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一、作文
1.(2024上学期·北京东城·高三统考期末)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主张对待文化遗产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当今时代,“拿来主义”不仅在文化领域,在很多领域对我们都有启示。
请以“我看‘拿来’”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2.(2024上学期·北京东城·高三统考期末)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身边层出不穷的“新”;科技上的新突破,社会上的新风潮,课堂上的新知识……对于新的事物,有人观望,有人质疑,有人接纳,有人欢迎。
请以“向‘新’而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3.(2024上学期·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按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曾写过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咱们往哪走啊?”
“往前走。”
“哪是前啊?”
“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对话中“往哪走,都是往前走”,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区 、 学校及个人信息 。
4.(2024上学期·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签名”:各种确认单、承诺书需要本人签名,手术前病人家属需要签名;学校通知的回执需要找家长签名,新书签售会上希望得到作者的签名……
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或庄严,或忐忑,或充满期待,或百感交集;得到别人的签名时,或兴奋,或满足,或陷入遐想,或百味杂陈。
一个签名,可能有一段故事。
请以“签名”为题目,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区 、 学校及个人信息 。
5.(2024上学期·北京朝阳·高三统考期末)按要求作文。
检测分析、进行矫形、测算残缺部分……面对上万件等待修复的新出土文物,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凝神屏息、不急不躁,秉持“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的精神,努力做好修复工作。“一件一件来”的背后,是深厚的历史智慧,清晰揭示出重要的成事之道:“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请以“一件一件来”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6.(2024上学期·北京朝阳·高三统考期末)按要求作文。
近来,“质疑××,理解××,成为××”这种造句格式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行,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年度热词。这个句式反映了面对某一特定的认知对象的一种动态心理过程。有人认为这是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也有人认为这是拒绝过后的无奈、妥协。
请以“质疑·理解·成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7.(2024上学期·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末)完成作文。
预判未来天气为人类提供了诸多便利,“走一步,看三步”是棋手常念的口诀,赛场上精准的预判会带来漂亮的回击……
请以“说预判”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8.(2024上学期·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末)完成作文。
人生有无数个平凡的日子,也有特别的那一天。当那一天来临,有人临危受命,义无反顾;有人马蹄轻快,春风得意;有人追悔莫及,泪下沾襟……
请以“当那一天来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9.(2024上学期·北京丰台·高三统考期末)完成作文。
近年来,淄博的“烧烤”,重庆的“洪崖洞”,榕江的“村超”,这“一食”“一景”“一事”,成为地方形象的靓丽名片。究其原因,既有新媒体平台传播中他人的表达和塑造,也有当地主动亮出特色、挖掘潜力、积极借势的自我塑造。在他塑与自塑的共同作用下,地方形象广为人知。
材料中的“他塑与自塑”,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他塑与自塑”为题目,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10.(2024上学期·北京丰台·高三统考期末)完成作文。
一场雪,一个礼物,一个人……不期而至却来得正是时候,带来了惊喜、思考或改变。
请以“来得正是时候”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11.(2024上学期·北京石景山·高三统考期末)写作。
有学者认为:幸福是一种方法,不是一样东西;是一种才能,不是一个目标。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2.(2024上学期·北京石景山·高三统考期末)写作。
请以“不负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横线处填写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3.(2024上学期·北京大兴·高三统考期末)作文
必修课是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性、基础性课程。然而,不限于学生,其他个人、团队、民族、国家,也都应上好自己的必修课。
请以“上好必修课”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14.(2024上学期·北京大兴·高三统考期末)作文。
行走是一种体验、一种学习。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行走,但总有那么一次行走与众不同,也许会升腾起你心中最淳朴的情感,会点燃你脑海里思想的火花,会激活你体内潜藏的能量……
请以“那一次行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15.(2024上学期·北京昌平·高三统考期末)作文
古人说,“先立乎其大者”,“大者”指方向、目标、蓝图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还是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抑或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总包含着先从大处着眼,再从小处着手的深刻智慧。
请以“先立其大”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
16.(2024上学期·北京昌平·高三统考期末)作文。
“最深刻的幸福是不悔”“衣带渐宽终不悔”“此生不悔入华夏”,古往今来,人们对“不悔”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请以“不悔”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7.(2024上学期·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末)作文。
对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之间的语言交谈。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话的形式多样了,对话的内容丰富了,对话的意义越来越深远了……
请以“对话”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8.(2024上学期·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末)作文。
中药有“和解”之剂。其实,生活中也处处需要和解: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异见和解,与纷争和解;与过去和解,与现在和解……每一次和解,都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和解”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9.(2024上学期·北京房山·高三统考期末)按要求作文。
所谓“德”,一般是指人的品格德行;所谓“才”,一般是指人的能力学识。关于“德”与“才”的关系,见仁见智,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以“德与才”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20.(2024上学期·北京房山·高三统考期末)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个人的思想、情感凝结在某个具体的植物、器物上,于是,该物便具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个人的志趣、情感或理想的寄托。
请以“最是此物寄深情”为题目,联系日常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2024上学期·北京顺义·高三统考期末)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关头,毛主席曾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如今,这句话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仍然有现实意义,突破困境,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等都需要这种精神。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可以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
请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电脑升级,指通过硬件或软件手段,提高电脑的性能速度和增加功能。人生中也会遇到许多“升级”的机会:学习技能,结识朋友,增长见识……每一次升级,都可以增值更新,提升内核;每一次升级,也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升级”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