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1.概念辨析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假借字为四种不同的文言现象,四者有着严格的区别,初学者常常将之混为一谈。但现实中前三者确有相似之处,而“假借字”往往和其他三种难以区分,所以对于不够明确的情况,也往往用“通假字”统称。
(1)古今字
古代已有对应的字,后人又造新字来表达这个意思。如“莫”为“暮”之古字,因“莫”被用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2)异体字
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3)通假字
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有临时作用。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4)假借字
通假字常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而六书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假借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2.通假字的类别及特点
(1)从语音方面来看
①同音通假: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
例: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畔”通“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通“早”)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倍”通“背”)
②双声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例: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胡”通“何”)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太后盛气而胥之。(《触龙说赵太后》)(“胥”通“须”)
毋内诸侯。(《鸿门宴》)(“内”通“纳”,两字同声部。)
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培”通“凭”)
③叠韵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
例:
置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干”通“岸”)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④音变通假: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
例:
扁鹊望桓侯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读“xuán”)
将军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被”通“披”,读“pī”)
(2)从字形(同偏旁)方面来看
①同声符的字可以互相通假。其根据仍然是音同或音近。在古汉语中,按谐声规律而言,声符相同的字,古音必然相同或相近。
例: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匪”通“非”)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適”通“谪”)
②以简通繁,即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代替一个笔画较多的字。
例: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取”通“娶”)
(3)从字义方面来看,有以下情形:
①一对一的“单借”。即甲、乙二字通用,但甲可通乙,而乙不可通甲。
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可通“早”,但“早”习惯上不可通“蚤”。)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借“信”为“伸”,但习惯上很少有借“伸”为“信”者。)
默而识之。(《论语》六则)(“识”可以通“志”,反过来,“志”却不能通“识”。)
②一对一“双借”。即甲、乙二字互通。
例:
口慧之人必无信。(《淮南子》)(“慧”通“惠”)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
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即”通“则”)
项庄则入为寿。(《鸿门宴》)(“则”通“即”)
③一字通数字。指某一借字可替代其他几个不同的本字。如“适”与“敌”、“嫡”“適”三字声符相同,音近而通假。
例:
太甲,成汤适长孙也。(《史记》)(“适”通“嫡”)
吴王夫差无适于天下。(《战国策》)(“适”通“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适”通“適”)
④二字连通。指有两个通假字连接在一起。
例:
“往而糜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墨子·非攻上》)(“腑”通“腐”,“冷”通“烂”。)
“此(李)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汉书·苏武传》)(“宿”通“夙”;“昔”通“夕”。)
⑤隔字相通。指某一借字(A)的本字(B)与另一汉字(C)相通,那么,这一借字又与本字的本字相通。
例:
“臣得行义,则主失明”。(《韩非子》)(“明”通“萌”,而“萌”又通“民”。所谓“失明”,实则是“失民”的意思。)
⑥群字互通。即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相互通用。
例:
“唯、维、惟”三字,在用作语气词时,可以互相通用。“祭”“际”“察”三字互通,皆有“至”义。
【技法指导】
1.音变法
通假字的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今音。由于古今语音变化较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一定全部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
例:
n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罢”通“疲”,虽然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却是同音的。
n “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趣”通“促”,也是古代同音今天却不同音了。
2.语境分析法
把某个通假字放到具体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字是构成句子的元素,句意的表达也就是通过这些元素在意义上和语法上的组合而体现出来的。通假字中借字与本字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字义并无联系。清代学者王念孙就说过:“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解,则诘为病矣。”意思是说,当我们碰到通假字时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以声求义”,找出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
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其中“蚤”字的字义在句中就显得格格不入。困惑之时,我们就要考虑该字有可能是一个借字;找出借字,然后“依音破字”寻求本字。按本字读之,就文通意顺了。如上句中一旦找出“蚤”的本字“早”来,那么“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的句意就豁然开朗了。
3.例证认知法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能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如“无”通“毋”的例句:
例: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诗经·硕鼠》)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寡人之于国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上述例句,说明了“无”通“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下次遇到“无”字,就应考虑可能有通假的情况。
4.借助工具书
阅读文言文,总会有些词语不能理解,查工具书,既能解决疑难,又能节省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供学习文言用的工具书有许多种类,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较为实用。尤其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作为必备的工具书,经常查阅。
例: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太后》)
查《辞海》可知:“郄”通“卻”,而“卻”又通“隙”。)
n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知:“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n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辞海》注:“厌”,通“餍”。饱;满足。
n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汉语大词典》解释:“有,通‘又’。①复;更加。②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n 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查《古汉语常用字典》得知:“倔,通‘崛’。突出。”
5.参考注释法
古代文字训诂学家在注释古籍中对通假字有过许多研究和考证,并常用“某读曰某”“某与某古字通”“某与某同”等来说明文字的通假关系。
例:
n 隰则有泮。《诗经·氓》
郑笺:“泮读为‘畔’。”即“泮”为“畔”的借字。
n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经典释文》注为:“知,如字,又音智。”即“知”通“智”字。
n 百姓罢劳。(《汉书·成帝纪》
颜师古注:“罢读曰疲。”即“罢”通“疲”字。
【对点训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答案】D
【解析】A项,“有”通“又”;B项,“生”通“性”;C项,“知”通“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自余为僇人.
C.歌窈窕之章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答案】C
【解析】A.冯-凭,B.僇-戮, D.趣-趋。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B.当与秦相较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暴霜露,斩荆棘
【答案】C
【解析】A项,“厌”通“餍”,满足;B项,“当”通“倘”,如果、倘若;D项,“暴”通“曝”,冒着。故选C。
4.下列句子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③此小大之辩也 ④之二虫又何知
⑤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⑥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⑦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⑧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A.①③④⑥⑧B.②③⑤⑥⑦C.①③⑤⑥⑧ D.①④⑤⑦⑧
【答案】C
【解析】
①冥,通“溟”,大海;③辩,通“辨”,分别;⑤知,通“智”,智慧;⑥而,通“能”,能够;⑧辩,通“变”,变化。故选C。
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项是( )
①稍迁至栘中厩监 ②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③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④拜送书于庭
⑤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⑥召有司案图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⑧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⑨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A.②④⑤⑧B.①③⑥⑨C.③④⑦⑨ D.①③⑤⑧
【答案】D
【解析】
②畔:通“叛”,背叛。④庭:通“廷”,朝廷。⑥案:通“按”,审察、察看。⑦亡:通“无”,没有。⑨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辞别。
①③⑤⑧没有通假字。故选D。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
B.善哉!技盖至此乎?
C.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答案】D
【解析】
A项,“向”通“响”;B项,“盖”通“盍”;C项,“善”通“缮”。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句是( )
A.乌江亭长杈船待 B.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C.张良出,要项伯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答案】D
【解析】
A项,权,通“舣”,使船靠岸;B项,伏,通“服”,心服;C项,要,通“邀”,邀请。故选D。
8.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B.长子灿七岁,少同学
C.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D.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答案】C
【解析】
C项,“扣”通“叩”,问。这句话的意思为:问他家乡在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故选C。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远具时羞之奠 B.皆不幸早世
C.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D.敛不凭其棺
【答案】C
【解析】
A项,“羞”通“馐”,指美味食物;B项,“世”通“逝”,逝世;D项,“敛”通“殓”,指给死人穿衣入棺;C项,“兆”意思是“坟地”,不是通假。故选C。
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如兔起鹤落,少纵则逝矣 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C.与可没于陈州 D.足相蹑于其门
【答案】D
【解析】
A项,少,通“稍”,稍微;B项,世,通“逝”,去世;C项,没,通“殁”,去世,死。故选D。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越王勾践反国 ②置胆于坐 ③饮食亦尝胆也
④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⑤振贫吊死
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④⑤
答案 C
解析 ①“反”通“返”;②“坐”通“座”;⑤“振”通“赈”。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越王勾践返回了越国,(他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加,赈济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