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知识最全梳理
散文主要分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记叙散文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记事散文,《藤野先生》是写人散文。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也包括一些借景抒情的写景散文。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议论散文:也称为说理散文,它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或直接的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近似于杂文。
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方法小结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方法小结
1.注意手法2.解释语境义(联系文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实指(明指),虚指头(暗指)在文中产生的临时语境义(造词,拆词,仿词)3.作用效果(生动?形象?贴切?传神?凝练?)4.结合人物形象 作者情感 文章主题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方法小结
①分析句子结构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复句(可能包含几种意思)还是单句。②结合语境解析结合语境解说句意,分析句子有几层意思、几个内容要点,另外,找出关键词语,注意表层义和深层义。
③分析修辞手法如比喻(相似性),借代(相关性),比拟(形象性),反语(讽刺性),反复(强调性)④把握感情态度有些句子表面叙事写景,却蕴含作者情感,要找出言外之意(喜爱?思念?)
⑤结合人物形象。有些句子是为了凸显(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
⑥结合文章主题深化主题?揭示主旨?比如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句子,要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意图来分析。
⑦结构照应作用是否有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照应前文,前后呼应,照应标题,揭晓悬念等作用(一般是问句子的妙处、作用时答)。
⑧句子表达效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深刻隽永?化抽象为通俗?
段落和层次
段落为作者在行文中已经划分的自然段
层次一般指段落内部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层次和段落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
文章常见结构:
并列式
层进式
(递进式)
总分式
(分总、总分总)
横式、纵式、纵横式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比如谈“生涯规划”,先写生涯规划的内涵,再写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再写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段落之间体现层次感。
3.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4.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后一部分从正面立论,证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1.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
①以时间为序
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
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
2.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
①以空间为序
②以内容的分类划分层次
3.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写作的顺序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过渡和照应
运用过渡和照应,使文章脉络清晰,衔接紧密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比如承上启下,总起、总领全文,总括、收束全文,由叙转议、由景转情、由正面转到反面……
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形式。
做铺垫,设悬念,埋伏笔
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总起或总结、收束的作用。首尾呼应
从阅读的角度看,抓住开头(开门见山)和结尾(卒章显志、篇末点题),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有助于对某些表达技巧的分析评价。
开头作用小结
①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②设置线索,引出下文。
③曲笔入题,设置悬念。
④埋下伏笔,铺垫照应。
⑤设置疑问,引人深思。
⑥比喻开头,由虚入实。
⑦对比入题,强调主体。
⑧类比引入,发人遐思。
⑨新颖别致,扣动心弦。
⑩侧面入笔,含蓄自然。
结尾作用小结
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②问句作结,发人深思。
③用省略号,余味绵长。
④比较作结,突出情感。
⑤想象作结,意蕴深远。
⑥直抒胸臆,情感强烈。
⑦呼应前文,对比照应。
⑧以景结情,深化主题。
⑨戛然而止,文意留白。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