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10)扩展语句

分享:杨老师 01-07 语言运用 下载支付:1.00点

扩展语句的题型有:

连词成句型——将几个词语按一定的要求连缀成一句或一段话;

丰富句意型——把一个句子拓展成一段语意丰富的语句或语段;

诗意素描型——将一个短句或现成诗句扩充成一段话,使诗意更加明显;

续写补写型——为一段话续写或补写所缺的内容。

四种题型给的扩展材料不同,扩展的要求和方法也就不同。

 

扩展语句需要注意的3点

1.题目要求

扩展语句题的要求会是多方面的,显性层面,语言表达方面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写法方面会要求使用修辞,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篇幅上会有字数要求。隐形层面,必须善于想象和联想,必须注意语段的主旨和层次。只有明确要求,做题时才能有针对性,提高得分率。

 

2.联想想象

无论哪一种题型,都和想象联想能力有关,都是由已知(所给的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等),联想到别的内容或产生出新的内容,从而使已知(所给的材料)丰富起来。缺乏想象和联想,只能无病呻吟或东拉西扯,必然不能得分。

 

3.语言修饰

多数题目会要求“有文采”“语言生动”“用某种修辞手法”等,就是要求语言要生动,表现力强。所以要学会修饰自己的语言,修饰语言的方法具体有三个方面:①恰当使用修饰性的词语,如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②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③熟练使用表现手法,如衬托、象征、以动写静等。

一、连词成句型

该题型往往要求运用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发挥合理想象,揣摩词语之间的联系,创设一种情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话,或阐发一种哲理。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有的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典型例题】

 请用“古塔”“风铃”“故事”三个词语,写一段以“古塔”为重点的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分析]此题是连词成句型扩展,从给出的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道意境描述性的扩展,答题时一定要创设出意境,同时注意重点“古塔”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这是一座七层古塔,显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嘶哑地讲述着它所经历的故事。

 

二、丰富句意型

这种题型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一般或在句子的各个成分上扩展,或在句子的后面扩展。

【典型例题】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③不少于80字。

[分析]从句子内容来看,“寒冷”是扩展的基点,要围绕“异常”来表现“寒冷”的特点。要注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使句子的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示例)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好几度,路边的大树都被冻得缩手缩脚,似乎比平时矮了一截。人们都找出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早上去学校的时候,向大街上望去,一个个打扮得就像大笨熊似的,就连平日那些最爱美的女孩,也一个个“全副武装”,全然不见了往日那翩翩的裙裾。

 

 

三、诗意素描型

这种题型一般指对古诗名句的扩写,要求考生根据对诗句的理解,按要求把题目中所给诗句扩写成一个场景。简单地说,就是把诗句改成散文,当然,原诗句的格调、主旨、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典型例题】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分析]小诗中提到的场景要素:小路、十八台阶、月光、蚂蚁;人物是“我”,但在描写场景的时候需要转换成“他”;人物的活动是:坐在台阶上数蚂蚁;人物的心理主要是“数回一个童年”。从人物的心理可以推断出人物此时有些迷惘等。结合以上几点,写成一段连贯的话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觉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四、续写补写型

续写语段,往往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试题提供的具体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语言风格一致。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纪录片《风味人间》第2季开播。一时好评如潮,并再一次引起人们对美食及其背后文化的热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口腹之欲,更想要精神上的探索。

下面是《风味人间》中的一句解说词,请选择一种中国传统节日食品,续写这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式,不超过90字。

中国的传统生活形态,仍在以食物的方式代代相传。                                 

[分析]本题要介绍一种传统节日食品,要求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并给出了开头的语句,是续写扩展。如写中秋月饼,在续写中可引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参考答案](中国的传统生活形态,仍在以食物的方式代代相传。)月圆之夜,中国人喜欢把食物做得色形美好,来装点生活。月饼以寓意丰富、口感鲜美而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之夜,人们习惯摆着月饼,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亲人。

 

 典型

【题目】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空虚了……哦,海洋,

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

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

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

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

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

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

你的山岩,你的海湾,

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

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选自普希金《致大海》)

结合杜甫《蜀相》一诗的内容,以“称颂、惋惜”为关键词写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不超过50个字。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除父母以外,我的家人都远在一千公里之外。在我们家低矮的石屋附近,有一栋气派的小洋房,从扇形的玻璃窗和雕花栏杆的缝隙望去,这儿有我的第一个玩伴。我们一起学会了认字,懵懵懂懂地认识了“本地人”与“外地人”。她说:“我是本地人,你呢?”“我是外地人吧。”我说。她忽然冲我扮了个鬼脸:“妈妈说外地人都是怪物。”

②不久后,我就回了一趟老家重庆。

③每夜每夜,我都兴奋得睡不着,只好在火车上数羊,五百、一千……第三个夜晚过去,我踏上了所谓“故土”。在大巴车上的一路颠簸让严重晕车的我把黄色的胆汁也一并吐了出来,筋疲力竭后,我们淌过泥泞的小路,一栋与小洋房一样高的白色砖房严峻的站在我的面前,奶奶拄着拐杖,在门前喂鸡。客厅的灯泡上筑了一个巢,幺爸告诉我里面有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燕子。里屋有两只脏兮兮的兔子,胡萝卜以外的东西竟然也吃。

……

④嘉陵江远看可真像一幅水墨画,黛色的山延绵在云雾里,我只不慎在睡梦中睁开眼,却再无法闭眼。

⑤先去看了外婆,听说她又病重了,我见了本人,才惊觉老人家已瘦得不像样,大姨叫我去打招呼,我上前报了名字,外婆这才看我,她张嘴,叫的却是姐姐的名字。道别的时候我就不愿去了。

⑥“她又不认识我,我去看她干嘛?”我扭捏道。

⑦大姨像是解释,又像哄我:“她啷个认不到你嘛,你去说句话就是。”

⑧我去了,站得笔直:“外婆,我要走了。”

⑨“你走嘛。”

⑩“走嘛……”

……

⑪不知为何,我们没有吃饭就离开了,粗略地在空房子里走了一圈,走过被我拿刀刻了一个葡萄的餐桌,走过爷爷的遗像,走过后院——我曾在那儿捡了一枚鸡蛋,现在那里长了一颗大南瓜;走过院子,我也许在这儿吃过糖,那是一个冬天,我吃了姜糖浑身发热,又吃了一颗薄荷糖,甜中有辣,辣中有甜。循环往复,乐此不疲。我想那一定是特别小的时候的回忆,否则怎会如此像梦境。

⑫我像长辈们那般换上素衣,为外婆披麻戴孝。我位列最末,长跪、绕棺令我疲惫不堪。妈妈哭了,爸爸大抵想到奶奶,也哭了。

⑬外婆入土那天,姐姐来了。鞭炮总在我们前面,炸响时半边天都亮了。有人掀开棺材板,叫我们见最后一面。我看了一眼外婆,随后环视四周,有人在无声流泪,也有人啜泣出声,哭出声的是我的表姐,那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孩子。我撇开头,被刨开的土堆里,跳出了一只小青蛙。

(节选自李鑫岳《返乡》)

试想如果作者变成了小青蛙,将会有怎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呢?请扩写一段文字,要求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的文风以及情感,语意连贯,内容贴切,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夏的村庄,像一树梧桐叶子,悬浮于一片岑寂中,耐心地等待清丽嘹亮的鸟鸣。天气渐渐潮热起来,杜鹃鸟在夏收前,不厌其烦地提醒人们:小麦黄了,小麦黄了,快快搭镰,快快收麦!庄稼汉听到这鸟啼声,就仿佛士兵听到首长一声令下,磨镰,取绳,甩开膀子健步如飞,奔向金色的麦田,赴一场大自然的邀约。

那是我儿时记忆中的场景。村庄仿佛一艘大船,漂浮在绿树的海洋里,到处是高大葱茏的槐树、杨树、枣树、椿树、榆树。(          )。祖父身着白汗褂,头戴破草帽,牵一头黑黑的瘦驴拉着石碌碡踩场子,偶尔漫不经心 地吆喝一两声,一边信马由缰地哼唱着无韵的信天游。儿时的我,从没注意到祖父脸颊上大滴的汗珠,只是跟着院里的孩子们哧哧地笑祖父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祖父分明听见了,撩起眼皮远远望我们一眼,不恼也不羞,依然哼唱“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鱼”,沉浸在夏收的喜悦中。那个足足有百八十斤重的石碌碡也停下来了,与栖在场院畔老枣树上的蝉鸣一起构成一幅画。

请将下列词语扩写为一个句子,使其可用在文中括号处,语言生动,合乎语境,不超过30个字。

打麦场 麦子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午后,我去阳台晒衣服,无意间低头,发现花盆的最上一盆,有银线似的东西在闪光。我凑近一看,原来是一棵细若游丝的草,从干硬的土里飞出来了!因为是在板结如水泥般的土里顽强钻出来的,缺光少水,它看上去病恹恹的,单细不说,草色也极为黯淡。

我想一棵草再折腾,也开不出花儿来,所以感慨一番,浇了点水,算是善待了它,由它去了。直到七月下旬我参加香港书展归来,打扫阳台时,才发现它已成了气候。盆中的野草不是一棵,而是七八棵了,它们                   

这盆欣欣向荣的野草,直到年底,才呈颓势。先是开花的草茎,变得干瘪,落下草籽。跟着是花盆外缘的野草,朝圣般地匍匐下身子。到了春节,野草大都枯黄,只有中央新生的草,仍是绿的。它就这样一边枯萎一边生新芽,所以直到如今,这盆野草,依然活着。

当一个人的呼吸与野草的呼吸融合在一起时,在凉薄而喧嚣的世间,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就会在不老的四季中,缠绕在你的枝头,与你同在。

请结合语境,发挥想象,在文中画横线处续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语言生动,不超过50字。

                                                                                            

                                                                                            

                                                                                   


 

【答案】

1.《蜀相》一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才华、德行的称颂,以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

题干中要求以“称颂、惋惜”为关键词。需要清楚《蜀相》中作者杜甫称颂了什么,惋惜了什么。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2.我从湿润的泥土中跳出,嗅到了一阵阵淡淡的泥土香,看见一双双含泪的眼睛,听到了一声声鞭炮声。我跳过每一滴泪水,远远看见白色砖房背后的山水,那是一幅永恒的水墨画。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本、扩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充分理解原文中小青蛙出现的场景和整体的情感基调。

然后,发挥想象力,构思小青蛙可能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细节。

最后,看清题干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注意语言风格要与原文保持一致,注意字数的提醒,60字左右。

在扩写过程中注意不写错别字,语句表达要通顺流畅。

3.敞亮的庄稼院被临时做了打麦场,铺了满地金灿灿的麦子。

解析】本题考查拓展语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根据“祖父身着白汗褂,头戴破草帽,牵一头黑黑的瘦驴拉着石碌碡踩场子”可知,这里是写在打麦场麦子的情景。扩写时可以用修饰语描写“打麦场”和“麦子”,并且描绘出打麦子的情景。

一般打麦子都是在自己院子进行,因此院子就成了临时的打麦场,麦子自然是金黄色的,与前面的绿树呼应,突出丰收的特点。据此扩写成:敞亮的庄稼院被临时做了打麦场,铺了满地金灿灿的麦子。

4.相互搀扶着,努力向上,疏朗有致,绿意荡漾,不经意间的惊喜让我动容,这些草儿也生长在我心田。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续写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需要理解给定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文本描述了一盆原本不起眼、病恹恹的野草,通过顽强的生命力逐渐成长并繁盛起来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接着,分析空白处的作用。空白处位于描述野草成长过程的段落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提到了野草数量增多,后文则描述了野草如何在季节更迭中展现出生命的韧性和循环。因此,空白处应描绘野草生长的具体状态,展现其生命力的旺盛和群体间的和谐共生,同时也为后续的叙述埋下伏笔。

根据上述分析,续写内容应该围绕野草的生长状态展开,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野草的形态、颜色、生长态势等,同时暗示其生命力的顽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支持。最后,注意补写内容,应保持与原文相似的文学性和情感色彩,使用富有诗意和表现力的词汇,同时严格控制字数,确保不超过50字,如“相互搀扶着,努力向上,疏朗有致,绿意荡漾。不经意间的惊喜让我动容,这些草儿也生长在我心田”。

阅读全文
语言文字运用(10)扩展语句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