活问题,也能让乡村持续葆有生机和活力。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在高三(1)班“触摸乡村与青年担当”主题班会上的一篇演讲稿。

给成功应聘大学生村干部的学长姚自强的一封信。

参与“触摸乡村与家国情怀”主题写作笔会的一篇随笔。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和立意参考。

该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属于言论型材料,它摘自一位基层扶贫干部的心得文章材料摘自原文中末尾两段。前者谈论自己扶贫工作积淀的“泥土味道”,深入群众,与老百姓密切联系,让他形成老百姓的思维方式,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会了坚忍,从容,收获了家国情怀。后者谈自己对当前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奔小康工作进程中的成绩与存在问题的小结与反思。

材料的关键词主要有“家国情怀”“脱贫攻坚”“奔小康”“创业致富”“乡村生机/乡村活力”等。审读材料,立意构思,须整体感知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围绕其中的关键词及其相互内在联系,结合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来阐发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或者抒写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的理想。

题干给出三个可供选择的写作任务:演讲稿、书信、随笔。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写作情境,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角色,也提示了读者对象。考生须依据给定的写作交际情境与文体类别来完成写作。

写作“触摸乡村与青年担当”主题班会的一篇演讲稿,重点须从当下乡村现实与青年的担当、使命的关系来立意,可以论说当代青年如何去关注乡村的进步与问题,思考乡土中国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也可以就老百姓思维、村民立场等视角,来阐发当代青年如何去触摸乡村,从而激发自己热爱家乡、改造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情怀与使命担当。

写作给成功应聘大学生村干部的学长姚自强的一封信,则须着眼于对学长姚自强志向选择的评价,结合材料中扶贫干部的心得体会,赞赏姚学长的勇于下基层去磨炼自我的自强精神,肯定其家国情怀,从而论析自己对当代青年如何培养自己的担当意识的思考。

写作参与“触摸乡村与家国情怀”主题写作笔会的随笔,在视角、立意、结构、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则更具灵活性,可以抒写乡村的乐与忧,写对乡村发展的感触,对乡村问题的反思等,可以通过对乡村场景、人事、物象、风情民俗等的叙写,来表达自己触摸乡村的体悟,以及对家国情怀、青年责任等终极问题的思考。

参考立意:

(1)当代青年要学舍触摸乡村的喜与悲,体会乡民的爱与痛,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

(2)乡村是脱贫奔小康的基点,需要更多有志青年去扎根、改造、发展。

(3)在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时代热潮中,当代青年大有可为。

(4)热爱祖国,从热爱乡土开始;热爱乡土.从留在家乡,建设家乡,美化家乡开始。

【范文展示】

聚后浪之势,振家国之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在主题班会上演讲的主题是“聚后浪之势,振家国之音”。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在贫困的地方工作,有利于我们收获一份家国情怀。

触摸乡村,勇挑重担。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越是众生喧嚣,越需要一颗静下来的心。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要接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光时刻,历史的重任已然在我们双肩,实现繁荣更不能落下每一个人。在贫困的山村去出谋划策,多一些“泥土的味道”,从村民立场思考问题,用百姓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正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为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这一代青年要深入农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就离祖国的繁荣更近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年人要力量,青年人有希望。”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勇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丹心。耶鲁大学毕业高材生秦玥飞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轻松舒适的工作方式,扎根贫瘠的农村,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我们选择了与农民打交道,做朋友,祖国才有希望,民族更有未来。鲁迅先生所说:“无数的人们,无数的远方都与我有关。”在祖国日益强大发展的潮流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尽请长缨,不负青春。余秋雨的私言不谬:“转眼浮华凋零,短暂的喧嚣别名。”(应该是“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文化苦旅·江南小镇》)在脱贫攻坚和奔小康的路上,我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让更多的青年留在家乡,创业致富。“青年所多的就是生力,遇见树木可以开辟森林。”我们要把求学求知的精神与生命的古道热肠融合在一起,把扎根贫困地区与爱家爱国的柔情融合在一起。

正如鲁迅所说:“中国青年要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不必等待炬火,倘若没有炬火,我便是那唯一的光。”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触摸乡土,勇挑重担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咱们高三(1)班“触摸乡村与青年担当"的主题上讲话。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触摸乡土,勇挑重担。

近日一位大学生扶贫干部在他的文章中侃侃而谈,既提到农村的进步又提到其不足。那么,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又应如何,以怎样的姿态来触摸乡村呢?

我认为,青年应拥抱乡土,勇挑重担,收获一份家国情怀。

青年离不开乡村。泱泱华夏五千年,无论是黍麦的发祥地半坡,还是水稻的始音地河姆渡,都提醒我们: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中国人的根和本都在农耕,自然,中国人离不开农村。莫言的小说中不止一次地出现他的高密东北乡,可以说,没有东北乡,也就没有莫言。可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乡村对于一个中国人的成功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时至今日,假如你还能再看一眼农舍的旧农具,它们的锈迹斑斑和被汗水浸透的柄把将再一次唤醒你对农耕最原初的记忆。作为青少年,我们又如何能够抛弃乡村呢?

乡村也离不开青年。渡山悬崖村一度封堵闭案,人迹罕至。彝族小伙某色拉博毅然回乡,用直播又带超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耶鲁村官”秦玥飞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工作,返回贫穷的乡村,致力于脱贫攻坚。这些鲜话的个例无一不提醒着我们:青年能够为乡村注入活力和生机.故梁启超曾言:“少年强则国强。”没有新生代的活力,乡村注定如墓鼓中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衰弱下去,但一旦有了青年的回归,乡村又能收获新的血液重焕新生。

时过境迁,在快速现代化的的中国,城乡差距一步拉大,在很多人眼中,乡村俨然成为了贫穷落后的代名间,甚至会出现歧视心理。这些人显然缺失国家情怀,数典忘祖。回望古代,刘邦衣锦还乡,朱元璋以凤阳为中都;聚焦当今,百色基层书记为脱贫奔波遭遇泥石流殉职,乡村教师王菲用电脑为千万学生授课。这都是怎样的家国情怀啊!这就是勇敢振兴乡村的担当!

同学们,掠过稻浪的微风,熏陶我们一代又一代;肥沃广阔的土地,哺育浸润着我们一年又一年。今天的乡村,需要我们的力量来建设。让我们贡献一份力量,正视乡村,触摸乡土,挑起属于我们的时代担当。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角度四:闪烁人性之光,汇聚城市温情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人非常看重体现人际和谐、社会仁爱的“人情味”。乡村就是人情味浓厚的地方。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人们“从熟悉得到信任”,因信任产生情感的联结。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离开乡村走向城市,各地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打造“熟人社区”,使城市依然可以充满“人情味”。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给广大居民写一份倡议书,呼吁大家积极构建熟人社区。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打造熟人社区,品味浓浓真情”倡议书

亲爱的社区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化管理是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管理体制。社区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如今我们的社区需要打造熟人社区,让社区充满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的生活承载满满的幸福。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这种熟悉因血缘地缘而来,浓厚的人情味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特征。老一辈人每每回忆乡村生活,脑海中除了乡村的山川河流袅袅炊烟,更有那挥之不去的乡村人热情质朴的面庞。人之所以留恋,是因为曾经触动过心弦,荡漾在空气中,挥之不散。然而,我们既奔赴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城市,却不应该将人情味滞留在乡间,我们应该用它来提升城市的温度,那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怀和温暖,可以拉近你我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再靠近一点。

熟悉的人情味让家的小船有停靠的彼岸。山东省青岛市一直很重视邻里关系的呵护,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来自具有人情味的邻里关系。连续16年的邻居节,形成了以德为邻、与邻为善、互信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一家有忙大家帮,平时常见面、多互动,邻居也可以变“家人”。青岛的“熟人”社区,像一个个温暖的港湾,让一个个家庭靠岸。

贴心的人情味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黄昏日落,当工作了一天的你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迎面而来的是邻里的嘘寒问暖;当你正忧虑着家里年迈的老人无人看管却得知有工作人员上门关照聊天;当你参加社区组织的大大小小的亲子活动看到孩子满足惬意的笑脸……你会发现在自己在这座城市不再孤单,“我”变成了“我们”,人情味把人性最美好的东西都留在了身边。

温暖的人情味让“小家”融入“大家”。在新冠疫情疯狂肆虐的时刻,各社区来自五湖四海人们、各行各业的党员组成一支支志愿队伍,夜间值守卡口,宣传防疫政策,入户摸底排查,组织核酸检测,运送生活必需品,对不理解的居民耐心劝导,对生活有困难的居民送去慰问。温暖的人情味让每一个“小家”都感受到了“大家”抗击新冠疫情的决心,每个人都是国家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战役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礼运·礼记》有言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必,是谓大同。”“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也是新时代我们对社区生活的美好向往。亲爱的居民朋友们,我们在此发出倡议,请和我们一起,发挥志愿者服务精神,倾力打造“熟人社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用浓浓真情点亮城市夜空。

桂南居委会

2021年10月

其他角度: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一本著作。其中,“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等内容至今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复兴中学高一年级学生阅读了《乡土中国》一书后,有同学感叹,书中谈到的许多风土人情在我国现代农村早已不复存在,乡愁的味道也越来越淡,未免有些遗憾;也有同学认为,时代变了,农村就应该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否则会被现代化浪潮抛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构思这个题目时,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作文写成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抑或是完全抛开《乡土中国》,大谈现代农村应该如何“变化”。

这都是低分作文的典型构思。

好一点的学生,会看到材料中的两个“有人说”,然后就急不可待地进入站队思维:支持谁,反对谁,赞成谁,批驳谁……

然而“有同学慨叹”和“也有同学认为”,那是别人的观点和意见,而材料的写作任务是: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的是你要根据前面两个同学的观点,提炼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而不是复述两位同学的观点,毫无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那么该怎么体现自己的认识呢?

我们不妨对题目做一个简单地层次分析。

首先我们看材料的前两句话: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一本著作。其中,“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等内容至今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

材料的前两句话都是简单的陈述句。陈述句陈述的是 事实,这个事实为我们定量,确定了写作的范围,也为写作定性,奠定了写作的基调。

从 定量的角度看,他厘定了作文讨论的范围应该集中在《乡土中国》中 “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这三个章节之中。

从定性的角度看,材料将《乡土中国》这本书定性为一本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著作,其中关键词是“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也就是说,《乡土中国》这本书,不是讲乡村风景,也不是讲乡村建设的,而是讲中国乡村的 “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

也就是说,讲的是什么?

是“虚化”的乡村,而不是实体的乡村,是抽象意味上的乡村,而不是现实意味上的乡村。

在哪里讲?

在“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这三个章节里讲。

这是我们对材料事实层的分析。

接下来进入观点层。

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前面是事实,接下来的“有同学慨叹”和“也有同学认为”是观点。

事实是对客观的陈述,观点是主观的言论。事实我们需要无条件的认同,而观点我们可以感悟、思考。

而在感悟、思考之前,我们首先得明白两个人的观点在说些什么。

这就是所谓的“听话听音”,考察的是学生对于观点信息的筛整能力。

我们首先看两个观点的共性。

综合第一个材料中的“早已不复存在”“越来越淡”和第二个材料中的“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我们就可以得知,两个材料探讨的共性主题是乡村的 “变与不变”。

然后我们看两个观点的特性。

看特性,需要思考的是“变的是什么?”

我们先看第一个观点 “书中谈到的许多风土人情在我国现代农村早已不复存在,乡愁的味道也越来越淡”。

变的是什么?是“许多风土人情”和“乡愁”。

这是什么?用事实层的话来说,是 “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什么?是“遗憾”。

我们再看第二个观点 “时代变了,农村就应该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否则会被现代化浪潮抛弃……”

变的是什么?材料用了一个否定的方式表达“否则会被现代化浪潮抛弃”。

现代化浪潮主要改变的是什么?时代主要变的是什么?

是 社会结构。

我们回看事实层,是不是与事实层吻合?

也就是说,两个观点虽然都在说“变与不变”,但是讨论的对象并不完全相同,而且也并不矛盾。

变的不应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其却已然改变,所以非常遗憾;变的应该是落后的“社会结构”,然而它却改变不够,所以要加大力度,否则会被时代淘汰。

做完了观点层的分析,我们再回到事实层为我们设定的框架中去,即在“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这三个章节的框架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与不变。(注意,三个章节内容并不一定需要在一篇作文中全部体现)

在“礼治社会”中,我们怀念那个乡贤领导,尊老爱幼,无讼又无事的传统乡村社会,但是我们认为只靠礼治并不能达到公平、公正,现代乡村治理还得靠法制,才能改变落后的乡村结构;

在“落叶归根”中,我们怀念生于斯、长于斯、守与斯、死于斯的浓浓乡土情,但是我们认为如果子女在城市工作,那么老年人最好也在城市养老,因为这样才能使年轻人在城里安心工作,让社会效能最大化;

在“熟人社会”中,我们怀念鸡犬相闻、邻里相交、温情脉脉的传统人情社会,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一个社会只靠熟人办事,那么腐败现象和裙带关系就无法彻底根除。社会进步,则必须从依赖“熟人社会”进步到崇尚“契约精神”。

看看,“怀念”指向“感悟”,“认为”指向“思考”,一则向情,一则向理。共情与同理共生,感悟与思考同行。

最后,我们给出一个可操作的写作提纲示范。(从礼治社会角度切入)

第一段:起,引述材料,从《乡土中国》中“礼治社会”一章切入,引出问题:现代社会,要礼治还是要法制?

第二段:承,从继承传统文化不变的方面谈对以礼治社会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文化的怀念,可以用具体的场景描写,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阅读阅历,列举乡贤领导,尊老爱幼,无讼又无事的和谐场面,激发读者的共情体验。

第三段:转,从引发社会结构转变的方面谈现代乡村不仅仅要礼治更需要法治,指出在现代化浪潮席卷的今天,用延续惯例,以道德为规范的礼制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需要,乡村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在礼治之外更强调法制,引发读者的同理思考。

第四段:合,收束全文,回扣现代乡村“要礼治更要法制”的论点。

至此,事实、观点、感悟、思考彻底打通。

范文展示

礼法互融,乡村终振

《乡土中国》,我国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的大作,此书一经问世,好评不断,被誉为读懂中国传统乡村的第一力作,然而时过境迁,面对这正在剧烈变化的当代中国乡村,书中所讲的,如“礼治社会”是否还有当下意义?传统礼制理想与当代法治精神又该如何融合?当代中国乡村,到底要礼治,还是要法治?

关于这些问题,我的观点是:当代中国乡村发展,需要礼治,更需要法治。

首先,“礼治社会”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

什么是“礼”?孔子曰:“礼者,敬人也。”,意在说明“礼”就是对他人的关爱与尊敬。我们为什么要尊“礼”?因为我国的文化传统总是以他人为先,凡事先考虑他人,再考虑自己,在这样的一个文化氛围中,我们就产生了一个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温情脉脉的礼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之中,我们感到温馨,感到安全,感到愉快,具有强烈的归属感,然而这样的礼治社会,在当下的城市中,却越来越消逝殆尽。只有在乡村,我们还能找到些许踪影。

我记得过年随父母回老家,邻里乡亲见面都打招呼,唠家常,碰见熟悉的人,还主动邀请我进屋吃饭。除夕,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第二天互相之间串门,拜年,逛庙会,充满了浓浓的温馨和亲情。年过得也非常有氛围,非常有年味,这些氛围和年味,都是我在城里感受不到的,我想,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礼”吧!这种弥漫在乡间熟人社会中的“礼”,非常温馨,却逐渐消逝,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然而,虽说礼治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浓浓乡情,但是,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如果乡村想要跟上时代的大潮,我认为:礼治之外,更需法治。

法礼之争,是一个中国历史的老问题。礼是道德规范,是用生活惯例指导人们的行为,而法是法律规范,是用法律条款规范人们的行为。礼是鼓励,法是惩罚,在熟人社会中,礼尚且可以发挥自己的功效,而在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乡村正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面对大量来乡村投资、到乡村建设、去乡村旅游的“外地人”“外乡人”“陌生人”,仅仅靠墨守成规、约定俗成的“礼”去治理,定然会出现很多“礼”涉及不到的问题,产生大量“礼”边界之外的纠纷,甚至还会因为“礼”滋生很多社会潜规则,最终导致乡村裙带关系滋生,腐败现象频出,使乡村治理变得不透明、不可说,伤了立志于乡村建设的“外来人”之心,最终影响的是乡村自己的发展和前途。

有礼而无法,社会就没有统一的规则,人们的行动就没有基本的规范,利益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有法而无礼,整个社会就只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现实且冰冷,没有一点点的人情味,因此,中国乡村的发展,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发扬礼的精神,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贯彻法的原则,让礼法互融,讲规则与讲人情兼顾,最终达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的大同致合境界,这才是我国乡村的发展之路。

阅读全文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乡土中国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