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之掌握翻译六方法(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考情简述】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得分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整个句子的大意,每句往往在3分左右;二是句中的关键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特殊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省略句〕等,命题者一般在一道小题中设置两个左右这样的得分点,每个1分。
根据文言翻译命题选材和阅卷评分时指定的得分点来分析,翻译题的选材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
(1)特别青睐含有重点实词的句子;
(2)特别青睐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3)特别青睐含有古汉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4)特别青睐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的句子。
【必备知识】
解题指导
2.掌握翻译六方法
(1)留
①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朝代、年号、帝号、谥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爵位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②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语法结构,不随意变换词序。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
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
(2)换
①将文言文中的某些特殊句式的表达方式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等。
②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③将原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最合适的双音节词。
【例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以上两句,a句是被动句,标志词是“为所”,翻译时应换成“被”;单音节词“虏”换成“俘虏”。b句是判断句,标志词是“……者……也”,翻译时应换成“是”;单音节词“夺”换成“夺取”。
〖参考译文〗:a.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b.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3)补
文言文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须将省略内容增添进去,以求句子完整,语意明了。
【例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蔡翛为尚书,(孙)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①句中“为”“言天下事”之间要补出“之(蔡翛)”;“必败”前要补出
“国家政事”。②句中“我”“宋之大臣”之间要补出“为(是)”;“死从”后要补出“太子”。
〖参考译文〗:①当时蔡翛担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治理国家的政事,劝他赶快做些变革,
否则国家政事就会失败。②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而且是太子的老师,应当跟随太子去
死。”
(4)调
指句式的调整,特别是倒装句,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行调整,使句子
畅达。
【例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①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其势必当取于人”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其势必当于人取”。②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则子孙不能我救也”“则朋友不能我救也”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则子孙不能救我也”“则朋友不能救我也”。
〖参考译文〗①(有的人)做官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们)必然要向他人索取。②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朋友来做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
(5)删
对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一些虚词,翻译时应删除。这些词包括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
词、有些倒装结构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6)变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在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
译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翻译成“相约决战”。
【例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
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阕,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
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①及丁父忧,服阕,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①等到父亲去世,(朱筠)回家服丧期满后,不肯再出来做官,想要出去游历名山大川。〔“丁父忧”运用了委婉的说法,翻译为“父亲离世(或处理父亲的丧事)”;“服阕”应翻译为“服丧完毕”。〕②恰逢文正公入朝觐见,皇上向他询问朱筠,朱筠才不敢再以疾病为由拒绝出仕,他对弟弟说:“你败坏了我的雅兴啊。”(“入觐”运用了委婉的说法,应翻译为“入朝觐见”;“引疾”应翻译为“托病辞官”。)
〖参考译文〗
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进入京师,十三岁通晓《五经》,在文学上很
有名声。先生年少时杰出卓异,卓越的品性超出常人,与弟弟文正公朱珪,都因擅长写文章而闻名,被文学大家认可赏识。等到父亲去世,(朱筠)回家服丧期满后,不肯再出来做官,想要出去游历名山大川。恰逢文正公入朝觐见,皇上向他询问朱筠,朱筠才不敢再以疾病为由拒绝出仕,他对弟弟说:“你败坏了我的雅兴啊。”
综合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坚锐意欲取江东,下诏大举入寇。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坚不听。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淝水之战》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
译文:
【答案】
1.良家少年全都是富豪子弟,不熟悉军事事务,只是苟且进上阿谀奉承之言,以迎合陛下的心愿。
〖解析〗“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判断句;“闲”,通“娴”,娴熟,熟悉;“苟”,姑且、暂且、苟且;“谄谀”,阿谀奉承;“会”,迎合。
〖参考译文〗苻坚专注于想要攻取江东地区,下达诏令大举入侵。阳平公苻融向苻坚进言说:“鲜卑、羌族的虏臣,是我们的仇敌,经常盼望着风云变化以实现他们的心愿,他们所献的计划,怎么能听从呢!良家少年全都是富豪子弟,不熟悉军事事务,只是苟且进上阿谀奉承之言,以迎合陛下的心愿。我担心既不能成就战功,随之还会产生后患。”苻坚没有听从。
2.国君年幼国家人心疑惧不安,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正在这样的时候,(国相之职)是嘱托给你呢,还是嘱托给我?
〖解析〗“疑”,疑惧不安;“信”,信服;“属”,通“嘱”,嘱托。
〖参考译文〗魏国设置国相,任命田文为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我和你谈论功劳如何?”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使士兵舍生忘死,敌国不敢侵略,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问:“使百官有序,使百姓亲善,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接着问:“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仍然说:“我不如你。”吴起质问:“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国君年幼国家人心疑惧不安,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正在这样的时候,(国相之职)是嘱托给你呢,还是嘱托给我?”吴起默然地想了好一会儿,回答说:“嘱托给你。”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