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文本:(2)常考简答题错因分析及策略指导
题型一:迁移运用题
信息类文本阅读迁移运用题是指运用文本材料进行实际应用的考题。所谓迁移,是指从文本内迁移到文本外。换句话,即用文本内的观点进行文本外的实践应用。
原因分析:
1.未结合文本内的观点进行运用。
2.未结合文本外的实际进行分析。
3.未找到文本内材料与文本外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策略指导:
1.阅读文本,明确文本内的思想或观点。
要运用文本内的思想或观点去评析文本外的现象或事物,首先要弄懂文本内的思想或观点实质是什么。在非连续性文本中,一些考题明确要求运用“部分文本”的思想或观点去评析,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2.审读题干,明确文本外的现象或事物。
文本外的现象或事物,在文本内找不到,需要考生对其进行仔细审察。审察时,要尽量沿着文本内的指导方向进行思考。
3.内外结合,建立文本内(观点)与文本外事物之间的联系。
建立文本内思想或观点,与文本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重要关键。只有内外相结合,评析方向才不会脱离文本内的思想。
题型二:文体特征题
信息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之一。信息类文本主要包括文艺评论、时文评论、科普文、新闻、访谈等。就一般论述类文本而言,考题主要针对论点论证论据命题,而对于科普文、新闻、访谈,要特别关注其在文体特征上设计的考题。
原因分析:
1.未注意新闻类文本的新闻文体特征。
2.未注意访谈类文本的提问设计特征。
3.未注意科普类文本的科普语言特征。
策略指导:
1.注意新闻类文本的新闻文体特征。
分析新闻文体的特征要侧重分析几组关系:
①真实性与文学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事件报道真实无误,不虚构;而其文学性则是指在叙述事件时,可能存在细节性描绘。在新闻事件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是准许有其文学性存在的。新闻中的报告文学即是新闻文体的一种。
②主观性与客观性。新闻的主观性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倾向,客观性是指客观存在的新闻报道。新闻的特征决定了新闻文体报道必须客观,但在客观的基础上,也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情感。这种主观情感主要体现在:新闻材料的选材、新闻的创作的意图、新闻语言的运用。
2.注意访谈类文本的提问设计特征。
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从内容上看,有以下三个特征。
针对性 | 访谈主要是针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进行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 |
专题性 | 要访谈的问题需经过高度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点上。专访的问题多半带有现实意义,应突出一定的主题。 |
典型性 | 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应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要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专访。 |
3.注意科普类文本的科普语言特征。
科普文的语言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科学性 ②逻辑性 ③准确性 ④严谨性 ⑤通俗性 ⑥趣味性。以上几种语言特征,需要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分析。
题型三:教考衔接题
教考衔接题的本质是“教材与考题”衔接,核心是课内外结合。从解题角度看,教考衔接题属迁移运用类考题。从信息类文本命题设计看,考题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简答题。(注:此处由于分类问题,暂时将该题型放在常考简答题错因分析及策略指导中,实际上该题型选择题与简答题都会涉及)解答此题,考生既需要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又需要对教材相关知识熟悉。教考衔接题无所不在。从衔接内容看,信息类文本考题主要衔接教材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衔接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信息类课文。
2.衔接教材中大单元知识要点。
3.衔接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系列——《乡土中国》。
原因分析:
1.不理解信息文本的观点与思想实质。
2.不能建立信息文本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3.对教材不熟,衔接脱节,分析离题。
策略指导:
1.注意梳理信息文本的思想内容。
信息类文本教考衔接题,本质上是属于迁移运用题。要用信息类文本中的思想观点及方法,去分析文本外的事物或现象,先必须梳理信息文本的思想内容,明确其信息文本重要的观点。这是解题的重中之重。
2.梳理统编教材单元知识点。
信息类文本衔接教材哪部分内容无规律可寻,重点应当是教材中的单元知识体系。复习时,应将教材中的单元教学要求及目标进行系统梳理,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信息类文章单元(具体见下表)。
信息类文本在部编版教材中的分布
信息文本单元 | 课文篇目 | 课文类别 | 知识要点 |
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 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 新闻类文章新闻报道 | 1.新闻基本的构成要素2.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3.新闻的客观性与情感性 |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五单元 |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2.《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科普文、演讲词 | 1.科普文语言特点 2.演讲词结构及语言特点 |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长征胜利万岁》 3.《别了,“不列颠尼亚”》 | 演讲词、回忆录、新闻报道 | 同上 |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 《包身工》 | 报告文学 | 1.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2.新闻的客观性与情感性 |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 1.《自然选择的证明》 2.《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 科普文章 | 同上 |
3.梳理整本书阅读知识体系。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也是信息类文本教考衔接题重点设题范畴。应对其乡土概念与思想内容进行梳理。具体见下表。
《乡土中国》重要概念及内容观点
基本概念 | 思想内容及观点 |
乡土性 | 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
礼俗社会 | 传统的社会,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少;人的行为受习俗传统的约束。 |
法理社会 | 现代工业社会,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和角色分化,人的行为受规章法律的制裁。 |
面对面的社群 | 天天见面的、生活上互相合作的熟人社群。乡土社会就是一个面对面的社群。 |
差序格局 | 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社会格局。 特点:①每个人都是其社会影响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波及就发生联系。②圈子范围大小依据中心势力的厚薄决定,具有伸缩能力;③每个人在某时某地动用的圈子不同。 |
团体格局 | 西方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格局。特点:①团体由个体组成;②个体对团体的关系相同,事先规定团体中的组别或等级分别;③团体界限分明。 |
道德观念 | 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包括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 |
家族 | 乡土社会中的“家”是具有长期可延续性,具备生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宗教功能等,遵循单向父系扩大原则,排斥普通情感的可伸缩的事业组织。 |
家庭 | 人类学中所界定的由亲子关系所构成的,以夫妇为主轴,两性合作,主要担负生育功能的,具有临时性和短暂性的生育社群。 |
男女有别 | 在乡土社会中,为了寻求稳定的社会关系,男女之间的接触交往有严格限制,进而实现两性之间的隔离,阻止两性间的激动性感情给稳定秩序带来危害。传统社会中主要表现为强调男女应严守封建礼教等。 |
男女求同 | 强调两性之间在相异的基础上,寻求互相的充分了解,获得感情的激动,进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生活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表现为恋爱的探索。 |
人治 | “人治”似乎是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维持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治理方式。(作者认为“人治”是一种不严谨的提法,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界定。) |
法治 | 依靠国家权力来推行法律,从外限制人,使人被动服从社会秩序的治理。 |
礼治 | 依靠文化传统的力量,通过教化把“礼”内化为个人习惯,使人主动服从社会秩序的治理方式。 |
横暴权力 | 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强制维系压迫关系的权力。 |
同意权力 | 为保证社会分工的顺利进行,人们服从社会契约(也就是同意),在此基础上共同授予一部分人干涉他人的权力。 |
长老权力 | 乡土社会的一种权力形式。 特点:①发生在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一种教化性的权力。不同的文化区域有着不同的规律、每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要接受一番教化从而明白并遵守规矩。②有强制性。被教化者没有选择的机会,我们称作文化的,是先于被教化者而存在的,不需要被教化者的承认,也不承认未成年人有意志。③依赖于稳定的文化传统。在几乎完全由传统规定下的乡土社会,教化才能发生效力。④建立在长幼之序的原则上。长幼划分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的权力,因而也就产生了独特的“长老统治”。 |
血缘社会 | 乡土社会的一种结构形态。 特点:①用生育或者血缘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并且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②文化缺乏变动,社会状态稳定。③人际关系依靠多方面和长期的人情往来维持,权利和义务无法“清算”。因此人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难以长久维持。 |
地缘社会 | 契约社会的一种结构形态。 特点:①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伴随着社会的变动和人际交往的复杂化,权利和义务“当场清算”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清算”就是商业。而寄籍在血缘性社区的“陌生人”就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从而发展出一种非血缘性的社会关系。②人际关系以“契约”的方式维持,权利和义务的清算精密而确当。在商业活动中,人们用理性而非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陌生人之间订立契约,用信用和法律来保证契约的进行,完成权利和义务的准确清算。 |
时势权力 |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第四种权力方式,它是用来描述乡土社会结构变迁的概念。时势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新旧交替,时势造就英雄,因而容易发生时势权力。在生活困窘的初民社会、动荡的战争时期和激烈变动的现代社会,容易发生时势权力,而在安定的乡土社会中,时势权力反而不容易出现。 |
名实分离 | “名”有名义、名的意思,“实”则是客观存在的意思。“名”指乡土社会中长老权力占主导地位的形式,“实”指随着社会变迁而注入劳动内容的客观现实。“名实分离”指乡土社会中长老权力不容反对,反对慢慢变成了“注释”,即在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下注入变动的内容,以求得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而科学方法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科技文化存在若干盲点,需要人文文化去关照。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技是“价值中立”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文化指引。原子能的释放,可以发电、医疗、也可以大规模杀伤人类,乃至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科学推进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却并不左右原子能技术为何种目标服务。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工具理性愈益强大,不少人精神上却无所皈依,在滚滚红尘中泯灭了灵性,以至正义感、使命感、公德心、自尊心低落,有些人富贵则淫,贫贱则移,威武则屈。面对这种社会现状,呼唤人文传统,并对其加以现代改造,便显得有双倍的必要。
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人文学者借鉴科学技术的成就与方法,自然科学家也能在人文学科中得到启示。学术泰斗王国维提出的以地下之遗物(考古材料)比照纸上之遗文(文献材料)的二重证据法,是人文学者借取科学的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达尔文与华莱士不约而同地从马尔萨斯《人口论》中获得灵感,则是人文学科滋补自然科学发展的典型例证。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创造性活动彼此间存在相关性、联系性和互补性。
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其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教育是人发展自身的重要社会现象,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丰富复杂的。就教育促进人的心智发展而言,我们的教育活动可以分成四个层次或境界。这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常识层次、知识层次、智慧层次和精神层次。
教育心智塔(如图1)的这四个层次,虽然是人的发展的四重境界,但在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境界,即一个教育活动能在怎样的高度自觉地引导和促进人的发展。这四个层级,反映的是每一个教育活动可能达到的不同层次和境界。一个小学教师,可以在智慧和精神等很高层次上来展开教孩子们“1+1=2”这样简单知识的教育活动;而一个大学教师讲授高级微积分的教育活动或许只能达到知识的层次。
在谈论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将其分开甚至对立起来。实际上,在教育心智塔的两个较低层次,人文和科学的确是可以分开的;然而,一旦教育活动进入智慧和精神的高级层次,人文和科学就是统一一体、密不可分的了,这里的科学也是人文的一部分。科学,即便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尽管它生产的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无一不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它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智慧教育和精神教育的层面,科学必须还原为人文,才能真正显现其作为科学的意义。人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真正的目的在于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而不是止步于记住这些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获得知识不过是人的发展的一个方面和一种手段。知识唯有转化成智慧,才能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科学与人文的疏离,实质上是科学知识与自身意义的疏离,其结果就是教育和知识本身的异化。当下,知识更加易得,也日益失去了获得之后的趣味性和兴奋感,同时教育也逐渐丧失了神圣感和崇高感,并逐渐向教育心智塔的低层退缩,最后退化为一种简单记住一些无意义符号的活动,这是一种只是“记住”而非“知道”的未完成教育。
教育仅限于常识和知识层次,对人的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哪怕我们只是要培养一名从事简单劳动的工匠,智慧和精神层次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教育也只有在智慧和精神层次的人文化过程中走向完整,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乃至科学教育本身的再人文化,是当代学校教育走出危机所必需的。
(摘编自项贤明《当代学校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危机》)
1.对两则材料中画横线词语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质化”是指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证、体验、理解、领悟、量化处理等。
B.“价值中立”指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行善和威慑,科技成果的走向并不由科技本身决定。
C.“意义危机”指当下社会注重工具理性,缺乏价值理性而造成的道德迷失的现状。
D.“记住”而非“知道”是低层次的教育,学生只能记住某些符号,但却不能形成自己的智慧和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B.文本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
C.根据“教育心智塔”,能够在智慧和精神等高层次上展开教育的老师,和只讲解知识的老师相比,前者的教育水平和层次更高。
D.科学教育只有从知识提高到智慧和精神的层次,才能在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
3.下列论述中,不能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爱因斯坦——“人类精神必须置于技术之上”。
B.梁启超——“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
C.托尔斯泰——“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
D.池田大作——“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
【对点练习】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对点练习】5.小王是一名高中生,立志成为科研人才,他一心沉浸在理科的刷题中,却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请你以老师的口吻,劝说小王同学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列出要点。
【参考答案】
1.A【解析】“如实证、体验、理解、领悟、量化处理等”表述不当。“物质化”是“非人格化”方法,体验、理解、领悟是人格化的方法。
2.D【解析】A项,根据原文“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其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可知,重在协调发展,并非把关注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世界;B项,材料一说“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并不是要用科学方法研究人文,或用人文方法开展科研;C项,四个层级揭示的是教育活动的水平,而不是教育者的水平。
3.C【解析】托尔斯泰的话论证的是科学和艺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4.①材料一首先从科技自身的弊端出发,接着分析人文对其的指引与补充矫正的作用,最后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②材料二从教育的层级和境界的角度,分析了科学教育要在人文化过程中走向智慧和精神的层次,最后强调了科学与人文要平衡发展,当代学校教育才能走出危机。
5.①科学有“价值中立”的局限性,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够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②具备良好的人文传统和素养能够抵御当下社会的种种困扰,为你的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③人的发展是丰富而全面的,优秀的科学家不仅具备科学知识,还应具备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