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7)语言艺术
【考情简述】
对小说语言艺术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常设题型有以下两类:体会重要语句含意、品味小说语言艺术。
【概念阐述】
小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人物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二是叙述人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所以,鉴赏小说的语言又有两层含义: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中作者的语言风格。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 一是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
【必备常识】
1.常见现当代作家的语言风格
鲁迅:犀利辛辣、凝重洗练、冷峻深刻。
巴金:热烈、明快、朴素的,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青春激情的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以《家》为代表;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
老舍:语言风格风趣幽默、俏皮洒脱、生动活泼、简洁朴茂、雅俗共赏。其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
沈从文: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诗意、含蓄、唯美的语言形式,又成就了他健康、高雅的美学追求。
赵树理:通俗化,大众化,诙谐幽默。
孙犁:诗化小说。淡雅聪俊,清新隽永,优美洗练,“质以传真”,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王安忆:清丽单纯,素淡粗朴,冷峻理智,细腻平实。
铁凝:语言风格是诗意、温情、风趣。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用中国传统的创造意境的手法以呈现,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宗璞:其语言如诗般优美,有诗般韵味,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字字锤炼,句句经营。
汪曾祺:清新自然,韵味悠长,散文化的语言风格,语言与人物的身份贴近。
冯骥才:描绘市井风俗的“津味儿”。
贾平凹:简练隽永传神,间或掺以陕南方言,形成文白杂糅,雅俗兼具,以拙见巧,晓畅可读的语言风格。
莫言:奇诡而涌动着勃勃生机,不拘一格。
池莉:她的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汉味小说”的代表。
刘震云:辛辣,荒诞,凝重,不拘一格,朴实多变。
2.作品语言风格举例
幽默诙谐《马裤先生》、辛辣讽刺《套中人》、平实自然《边城》、夸张变形《套中人》、典雅庄重《素芭》、含蓄凝练《安东诺夫卡苹果》(诗意化)、简练明快《桥边老人》、生活化(民俗化、口语化《骆驼祥子》)等。
【考查形式】
题型一 体会重要语句含意
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题型二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
如:文中××××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解题思路】
题型一 体会重要语句含意
1.解题思路
(1)要理解语句文章中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要理解语句在文章中具体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句的临时意义;
(3)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如比喻义、象征义、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2.答题步聚
第一步:审明题干,辨清类型。
(1)若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要从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真正意图角度考虑。
(2)若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要从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角度考虑。
第二步:结合主题,分析内涵。
结合主题分析,就是要考虑句子反映的现实情况、句子中寄寓的情感和寄托的愿望。分析时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意,又要挖掘其深层含意。挖掘其深层含意时,需要“三抓”:
(1)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词语,可以是主干,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
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中的手法。
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如何判定语句所用的描写方法呢?最基本的是要从它描写的特征上判断。一般从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大类上判定。
第三步:运用模式,规范答题。
公式表示为:手法+内容+效果。即分析语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或主题呈现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题型二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
解题思路
(1)词语方面。经过千锤百炼的词语,其艺术效果是凝练、细腻、形象、逼真,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主题。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叠字(或叠词)及化用成语或古语等,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林冲用了几个连贯的动词“掇”“挺”“拽”“喝”各有精妙。
(2)句式方面。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与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反复句的使用。
长句短句:①长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②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等。整句散句:①从语言效果上看,可以增强气势、调节音律;②从读者的阅读心理看,可以起到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的作用。
(3)修辞方面。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表达效果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含蓄隽永、平实质朴、准确精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诙谐幽默、辛辣犀利等。
(4)语言特色方面。可从语言的地域、时代、语体、生活特色等角度思考,如果是小说中人物语言还要注意考虑与其身份地位、文化程度、性格心理相符。比如:①地域特色。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等。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就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特色。②时代特色。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③语体特色。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前者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典雅庄重。
(5)语言风格方面。小说的艺术特点通常指作者的语言风格,不同的风格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常见风格:生动形象、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庄重典雅、含蓄蕴藉、幽默风趣等。
典型真题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雪白的梨花
姜德明
快到天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多年来,我每次坐火车路过天津,总要站在走道的窗前仔细地往外望着,寻找我童年的踪迹。
忽然发现在我身后站着一个军人,正同我一起望着车窗外的一条长街。
“这条街的变化不大么。”那位军人跟我说,三十年前打下了天津,他们的部队在这儿住过一阵子。我顿时同他亲热起来,告诉他当年我就住在这附近。我问他还记得部队开拔的那一天正下雪吗?①他大声地嚷着:“好大的雪呀!”于是,在我的记忆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在风雪中伫立的身影……
②一个带着硝烟烈火的黎明,巷战中激烈的枪声渐渐地稀疏了,解放军终于把我们从地窖里解放了出来。当我们从阴暗的地窖里爬出来的时候,迎来的是一个真正的黎明。
就在这天中午,解放军来我们院里号房子。我们高高兴兴地把一间有土炕的房子让给了他们。从此便有一个班的战士同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住的那屋子总是挤满了人,人们什么都想打听,老大娘还一个个地问人家老家有几口人,双亲可结实,甚至问人家定亲了没有。问得战士们真不好意思。
那时我们的野战军刚刚进入大城市,战士们领来粮食要自己烧饭,他们去借院里梨花嫂家的锅灶。就在这时,不知为什么梨花嫂又被丈夫打了。一位年龄较大的战士制止了那男人:“老乡,有话好好说,不许打人。”同院的邻居说:“解放军来了,不兴打人,家务事也不能打人。”梨花嫂抹了抹眼泪,默默地把刷锅的炊帚递给了那位战士。
梨花嫂十几岁就从乡下嫁到这院子里来,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她长得眉清目秀,每逢过端阳节的时候,院里的人都找梨花嫂给剪窗花,她剪的那蝎子、蜈蚣就像是活的。可是这样一个好媳妇,却常常受到不务正业的丈夫的打骂。人们常常可以透过她家的破窗户纸,听到那男人正在骂着:“我是用钱把你买来的!”
战士们有时在院子里开会,那时开会前兴拉歌子,院里的婶子、大娘们也都爱出来听歌子。遇到这种时候,梨花嫂也总是远远地站在自己屋门口,扶着门框凝神地听着。梨花嫂就是灵,有时她在院里烧火做饭,一个人便轻轻地哼了起来,唱的正是从战士那儿听来的。我可从没听到过梨花嫂唱歌,也从没见过她这样高兴过。③灶里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我发现这时候的梨花嫂最漂亮了。
慢慢地梨花嫂也敢跟战士们讲话了。有一次她抢着给战士们洗军衣;还有一次,正是那个来借锅灶的年岁较大的战士病倒在炕上,她不声不响地做了一碗鸡蛋挂面送到战士手上。
每天晚上,在战士们的屋里都坐满了听故事的人。我现在想来还挺奇怪,他们不过是才入伍一两年的农民,为什么讲起红军长征呀,毛泽东、朱德呀……竟那么熟悉,那么自豪。人们都听得心里热乎乎的,眼睛里闪烁着光彩。有一次那位年岁较大的战士讲到,部队每解放一处地方,老百姓有多大的冤屈都能伸,那一次梨花嫂也在门外听着。
战士们常常去执行紧急任务,有一天战士们都低头不语,那位年岁较大的战士再也没有回来,问起来,才知道他触雷牺牲了。我万万没有想到,全院里最伤心的却是梨花嫂。她躲在屋里哭了一场。第二天,她还按照家乡的风俗,叠了几张纸钱,在月亮升起的时候为死了的那位大哥烧化了。④在她的心目中,第一次得到、也是第一次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的亲人。
快要过旧历年了,院里的人们也都盘算着如何同战士们一起过个“解放年”。可是,有一天夜里,当我正在浓睡的时候,隐隐约约地听到战士们低声唤着:“大伯、大娘,借您的面盆放在门口了,草席卷好放在炕上了,柴火钱放在窗台上了……”远处传来了车马声,响起了军号声……当我清醒过来,立即披衣而起的时候,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已经找不见战士的踪影了。满天雪花弥漫,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降临了。
我的心里好像突然失去了什么,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部队为了怕打扰老百姓而星夜出发了。
我急忙跑出了胡同,大街上到处是军马和炮车,还有列队而行的长长的队伍,我跟随着队伍朝前奔跑着。雪越下越大了,就在长街尽头的铁路桥下,在那斜坡上站立着一个身影,啊,那穿着褪了色的蓝花棉袄的女人不正是梨花嫂吗?她满身落满了雪花,呆呆地望着远去的队伍……不知怎的,我不忍心去惊动她。队伍正在迎着风雪向南挺进着,向南,向南。谁又知道梨花嫂究竟在风雪中站立了多久呢……
不久,我就离开了家乡投奔了革命学校,在外边我很快就听到梨花嫂失踪的消息。
夜深了,火车早已过了天津,正奔驰在辽阔的大平原上。我望着对面正平静地发出鼾声的那位军官,我想明天一早一定要问问他,当年他们在风雪中离开这座城市时,可曾看到一个在风雪中追赶他们的年轻媳妇。
列车轰隆隆地朝南行进着……我紧闭了双眼,好像在列车的后面正有一个年轻的媳妇在追赶着列车。她在奔跑着,向南,向南,一直向南……当我困惑地真想睡去的时候,眼前又飘起漫天风雪。那纷纷扬扬的雪片,忽而又变成一瓣瓣美丽的梨花。我只感到脸上有点轻柔的湿润,还闻到一种淡雅的香味,啊,那雪花一样洁白的梨花呀!
1980年6月
(有删改)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军人“大声地嚷着”这一细节,传达出他回忆起天津往事时的激动心情;而“雪”巧妙勾连起现实与回忆,自然引出下文。
B.句子②中“硝烟烈火”“激烈的枪声”透露出胜利来之不易,“阴暗的地窖“真正的黎明”富有象征意味,言简义丰,耐人咀嚼。
C.句子③中“最漂亮”意蕴丰富,既指梨花嫂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越发美丽;也指她被战士们的热情感染,开始对生活抱有新的希望。
D.句子④中反复强调“第一次”“真正的”,是因为那位年龄较大的战士曾挺身制止了男人打梨花嫂,给了她悲苦人生仅有的温暖。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D项“是因为那位年龄较大的战士曾挺身制止了男人打梨花嫂,给了她悲苦人生仅有的温暖”错,同院的邻居也帮助梨花嫂,并非仅有的温暖。之所以视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的亲人”,不仅因为战士们护佑了她,更是告诉她另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勇敢解放自己,摆脱旧生活。故选D。
【对点练习】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抬杆
蔡楠
孙全没能见我最后一面。他于2019年国庆节前弃我而去,享年99岁。得到这一消息时,我悲伤不已,但没有流泪。
我本来是在白洋淀打野鸭野雁的,但后来我打了人,而且打死了好多人。其实我也不愿意打人的,但没办法,那种人你不打他们,他们就要打你,蹂躏你。他们跑到你的国家来,跑到你的家门口来,他们烧杀抢掠,把美丽的白洋淀变成杀人的战场。孙全的父母就死在了这些人的刺刀下。你能不打他们吗?
打——,16岁的孙全将火药和铁砂子填满我的胸膛,呐喊了一声,然后就点燃了药捻子。我的胸膛鼓鼓的,我拼着力气把铁砂子喷了出去。我前面的芦苇就生动地躺倒了一大片,水鸟们就发出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哀鸣。他又装满了火药和铁砂子,然后带上沉重的我火热的我,划着一条渔船箭一样地射向大淀深处。
孙全就这样带着我找到了雁翎队。可郑勇队长只收下了我,却拒绝了船和孙全。孙全用船桨敲打着船帮,流了眼泪。我听到了眼泪替他说的话,为什么?为什么?郑队长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还小,你家里就剩下你这根独苗了,你还是回到岸上吧!
倔强的孙全没有回到岸上。他穿过港汊和茂密的芦苇荡,把他的船泊在一个宽阔的水域。他在水里布下了一圈粘钩网。雁翎队不要他,他只好在这里钩鱼了。
那是一个中午,阳光很强烈,孙全吃了口野菜团子,就顺手掐下一个荷叶,盖了脸,在船上迷糊着了。孙全是被汽船的突突声和淀水的浪涛声惊醒的。荷叶滑落他的脸,他眨巴眨巴眼,就看到了汽船上的三个人。他们穿着黄呢子衣服,蹬着高筒黑皮靴,手里拿着军帽,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舌头都吐出来了。
热死你们!孙全把荷帽重新盖在脸上,就想再躺下。可三个黄呢子不让他躺下。他们呜哩哇啦地叫嚷着,比划着,要孙全过来。他不动。他们就把王八盒子掏出来,冲他瞄准儿。孙全就划着船过来了。他是冲着王八盒子过来的。那王八盒子没有发出子弹,但发出了光。那光在太阳下很刺眼,也很引人。孙全就被光引来了。孙全哈着腰说,太君你的热?下水洗澡的干活?黄呢子把王八盒子放在船上,用手指着淀水,又指着孙全。孙全按照黄呢子的意思,一个空翻就跃进了水里。他就变成了一只泥鳅。泥鳅在水里来了个倒立,就不见了,五分钟之后又在远处冒了出来。同时冒出来的还有两条红鲤鱼。红鲤鱼在孙全的手里撒着欢儿,也冲黄呢子打着招呼。①黄呢子们就扒下了黄呢子,变成了三只白白肥肥的胖头鱼。胖头鱼扑通扑通掉进水里,掉进了惬意里。胖头鱼吆西吆西着,一起向孙全和红鲤鱼游去。胖头鱼喜欢吃红鲤鱼。可游着游着,胖头鱼们就游不动了。他们的腿被孙全的粘钩咬住了。他们越挣扎,那粘钩就越热情,咬得就越深。深倒不要紧,关键是疼。胖头鱼就被疼痛粘住了。②先是腿,后是腰,再后就是肩膀和头部,最后,疼痛没了,胖头鱼也沉下去了。水面就起了老大一阵旋涡。后来平静了,几汪殷红升了上来。
孙全把三支王八盒子交到了郑队长手里。郑队长握着王八盒子,又摸着孙全的脑袋说,好小子,你不小了,你怎么突然就长大了呢?
队长留下了孙全,还把一支王八盒子留给他。孙全把头一摇,我不要这个,不要。我要我的大抬杆!
就这样,我又回到了孙全的船上。孙全整日地摩挲我,擦洗我,告诉我他的故事,用铁砂子和火药把我的胸膛填得鼓鼓的,把我的渴望也填得鼓鼓的。
终于,我的机会来了。雁翎队接到情报,有日军的两艘保运船要从天津走水路经白洋淀到保定。船是运送物资弹药的。
伏击地点选定在横埝苇塘。雁翎队员们隐蔽在芦苇丛中,他们就变成了芦苇。我和其他的大抬杆被孙全们固定在渔船上。那时,我两米多长的身体热血奔涌,③前半截的铁砂在枪管里舞蹈旋转,后半截的火药呐喊升腾。孙全呢,早就点燃了檀香,手都出了汗。要不是郑队长一劲儿瞪他,他早就把药捻子点着了。
太阳偏西的时候,保运船嘟嘟地开来了。他们进入了伏击圈。螺旋桨被水草和铁丝缠住了,汽船不得不放慢了速度。郑队长那个乐啊,他乐着就发出了第一枪,打——
打——,孙全点着了药捻子。我感觉火药尽了力气,把铁砂子飞快地推出了我的胸膛。绿豆般大小的铁砂阵就旋网一样罩向了保运船,一船的黄呢子们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铁砂阵给报销了多半,剩下的也都被雁翎队用孙全缴获的王八盒子“点了名”。孙全没有王八盒子,他看见一个受伤的黄呢子掉进了水里。④他就泥鳅一样潜进了水里,然后突然冒了出来,摁住了受伤的黄呢子,用嘴咬住了他拿枪的右手,夺下了他的王八盒子。后来,孙全告诉我,他活捉的是一个日军中队长呢!
那支王八盒子就奖励给了孙全。并且一直跟随他,直到抗日战争结束,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仗打完了,全国解放了,孙全复员,回到白洋淀,继续当他的渔民。我呢?和孙全那条船一起被送进了军事博物馆。
建国70周年的时候,孙全被邀请去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式。得到这一消息后,我已经生锈的身体重又恢复了记忆和活力。我期待着与我的主人再一次相逢。
然而,阅兵式结束了,孙全也没来。他的儿子来看我了,还带来了孙全溘然长逝的消息。
我变成了一支伤心的大抬杆。
(有删改)
【注】雁翎队:中国共产党在白洋淀地区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箭一样地射向大淀深处”,写出孙全划船技术高超,也表现出孙全就是一支即将诱杀敌人的复仇之箭。
B.“用船桨敲打着船帮,流了眼泪”,写出了孙全投军被拒的失落以及对郑队长留枪而不留船与人的委屈。
郑队长先以“你还小”为由拒收孙全,后又说孙全“不小了”,这一转变是因为孙全给他带来了三支枪。
D.“我”期待与孙全再次相逢,既显示“我”与孙全的感情之深,也反映出“我”在博物馆里受到了冷落。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形象地写出日军的体貌特征,用“黄呢子”与“胖头鱼”指称日军,体现出对日军的蔑视与厌恶。
B.句子②运用了短句,不避其繁,层次鲜明,展现了鬼子被消灭的详细过程,表现出孙全复仇时的痛快心情。
C.句子③“舞蹈旋转”“呐喊升腾”具有动态效果,写出“我”激动兴奋的心理,与下文孙全的紧张害怕形成对比。
D.句子④“潜”“冒”“摁”“夺”等动作描写,细致地呈现了孙全制服鬼子、缴获武器的过程,表现出他的勇敢机灵。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傍黑时分,人们已经爬过了两座大山,穿过一条狭长的山谷,来到靠近平原的丘陵地带。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队伍休息了一阵,喝了老乡送来的开水,吃了干粮,换了向导,又继续前进。
天已大黑了,队伍在清冷的朦胧月色中继续疾行着——①走过绵延的山岗,走过冰冻的小河,走过起伏的沙丘……
②“平原!平原!”“平原!我们到了平原!……”人们都仿佛第一次看见平原似的低声惊呼着。有几个确实从未到过平原的人则左瞻右顾,好奇地打量着这一望无际的广漠原野。
月亮隐没了,灰蒙蒙的天宇上,有几颗寒星在闪烁。已经是半夜时分。岩烽虽有马,却步行着,他总是把马让给因腿脚扭伤而行走困难的战士骑。
……
在朦胧的夜色中,已经望见高高的路基了。忽然,前面的人把头一扭,一个接一个地悄声传下话来:“原地卧倒——向后传!”那压低了的严肃、紧张的语调,使得苗虹、柳明惊慌起来。她俩大气不出地随着队伍一下子卧倒在冰冷的土地上。
天空中的闪闪寒星,大地上的模糊人影,黑黢黢的无边原野上,静悄悄躺着的雪亮铁轨,全使第一次过铁路的柳明和苗虹抑制不住地突突心跳着。卧倒了一会儿,仍不见动静,苗虹忍不住了,附在柳明耳边悄声说:“铁路上连个人影也没有,怎么还不赶快跑过去?趴在这凉地上等什么呀?”柳明用手捅了她一下,叫她不要出声。
就在这时,铁道上忽然亮起了四只有如野兽眼睛一般的大探照灯,射出炫人眼目的白光,从高高的路基上向两旁的野地里扫射过来——射得柳明、苗虹都赶紧低下头、闭上眼睛。接着,急促、尖利、震耳欲聋的轧轧响声,也从路基上由远而近地轰响过来。
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句:“铁甲车!”柳明和苗虹惊奇地睁开眼睛——果然,两个全身虎皮似的涂着斑斓色彩的怪物,正在铁轨上缓缓地驰过来。③车头上那四只大灯,像饿兽搜寻食物般地转来转去,照得黑暗的原野一片惨白。
铁甲车好像发现了什么目标,那炫目的灯光忽然停在一片伏卧在地的战士身上不动了。柳明和苗虹的手互相紧紧握住——不知是因为内心的紧张和惊惧,还是彼此关切的深情……民运队的其他同志,此刻也感到了情况的紧张,屏住气息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当然,也有像高雍雅那样胆小的,不由自主地浑身微微颤抖……而前边距离他们不远的路基下面,八路军的战士们,却镇定地把枪口瞄准着敌人的铁甲车,仿佛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铁甲车还停在路轨上,车灯发出炽白的光还在不停地扫射着。从车身两边探出头来的机关枪,正虎视眈眈地对准了过路的人。
④忘掉了严寒,人们没有咳嗽,没有一点声息。
支队长岩烽伏在最前边靠近路基的土坎下,他的脑子里敏捷地闪动着、思考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打起来呢……也许过不了路还得返回去……但无论如何一定要保证同志们的安全!”
敌人的铁甲车还在铁轨上往返巡逻着。这支奔赴平原去开辟根据地的队伍,忍受着刺骨的严寒,伏在冰冻的土地上,一动不动。
(节选自杨沫《芳菲之歌》)
文本二:
过了蒋家村,已经进了敌人的封锁区域。这里有汉奸维持会,离开敌人驻了兵的旧关又只有八里。我们的非战斗员很多,牲口也不少。我们的目的只在通过。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敌人的炮火,我们计划在天黑以后,在半夜的月亮出山以前,横过井平公路,通过桃水,同时横过正太路。
麻烦有两处:井平公路到正太路之间,有十五里路远,而且是敌人的坦克大炮便于活动的平地。如果我们过公路的时候被发觉,敌人可能从旧关和娘子关两地出兵,截断我们的归路和去路,在井平公路与正太路之间,夹攻我们。这是第一个可虑的麻烦。第二个麻烦是通过那七十米的桃水,虽然有桥,却是容易守,不容易过的。
但是我们的人都不惧怕。战士们是常常通过铁路的,非常的镇静,把艰险当成了家常。有一个十四岁的四川“小鬼”,参加红军已经六年了,经过了草地雪山的长征艰苦,他当然不怕。他是无线电台工人,为了不忘记他学得的电码,那天晚上,和平常一样,在小声的念诵:“的的的,达达。达达达,的的。”他的微小的声音,在这深更静夜里,很远都可以听到。他叫鲜才文,他的参加红军,是得到了母亲同意的。有一次,我问他:“你想家吗了?”“不想。”“你为什么参加红军?”“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第八路军里的“小鬼”是可爱的人物。他们大部分是做勤务员工作。他们一边做事,一边学习。今天的勤务,就是明天的干部。因为他们是在军队里长大的,能忍耐一切劳苦,也有无数战斗的经验,他们都很活泼而且很伶俐,都清楚地了解中国的现实和他们的义务。
(节选自周立波《娘子关前》)
对文本一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三个“走过”构成排比句式,写出了抗日队伍征途的艰辛和行军的紧急。
B.句子②连用了四个“平原”,写出人们从山地走来,第一次看到平原后的新奇感。
C.句子③用比喻手法将大灯扫射说成“像饿兽搜寻食物”,表现了敌人的狡猾凶残。
D.句子④表现了铁甲车停在铁道上带来的危急感,也体现了抗日队伍严明的纪律性。
【答案】
一、1.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就是一支即将诱杀敌人的复仇之箭”错误。由下文看,是表现孙全急切找雁翎队的心情,此处没有诱杀敌人之意,选项曲解文意。C.“因为孙全给他带来了三支枪”错误。三支枪的背后是孙全机智勇敢的杀死三个敌人,转变是因为孙全年龄虽小,但有对敌战斗的能力D.“在博物馆里受到了冷落”错误。前文“我”和孙全那条船一起被送进了军事博物馆”,是被人关注和重视的体现,并不是冷落,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
2.C【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紧张害怕”错误。由“孙全呢,早就点燃了檀香,手都出了汗。要不是郑队长一劲儿瞪他,他早就把药捻子点着了”可知,这样写是衬托孙全的激动兴奋的心情,此时孙全也是热血沸腾,早做好了杀敌准备。故选C。
二、B.【小题】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B.“第一次看到平原后的新奇感”错,从上文“走过绵延的山岗,走过冰冻的小河,走过起伏的沙丘……”可知,连用四个“平原”是为了写出战士们从山地走来的艰辛,和终于即将完成目标的激动。故选B。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