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我想成为这样的青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百年前,10多位平均年龄28岁的“创业青年”一路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开创了一番不凡的事业。1917年,李大钊28岁,听闻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他看到了中国的出路;1919年,陈参一28岁,确定马克思主义为终身信仰后改名“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1921年,毛泽东28岁,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年,周恩来28岁,在要求释放被监禁的共产党员的斗争中据理力争,却被缴械并遭软禁;1929年,邓恩铭28岁,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入狱……
百年后,新一代的有志青年继承伟业,燃烧热血,续写时代新篇章。他们当中有公益路上的“先行探路人”,有坚守平凡岗位的警察、司机、记者、护士、教师、邮递员,有送蛟龙潜水、嫦娥飞天的科研工作者,有戍国卫边的国家英雄,有隐秘而伟大的国安尖兵……
百年风云际会,在变与不变之间,一代代青年在时代的考场上回答着人生的信念与价值的答卷。今日,你在考场上,也将上交一份青春奋斗与成长的答卷。
请以“我(不)想成为这样的青年”为题目,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请给你心仪的那所高校的招生办老师写一篇个人陈述。
(2)请给你的同龄人们写一篇演讲稿。
(3)请给28岁的你自己写一封信。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命题型作文题。此题是基于“建党一百周年”这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围绕“时代与青年”这个话题命制的一个宏大主题命题。
材料第一段回首百年前的青年作为,用“创业青年”一词称呼建党先驱,具有时代感,拉近了前辈们与考生之间的距离。“创业”一词揭示了历代青年接续奋斗的本质——创个人之事业,创国家之基业,创民族之伟业。后半部分紧紧围绕 28 岁这个青春节点,列举建党先驱们的经历与作为,以时间为序展开,体现了传承接续之意。所举人物事例,意在启发考生思考青年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理想信念、执着奋斗和历经磨难矢志不渝、敢于战斗勇于奉献的高贵精神。
材料第二段概述新时代新青年的承伟业谱新篇。公益路上的“先行探路人”提示考生新时代当把家国情怀与服务社会结合在一起,平凡岗位上的新青年提示考生踏实敬业务实勤奋正是青年风采,“科研工作者”提示考生新青年应紧跟时代步伐勇攀高峰,“戍边英雄与国安尖兵”提示考生新青年应不畏艰险敢于牺牲,无私奉献保家卫国……
百年风云际会,有变化也有不变。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考生就需要在变化中思考新青年的特质,在不变中挖掘有为青年的精神品质。
题目“我(不)想成为这样的青年”是确定好的,不需自拟题目。可以写“我想成为”,也可以写“我不想成为”,但无论选择哪一个,“这样”是指哪样,必须明确,提炼的准确与否是体现写作水平高下的标准之一。“这样”可以是上述材料所提示的任意一样,也可以是综合多样来写,当然, 多样之间能建立紧密的有机联系,保证文章的立意集中突出的为上乘。继而要在文章中充分表达为什么想要成为或为什么不想成为,论述是否充分有力,是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有高下之别的。
最后的三个任务,主要是对文体和对象感提出了要求。
如果是写给心仪的高校,那么写作目的应该是剖白个人心志,表达个人希望在该校学习成长,(不)成为那样的青年的意愿。当然行文中若有与该校密切关联的人物、典故、事件或者精神风貌自然是极好的。个人陈述应该是有称呼有落款的,开头一般是简单自我介绍一下,然后展开正体。整体语言风格应该是谦虚得体,情真意切。
如果是写给同龄人,那么写作目的应该是呼吁号召青年朋友达成共识、共同成长,演讲过程中要注意体现的主体意识,既亲切又有号召力的引发共鸣。演讲稿要注意称呼和落款的格式,以及演讲的对话感和语言感染力。
如果是写给28岁的自己,那么写作的目的应该是表达自我期许和实现自我激励。应立足当下个人实际,加上合理想象畅想未来,同时又能指向当下产生对个人的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尽量要以小见大。要注意信件的基本格式。
【例文】
我想成为这样的青年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想成为这样的青年”。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相信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对未来的思考。对于“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这个问题,大家也都见仁见智。有人说,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有人说,我不想做一个遗忘历史的人;也有人说,我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
在这里,我想说:“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自古以来,国与家,家与国的关系就是一个热门话题,而家国情怀更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
我想成为这样的青年——一个“满怀赤诚,热爱家国”的人。
北宋张载有言,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因为其意义深厚,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而在这背后的是一种旷达的胸襟,博大的情怀,是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的对于国家的热爱。
犹记得关于周总理的那个故事。当时他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课堂上,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人说为了有出息,有的人说为了父母,有的人说为了当官,一个一个问过去,老师只是表示同意和尊重,不置可否。直到周恩来,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流露出十分赞许的神情。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生在黑暗的乱世,却能有如此远大的理想,为了祖国而读书,被后世传颂,令无数有志之士敬佩。直到他临死之前还在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死后用直升机把他的骨灰撒遍祖国大地,但时间不要太长,油钱很贵。可见,家国情怀是刻在骨髓深处的,时时刻刻不能够忘记。
电影《战狼2》上映以来,以50多亿的票房稳居华语票房之首,当吴京身披国旗站在车上驶过交战区时,多少人流下了泪水,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骄傲。诸如此类的电影《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最近的《长津湖》等等都获得了一致好评,也许它们不是制作最精良的,但这份家国情怀却让无数人为之叫好,为之喝彩。
二千年前范仲淹在岳阳楼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颂至今,其深刻的家国情怀也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有国才有家,家国情怀是每一个公民都该铭记的。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把祖国的未来和自己的未来交汇统一成一个整体,真正做到满怀热诚,热爱家国。
满怀赤诚,热爱家国——无比高尚的,可贵的,无价的宝藏!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