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现代文阅读Ⅱ

现代文阅读Ⅱ

散文(3)概括内容要点

分享:杨老师 12-12 现代文阅读Ⅱ 下载支付:1.00点

考情简述

本考点对应考纲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着重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局部内容和理解整篇中心的能力。本考点涉及的题型较多,考查形式比较灵活,同时也是考查热点,常与对文中词句的理解结合在起考查。归纳概括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在复习中要掌握归纳、概括的方法,掌握住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组织答案的技巧。

 

概念阐述

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包括三大题型:层(段)意概括、特定信息概括、主旨概括。其中特定信息概括是考查重点。对于内容要点概括而言,要有立足全局的意识,作答时应做到“点要全、语要精”,条理简明。

1.层(段)意概括

层(段)意概括就是对文章某几段或某段的段意进行概括。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概括某段段意;二是概括多段落的层意。

2.特定信息概括

特定信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3.主旨概括

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设问方式

1.层(段)意概括

如:请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2.特定信息概括

如: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发展)过程。

3.  主旨概括

 

解题思路

一、层(段)意概括解题技法

1.提取词句法。

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或关键词,直接提取即可。

2.层意相加法。

没有中心句、结论句、关键词的段落,首先要确定段落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各层层意相加。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二、特定信息概括解题技法

1.特点类概括。

(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明确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概括人物形象特点:A.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B.从描写中概括特点。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C.从抒情议论中概括特点。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写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

概括物象特点:①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声音)和环境特点。②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③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阅读原文,确定区域。题干中关键词出现的区域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区域。

(3)概括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2.因果探寻类概括。

(1)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因果探寻类题,题干提问时一 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 “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2)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散文中作者多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文中的叙事、描写等。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要尽量把“因”找全。

(3)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所在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此外,往往会有一二要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

(3)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米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 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三、主旨概括解题技法

1.主旨概括常用方法

(1)因文而异法。①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②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③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

(2)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3)借助背景法。借助注解,了解相关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4)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5)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2.主旨概括答题格式

概括主旨的一般格式: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典型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小牛屁颠屁颠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鳃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跷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小时候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豪放粗犷,而自己则显得温顺可怜,这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买牛的那天,作者感到非常激动,因为他终于有机会成为一个野孩子,实现自己的少年英雄梦。

C.放牛生活虽然有时会让作者感到辛苦和孤独,但总体来说,它给了作者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让作者与自然和大地更加贴近。

D.作者在放牛时经常带一本书去坟地里看,这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放牛生活的单调乏味的逃避。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讲述了作者从羡慕放牛娃到成为放牛娃,再到怀念放牛生活的全过程,情感真挚,引人入胜。

B.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兴奋又纠结

C.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对放牛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深刻记忆。

D.文本在叙述放牛生活时,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如描述自己骑在牛背上想象成为侠义世界的英雄,这种写法增强了文本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文中描述了作者少年生活的复杂情感变化,请简要概括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4.分析“野孩子”形象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及作用。

 

【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D.“对放牛生活的单调乏味的逃避”错误,原文中提到作者带书去坟地里看,是在描述放牛生活中的一个有趣味的细节,并不是体现作者对放牛生活的单调乏味的逃避。故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B.“先抑后扬”错误。此段落并非先抑后扬,只是对锯木厂的描写及与买牛相关内容的回忆,段落开头就点明“我”的激动,没有“抑”。故选B

3.①羡慕与向往:作者小时候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自己则显得温顺可怜。因此,内心充满了对放牛生活的向往,渴望成为一个野孩子。②兴奋与纠结:当父亲决定买牛时,作者感到非常激动。然而,在牵牛回家的路上,作者又因为对小牛的陌生和不确定而感到纠结,既想亲近又害怕被踢。③快乐与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逐渐适应了放牛生活,并从中找到了乐趣。放牛让他有机会在野地里自由奔跑,体验无拘无束的生活,这实现了他的少年英雄梦,让他感到快乐满足。④怀念与反思:多年后,当作者回忆起放牛生活时,他感到怀念。他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去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这种怀念中蕴含着对那段时光的珍惜和对成长的反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变化的过程的分析的能力。

①从原文中看出“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羡慕他们“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而自己“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因此,最初“我”的内心充满了对放牛生活的向往,渴望成为一个野孩子。

②后来,当父亲决定买牛时,在买牛回来的路上,“我”感到非常激动。在牵牛回家的路上,“我”“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时的“我”因为对小牛的陌生和不确定而感到纠结,既想亲近又害怕被踢,也反映出“我”真的像心中的“野孩子”的形象靠近时的心理状态。

③“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我”感到了“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让“我”有机会在野地里自由奔跑,体验无拘无束的生活,这实现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我”感到快乐满足。

④多年后,当“我”回忆起放牛生活时,他感到怀念。“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去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这种怀念中蕴含着对那段时光的珍惜和对成长的反思。

4.①它象征着自由、无拘无束和勇敢冒险的精神。在作者的心中,“野孩子”是豪放粗犷的英雄,是勇敢追求自由的象征。同时,它也代表了作者对纯真年代的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②文本中多次提到的“野孩子”形象,与作者自己作为温顺孩子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野孩子”的自由、豪放和无拘无束,也进一步衬托出作者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向往。③通过描绘“野孩子”形象,作者不仅展现了放牛生活的艰辛和乐趣,还深入探讨了成长、自我认知和追求自由的主题。这种丰富的内涵使得文本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也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对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及作用的分析能力。

①“我”眼中的“野孩子”“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这可以看出“野孩子”象征着自由、无拘无束和勇敢冒险的精神。在“我”的心中,“野孩子”是豪放粗犷的英雄,是勇敢追求自由的象征。同时,它也代表了作者对纯真年代的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②当时的“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而文本中的“野孩子”自由、无拘无束。作者用自己温顺孩子的形象和文中多次提到的“野孩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野孩子”的自由、豪放和无拘无束,也进一步衬托出作者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向往。

③文章描写了“我”带领小牛的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粮食走在窄路上”,像“我”一直向往的“野孩子”一样,展现了放牛生活的艰辛和乐趣。这样的生活“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作者深入探讨了成长、自我认知和追求自由的主题。这种丰富的内涵使得文本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也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对点练习】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寒风吹彻(节选)

刘亮程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

就在前一天,我似乎已经预感到大雪来临。我劈好足够烧半个月的柴,整齐地码在窗台下;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无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腾出干净的一片地方来让雪落下。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

屋子里更暗了,我看不见雪。但我知道雪在漫天地落。落在房顶和柴垛上,落在扫干净的院子里,落在远远近近的路上。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光着头钻进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

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无论我残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当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照管好自己。

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痛。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我再不能像捡一根牛骨头一样,把它捡回到火炉旁烤熟,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

那个冬天我十四岁,每次拉柴火,都是母亲半夜起来做好饭,装好水和馍馍,然后叫醒我。有时父亲也会起来帮我套好车。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

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干二净 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我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一夜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趴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

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太阳落地时,我装着半车柴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我没吭声,也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

我想很快会暖和过来。

那个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炉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这条腿当回事些,或许我能暖和过来。可是现在不行了。隔着多少个季节,今夜的我,围抱火炉,再也暖不热那个遥远冬天的我;那个在上学路上不慎掉进冰窟窿,浑身是冰往回跑的我;那个跺着冻僵的双脚,捂着耳朵在一扇门外焦急等待的我……我再不能把他们唤回到这个温暖的火炉旁。我准备了许多柴,是准备给这个冬天的。我才三十岁,肯定能走过冬天。

但在我周围,肯定有个别人不能像我一样度过冬天。他们被留住了。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

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河去看望姑妈。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姑妈年老多病,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

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的这句话,也不止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蹚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

“你姑妈死掉了。”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说:“你大哥和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阵,我们再没说这事。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她的身上正冒着热气,或许是走路的缘故,不过天气真的转热了。对母亲来说,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

“天热了过来喧喧。”我又想起姑妈的这句话,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爷爷奶奶也是分别死在几年前的冬天。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会越来越少。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都常过来和母亲坐坐。

母亲拉扯大她的七个儿女。她老了。我们长高长大的七个儿女,或许能为母亲挡住一丝的寒冷。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随着三十年的人生距离,我感受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

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有删改)

文本二:

把刘亮程向我们描述的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庄,仅仅当作吹向大城市的一股“清新之风”,这样做有些不公平。我们从这部散文作品中了解的并不只是一个村庄,而是如何看待一个小小村庄的眼光,如何看待自己所处其中平凡无奇的生活的心情:温厚、悲天悯人。刘亮程仿佛是一位现代社会中的乡村“哲学家”,他用切身的人生体验,将读者带回那个久违的乡村世界。

(节选自《中国现当代散文导读》)

“我”在不断地成长,对风雪带来的寒冷的感受也在变化。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

 

【答案】

①少年时,风雪来临使“我”兴奋。(:“我”对雪充满热情“我”对寒冷的威力并没有很强的意识。)②十四岁时,因为冬夜中孤身捡柴冻坏了腿,对寒冷产生了畏惧。③成年后,“我”认真对待寒冷,并相信自己能熬过冬天,④经历了亲人的衰老与死亡,“我”认识到寒冷是无法抗拒的。/对于寒冷“我”感到无奈、无助。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

①“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少年时的“我”对寒冷的认知较为懵懂,尚未有深刻的体悟,还会期待风雪的到来。

②“那个冬天我十四岁……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我”在寒夜独自赶着牛车去沙漠拉柴禾,这一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寒冷的残酷,寒冷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将身体的温暖搜刮殆尽,“我”的腿被冻僵,一块骨头冻伤,这种疼痛一直延续,也让“我”对寒冷产生了畏惧。

③“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三十岁的“我”围抱着火炉,虽身体在屋内,却因曾经冻伤的骨头而明白有些寒冷是无法驱散的,即使外在环境温暖,内心深处仍有一股寒风阵阵袭来,意识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此时“我”对寒冷的感受已从身体层面深入到了精神层面,让“我”认真对待寒冷。

④“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姑妈在冬天离世,以及感受到母亲年迈后一个人的冬天的来临,“我”对寒冷的感受上升到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悲悯。“我”明白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寒冷象征着人生的苦难、衰老与死亡,面对这些,人们往往无能为力。

阅读全文
散文(3)概括内容要点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