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4)词和词语(下)

分享:杨老师 01-07 语言运用 下载支付:1.00点

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的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

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高考考查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如“熟悉”和“熟习”,“审定”和“审订”等。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妨碍”和“妨害”,“干涉”和“干预”等。从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向看,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是一个着重点。有些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相当细微,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辨析能力。考查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

无论哪一种近义词类型,其词义上的细微差别都表现在形体不同的那个语素上,只有准确把握这个语素的含义,把主要功夫用在辨析、判断用法“微殊”的近义词上,才能有效、准确地进行辨析和选择。

 

一、实词辨析

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而在实际辨析中,则以近义词为主。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辨析需要了解常见近义实词的词义、词性、词义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语体的差别等。此外,还需要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实词的辨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意义的轻重

近义词有着细微的差别,有的适用于较大的、重要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性质重、程度深,有的表示性质轻、程度浅。

例如“轻视”和“蔑视”都有“看不起”的意思,但“蔑视”的程度显然比“轻视”重。如“蔑视权贵”里的“蔑视”不能改成“轻视”。“违背”和“违反”,“批评”和“批判”,“失望”和“绝望”,“请求”和“恳求”,“努力”和“竭力”,“信任”和“信赖”,“希望”和“盼望、渴望”,这几组词都是后者比前者意义重。

 

 

(二)范围的大小

词义涵盖的范围有大有小。例如“边疆”和“边境”都是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地区,但两者所指的范围不完全相同。“边疆”是指靠近边界的领土(包括国与国接壤的边界),范围比较大;“边境”是指靠边界(国界)的地方,范围比较小。又如“局面”和“场面”,“战争”和“战役”,“包罗”和“包含”,“性质”和“品质”,都有所指范围大小的不同。

(三)搭配对象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有些词语有一定的习惯搭配定式,不能随意组合。例如“交换”和“交流”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是他们的搭配对象却不同。“交换”可以和“礼物、资料、意见、产品”等搭配;“交流”则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搭配。“交换”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为具体的或所指范围较小的词;“交流”搭配的对象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又如,“把持”常和“权力、政权、职位”等搭配,“控制”常和“数字、思想、感情、交通、生产、速度”等搭配。“发扬”常和“作风、传统、民主、优点、精神”等搭配,“发挥”常和“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威力”等搭配。使用词语时一定要根据搭配习惯认真分辨。

(四)感情色彩不同

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例如“成果、结果、后果”都有“结局”的意思,但三者分别是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又如“节俭”和“吝啬”,“果断”和“武断”,“爱护”和“庇护”,“熏陶”和“熏染”,“团结”和“勾结”,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五)语体色彩不同

词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有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例如“父亲”和“爸爸”,前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有书面语色彩;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有口语色彩。还有“诞辰”和“生日”,“商榷”和“商量”,前者是书面语体,后者是口语语体。

(六)词性方面的差异

一般来说,词性或句法功能不同的一组词,无法形成同义词。但是,当一个词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并且分别属于不同词类(兼类)的时候,则可以在意义相同或相近而词性相近的条件下,分别同词类相同的词形成同义词。例如“深刻”和“深入”两个词,都有“深”的意思。“深刻”是形容词,有接触到问题的本质的意思,如“他分析得很深刻。”又有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意思,如“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是动词,有透过外表达到事物的内部的意思,如“这个政策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它们不是同义词,不能混同使用。但是,“深入”还表示“深刻、透彻”的意思,在做定语的时候,“深入”表示形容词的这一意义和形容词“深刻”就能形成同义词。当然,它们作为一组同义词,在搭配对象上仍有不同。“深入”多与表动作行为的词搭配,如“进行一场深入的讨论”“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等。“深刻”则多与表示抽象事物的词搭配,如“深刻的印象”“深刻的内容”等。

二、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虚词是高考考查的另一个能力点,考查内容有二: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考查近义虚词为主。高考虚词考查的核心是“灵活使用”。因而对于虚词的运用能力,只能是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一些常见虚词在句中的用法来提高。在辨析时要注意分清它们间的细微差别,结合语境及句子内部关系,并注意词与词间的配套搭配。

(一)明确虚词的位置

虚词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就会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一般来说,副词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连词虽然不和任何句子成分发生关系,但由于表意的需要,其位置有时在主语之前,有时却在主语之后,不能随意挪动,不然就会影响文意的表达。

虚词位置不当主要表现在:

1.介词位置不当

介词的使用离不开语境,用不用介词,用在什么位置,介宾结构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都要根据句意来确定。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关联词位置变化并不影响语意的表达,但是要符合人们的运用习惯。

(二)防止滥用虚词

虚词的功能是帮助表意,不能随便省略,但也不能滥用,否则就会犯“多余”的毛病。虚词滥用主要表现在:

1.滥用介词

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啰唆,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

2.滥用关联词语

【例】有一些电影不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说明:应去掉“因为”。

(三)避免漏用虚词

虚词漏用主要包括介词的漏用和关联词语的漏用等。

 

三、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望文生义,就是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看到某一不明含义的成语,如果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就极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毛病,做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如:“下里巴人”原指流行于战国时楚国的《下里》《巴人》两首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很多同学在使用“下里巴人”这条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地位不高的人;“目无全牛”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比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亦形容办事准确熟练。有些同学在使用该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只见部分不见整体了。

类似成语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能理解为明天开的黄花。

2.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不能理解为丝线扯不断。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空无一人。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写得很差不能刊用的稿件。

5.不为已甚:指做事有分寸,不过分。不能理解为不能太为自己。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不能理解为看到大海而高兴感叹。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不能理解为没有什么可教训的。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不能理解为为别人做事情。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不能简单理解为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

(二)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使用的对象是特定的,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果掌握不牢,就很容易扩大其使用对象,从而造成错误。

类似成语有:

1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2.休戚相关:用于人物之间。不用于事物之间。

3.置若罔闻:用于听觉方面。不用于视觉方面。

4.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苦。不用于形容生活艰辛。

5.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用于形容其他东西多。

6.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不用于平辈、朋友之间。

7.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不用于平级之间。

8.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不用于河、江的流水等。

9.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用于举止风度。

10.豁然开朗:用于形容由狭小幽暗一下子变得宽敞明亮或经人指点、自己思考而顿悟。不用于形容人的性格。

(三)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以区分,避免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要注意掌握不同的使用语境。

1.情投意合—臭味相投

2.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3.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4.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6.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7.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8.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9.开山祖师—始作俑者

10.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四)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有些成语的词义有轻重之分,使用时应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五)形近易误,音近易混

有些成语与其它成语由于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类似成语有: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3.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4.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5.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6.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7.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8.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多用于忧喜、祸福相关联的人、集团和国家。

(六)画蛇添足,前后重复

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将成语和句子语意进行比照,否则极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

类似的情况有:

1.忍俊不禁: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了”。

2.难言之隐: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

3.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如芒在背: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6.遍体鳞伤:像鱼鳞一样密,形容被打得全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当务之急: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接踵而至: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津津乐道:乐道,乐于谈论。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七)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在句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语法功能,如果对此把握不准,就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八)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

有些成语有敬辞与谦辞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犯敬谦颠倒的错误。

类似成语有:

1.虚怀若谷:形容极其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2.狗尾续貂:比喻拿坏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

3.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4.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5.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6.一得之见:指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见解。

(九)不明语源,不知本义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

(十)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

(十一)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如果不注意这些成语的习惯用法,就很容易出错。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等都多用于否定句中。

(十二)不合语境

成语也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不合语境,自然造成误用。

例如:

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虚传: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4.耳濡目染: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5.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四、易混成语辨析集录

1.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两者都可指“阅历深”。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阅历丰富”;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两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是就两种不同的事物说的;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是就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说的。

3.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两者都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前者没有这个意思。如:这个好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烧饼油条刚放在桌上,竟不翼而飞。

4.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两者都有“不可想象”之意。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如:只要这架轰炸机扔下一颗炸弹,后果就不堪设想/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

5.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两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如:这个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相当困难/如今弄得良莠不齐,忠奸难辨,好坏人掺杂在一起确实难以分清。

6.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两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后者带有繁盛的意思,而前者没有。

7.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两者都指“白花力气”。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劳而无力白费力气。如:大海捞针,大山挖金,掉了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他想了很多办法,但终究是海底捞月,没有成功。

8.额手相庆·弹冠相庆:两者都有“庆贺”的意思。前者表示人们遇到喜事或听到喜讯后互相庆贺,是褒义成语;后者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

9.耳濡目染·耳闻目睹:两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前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后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不强调经常和受到影响,后者还可带宾语,前者则不能。如:我家本来就做这个,耳濡目染也有十多年/对婷儿英语水平的现状,我们也有不少机会耳闻目睹,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10.肝胆相照·披肝沥胆:两者都有“坦诚”之意。前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后者还用于表示个人对祖国、党、人民、集体忠诚。如:我们彼此肝胆相照,互为关切/他披肝沥胆,明知有危险,还是执意去做。

11.刮目相看·另眼相看:两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前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强调看法上的改变;但后者是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强调看待上的特殊。如: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人们不能不对他重新认识,刮目相看/校长对马老师,当然是另眼相看了。

12.骇人听闻·耸人听闻:两者结构都是述宾式,都含有贬义,都有谓词性。前者则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的坏人坏事”;后者指“故意夸大、歪曲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所指的事实本身不一定是坏的。如:有些事情骇人听闻/他常喜欢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见解。

13.化为乌有  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三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疑团、困难、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等。如:温情一刹那间全部化为乌有/经过沟通,双方的误会涣然冰释/那种莫名的淡淡的惆怅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14.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两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前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后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如:他用画饼充饥的办法来冲淡经济拮据给生活带来的不快/没有足够的钱买那条裙子,她只能站在橱窗前望梅止渴。

15.刻不容缓·迫不及待:两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前者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后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如:千钧一发,刻不容缓/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16.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两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表示以假冒真,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如:魏富海也不是技术人员,只是滥竽充数/当地成立了质量检测机构,以防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进入市场。

17.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两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偏重于“离心离德”,是直陈性的;后者偏重于“各有打算”,是比喻的,后者还带有“共同生活”的意思,前者则没有。如:这两家合作公司现在貌合神离/两个人同床异梦,各有各的打算。

18.如虎添翼·为虎添翼:两者都有“更加强大”的意思。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后者比喻“替恶人做帮凶,增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如:经过正规训练的田七如虎添翼,在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夺得金牌/为虎添翼,为祸不浅。

19.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两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方面;后者书面语、口语都能用,指力量。如:别看他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其实他色厉内荏,心中害怕极了/这支球队真是外强中干,开赛不久就连失三球。

20.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两者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而看惯无所谓之意,程度较深。

21.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两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前者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也有随声附和、无原则立场的意思,为中性词或贬义词;后者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带有原则立场,含褒义。如:村长竟顺水推舟,把他领到杨柳儿的家里来/儿童文学工作者应抓住儿童这个特点,因势利导,编出内容优美生动又朗朗上口的歌谣。

22.无所不能·无所不为:两者都有“什么事情都能干”的意思。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好”;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如:他无所不能,出没自在,在处随形,入道教化/那是一支杀人放火无所不为的强盗军。

23.无所不至·无微不至:前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后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24.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两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妄加评论;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海阔天空。如: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污蔑之能事/她初到他乡,一切觉得新鲜,天南地北信口开河大吹一阵。

25.养虎遗患·养痈遗患:两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后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行为或思想不加纠正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等。

 

五、常见俗语集录

1.哀莫大于心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麻木不仁。

2.挨了一闷棍:比喻遭到暗中的或突如其来的打击。

3.八九不离十:形容差不多,非常接近实际情况。

4.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施展本领或手段,各自显示才能。

5.八字没见一撇儿: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6.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听别人讲多少遍,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看别人做多少次,不如自己亲手尝试一次。

7.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想加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8.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乱干。

9.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对策,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有办法应对。

10.病急乱投医:病势危重时慌乱地找医生。比喻形势急迫,来不及考虑和选择。

11.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决心大,非干到底不可。又比喻固执,不碰得头破血流,不会回心转意。

12.不看僧面看佛面:指看在另外一个人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1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经过一件事,才能得到一次经验教训。

14.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比较能看出好坏。

15.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气,就能改变穷困状况。

16.不是省油的灯:不是安分守己省事的人。

17.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意气不相投或没有缘分就不会聚在一起。

18.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指仇人,有时昵称所爱的人。不是前世的冤家,今生不会相聚。多指越是冤家越会相聚在一起。

19.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居于某种职位,就不用去谋划有关的事务。

21.不知马王爷三只眼:不知道他与众不同,有多大能耐。

22.不撞南墙不回头:遇到挫折,碰了壁,才醒悟。

23.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比喻长期生活在不好的环境中,难免受影响而沾染不良的习气。

24.唱空城计:比喻用计谋掩饰力量的空虚,骗过对方。

25.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比喻事到临头,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26.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指胆大的人敢冒险,能捞到好处或办事成功;胆小的人畏缩不前,什么也得不到或什么事也办不成。

27.城门里扛竹竿—直进直出:指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也指考虑得过于简单。

28.秤砣虽小压千斤:指物体虽小,却能起大作用。

29.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30.吃了豹子胆:形容人胆子大,做事不顾后果。

31.吃枪药:形容人火气大。

32.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接受人家的财物,说话做事不易坚持原则。

33.吃着碗里,望着锅里:老不满足。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谁,总有缺点,有长处。

35.穿新鞋,走老路:表面上改变,实质上仍是旧的。

36.创业容易守业难:指守住前人创立的事业比开创事业更为艰难。

37.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过分,反而害了自己。

38.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比喻心情复杂,难以名状。

3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单个力量小,成不了大事。

40.得了便宜还卖乖:指占了便宜,还卖弄乖巧。

 

 典型

【题目】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怯怜怜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漫在人间,更不须殷勤问讯。

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可爱的路政,这里不比中国,哪一处不是坦荡荡的大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转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在康桥骑车是普遍的技术:妇人、稚子、老翁,致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在康桥听说自转车是不怕人偷的,就为人人都自己有车,没人要信。任你选好方向任你踏上走道任你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稴远客的乡人,你可以到处挂单借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挥霍。你如爱酒,这乡间每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软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挥霍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萤火虫之所以能够发光,是因为它们的腹部有一种特殊的发光器官。这个发光器官含有两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当萤火虫的身体中的氧气与这些化学物质反应时,就会产生光。

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化学反应,几乎所有的能量都转化成了光,而不是热。正因为如此,即使我们用手触摸发光的部位,也不会感到热。

萤火虫发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吸引异性繁殖。雄性萤火虫会发出闪光信号,而雌性萤火虫则会根据这些信号来选择配偶。每种萤火虫的闪光模式都是(甲)的,就像是它们自己的语言一样。

此外,萤火虫的光还有其他的用途,比如作为警告信号,让潜在的捕食者对它们(乙)。有些萤火虫的幼虫和蛹也会发光,这可能是为了防止被捕食。

总的来说,发光的萤火虫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现象,它不仅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美丽,也能够帮助萤火虫交流和保护自己。

1.文中加点的词语是否能删去,为什么?

                                                                               

                                                                               

                                                                               

2.请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词语。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中,我们常说“老掉牙”,认为老人会掉牙。但牙齿脱落真是因为人“老”了吗?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8020计划”,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若能保护牙齿,人到80岁时,完全可以有20颗珍珠般的牙齿,这绝非天方夜谭。当然,要变成现实,我们要明白牙齿缺失的元凶。除了牙周组织自然衰退这一不可抗力外,还与龋齿(病)和牙周病有关。“蛀虫”龋病,它悄悄入侵,可把牙齿啃成烂房子。牙周病它会松动牙龈和牙槽骨这个地基,让牙齿站不稳。

在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老”齿渐颓的课题时,医界专家无不强调要未雨绸缪,倡导民众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防患于未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处理一些小问题,如及时充填较小的龋洞,以防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最终落得拔牙的境地。面对牙周疾病这一挑战,最有效的方法依然是定期进行牙周洁治。只要日常口腔卫生维护得当,即使牙周疾病出现如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等早期症状,也是可控的。一旦病情演化为牙周炎,我们除了定期进行牙周龈洁治外,还要进行手术控制炎症,保留患牙。对于已经缺失的牙齿,应尽早修复。当然,认真刷牙是重中之重。需要注意的是,刷牙时,要让刷毛一部分进入牙龈沟,一部分铺于牙龈边缘,并尽可能伸入相邻牙齿的间隙,使刷毛轻柔地刷动4—5次。刷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刷2-3个牙。

 

下列句子中的“通过”与文中加点的“通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这条路太窄了,汽车不能通过。

B.该提议以四分之三的多数票获得通过

C.这问题要通过群众,才能做出决定。

D.通过老艺人的努力,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

 

【答案】

一、①“挥霍”本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在此处化为褒义,贬词褒用。②这里写出做客乡野之人肆意享受果鲜,表达出乡人热情好客、慷慨的性格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一般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先指出“挥霍”的词义和感情色彩,然后赏析其贬词褒用的妙处。

①“挥霍”意为:常形容乱花钱,随便花钱;也有指不加控制的自由行为。贬义词。在此处化为褒义,属于贬词褒用。②“有夺目的果鲜恣你挥霍”是说果鲜任你随便吃,你可以尽情地享用,写出了做客乡野之人肆意享受果鲜,表达出乡人热情慷慨的性格特点。

二、1.①不能删。②“几乎”表明能量转化成光的比例很高但非全部,删去会使表意绝对,不符实际。③萤火虫发光还有其它用途,删去“主要”就变成只有交流这一目的了,改变原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①首先表明观点:不能删。②“几乎”表示接近于全部但并非全部的意思,在文中“几乎所有的能量都转化成了光,而不是热”这句话里,强调了萤火虫发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成光的占比非常高,但并非是绝对的所有能量都转化成光,可能还存在极其少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情况。③“萤火虫发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吸引异性进行繁殖”这句话指出交流、吸引异性繁殖是萤火虫发光最为重要、占主导地位的目的,但实际上后文也提到了萤火虫发光还有像作为警告信号等其它用途,并非只有这一个目的。

2.甲:独一无二   乙:望而却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甲处强调每种萤火虫的闪光模式就像它们独有的语言一样,故可填“独一无二”。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乙处前文提到萤火虫的光可作为警告信号,面对这样的警告信号,潜在的捕食者往往会有所忌惮,不敢轻易靠近,故可填“望而却步”。望而却步: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

三、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健康和提高生命的质量”中“通过”为介词,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A.不同,“通过”指从一端或一侧到另一端或另一侧/穿过。

B.不同,“通过”指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

C.不同,“通过”指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

D.相同,“通过”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故选D

阅读全文
语言文字运用(4)词和词语(下)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