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1】修辞手法
【必备知识】
从历年高考真题分析,修辞用法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以主观题型出现,分值有所增加,为5分。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考点的基础点:修辞手法的理解。这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如识记某一修辞手法作用的专业术语。
Ⅰ 比喻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比喻的特点:(1)比喻要有相同点;(2)不是出现比喻词就是比喻句;(3)比喻句不管什么形式种类,喻体一定明确出现。
Ⅱ 比拟(拟人+拟物)
1.定义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通俗地讲就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
(1)拟人。即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
(2)拟物: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拟物更强调物的动作情态,往往不出现所拟之物,而是出现所拟之物的动作情态。
3.比喻与拟物的区别
所有的比喻句都有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即喻体必须出现;拟物中的物可以不出现。
4.比拟的作用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俏皮活泼,表达某种情感,或引起情感共鸣。
Ⅲ 排比
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排比的作用:“增语势,广文义。”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内容更丰富。
Ⅳ 对偶
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
作用: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Ⅴ 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
1.种类
①用事物的特征代替;
②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
③全部与部分互代;
④用专名代替泛指;
⑤用作者、产地等代替。
2.作用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Ⅵ 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1.种类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
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2.作用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Ⅶ 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1.种类
通常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相互转换。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2.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构思新颖,生动形象,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Ⅷ 设问和反问
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
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Ⅸ 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作用: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Ⅹ 引用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直接使用现成的话语,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增加文化内涵;对说理和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同时能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二、掌握常用的答题模式
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有“黄金三要素”,不管句子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都离不开三点:
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修辞名称);
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内容解读);
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效果分析)。
三、结合文句内容(语境)分析效果
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核心能力点有三点:
一是要找准修辞手法,这是大方向,不能错;
二是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本质性理解,包括其作用,要有专业术语的识记;
三是将修辞手法结合文句,进行内容和效果的分析。
【考生痛点】
句不离段,对某一句话修辞手法的理解,得把这句话代入原文语境,这才是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根本。很多考生丢分,就是在这个地方。如:答不出专业术语;只答专业术语,遗漏分析;效果分析只答出其中一点;效果分析不能结合全段内容来表述;文段内容理解不到位。修辞主要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将修辞手法具体到某一句话中进行考查,而不是对修辞手法的客观认定,体现出新高考改革的方向——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其实,现代文阅读题和古诗鉴赏的主观题,都有“考点的专业知识+文本的阅读理解”,这些能力是相通的。想要为主观题提分,一定要做好“文本理解”。
【典型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将土楼等同客家土楼,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因为客家人迁徙至福建后确实建造了用于防御的高大一座座土楼。因客家土楼发现较早并得到广泛宣传,客家土楼的说法便① 。事实上,福建土楼不仅仅有客家土楼,还有闽南土楼。在南靖土楼中,田螺坑土楼群居住人数多,生活气息浓。人们在这里,仍可以观察土楼内原汁原味的生活。推开土楼厚重的木门,仿佛进入了一片自成体系的小天地。周末早上8点,进门处,人们② 聊着天;老人从菜地里摘回新鲜蔬菜,中年人忙着准备一家人的早餐,小孩们搬出凳子开始做作业……或圆或方的空间里,是一幅幅流动的生活景象,充满温暖的烟火气。
漫步村中,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路上,处处③ 。阳光照射下的土楼,散发着一抹橙黄色的暖意。如果将镜头拉远,从空中俯瞰,一座座庞大的、或方或圆的土楼,带着土壤的肤色,散落在绿色深处的山峦与河流之间,像时光长河中的一颗颗明珠,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诉说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段段悠悠岁月。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①家喻户晓 ②三三两两 ③生机蓬勃
(2)人们常将土楼等同于客家土楼,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客家人迁徙至福建后确实建造了一座座用于防御的高大土楼。
(3)本体:土楼、山峦与河流;喻体:明珠、时光长河;比喻词:像。
表达效果:将一座座土楼喻为一颗颗明珠,将山峦与河流喻为时光长河,以明珠明亮的光芒写土楼的光彩;以明珠在长河中闪烁的形象,写土楼在山峦与河流中绽放光芒的形象。从而生动地展现了土楼蕴含的历史价值和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