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参考例文欣赏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借鉴在左,创新在右
《诗经》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长处,从而完善自己。王安石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意思是说,我们需要突破既有框架,勇敢创新,开创先河。那么,借鉴和独创这两种思路,到底孰对孰错,孰优孰劣?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究竟该如何选择和取舍?
在我看来,借鉴别人,是自身进步的捷径,而独立创新,是出类拔萃的关键,二者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妨从我的学习经历说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所谓认真学习,无非就是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升入初中后,还一直没明白做笔记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老师让我看了一位同学的听课笔记,是那么工整,那么条清理晰。出于羡慕,我也开始学着记笔记。几年下来,随着用过的笔记本越攒越厚,所学知识也越来越扎实,思维也越来越严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跟着同学养成的记笔记的习惯,让我的学习受益无穷。
在学习方法上,除了借鉴别人,我也有所创新。
为了积累作文素材,不少同学都有摘抄的习惯。而我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摘抄方式——素材卡。每遇到好的作文素材,我会抽取出其中的人物、事件、名言等元素,以表格的方式把它们记录到一张卡片上。然后按照适用话题的不同,把这些卡片分类归档,有空时随时拿出来温习。受益于这一方法,我把大量作文素材烂熟于胸,写作文从不担心无米下锅。
从这两件小事可以看出,提升自我,既离不开借鉴别人,也离不开独立创新,把这两种方法有机融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取舍,才是最正确的进取之道。
岂止我辈如此,古先贤中也不乏这方面的先例。
苏东坡一生勤学不怠、饱读诗书,因而写文章能够引经据典、触手成春。他在创作上又能大胆创新、首开先河,从而开创豪迈词派,终成一代词宗。米芾每天临池不辍、潜心魏晋,因而深得王献之笔意、颜真卿精神。他中年之后又能突破古人藩篱,凭借骏迈的体势,自成一家。可见,自古以来,所谓大家宗师,无不是传承前人绝学,开创自我新风,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刷新历史的高度。
在借鉴中创新,创造性地借鉴,把两种思路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就能事半功倍,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我,成就人生。
借鉴在左,创新在右。让我们以此二者为双翼,在未来的人生中振翅高飞。
不落俗套出性灵
在给大观园题匾名、做对联时,宝玉大显文采,博得众人赞赏,也给贾政得意了一番。若观在座宾客,均为素习文章之人,宝玉一后生为何有资格奢谈笔墨呢?除了如贾政所称,宾客们出于谦虚礼让,也有宝玉跳出俗套,自有文思出性灵的原因。
想那些宾客借用欧阳文公的醉翁之典,虽然貌和,究竟神离。岂言放逐边地的游乐,契合皇妃省亲之气派?于是,贾政便另辟蹊径,从另一句中挑出来“泻”字,其意境稍显灵活,但终究没有跳出古人的框框。
而宝玉的“沁芳”之妙,妙在贴合情境,更妙在独抒己见,彰显性灵。“性灵”一说似乎高深,其实也就是跳出俗套窠臼,表现真情实感。“沁”字乃水从心,还观者神思清水之净,并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自然之意,“芳”字则一方面称合园中奇木异花生长之容,一面又契合元妃高贵的身份。美景佳人,两者结合,有浑然天成之气质跃然心间。
古来文章千万,典故浩如烟海。到清代曹公所生时,远观传统之树枝繁叶茂,近看来却垂垂老矣已无生气——文章承载了了太多附属功用,八股取士便是人尽皆知的明证。贾政的宾客们确属笼中之鸟,其羽翼也负了不能承受之重。这样一来,宝玉的雏凤之声就更显清灵可贵了。
有一段时间,我初入文学之门,也为众多巨擘文章所震撼,又遵照老师所指,沉溺于摘抄句段。然则发现,用于自己文章之时,则少有助益——或于文章之情不合,或与文章之事有隙,稍作修裁,则全失其原本精巧幽微之滋味,宏展慨然之气魄。每每提笔,总苦于文思匮乏时,便又求路于寻章摘句之功。
直到生活变故的发生,直到少年倾颓的开始,直到经历很多观照出为文本来的意义,直到明了事之所致,情之所问,直到远远望去一渡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幸福,二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苦闷,才将将看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原意。
好文艺以源自心灵为真,是人的主体性在对象世界的高扬,它的力量不来自于对象世界的矫饰,而是还原对象世界之后,留存生活世界与其中人之处境的本来样貌,定格于主体审视对象的尺度,丰富于人在尺度之下多彩缤纷,五味杂陈的人生体验。
宝玉之痴,痴于众浊我清,痴于不通世务,痴于赤心不染。他睁眼看时,唯有一生追求之物,竟似空中楼阁,愈追愈远,落得楼下呆望之人,还在穿凿文字,附会诗意。今者读之,谁能知其间满是个人孤肠的扭结,空是性灵之音的回响啊!
守住文化底蕴,创新时代发展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取名的情节,向我们展示了,无论家国,面对未来的三种选择:“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那么站在百年中国发展的关键节点,作为青年的一员,我愿意守住文化底蕴,创新时代发展。
如果说,继承是一个文明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那么创新就是这个社会走向未来的钥匙。如今,继承与创新的任务已逐渐转移到年轻的我们的肩上,我们谁也不愿缺席,更不轻言放弃。
追溯往昔,从革命先贤们身上继承下来的思想,无疑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之下的智慧与品质,正是这些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试看商鞅变法,正因继承了法家思想的精华,恰逢及时创新,才使得身处地图西陲的秦国变得强盛。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继承先辈们的优秀品质与精神,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在前人的精神遗产中创新,继承与创新共同作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继承与创新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必不可少的品质。如果说,创新是船帆,那么驾着小船前往梦想的彼岸必不可缺的风,就是继承。2022年的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处处充满着中国风的元素,极好地把中国文化最闪亮的元素与奥林匹克赛事完美融合在一起,这就是继承与创新紧密融合共创新世界征途中一个有力的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现代化也体现了继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们学习继承马列主义来拯救中国并加以创新运用,才有了如今造福中国与中国人民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思想。因此,在开创新世界的征途中,继承和发扬尤为重要,创新亦必不可少。
继承与创新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祖国科技发展处于低谷,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积极响应,依靠继承而来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用其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继承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承载,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意识的未来。倘若没有了继承与创新,整个民族步履维艰,难以前行,整个民族也会被世界历史抛弃。
看今朝,创新时代的大门已然开启,集结的号角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未知的未来等带我们去探索,带着继承,带着创新,让我们青年人团结一心,一起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形式不一总相宜 文化彰显新魅力
在给匾额题名这件事情上,有人直接移用,生搬硬套;有人借鉴化用,略逊一筹;唯有宝玉依境独创,独领风骚。三个命名,优劣高下,不言而喻。材料解释说,“沁芳”之所以“新雅”,不仅在于其点出匾额所处花木映水的佳境,又契合元妃省亲之喜事。不落俗套的同时又蕴藉含蓄、思虑周全,可谓情境两相宜。
这一回,宝玉脱颖而出,大获全胜。由此观之,匾额题名应当根据情境进行独创,才能产生优秀而独特的艺术效果。然而,这一现象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呢?不知者不妄言,且略谈谈文学领域里我的思考与认识吧。
先说“直接移用”,虽有照搬照抄之嫌,但未必就一无是处。君请看:曹操的名篇《短歌行》只有三十二句,其中就有六句来自《诗经》。它们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便直接引用了《郑风·子衿》和《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倒也奇怪,不仅没人指责曹操不知羞耻地抄袭,反而好评一片。只因这六句诗直取前人精妙,不仅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毫无生硬之感,并且还十分恰当地表达出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愿。
再看“借鉴化用”,相较创新而言难免稍逊风骚,但借鉴有发展有匠心,有自己的东西。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曾被历代文人墨客称赞引用,享誉神州。君可知:这两句化用了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之后不仅推陈出新,自成一格,更是远远盖过原句。不必说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化用了吴融《途见杏花》中的“一枝红杏出墙头”,一字之差,境界甚远;也不必说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用了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词之易,风韵不同。
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引用、化用、创新这三种方式,而在于契合当时情境,符合创作目的,在于准确使用。
自然,“依境独创”当属上乘,值得提倡和追求。但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首小诗尚且有引用、化用与创新的融合,更遑论《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著。正如鲁迅所言:“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在文学领域,想要进行创新,更是离不开对前人的学习与借鉴,尤其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依境独创”离不开贴切适宜的“直接移用”,离不开别出心裁的“借鉴化用”。三者相与为一、因地制宜、与时偕行,方能实现文化创新,彰显文化自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