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专题三: 文化常识(教案+课件)
教学目标:
1、复习必修3文言重要注释。
2、明确考查内容,识记教材文化常识。
3、通过专项练习,检测文化常识的记忆效果。
教学重点:识记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提升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讲促记
学法指导:明方法—勤识记-多练习
媒体设计: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考点形式
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
二、考查范围
1、科举教育 2、古代礼仪 3、姓名称谓
4、古代官职 5、天文历法 6、古代地理
7、年龄称谓 8、服饰器物 9、宗法常识
10、古代刑罚 11、古代音乐 12、书籍典籍
13、文学典故
注:8-13教材缺失
三、识记清单
1、识记必修1-5课下文化常识
2、识记教材已有文化常识
3、补充记忆缺失部分的文化常识
四、识记方法
采用“分类串记”和“联想记忆法”,练习检测记忆效果。
五、备考要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广,诸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名号、礼仪和宗法等等,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1.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以便触类旁通。重点关注:人的称谓、官吏任免、科举制度、古代地理知识。如:对人的称谓就有以“书斋”“籍贯”“郡望”“官名”“官地”“兼称”等多种方式。
2.概括总结同义别称的词汇。如:擢、拔都是“提升官职”的意思。拜、除、授等同为“授予官职”的意思。
3.结合实例快速识记。如:道,在唐代为行政区划,是州的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中“道”指道的长官。
六、教材回顾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完成,课堂公布答案。
教法设计:教师点拨纠错,帮助学生记忆。
(详见课件)
点拨要点:
1、古代的官名、爵位、庙号、谥号以及表官职变动的名词
2、古代与礼仪、科举、制度、称谓等有关的名词
3、古代与纪年、纪日、纪时、天文、地理、历法等有关的名词
七、解题流程
学生活动:完成《沈束传》
教法设计:教师点拨纠错,帮助学生积累。
(详见课件)
归纳答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对全文尤其是前后文语境的把握十分重要,这类词语并不全部都考查识记,也考查对动态语境的理解。
第二步:联想。对这些词语的考查,绝大部分来自于课内和选修的文本。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的联想是必须的。联系课内出现的文化常识,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对古代史书中常出现的官职、制度、礼仪、科举等知识,要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除”一词在学过的课文中出现不止一次。如在《荆轲刺秦王》中,出现过“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在《苏武传》中,出现过“扶辇下除”,在《陈情表》中,出现过“除臣洗马”等。
第三步:推断。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如对“除”的理解,在“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中,应理解为“清除、解除”,在“扶辇下除”中,作“台阶”讲,在“除臣洗马”中,可理解为“任命、授职”。此处的“除”结合上下文可知,考上进士后,应授予官职。
八、作业:
1、课堂完成即时小练1—4题。
2、课后完成p406
第二课时
一、考点检查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测识记效果。
二、题组一:对点练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完成,课堂公布答案。
教法设计:教师点拨纠错,帮助学生记忆。
(详见课件)
教师点拨:
《宋史.刘庠》、《明史.金濂传》
1.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2.教授: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
3.殿中侍御史:官职名,宋时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
4.右司谏:谏官,该官职不常设。
5.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
6.枢密直学士:备顾问应对,地位次于翰林学士的官职。
三、题组二:综合练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完成,课堂公布答案。
教法设计:教师点拨纠错,帮助学生积累。
教师点拨:
详见课件(略)
四、作业
识记教材文化常识。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