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省适应性考试(云南、青海、内蒙古)“圆融于劳作,成就天地间第一等人” 作文分析及范文欣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作文题。
材料出自于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审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自己的才能、境地”,这是前提,因为自己的才能和境地,二是在这个前提之下,“做一种劳作”,强调要“劳作”,没有“劳作”就不会有结果,三是“劳作”要“做到圆满”,只有“做到圆满”才会“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劳作”要强调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圆满”,要使“劳作”做到极致,只有达到极致,事情才能达到完美,要使自己成为“天地间第一等人”,就须要把“劳作”做到极致,做到“圆满”。
本次作文的审题难度不大,重在引导学生对“敬业与乐业”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命题导向的同时,明确了“不得套作与抄袭”的反刷题反套路命题导向。本作文题的命制不仅体现了要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思维严密性和表达准确性,而非对各种答题套路的机械记忆,坚持了反刷题、反套路的教育理念。本次作文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精彩标题
《匠心独运,圆融人生》
《圆融于劳作,成就天地间第一等人》
《匠心筑梦,圆满人生》
《圆满劳作,成就天地间第一等人》
素材集锦
关于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
1.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
2.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的⼼灵……只有在自⼰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理,加深自⼰的⼼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作的真正的能⼿。——苏霍姆林斯基
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一条大河,要靠许多⼩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4.教师是克服⼈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尚而伟大的⼈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乌申斯基
5.教师的威信首先建⽴在责任⼼上。——马卡连柯
6.要把敬业乐业当作做⼈的根本,当作做⼈的灵魂——马克·吐温
7.⼈不做事好⽐无所事事,无所事事好⽐虚度此生——撒琪托⽂
8.职业是神圣的要在圣坛前永远⾼举崇敬的⽕把——张卓⾠
9.昨天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而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耶曼逊
10.勇于探索真理是⼈的天职。——哥白尼
11.只要在多⾛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列宁
12.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的东西。——王若飞
1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14.理直⽓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为真理而战⽃。——刘少奇
15.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16.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事做起。——列宁
17.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列宁
18.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敬业与乐业》中的15句名言
1.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孔子:其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孔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慧,难矣哉!
5.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6.朱子:主一无事便是敬。
7.《庄子》: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8.曾⽂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9.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11.《老子》:安其君,安其业
12.梁启超: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13.梁启超: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4.《礼记》:敬业乐群。
15.安其居,乐其业。
了解⽂中出现的“经典”的出处及意思。
1.饱⾷终日,无所用⼼,难矣哉——《论语》——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慧,难矣哉——《论语》——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聪明,这种⼈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论语》——专一于某种⼯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业。
4.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自知——《庄子》——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
5.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坐在这座山上,⼜想着那座山,结果一事无成。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做事不分⼼,精神就能集中。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礼记》——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知道这种道理的⼈⽐不上喜爱它的⼈,喜爱它的⼈⽐不上乐意去做的⼈。
9.其为⼈也,发愤忘⾷,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做⼈要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敬业乐业的名人事例
1.墨池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
2.入木三分
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比喻分析问题见解很深刻。
3.写字换鹅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后,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黄庭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4.东床快婿
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璇,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于是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饼,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郗鉴说:"这人真是好女婿!"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
5.专心致志的牛顿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科学理论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他学习、工作、或思考问题时,注意力特别集中,常常由于专心思考问题而忘了周围的一切。
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使牛顿在物理学、天体力学、数学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微积分,使科学进入了牛顿时代。
6.李素丽
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
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7.时传祥
时传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
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1年被污蔑为工贼。1975年去世,享年60岁。
8.孔祥瑞
孔祥瑞,男,52岁,中共党员,高级工人技师,现任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先后在天津港一公司、六公司固机队作司机、任队长。 孔祥瑞同志是伴随天津港建设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11.李文彬
李文彬,海军南沙守备部队永暑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高级工程师李文波名下有两项闪光的纪录:
一是他扎根南沙20年,先后守礁28次、94个月,在南沙部队守礁次数最多、累计守礁时间最长;
二是他在水文气象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与战友们一起建设了南沙第一套地面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和第一个大气波导站,发表了南沙第一篇水文气象学术论文,创造了南沙水文气象10项第一,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
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称赞,先后被评为全军先进水文气象工作者,荣立三等功2次。
12.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冻僵了。她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为了提炼镭,辛勤地奋斗着。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实验。
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五位“大国工匠”:精益求精 匠心筑梦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前不久,全国总工会公布了2023年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们来自装备制造、水利、环境、人工智能、冶炼等行业,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本期带您走近几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听他们讲述追求精益求精,敢为人先的故事。
大国工匠可以说就是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他们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里选取五位
挺起装备制造业坚实脊梁
讲述人: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数控铣工、特级技师 董礼涛
1986年初中毕业后,我进入了哈尔滨汽轮机厂技工学校。三年后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一名铣工。当时,虽然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但在我心中却慢慢升腾起一股信念:一定要精益求精,做这个行当里的状元。
五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精益求精 匠心筑梦
为此,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找来专业书籍仔细研读。上班的时候,我会早早来到车间,围着机床边干边琢磨。凭着这股劲儿,我的技艺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首个以我个人名字命名的“董礼涛——汽轮机百万机组主汽阀阀杆键槽加工法”在公司推广。
2009年,公司派我赴德国学习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操作技术。后来,我根据在德国学习期间掌握的新机床特点,自行设计了成套系列化夹具,创造性地制定独特加工方案。必须自立自强,挺起装备制造业的脊梁,经过这件事,我的内心更加坚定。
2010年,一项重任落到了我的肩上,那就是国家西气东输长输管道燃气增压设备国产化重要部件的生产攻关。以前这些设备都依赖进口,而且维护费用十分昂贵。这种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制造技术,必须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里。我每天扑在车间里十几个小时,经过数月努力,终于成功实现了整套增压设备重要部件的国产化。
经过多年苦心钻研,我已有120余项技术攻关应用到生产实践中。2013年,“董礼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启用。11年来,取得了国家专利40余项,推广创新成果245项,命名操作法3项,创造了巨大效益。
30年来,从一线工人到技能专家,从攻克技术瓶颈到步入行业领先水平,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今后,我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在制造强国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擦亮高端装备新名片
讲述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张帅坤
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盾构机行业,从事设备的使用和监管工作。当时国内施工所用的盾构机全部依靠进口,成本昂贵且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容易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以及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
五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精益求精 匠心筑梦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张帅坤在车间查看生产情况。新华社发
“必须做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这样的信念在我心底生根发芽。2010年,我加入了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此,我和团队一起从零开始,边摸索边学习,走上了自主研发盾构机之路。
2016年9月29日,我和团队研发的国产首台高铁大直径盾构机“望京号”、国产首台铁路双线超大直径盾构机“中原一号”同时下线,结束了大直径盾构机施工领域“洋盾构”的垄断局面。“望京号”开挖直径10.87米,用于京沈客专京冀段望京隧道施工,连续掘进3168米,下穿重要建筑物时地面沉降仅0.68毫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原一号”开挖直径12.81米,用于豫机城际铁路施工,仓内机器人、开挖仓气压掘进新技术的应用,确保设备一次性连续高效掘进3800米,有效解决了一系列难题。
此后,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超大直径盾构机零部件国产化率从最初的6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90%以上,并带动上下游企业累计实现配套产值50亿元以上。这些年,我们团队研制的国产盾构机,不但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份额,还出口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今后,我和团队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填补行业空白,攻破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在世界舞台上擦亮更多中国高端装备新名片。
在精雕细琢中追求极致
讲述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水轮机装配特级技师 崔兴国
1991年,我进入东方电机,从事水轮机装配工作。3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2019年1月2日,我和团队奔赴白鹤滩工地,开展世界首台百万千瓦巨型机组转轮静平衡工作。白鹤滩转轮设计标准残余不平衡力矩为183千克·米,我和团队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转轮粗平衡、装焊打磨和精平衡工作,最终转轮残余不平衡力矩只有21千克·米。
正当大家松一口气时,一个近似苛刻的新要求摆在了我们面前:能否实现首台转轮“零残余”的终极目标?
什么是“零残余”?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时,转轮不平衡力矩越大,高速转动时的摆动就越大。通过叶片自身的精密装配,将不平衡力矩压缩到最小,实现不平衡力矩为零。但是,“零残余”是静平衡的一个理论存在值,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经过仔细讨论,我和团队决定拼一把。当时,为了消除风吹对平衡的微影响,我们甚至把厂房的大门和窗户都关闭了,然后对平衡底座重新进行近乎苛刻的零偏差水平调整。终于,平衡仪器显示屏上的“两通道”数据变为0∶0。成功了!那一刻,我和团队成员兴奋得跳了起来。
扎根水电一线30多年,我和团队先后攻克抽水蓄能机组核心部件球阀金属密封渗漏行业难题,实现了球阀零渗漏的常态化;开展了导水机构同心度偏差等22个创新攻关项目,获得专利授权62项;创造了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白鹤滩转轮平衡的零配重,让设备运行更加平稳。
我还记得刚进厂时,一位姓徐的老师傅经常对我说,要趁着年轻,不懂时多学多问。如今,我也常常和团队里的年轻人交流,要珍惜眼前时光,不断学习知识、完善技能。只有凭着专注和坚守,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极致,才能在产品的精雕细琢中实现对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把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讲述人:金川集团铜贵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工、特级技师 潘从明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09年,我依托自己总结的“颜色判断法”,带领团队开始进行铂族贵金属精炼工艺的革新。经过1200多个日夜和近万次实验,我和团队最终研发了以“精确分离”“深度除杂”“快速提取”为核心的“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解决了沿用38年的传统工艺原料适应性差、资源利用率低、清洁环保性不高等问题。这一创新成果将铂钯产能由400公斤/年提升至4500公斤/年以上。
回忆起实验研发阶段,当时我选出60多种化学性质符合的试剂,在不同温度、酸度、浓度等参数条件下逐一验证。每天下班后,我就一项一项做实验,排除掉一种试剂往往需要一个多月,大量的实验做下来,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灵感。经过反复论证,一种从没有用于贵金属提纯工艺的试剂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分离效果,突破了技术瓶颈。以此为支撑,我们集团新建了一套更为高效的贵金属一、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生产线,将铂族贵金属年产量提升到了8000公斤以上,目前已达10000公斤以上。
这些年,我常常在思索,国内大量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催化剂等已面临报废高峰期,各类废旧物品中的贵金属就是一座座有待开掘的“城市矿山”。我和我的团队要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加适用于二次资源中贵金属绿色高效提取的新技术,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矢志攀登人工智能新高峰
讲述人: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彭菲
上大学期间,我学习了很多跨领域学科的知识,比如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那时候起,我就对人工智能算法产生了浓厚兴趣。没想到,在2010年工作后,机会很快就来临了。
此前,汉王推出了全球首款嵌入式人脸识别产品——人脸通,但当时市场上人脸识别产品都采用国外的芯片处理器,导致产品售价居高不下,都在万元级。而我接到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人脸识别算法匹配国产芯片,从而更好地为国家所用。
一开始,我带领团队信心满满地投入这项适配工作,但现实却给我们泼下一盆冷水:将最初的人脸识别算法移植到国产芯片后,产品不仅识别速度很慢,而且无法准确识别。经过几个月数十次的算法迭代和无数次的反复测试,我们将人脸识别算法提速近10倍,在国产芯片上的运行速度和准确度也大幅提升。同时,嵌入式人脸识别产品的价格从万元级降低到千元级,能够更好地实现大规模应用。
多年来,我深深感到,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技术,只有在不同的场景中落地,才能在不同的行业创造新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算法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解锁更多场景。当前,国际人工智能技术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想象,破解我国在前沿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在国际竞争中获得话语权显得十分重要。
下一步,我和团队将在大模型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上继续发力,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落地新场景、新应用,矢志攀登人工智能新高峰。
其他大国工匠的人物
工匠之志 技能报国
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何小虎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
站在舞台中央,何小虎动情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很认真地研究过我知道的每一位航天工匠的成长经历,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把最基础的事情干到极致。我曾经磨一个钻头整整磨了一天,为的就是把它磨得更加完美。为把一个零件加工到极致,我调整程序参数上百次。”
冯新岩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电气试验工,从事一线工作 23 年,他一直从事“大国重器”“中国名片”特高压领域最核心部件变压器(换流变)的检测工作,被誉为“电网神探”。在百万伏特高压电磁环境下,冯新岩能轻松辨别出特高压核心部件的异常放电信号。
在隧道里开盾构机,是一种什么体验?发布仪式现场模拟了这种工作环境,狭小的空间、嘈杂的噪音,很难想象,母永奇要在这不足3平方米的控制室内每天坚守12个小时以上。
母永奇是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盾构操作工。参加工作12年来,他参与了高原铁路色季拉山隧道、深圳春风隧道、珠海隧道等大隧道掘进,驾驶着盾构机累计掘进里程达到 28 公里。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郑志明是广西钳工技能、智能制造方面的领军人物,从事钳工工作 23 年,始终奋战在生产一线,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他带领团队解决了许多外国专家都解决不了的汽车噪音问题。“我们一定可以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自主生产更多、更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工匠之魂 精益求精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从事文物修复职业38年。
打开“时空之门”,郭汉中进入XR虚拟现实技术空间。“这个看起来很神奇的世界,就是我和我的团队每天工作接触的地方。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文物全部出自我们三星堆……”
郭师傅文物修得完美,使用的工具也很精致,而且很多都是自制的,数量达几百种。他在现场展示介绍了部分工具,这些工具一代代传承,匠人们接力守护文明瑰宝,让中华文明绵延不息。
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港口内燃装卸机械司机成卫东有个可以24小时工作的新徒弟——智能水平机器人。从父辈的手搬肩扛,到成卫东把技能经验传给机器人,两代港口人为了天津港的发展、为了中国港口的发展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田得梅是10位大国工匠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轻的一位。1990年出生的她,是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桥式起重机司机,驾驶桥机已有15年时间,是一位技术精湛的“老师傅”。
为了保障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有序推进,田得梅一心扑在项目上。她的两位小姐妹也来到了现场。田得梅和姐妹们并肩战斗,为大国工程建设奉献青春热血。
“我们这些‘能扛事儿’的姑娘们把对家的责任、对国的责任都浓缩在对大国工程的爱里面……”
秦世俊是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控铣工,他在舞台上独白,深情讲述了自己“偷师学艺”的心路历程。
“没人教,那我就偷着学。心里憋着气,我就瞄上磨削镗刀,当时想,这手艺活,技术要求高,车间里没几个人会,把它学会了,大家一定对我刮目相看。”一开始,磨出的镗刀入不了老师傅们的眼,但他没有放弃,一头钻进砂轮间里反复苦练,半个多月后,从老师傅再看刀时惊诧的眼神中,秦世俊知道,自己“成了”。
工匠之梦 走向复兴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数控车工孟维是精密零部件的顶级雕刻师,他的技艺在许多“大国重器”研发和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布仪式现场,孟维给观众展示了几张照片。卡塔尔世界杯体育场馆、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波黑伊沃维克风电项目……这些国外重大项目施工建设现场都能看到徐工集团起重机等重型机械设备的身影。
“其实,我的工作都藏在这些照片中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我们起重机的液压心脏——中心回转体,转向机构、单缸插销系统等都采用了我发明的零件加工制造方法。”
“真的很棒。我们致敬这些大国工匠,让我们在看不见的角落见证中国梦想!”
现场展示了一张特别的证书——孟维的数控车工“特级技师”证。2022年,孟维成为江苏省第一批数控车工特级技师,证书编号000001。“这本证书具有特殊意义,它突破了传统的技能等级‘五级’分级。如今,进入了‘新八级工’时代,我们技能工人有了更多的成长空间。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技能工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
C919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飞机装配工周琦炜刚毕业参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就是国产ARJ21新支线飞机,后来又担任 C919 事业部系统总装工位工段长。
“在ARJ21时,有老师傅带。进入C919大飞机项目后,自己担任工段长,压力就来了,那时我带领着80人的团队负责整个机身的全部线路总装和测试……”高压之下,周琦炜买来一些飞机模型,一个人在专属空间内不停地拼装,“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工作,越干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自信,越自信越有干劲。”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份匠心精神,不仅跨越时空,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群体中传承接续,也在一座城与一座城之间传递前行。
致敬了其余40位大国工匠的提名人选,以及这些可爱可敬的人物背后,中国亿万爱岗敬业的劳动者们。
“这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洗礼,现场聆听工匠们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工匠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张帅说。
“这些大国工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各自岗位上勤学苦练、深入钻研,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南京汽车集团总装车间班组长张利雷说,自己要带领班组以大国工匠为榜样,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争取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扬鞭奋蹄,开拓创新。“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激励和感召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同路人,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火红的事业中绽放光芒,为美好的生活砥砺奋进,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范文展示
圆融于劳作,成就天地间第一等人
在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中,有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现代社会浮躁喧嚣的迷雾,引领我们重新审视劳作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似乎让很多人忘记了劳作的本真。有人追求名利双收,却忽视了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有人向往安逸享乐,却忘记了勤劳奋斗带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然而,真正能够在天地间站稳脚跟,成为第一等人的人,恰恰是那些能够根据自身才能和境地,全身心投入劳作,并将其做到极致的人。
劳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付出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无论是农民在田间辛勤耕耘,工人在工厂里挥汗如雨,还是教师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医生在手术台上救死扶伤,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劳作的真谛。他们的劳作,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而要做到劳作圆满,首先需要的是对这份劳作的热爱与执着。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只有当我们对所做的劳作充满热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畏艰难,不惧困苦,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
其次,要做到劳作圆满,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升。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一项劳作都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劳作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要做到劳作圆满,更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劳作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能够坦然面对一切困难与挑战。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劳作中寻找乐趣,享受劳作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样我们的劳作之路才会更加坚实而长久。
圆融于劳作,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更是成就天地间第一等人的必经之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才能和境地,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劳作,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其做到极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留下自己光辉灿烂的足迹。
以劳为舟,圆梦天地
在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中,有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深刻领悟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劳动,以劳为舟,扬帆起航,圆梦天地。
劳动,是人生的必修课。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工匠艺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耕耘,用劳动书写着人生的华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田园劳作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鲁班匠心独运,巧手制作出无数精美的木器,成为后世工匠的楷模。这些例子无不说明,劳动不仅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更能滋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人对待劳动的态度不够端正。他们或是逃避劳动,或是敷衍了事,将劳动视为一种负担和累赘。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更无法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相反,那些能够脚踏实地、勤勉工作的人,往往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劳为舟,圆梦天地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我们要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崇高的,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二是要培养勤劳的品质。勤劳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力量。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是要注重实践和创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还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总之,以劳为舟,圆梦天地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和使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身处何种境地、拥有何种才能,我都将铭记梁启超先生的教诲,以劳动为舟、以梦想为帆,勇往直前、不懈奋斗。我相信,在劳动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收获成长与喜悦;在梦想的指引下,我将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与奇迹!
匠心独运,圆融人生
在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中,有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之路,让我深刻领悟到,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将手中的事情做到极致,便能在平凡中铸就非凡,成就天地间第一等人的辉煌。
首先,我们要明确“才能”与“境地”的内涵。才能,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以及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境地,则是指我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每个人的才能和境地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也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或境地,因为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那么,如何在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境地中,将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关键在于“匠心独运”。匠心,是对工作的热爱与专注,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是对创新的不懈探索。它要求我们在面对任何一项工作时,都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要做到熟能生巧,更要追求精益求精。正如日本匠人秋山利辉所言:“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只有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用情去雕琢产品的每一个角落,才能真正做到“圆满”。
然而,实现“圆满”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甚至有时会感到迷茫和挫败。但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面对困难,我们不应退缩,而应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勇敢地迎接挑战,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将手中的工作做到极致。
此外,实现“圆满”还需要我们具备一种超脱的心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追求名利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但真正的圆满,并非外界的评价和认可,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当我们能够不为外物所动,专注于手中的工作,享受每一个创造的瞬间,那份由内而外的喜悦和成就感,便是真正的圆满。
匠心独运,圆融人生。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独特的境地中,将一种劳作做到圆满。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我们心怀匠心,坚持不懈,便能在平凡中绽放出不凡的光芒,成为天地间真正的第一等人。
圆满劳作,成就天地间第一等人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始终离不开劳动的推动。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劳动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而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勤勉劳作、不懈奋斗的人们,无疑成为了天地间最为耀眼的第一等人。
劳动是生存之本。自古以来,人类就通过劳动获取生活所需,无论是农耕狩猎,还是手工制作,劳动都是维持个体与群体生存的基础。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更是依靠辛勤的劳动,与自然抗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存奇迹。因此,从生存的角度来看,那些能够圆满完成劳动任务,保障自己和家人基本生活的人,无疑是值得尊敬的。
劳动是价值之源。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创造了精神财富。无论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潜心研究,还是工人在生产线上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劳动都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上。因此,那些能够创造出更多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无疑是天地间最为重要的人。
劳动是品德之基。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需要付出汗水,需要面对困难和挑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人们的意志,更培养了人们的品德。勤劳、勇敢、坚韧、自律等优秀品质,往往都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那些能够圆满完成劳动任务,并在劳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品德的人,无疑是天地间最为优秀的人。
当然,我们所说的“圆满劳作”,并不仅仅是指体力上的付出,更包括智力上的劳动。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智力劳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虽然不一定需要像体力劳动者那样挥汗如雨,但他们的劳动同样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同样需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创新。因此,这些从事智力劳动的人们,同样可以成为天地间第一等人。
圆满劳作不仅是生存之本、价值之源,更是品德之基。那些能够勤勉劳作、不懈奋斗的人们,无论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还是智力劳动,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仰。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社会的财富和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圆满劳作的人,就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知识链接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麽可敬呢?为什麽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於各种职业,没有甚麽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於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廔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於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麽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的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的创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
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遂作此文。正由于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以其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赏析
这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意在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演讲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论证“敬业”问题时,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与个体生活的意义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
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别。因此,“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庄子、孔子、曾文正公的名言,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的比较,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越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论述“乐业”重要性时,梁启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
这句设问下面,列出了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浸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个曾经专注于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人,都会有同感和共鸣。
演讲最后,梁启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不能敬业,就不能乐业,就不能找到自己生存奋斗的价值。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这篇演讲稿中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工作要有责任心,二是从工作中寻找趣味。
这篇演讲稿论据充分、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美文欣赏
从梁启超“百行业为先”想到如何做天地间第一等人
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百行业为先”,现在读起来也觉得格外有新意,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很强的教化作用。
“百行业为先”,如果人没有事业,那生活就没有保障。所以,人若想活下去且有质量的生活,就必须有自己的事业。这也是国家之所以关心就业,个人争取就业的原因。
然而,知其道理却不明“业为先”者居多。
梁先生说,人要敬业。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他说,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我们从梁先生的敬业中看到:业,就是我们每一天所从事的事,诸如,家务、学业,务农、做工等各个行业的统称。无论我们是谁,做什么职业,都要把业摆在首位,放在心上;都要尊重自己的职业,敬畏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职业,做好自己的职业,这就实现了“百行业为先”的目的。
当然,要做好自己的职业,没有身心投入是不够的,也就是说只有乐在其中,才能感受职业的乐趣,才会享受职业给你带来的快乐,才会做出业绩。所以,梁先生引用孔子的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通过梁先生对“业”的阐释,我们从中体会到,“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业必须敬业、乐业,必须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当下,人心浮躁者有之,不爱岗敬业者有之,甚至投机取巧者也有之,其结果,都是在彷徨中度日,最终都被事业的洪流所荡涤。只有敬业、乐业、忠于职业的人们才会傲立潮头,观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