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专题五:实词(教案+课件)
教学目标:
1、熟悉文言实词五大考点和实词推断技巧。
2、理解并识记文言120个实词。
3、完成配套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实词记忆
教学难点:词类活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练习—归纳—应用
媒体设计: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考点分析
综观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本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文言实词主要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几种情况,但考查比较多的是“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2)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一般要求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不正确的”一项。对实词的理解在文言翻译中也有考查。
二、一词多义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一词多义知识,举例讲解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详见课件)
2、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学会推断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3、课后识记文言120个实词,教师抽查记忆效果。
知识要点:
本义: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引申义: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指用打比方而形成的新的意义。
假借义:指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
提示:
1、是要掌握一个词的常见义项,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较大的义项;
2、是掌握联系语境推断的具体含义的方法;
3、是注意古义与一词多义的交叉现象。
三、古今异义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古今异义词,明确词义古今变化规律。
2、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学会判断常见的古今古今异义词的变化规律。
知识要点: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
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
一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
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4、词义轻重有变化;
5、感情色彩变化。
四、通假字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通假字知识。
2、学生完成相关针对练习。
知识要点:
1、通假字的概念。(详见课件)
2、通假字的分类。
3、怎样辨别通假字。
五、偏义复词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知识。(详见课件)
2、学生完成相关针对练习。
知识要点: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同义复词,是指近义词或同义词的连用。构成同义复词的词素是并列的,其意义也相同或相近。
六、作业
识记文言120实词1—30.
第二课时
一、词类活用的概念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二、名词活用
活动设计: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针对练习。
2、教师讲解名词活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3、处理练习,熟练应用所学知识。
知识要点:
(一)名词做状语
1、本质:名词具备了介宾短语的功能。
2、判断技巧:谓语动词前的名词,不作主语就做状语。
3、名词活用为状语的8种类型(详见课件)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1、名+名(代)
2、能愿动词+名词
3、所+名
4、副+名
判断技巧:名词处在动词位置,即活用为动词。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1、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①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名词用作动词)
②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名词用作状语)
三、动词活用
活动设计: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针对练习。
2、教师讲解动词活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3、处理练习,熟练应用所学知识。
知识要点:
判断技巧:动词处在名词的位置(主语、宾语),即活用为名词。
(例题见课件)
四、形容词词用作名词
活动设计: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针对练习。
2、教师讲解形容词活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3、处理练习,熟练应用所学知识。
知识要点:
判断技巧:形容词处在名词的位置(主语、宾语),即活用为名词。
五、数词的活用
活动设计: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针对练习。
2、教师讲解数词活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3、处理练习,熟练应用所学知识。
知识要点:
1、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2、数词用作形容词
六、作业
整理本节课笔记,构建知识体系。
第三课时
一、三类特殊活用概述
1、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
3、为动用法
二、使动用法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为动用法的特征。
2、学生完成课件练习,教师点拨纠错。
知识要点:
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
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1、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三、意动用法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意动用法的特征。
2、学生完成课件练习,教师点拨纠错。
知识要点: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 ““把……作为”等。
分名词 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三、为动用法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为动用法的特征。
2、学生完成课件练习,教师点拨纠错。
知识要点:
动词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即: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只有动词有为动用法
四、作业
完成练习册P142题组一。
第四课时
一、明确文言实词推断意义
1、弥补记忆不全的缺陷。
2、培养由已知到未知的思维能力。
3、应对高考翻译中的陌生实词。
二、考点说明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1、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2、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二、文言实词推断7法
说明:教材文言推断知识不严密,建议以补充知识为主,辅助学习教材知识。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7中推断方法,明确推断思路。(详见课件)
2、学生整理笔记,完成教材练习,学会应用。
知识要点:
1、语境推断法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2、语法推断法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主要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状语主要是由形容词、副词充当
3、字形推断法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财物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 “月”与肉有关
“页”与脑袋有关 ; “辶”与“行走”有关
“自”与鼻子有关 ; “目” “见” 与眼有
4、联想推断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
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
5、临字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一是偏义复词;
一是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6、通假推断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音近或形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7、对称推断法
即利用文言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等前后对称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三、练中寻法
活动设计:
1、学生公布答案;
2、教师点拨引导,应用所学知识;
3、学生整理笔记,完成配套练习。
(详见教材和课件,略)
四、作业
完成练习册P142题组二。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