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省适应性考试(四川、河南、山西)“人类本是艺术的” 作文分析及范文欣赏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类本是艺术的,是富有同情心的。只是社会阻碍或消磨了。
以上材料你赞同与否,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首先来解读关键语句,材料中“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这句话是核心所在。它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在初始状态天然地具备艺术特质以及富有同情心,然而随着成长的过程,这些美好的心灵特质却遭到了阻碍或者逐渐被消磨掉了。我们需要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思考其合理性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味。
然后来分析关键词,“本来”强调了初始、原本的状态,意味着人类最初是具有某种天性和特质的,为后文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做了铺垫,引导我们去追溯人类心灵最初的模样,探究那种所谓“艺术的”“富于同情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艺术的”,这里的“艺术”并非单纯局限于狭义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更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对生活之美有着敏锐感知、善于用创造性和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能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等,代表着一种对世界充满诗意与浪漫的感悟能力。“富于同情的”即拥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同身受、对他人的苦难或喜乐能够给予回应的善良品质,体现出人性中温暖且柔软的一面。“阻碍或消磨”点明了随着成长出现的负面变化,这要求我们去思考在长大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如现实压力、社会复杂环境、功利心态等)起到了阻碍或消磨的作用,进而对成长与心灵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最后确定思考角度,可以从认同的角度出发,去列举生活中诸多随着年龄增长、步入社会后,人们渐渐失去童真、对美不再敏感、同情心淡化的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而呼吁人们找回曾经美好的心灵特质;也可以从部分认同或者不认同的角度进行思辨,比如指出虽然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人心灵特质被消磨的情况,但也有很多人在成长中依然保持并升华了这些美好特质,或者阐述成长本身并非必然导致心灵特质的丧失,而是一种可以让“艺术”“同情”等特质以更成熟的方式展现的过程等。
总之,立意时要紧扣材料中关于人类成长与心灵特质变化这一核心话题,结合自身的认知与感悟,力求做到观点明确且有深度,能通过作文传达出对人性、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审题雷区】
1.片面理解材料:仅关注材料中“社会阻碍或消磨”这一表象,忽略对人性本质和社会影响的深入探讨。比如只列举社会现象,而不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偏离主题:没有紧扣“人原本的艺术与同情心”这一核心,过度关注其他方面,如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而忽视了材料所强调的人性层面。
3.忽视关键词:对材料中的“艺术”“同情心”“社会”等关键词理解不深刻,没有准确把握其内涵。例如将艺术简单理解为绘画、音乐等形式,而忽略了艺术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力等精神层面。
4.缺乏深度思考:没有深入思考社会对人产生影响的机制和根源,以及人在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实现价值。比如只看到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没有思考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现状。
5.观点不明确:在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和观点,或者在论述过程中模糊不清,没有清晰的逻辑思路。
【参考立意】
1.正向立意:
①莫让成长消磨心灵的美好。
强调成长不应成为丢失人类原本具备的艺术感知和同情心的借口,呼吁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守护好内心最初的纯净与善良,避免被世俗的繁杂所侵蚀,点明守护这些美好心灵特质对于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②寻回那失落的心灵原色。
以成长后心灵特质的缺失为背景,表达要积极回溯、寻找曾经拥有的“艺术的”“富于同情的”心灵原色的决心,阐述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亲近自然、参与公益等方式,重新唤醒内心深处的美好,让生活重回充满诗意与温情的状态。
2.思辨立意:
①成长:心灵特质的磨砺与升华。
承认成长过程中确实会面临诸多对心灵的冲击,可能出现暂时的阻碍或消磨,但同时指出成长也是一个机遇,能够让原本幼稚的艺术感悟、浅显的同情心在历经生活的考验后变得更加深刻、成熟,实现从本能到自觉、从单薄到厚重的升华,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成长与心灵变化的辩证关系。
②成长并非心灵美好的“杀手”。
反驳那种将成长完全等同于心灵美好特质消逝的观点,通过列举在不同成长阶段、不同领域中依然保持并弘扬艺术创造力、同情心的事例,说明成长和这些美好心灵特质是可以共存且相互促进的,关键在于个人如何在成长中坚守和积极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
3.反向立意:
成长的必然:心灵的蜕变与重塑。
认为所谓“本来的”心灵特质只是人在年少懵懂时未经世事的一种初始状态,随着成长,面对复杂的现实、肩负起各种责任,心灵必然要经历蜕变,摒弃掉那些过于理想化、幼稚的“艺术”“同情”观念,以更适应社会、更理性的新姿态去对待生活,提出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重塑心灵的合理过程。(此立意需谨慎采用,因为较容易与大众普遍认可的守护美好心灵的价值观产生冲突,但若论述合理、逻辑严密也可展现独特的思考角度)
审题提示
材料指出人原本是艺术且富有同情心的,但社会却阻碍或消磨了这一特质。这一观点引导我们思考社会对人天性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立意:
从社会对人的影响角度:探讨社会在哪些方面阻碍了人艺术和同情心的发展。例如,快节奏的生活、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无暇顾及内心的艺术追求和对他人的同情。像在一些大城市,人们为了生存奔波,逐渐失去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对他人的关怀。
从个体与社会关系角度:思考个体如何在社会的影响下保持自我。社会虽然有阻碍,但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觉醒和努力来抵抗这种消磨。比如一些艺术家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持创作,保持对世界的热爱和同情。
从社会现象反思角度:分析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如冷漠、竞争等,如何影响人的艺术和同情心。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论证社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从教育与社会环境角度:探讨教育在培养人艺术和同情心方面的作用。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发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和培养同情心,而社会环境也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
这篇文章可以围绕社会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社会中保持自我、发展艺术和同情心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表达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同时,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审题也存在一些雷区,比如:
1. 片面理解材料:仅关注材料中“社会阻碍或消磨”这一表象,忽略对人性本质和社会影响的深入探讨。比如只列举社会现象,而不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偏离主题:没有紧扣“人原本的艺术与同情心”这一核心,过度关注其他方面,如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而忽视了材料所强调的人性层面
3. 忽视关键词:对材料中的“艺术”“同情心”“社会”等关键词理解不深刻,没有准确把握其内涵。例如将艺术简单理解为绘画、音乐等形式,而忽略了艺术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力等精神层面。
4. 缺乏深度思考:没有深入思考社会对人产生影响的机制和根源,以及人在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实现价值。比如只看到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没有思考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现状。
5. 观点不明确:在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和观点,或者在论述过程中模糊不清,没有清晰的逻辑思路。
拟题示例
1. 《心向艺术,盛放同情》
2. 《于喧嚣尘世,寻艺术本真》
3. 《以心为大笔,绘同情之章》
4. 《社会之殇,艺术与同情的困局》
5. 《在时代浪潮中,让艺术与同情闪耀》
6. 《打破社会藩篱,拥抱艺术与同情》
7. 《艺术之光,点亮社会的温暖》
8. 《让同情之翼,飞翔于社会的天空》
9. 《社会枷锁下,艺术的挣扎与重生》
10. 《用艺术与同情,诠释生命的美好》
11. 《当艺术与同情邂逅社会》
12. 《在社会的缝隙中,绽放艺术之花》
13. 《社会的阴霾,挡不住艺术的光芒》
14. 《让艺术与同情,成为社会的底色》
15. 《以艺术之名,唤醒社会的同情》
素材运用(主体段)
1 .人本的光辉熠熠生辉。梵高便是典型例子,他一生追求艺术,在贫困中坚守对艺术的热爱。其画作饱含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热情,即便不被社会认可,也始终保持内心纯净。社会的阻碍与偏见,使梵高的艺术之路充满坎坷。但他并未被打倒,反而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用作品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梵高的经历充分展现了人本与艺术的紧密联系,即便社会的阻碍消磨了他的艺术之路,他的艺术精神也永远不会被磨灭 。
2.国画大师李可染的经历是这一观点的生动注脚。李可染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在其作品中,饱含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与同情。他常以细腻笔触描绘山水,赋予作品独特的生命情感。然而,社会的动荡与时代的变迁,使他面临诸多挑战。战争年代物资匮乏,艺术创作的环境艰难。但他并未被困难打倒,始终坚守艺术初心,用作品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与同情。他在困境中不断探索,用艺术突破社会的阻碍,展现出人本的艺术精神。
3.梅兰芳先生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他在舞台上塑造的诸多经典形象,都饱含着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戏曲艺术面临诸多困境。但他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冲破社会的重重阻碍。为了传承京剧艺术,他四处奔走,培养人才,将京剧推向世界舞台。他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以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贡献着力量。梅兰芳的经历充分体现了人本的艺术精神,即使社会的阻碍消磨了他的艺术之路,他的艺术精神也永远不会被磨灭。
4.西方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创作就体现了人本的艺术与同情心。他笔下的人物常常身处社会底层,在生活的困境中挣扎。《麦琪的礼物》里,夫妻二人虽生活拮据,却彼此深爱着对方,为了给对方送上一份珍贵的礼物,各自牺牲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与对生活的热爱。尽管社会的压力与艰难,让他经历了诸多坎坷,可他始终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人性的美好。他用故事揭示了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生活的同情与对人性的赞美。他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的阻碍,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温暖而美好的一面 。
5.恒基中国携手知名当代女性艺术家王帅、国际奥比斯以及“黑暗跑团”,在LUMINA星扬西岸中心完成了一场特别的艺术公益共创。活动打造的展览空间,从以盲文书写展览相关介绍,到多媒体展陈与主题的融合,细节之处尽显对视障群体的关怀。展墙屏幕循环播放着艺术家与“黑暗跑团”盲人跑者代表和视障儿童的采访纪录片,分享他们走出至暗时刻的心路历程。现场还设置共创互动区,邀请观众戴上眼罩盲画,以感同身受的方式理解视障群体。此次活动以艺术为桥梁,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视障群体的更多关怀,体现了人本艺术中蕴含的深深同情心。
【写作示例】
一、题目:《成长并非意味着艺术同情必然的丧失》
“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这句话似乎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可能会失去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和同情心。然而,我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成长并不一定意味着艺术和同情的丧失,反而可能是一个深化和丰富这些特质的过程。
2.主体部分:
首先,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经历可以增强我们的艺术感和同情心。随着对世界的深入了解,我们开始欣赏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美,这种欣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感的体现。
同时,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尊重他人,这种理解是同情心的基石。其次,成长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也要关心他人。这种关心和担当,实际上是同情心的延伸和深化。
此外,艺术和同情并非与现实生活相冲突。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艺术和同情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无论是通过艺术创作表达情感,还是通过慈善活动帮助他人,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持和发扬这些特质。
3.结尾:
综上所述,成长并不必然导致艺术感和同情心的丧失。相反,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化和丰富这些特质。让我们珍惜成长带来的每一次机会,不断探索艺术的边界,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二、题目:《成长的代价——艺术与同情的消逝》
1.开头: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这句话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让我们不禁反思:成长真的意味着艺术感和同情心的丧失吗?
2.主体部分: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儿童时期的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艺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们用彩色的画笔描绘梦想,用纯真的心灵感受他人的情感。然而,随着成长,我们逐渐被现实的压力所困扰,艺术和同情似乎变得奢侈。我们开始追求物质的积累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而忽视了精神的滋养和情感的共鸣。
其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体系中,艺术和同情往往被视为非主流,而学术成绩和职业成功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这种观念的灌输,使得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同情。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成长必然导致艺术感和同情心的消逝。有些人通过自我教育和社会实践,重新找回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同情。他们意识到,艺术和同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和志愿服务,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
3.结尾:
综上所述,成长确实可能带来艺术感和同情心的挑战,但这并不是不可逆转的。通过自我反思和积极的社会实践,我们可以重新找回那些被成长“消磨”的特质。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忘初衷,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同情,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高分范文】
1.莫让成长蒙蔽心灵的美好
当我们还是孩童时,眼中的世界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片云彩、每一朵小花都能引发无尽的遐想,我们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会为流浪小猫的可怜模样而落泪,为小伙伴的受伤而心急如焚。那时的我们,正如材料中所说,是艺术的,是富于同情的。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在长大的过程中,许多人却渐渐丢失了这些原本珍贵的心灵特质,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心灵的美好,令人惋惜,亦值得警醒。
我们原本是艺术的,孩提时代,我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为生活添彩,一块石头可以是神秘的宝藏,一片落叶能成为远航的小船,我们能从简单的线条和色彩中感受到美,从大自然的虫鸣鸟叫里听出旋律。我们本能地去创造、去欣赏,以最纯粹的视角去拥抱世界给予的一切艺术馈赠。可长大后呢?每日穿梭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中,忙碌于繁琐的工作和学业,眼中渐渐只剩下目标和任务,对身边的美变得麻木不仁。那春日绽放的花朵、冬日纷飞的雪花,不再能激起心中的涟漪,我们无暇再去驻足欣赏一幅画作、聆听一场音乐会,生活的诗意被忙碌和功利一点点消磨殆尽。
我们原本也是富于同情的,小时候看到街边乞讨的老人,会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想要给予帮助;会因为故事里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伤心哭泣,仿佛那些痛苦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开始变得冷漠,面对他人的困境,会犹豫,会怀疑,甚至选择视而不见。是社会的复杂让我们害怕被骗,还是那颗柔软的心在一次次碰壁后筑起了坚硬的外壳?我们在成长中,渐渐丢失了那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同情心在世俗的风雨中摇摇欲坠。
成长本应是一场丰富心灵、升华灵魂的旅程,可为何却成了阻碍和消磨美好心灵特质的缘由?是外界的压力、物欲的诱惑,还是内心的浮躁在作祟?我们不能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要努力寻回那失落的美好。
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偶尔停下脚步,抬头看看天边的晚霞,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重新唤醒内心对艺术的感知;在面对他人的苦难时,少一些猜忌,多一些主动的关怀,哪怕只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真诚的问候,也能让同情心的火种再次燃烧。
人类本就拥有艺术与同情的心灵宝藏,莫让成长的风雨将它们侵蚀,让我们拂去尘埃,让心灵的美好在岁月中永远熠熠生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保有一份纯净与温暖,让生活回归到充满爱与美的本真模样。
2.成长:心灵特质的磨砺与升华
材料中提出人类本是艺术的、富于同情的,却在长大过程中被阻碍或消磨了这些心灵特质,这一观点确有其合理之处,毕竟我们在成长中见证了不少人心灵逐渐变得麻木和冷漠的现象。然而,我认为成长不应只是被看作是对美好心灵特质的破坏,它更是一个磨砺与升华这些特质的过程,让我们原本纯粹却幼稚的心灵变得更加坚韧且富有深度。
不可否认,成长的路上布满了荆棘,现实的压力、社会的复杂等诸多因素,似乎让我们离最初的“艺术”和“同情”越来越远。小时候,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沉浸在自己幻想的艺术世界里,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心中的美好,天真地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但随着长大,我们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明白了世间并非处处都是美好,可能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应对生活的挑战上,曾经那份对艺术随时随地的感悟、对他人轻易就能展现的同情,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容易流露。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被彻底消磨了,反而,在经历了成长的磨砺后,我们的“艺术”和“同情”正以一种全新的、更有力量的方式展现出来。曾经对艺术的感知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好看、好听,而如今,当我们历经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看过了世间百态,我们能从一件艺术作品中读出背后深刻的人生哲理,能从一段音乐里体会到创作者的悲欢离合,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变得更加深邃,它不再是闲暇时的消遣,而是滋养灵魂的养分,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拥有一片精神的净土。
同样,同情心也在成长中升华了。年少时的同情或许只是一时的冲动和感性的反应,而长大后,我们面对他人的苦难,会用更理性的方式去给予帮助。我们可以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积累的资源,去为弱势群体发声,去建立公益组织,去实实在在地改变一些人的生活处境。这种同情,是基于对生活更深刻的洞察,是有能力去践行的善良,它的力量远比儿时的懵懂之举更为强大。
成长是一场蜕变,虽会让我们暂时收起心灵的锋芒,但实则是在磨砺它,使其更加锐利;虽会让我们看似变得冷漠,可那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升华后的同情与爱更有效地传递出去。所以,让我们正视成长,相信它带给我们心灵的不是消逝,而是更璀璨的绽放,在成长的道路上,怀揣着愈发坚韧且深沉的艺术感悟与同情心,去书写更有意义的人生篇章。
3.守心灵原色,绘成长画卷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怀揣着初心出发,却在途中历经风雨,有人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于我而言,这句话确有其深刻之处,它道出了许多人在成长中丢失美好心灵特质的无奈现实,而我们当冲破这阻碍,守好心灵原色,绘就绚丽的成长画卷。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先生曾如此说道。遥想梵高,一生穷困潦倒,可他眼中的世界从未失却色彩,即便食不果腹,他依然用饱含艺术激情的笔触,绘出那璀璨的《向日葵》,那浓烈的色彩、奔放的线条,是他对艺术纯粹追求的体现,在艰难的成长岁月里,未曾被消磨掉对艺术感知的心灵原色。他以艺术为盾,抵御着生活的苦难,让我们看到了坚守心灵艺术之美的力量。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泰戈尔的这句名言,恰是特蕾莎修女一生的写照。她本可以选择舒适安逸的生活,然而,目睹世间众多贫苦之人的悲惨境遇,她那颗富于同情的心被深深触动。从青春到暮年,她奔走在加尔各答的大街小巷,为那些被病痛、贫穷折磨的人们带去希望与关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同情与大爱的力量。成长的漫长时光,没有让她的同情心褪色,反而使其愈发熠熠生辉,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黑暗的角落。
梭罗远离尘嚣,独自走进瓦尔登湖,去拥抱自然,去探寻生活的真谛。“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他的这句名言,诠释着他对生活独特的艺术追求。在湖畔的小木屋中,他观察四季的更迭,倾听鸟儿的啼鸣,感受湖水的涟漪,将大自然的一切化为笔下充满艺术韵味的文字,他没有在世俗的成长中迷失,而是以一种纯粹的姿态,守护着心灵对世界最初的艺术感知,让生命在简单与宁静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梵高,这位一生穷困潦倒的艺术巨匠,他眼中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是充满艺术灵感的。尽管他生前饱受生活的折磨,画作不被当时的人理解,但他从未放弃用画笔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世界的认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梵高心中那团艺术的火焰,在他短暂的生命里燃烧得无比炽热,那绚烂的《向日葵》、神秘的《星月夜》,都是他守护心灵艺术原色的有力见证,即便成长带给他无尽的苦难,却丝毫无法阻碍他将艺术的美好呈现给世界,直至今日,依然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而在体育的赛场上,孙颖莎以她的拼搏与热爱,展现着别样的心灵之美。面对强劲的对手,她毫不畏惧,那一次次奋力的击球,是她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每一场比赛,她专注投入,用精湛的球技为观众带来视觉的盛宴,那是她对体育艺术的精彩诠释。她同情那些落后的队友,总是耐心地分享经验,帮助大家共同进步,在成长为优秀运动员的道路上,她将对体育的热情、对他人的关怀融入其中,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在逐梦过程中,依旧保持着心灵的纯粹与美好,没有被外界的压力和竞争消磨掉原本的热情与善良。
成长不应是心灵原色的橡皮擦,不应是艺术灵感的阻滞剂,不应是同情之心的冷冻剂,不应是诗意生活的粉碎机,不应是善良本真的腐蚀剂。我们要像那破土而出的春笋,无论头顶有多重的石块,都坚守向上生长、拥抱阳光的初心;要像那傲雪绽放的梅花,无论风雪如何肆虐,都散发着淡雅的艺术芬芳,传递着对世界的温情;要像那奔腾不息的河流,无论途中遇到多少山峦阻挡,都怀揣着润泽万物的同情,一往无前;要像那展翅高飞的雄鹰,无论苍穹多么辽阔,都以锐利的目光捕捉生活的艺术之美,守护心中的纯净;要像那璀璨闪烁的星辰,无论宇宙多么浩瀚,都用微光点亮黑夜,传递同情与爱,闪耀心灵原色的光芒。
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以那些坚守心灵原色的先辈们为榜样,不被世俗的风沙蒙蔽双眼,不被生活的重压压垮脊梁,守好心灵那艺术与同情的原色,用它们为墨,以初心为笔,绘就一幅五彩斑斓、充满爱与美的成长画卷,让心灵原色在岁月中永远熠熠生辉。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