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

《史记》30世家·鲁周公世家第三【1】

分享:杨老师 2024-08-19 阅读积累 问答

鲁周公世家第三【1】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笃仁:忠厚诚实仁爱。,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辅翼:佐助辅弼。,用事居多用事:处理政务。

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从文王还在世时,旦作为儿子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武王即位,旦经常佐助辅弼武王,处理很多政务。

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牧誓》:周武王伐纣时,在牧野战役前发布的战斗动员令。誓词中的内容包括揭露殷纣的罪行和对自己部队战斗鼓励及作战要求。《牧誓》被收在《尚书》中。司马迁在《周本纪》中载录了全文,对其中的古僻词语进行了改写,可参看。。破殷,入商宫。

武王九年,亲自东征至盟津,周公随军辅助。十一年,讨伐殷纣,军至牧野,周公佐助武王,发布了动员战斗的《牧誓》。周军攻破殷都,进入殷王宫。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把:手持。钺:古代用于斫杀的金属兵器,其状如大斧,有穿孔可装柄。夹:在左右辅助。,衅社衅社:衅,杀牲血祭,社,地神。,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杀殷纣以后,周公手持大钺,召公手持小钺,左右夹辅武王,举行衅社之礼,向上天与殷民昭佈纣之罪状。

释箕子之囚箕子之因:殷纣yín乱暴虐,比干强谏,纣剖其心,箕子害怕装疯为奴,被纣囚禁。。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傅:辅助。但这种辅助又有教育及监视的意思。,以继殷祀中国古代以子孙不断、祭祀不绝为光荣。作为有道之君王往往不灭绝敌方子孙祭祀,所以让武庚禄父继承对殷祖先的岁时香火祭祀。

把箕子从临禁中释放出来。封纣子武庚禄父,命管叔、蔡叔辅助他,以承续殷之祭祀。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戚:亲戚。。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虚:同“墟”,区域。,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遍封功臣、同姓及亲戚。封周公于少昊故墟曲阜,就是鲁公。但不让周公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朝延辅佐武王

【段意】:交代周公的身分、为人及政治上的地位,概述他在灭商立周过程中的功绩,最后点明他被封为鲁公。由此说明了鲁国封邦的背景与由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刘知几《史通》),谓之“世家”。首段即写出周公封鲁,为全文破题之笔。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未集:尚未成功。本句指天下统一之业尚未完全成功。,武王有疾,不豫不豫:不安,不舒服。后代从这个典故引申,称天子有病为“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穆卜穆卜:恭敬地占卜。此处的占卜是用火灼烧龟板,通过龟板上出现的纹路来预测吉凶。

武王战胜殷纣的次年,天下统一之业尚未成功,武王患病,身体不安,群臣恐惧,太公和召公就想虔敬地占卜以明吉凶。

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戚:忧愁悲伤。先王:此处指周室祖先太王、王季、文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质:人质。此处指周公以自己身体为保证物来请求先王让武王恢复健康,由自己来代替武王去死。,设三坛,周公北面立北面:面朝北方,古代臣见君,要脸向北面以示尊敬。,戴璧秉圭戴:捧着。璧:一种圆环状的玉制礼器,其边宽为内孔直径的两倍。秉:手持。圭(guī,归):古代一种长条形的玉制礼器,上端为三角形,下端正方。古代祭神时以璧为尊神的主要礼品,而以圭为陪献品。,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周公说:“不可以令我们先王忧虑悲伤。”周公于是以自身为质,设立三个祭坛,周公向北站立,捧璧持圭,向太王、王季、文王之灵祈祷。

史策祝曰策祝:将祈祷之辞写于简策之上而祝告于神。“惟尔元孙王发元孙:长孙。本来武王发是文王之次子,但此时长子伯邑考已死,故称长孙。又因为武王虽是文王之子,但这里是向几代祖先祈祷,所以概括地称“孙”。,勤劳阻疾阻:遭到困厄。。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负子之责:责,同“债”。即欠子之债。全句意指:如果上天要求你们牺牲一个子孙,让他死去以便到天上事奉鬼神,即你们欠上天一个子孙,那么让我代替武王发去吧。,以旦代王发之身。

命史官作册文祝告说:“你们的长孙周王发。辛劳成疾。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个儿子,请以旦代替周王发。

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

旦灵巧能干,多才多艺,能事奉鬼神。周王发不如旦多才多艺,不会事奉鬼神。

乃命于帝庭指武王受天命于天帝之庭。,敷佑四方敷:普遍。佑:佑护。四方:指天下。,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用:因而。定:安定。下地:指人间。,四方之民罔不敬畏罔:无。。无坠天之降葆命无:勿。坠:丧失。天之降葆命:上天所降给的宝贵天命,指周部族取得天下的时运。葆,通“宝”。,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本句意为:如果我能代武王发去死,武王发必能使国运长久相传不绝,那么先王就会永远在周王室的宗庙里受到祭祀。有所依归:有地方能存身。

但周王发受命于天庭,要普济天下,而且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安定地生活,四方人民无不敬畏他。他能使天赐宝运长守不失,我们的先王也能永享奉祀。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即命:听命。元龟:大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归:通“馈”,奉送。,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屏:藏而不给。

现在我通过占卜的大龟听命于先王,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听从您的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藏起来。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发书:翻开占兆书。,信吉。周公喜,开籥籥(yuè,月):本为古代一种管状乐器,但古代的锁也是管状的,所以称锁为“籥”。,乃见书遇吉。

周公命史官作册文向太王、王季、文王祝告要用己身代替武王发之后,就到三王祭坛前占卜。卜人都说吉利,翻开兆书一看,果然是吉。周公十分高兴,又开锁察看藏于柜中的占兆书,也是吉象。

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维:通“唯”。全句意为:现在您只要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就可以了,不必再为自己的病担心。。兹道能念予一人念:考虑。予一人:古代天子自称“予一人”,此处指武王发。

周公即进宫祝贺武王说:“您没有灾祸,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需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此所谓上天为天子考虑周到啊。”

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金縢匮:金丝缠束的柜子。縢:缠束。匮,同“柜”。,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有瘳:(chōu,抽):病体痊愈。

周公把册文收进金丝缠束的柜中密封,告诫守柜者不许泄露。第二天,武王霍然痊愈

【段意】:写建周之后,周公辅佐武王。着重只写武王生重病时,周公祭告祖先愿以身代死的事。此段材料依据《尚书·金滕》。周公不愿使先王忧戚,又自诩善事鬼神,表现了他的孝敬、笃仁和忠诚王事。文中写祭告灵验,武王病愈,意在突出周公的虔诚,但也宣扬了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

其后武王既崩崩:古代称天子之死为“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通“叛”。,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践阼:登上帝位。阼,堂前两台阶中东面一个。宾主相见,客人走西面台阶,叫作“阶”,主人走东面台阶,叫做“阼”。天子主持祭祀时登阼,所以“阼”也指帝位。但周公并未即位,而只是代理天子之事,此处太史公是简略言之。摄:代理。行政:处理政务。当国:主持国家大权。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弗辟:不避让。辟,同“避”。,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成周:完成周王朝稳定之大业。,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沐:古代洗发为“沐”,洗身为“浴”。,一饭三吐哺哺:口中所含的食物。,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以国骄人:认为自己是有封国的国君而看不起别人。

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淮夷:此少数部族,西周时居住在今淮河下游。。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大诰》:《尚书》篇名。周公东征之际对各国诸侯及官员所做的讲话。

管叔、蔡叔、武庚等人果然率领淮夷造反。周公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写了《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放:流放。。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封殷祀。宁淮夷东上宁:平定。,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咸:都。宗周:以周王室为宗主。

于是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伏殷之遗民,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让他奉行殷之祭祀。平定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二年时间全部完成。诸侯都宗顺周王朝。

天降祉福祉:福。,唐叔得禾禾:粟谷之茎。,异母同颖母:草木能结果实者为母,不结果实者为牡,结果实不饱满为童。颖:禾穗。,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馈:古代赠送食物叫作“馈”。于东土:当时周公东征未归,尚在东方。,作《馈禾》《馈禾》:已亡佚。

天降福瑞,唐叔得到二茎共生一穗的粟禾,献给成王,成王命唐叔到东部周公军队驻地赠给周公,写了《馈禾》。周公接受后,感激赞颂天子之命,写了《嘉禾》。

周公既受命禾命禾:天子所赐之禾。,嘉天子命,作《嘉禾》《嘉禾》:已亡佚。。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鸱鸮》:后被收在《诗经·豳(bīn,宾)风》中。是周公用象征的手法,写鸱鸮建巢之事,来隐喻自己的心迹。。王亦未敢训周公训:责备。据《毛诗》及孔颖达《毛诗正义》,周公摄政,管蔡流言,成王怀疑周公将篡位,因此周公东征之后,写《鸱鸮》诗说明管蔡不能不诛,成王亦虽然不悦,但未敢责备周公。

东方安定后,周公回报成王,作诗赠给成王,其诗名为《鸱鸮》(chīxiāo,吃消)。成王也未敢责备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朝:朝拜。此处指成王到武王之庙朝拜,祈告营造成周洛邑之事。周:此指镐(hào,浩)京,武王之庙在此。,至丰丰:文王之庙所在地丰邑。至丰:去到文王庙祈告。,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相土:堪察地形。。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国:建都。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成王在镐(hào,浩)京朝拜武王庙,然后步行至丰京朝拜文王庙,命太保召公先行到洛邑勘察地形。三月,周公去洛邑营造成周京城,并进行占卜,得象大吉,于是就以洛邑为国都。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治:处理政务,管理国家。,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南面:面向南边。倍:背向着。依:通“扆”(yǐ,椅):古代堂之后壁即室之前壁,壁上西边是牖(yǒu,有),东边是户(门),户牖(窗)之间为扆。古代天子接受朝拜,就背对扆,脸向南。。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匔(gōng,工)匔;谨慎恭敬的样子。

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把政权还给成王,成王临朝听政。过去周公代替成王治天下时,面向南方,背对扆(yǐ,椅)壁,接受诸侯朝拜。七年之后,还政于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仍谨慎恭敬如履薄冰。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揃(jiǎn,剪):剪断。蚤:通“爪”,指甲。沈:沉入水中。,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奸(gān,甘):冒犯。”亦藏其策于府府:储藏文书之处。。成王病有廖。

当初,成王幼小时,有病了,周公就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祝告说:“王年幼没有主张,冒犯神命的是旦。”也把那祝告册文藏于秘府,成王病果然痊愈。

及成王事,人或谮周公谮(zèn,去声“怎”):说坏话诬陷别人。,周公奔楚奔:逃亡。反:同“返”。。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到成王临朝后,有人说周公坏话,周公逃亡到楚国。成王打开秘府,发现周公当年的祈祷册文,感动得泪流满面,即迎回周公。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淫佚:荒淫放荡。,乃作《多士》《多士》:今存于《尚书》中,是周公代替成王向殷遗民中的奴隶主阶级发表的诰令。《多士》并非告诫周成王之作,此句及后边的“《多士》称曰”一句当是衍文。,作《毋逸》《毋逸》:今存《尚书》中,作《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的讲话。

周公归国后,怕成王年轻,为政荒淫放荡,就写了《多士》、《毋逸》。

《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毋逸》说:“做父母者,经历长久时期创业成功,其子孙骄奢淫佚忘记了祖先的困苦,毁败了家业,做儿子的能不谨慎吗?

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严:同“俨”,庄重的样子。恭:恭敬的意思。,自度治民自度:以法度自律。,震惧不敢荒宁震惧:小心谨慎常怀恐惧之心(害怕治理不好国家)。荒宁:荒废事业,自图逸乐。,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通“享”,享有。飨国:拥有国家。

因此过去殷王中宗,庄重恭敬地畏惧天命,治民时严以律己,竞竞业业不敢荒废事业自图逸乐,所以中宗拥有国家七十五年之久。

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小人:地位低下的劳动者。,作其继位作:始。,乃有亮:指帝王居丧。,三年不言,言乃欢言乃欢:指他一旦说话就很贤明,臣民非常喜悦。,不敢荒宁,密靖殷国密:安。靖:定。,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

殷之高宗,久在民间劳碌,与小民共同生活,他即位后居丧,三年不言语,一旦说话就得到臣民拥戴,不敢荒淫逸乐,使殷国家安定,小民大臣均无怨言,所以高宗拥有国家五十五年。

其在祖甲,不义惟王不义惟王:以自己做天子为不义。惟,为、是。《集解》引马融的话说:“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祖甲之父)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间,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小人之依:小民所依靠的,指仁政。,能保施小民保:安。施:惠。,不悔鳏寡,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

殷王祖甲,觉得自己并非长子,为王不宜,因此长时间逃避于民间,深知人民需要,他安定国家、施惠于民,不悔慢鳏寡孤独之人,所以祖甲拥有国家三十三年。

《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率:遵循(礼制)。明:勉。,帝无不配天者配天:指其德形能与上天的要求相符合。。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诞:大。厥:其。,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昃(,仄):太阳偏西。,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多士》说:“自汤至帝乙,殷代诸王无不遵循礼制去祭祀,勉力向德,都能上配天命。后来到殷纣时,大为荒淫逸乐,不顾天意民心,万民都认为他该杀。”“周文王每天日头偏西还顾不上吃饭,拥有国家五十年。”周公写了这些用来告诫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官政:官职制度。未次序:还未安排得系统、合理。,于是周公作《周官》《周官》:已亡佚。今存《伪尚书》中之《周官》乃假托周公之作。,官别其宜官别其宜:划分出每种官职合理的职责范围。。作《立政》《立政》:今存《尚书》中。主要向成王讲述天下安定以后,用人和理政方针。,便百姓。百姓说百姓:西周时对贵族阶级的总称。说:“同“悦”。

成王居于丰京,当时天下虽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职责。写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欢悦

【段意】:写周公辅佐成王。主要叙述了四件事:一是代年幼的成王摄政当国;二是东伐淮夷之叛,使东方安定,巩固了周政权;三是归政于成王,成王知道周公揃爪祝神的事,明白周公的忠诚;四是周公还政后一再以治国之道告诫成王。

周公在丰,病,将没没:同“殁”,死。,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周文王墓也在毕,所以说陪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予小子:天子自己的谦称,此处是成王口气。

周公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

周公卒后,秋未获获:收割庄稼。,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周国:周王都,此处指周都之人。

周公去世那年秋后,庄稼尚未收割,一场暴风雷霆,禾稼倒伏,大树连根拔起。王都的人十分害怕。

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

成王和众大夫穿好朝服打开金縢之书,看到周公愿以己身代武王去死的册文。太公、召公和成王于是问史官和有关人员,他们说:“确有此事,但过去周公命令我们不许说出去。”成王手执册文而泣,

曰:“自今后其无穆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朕小子:成王自己的谦称。,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

说:“今后不要在笃行占卜了!过去周公为王室辛劳,但我年幼不理解。现在上天发威来彰明周公之德,现在我应设祭迎其神,亦合于我们国家之礼。”成王于是举行郊天之礼,果真天下雨,风向反转,倒伏之禾全部立起。

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筑:培土并坚实。。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郊、祭文王:祭祀天帝的仪式在郊外举行,故称“郊”。只有天子才能祭天。这里周成王允许鲁国进行郊祭,是一种特殊的奖赏和荣誉。祭文王:指庙祭文王。鲁国得以庙祭文王,也是一种天子赐予的特殊荣誉。。鲁有天子礼乐者本句意为:鲁国国君可以使用天子所使用的礼仪和乐舞。天子之礼乐,据《礼记·明堂位》称:“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以褒周公之德也:褒:嘉奖。

太公、召公命国人,凡倒下的大树都扶起培实土基。当年大丰收。于是成王特淮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鲁国所以有周天子一样的礼乐,是因为褒奖周公的德行啊

【段意】:写周公之死。分两层:一层写周公死前遗嘱葬自己于成周,而死后成王仍葬他于毕,以示尊崇。二层写周公死后,风雷示警,成王开视金滕册书,明白了周公的苦心,大受感动,误会全消,这时天象转好,获得大丰收。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报政:汇报施政效果。。周公曰:“何迟也?”

周公死时,其子伯禽早在以前接受封国,就是鲁公。鲁公伯禽当初受封至鲁,三年以后才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说:“为何如此迟晚?”

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革:变革。,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

伯禽说:“变其风俗,改其礼仪,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了。”太公受封于齐国,五个月后就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说:“为何如此迅速?”

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太公说:“我简化其君臣之间的仪节,一切从其风俗去做。”等后来太公听说伯禽汇报政情很迟,叹息说:“唉!鲁国后代将要为齐国之臣了,为政不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祭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徐戎:古东夷部族之一,西周时居住在今淮河中下游,曾联合淮夷等抗周。又称“徐夷”。兴反:造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肸誓》:今存于《尚书》中,作《费(bì,必)誓》。,曰: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造反之事,淮夷、徐戎也一起兴兵造反。于是伯禽率军至肸(bì,必)邑讨伐之,写了《肸誓》,说:

“陈尔甲胄胄:头盔。,无敢不善。无敢伤牿牿:关牛马的圈栏。无敢伤牿:深意是保护好牛马以备作战时使用。。马牛其风风:走失。,臣妾逋逃臣妾:男女奴隶。逋逃:逃跑。,勿敢越逐越:远离。逐:追赶。,敬复之复:归还。,无敢寇攘寇攘:劫掠侵扰。,逾墙恒逾墙恒:跳墙,指偷窃物品。

“准备你们的战甲头盔,必须良好。不许毁坏牛栏马圈。马牛走失,奴隶逃跑,军士不得擅离职守去追捕,他人之马牛奴隶跑到自己处要归还。不许劫略侵扰,不许入户盗窃。

鲁人三郊三隧三郊三隧:古以城外为郊,郊外为隧。三郊三隧,此指鲁国西、南、北三方的近郊远郊之人。因东方面临徐戎,需要防守敌人。所以只向三郊三隧之人征发军用物资。,歭而刍茭、糗粮、桢幹歭:准备,备办。刍茭:牲口吃的草。糗粮:干粮。桢幹:筑土墙之工具,夹土之板叫“幹”,支持幹之木桩叫“桢”。,无敢不逮逮:达到,此处指达到要求的物资数量。。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及:到来。,有大刑大刑:指死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鲁国西、南、北三方近郊远郊之人,备办粮草桢幹,不许缺少。甲戌日我军修筑工事征伐徐戎,不许届时不至,否则处以极刑。”发布《肸誓》后,就讨平徐戎,安定了鲁国

【段意】:写伯禽受封为鲁公后的政事。主要写两件事:一写就国后三年报政,不及齐之五月有成,暗示鲁国必将削弱。二写讨平叛乱,使鲁国安定。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茅阙门:简称“茅门”,实际应为“雉门”。《说文·隹部》:“雉古文作。”或省为“弟”,与茅形近,而误为“茅”。诸侯有三门:库门、雉门、路门。外朝在雉门之外。因雉门两旁有高台,称作“阙”,故又名“茅阙门”。

鲁公伯禽死后,其子考公酋继位。考公四年死,其弟熙继位,就是炀公。炀公修建了茅阙门。

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本段所记之鲁国各君谥号及年代,因在我国历史记载正式纪年以前,故与他书多分歧,今择其要一并录于下:考公酋,《世本》作“考公就”、“考公遒”。炀公熙六年卒,《汉书·律历志》作“六十年”。幽公宰,《世本》作“幽公圉”。魏公,《世本》作“微公弗”。献公三十二年卒,《汉书·律历志》作“五十年”。,子真公濞立。

六年炀公死,其子幽公宰继位。幽公十四年,其弟(bì,必)杀幽公自立为君,就是魏公。魏公五十年死,其子厉公擢继位。厉公三十七年死,鲁人立其弟具为君,就是献公。献公三十二年死,其子真公濞(pì,僻)继位。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奔:逃亡。,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周厉王因国人暴动逃亡后,周公与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真公十四年(前841),周厉王为政无道,出逃于彘(zhì,至)邑,周公、召公共同执政。二十九年(前827),周宣王即位。三十年(前826),真公死,其弟敖继位,就是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

武公九年(前817)春,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西行朝拜周宣王。宣王喜欢戏,想立戏为鲁国太子。

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干犯了周先王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犯王命,必诛之诛:诛灭。:故出令不可不顺也。

周之大夫樊仲山甫劝谏宣王说:“废弃长子而立少子,不符合于礼制;不符合礼制,必然触犯先王之命;触犯先王之命必被诛杀:所以发令不可违背礼制。

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政之不立:政令不能具有权威。;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弃上:不服从其统治者。。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

命令难以实行,政令就没有权威;命令被实行而又违背礼制,人民将不服从主上。而下级服务于上级,年轻者服务于年长者,这才符合礼制。

今天子诸侯建:立。,立其少,是教民逆也。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壅:阻塞不能通行。;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

现在天子您立诸侯之继承人,而立其少子,是教给人民违犯礼制。如果鲁国遵从您的命令,诸侯也仿效而行,先王之命必然阻塞难行;如果鲁国不遵从您废长立少的命令,您必要诛伐鲁国,您就等于自己诛伐先王之命。

诛之亦失,不诛亦失,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

那时您诛伐鲁国是错误,不诛伐也是错误,请您慎重考虑。”宣王不听,终于立戏为鲁太子。夏天,武公回鲁国后去世,戏继位,就是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

懿公九年(前807),懿公之兄括的儿子伯御和鲁国人攻杀懿公,立起伯御为鲁相。

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道:同“导”,启发。顺:通“训”,教戒。,以为鲁后鲁后:鲁国君位的继承人。

伯御在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死其君伯御,而询问鲁国公子中谁能启发训导诸侯,让他做鲁国嗣君。

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明神:敬神。,敬事耆老耆老:此处泛指老人。;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遗训:此处指先王之遗训。咨:询问。固实:固,通“故”。故实即已往实践中的典型事例及其相应处理方法。,不干所问干:干犯。,不犯所(知)〔咨〕犯:抵触。

樊穆仲说:“鲁懿公之弟称,庄重恭谨敬事神灵,敬重长者;处理事务执行法规时,必定咨询先王遗训和正确经验,不干犯先王遗训,不抵触正确经验。”

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夷宫:《集解》引韦昭注:“夷宫者,宣王祖父夷王之庙。古者爵命(任命爵位)必于祖庙。”,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宣王说:“好,这样就能训导治理其民众了。”于是在夷宫立称为鲁君,就是孝公。此后,诸侯多有违抗王命的。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大戎杀幽王周幽王二十一年(前771),申侯引犬戎人宗周攻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幽王死后,平王继位,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

孝公二十五年(前771),诸侯背叛周室,犬戎人杀死幽王。秦开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二十七年(前769),孝公死,其子弗湟继位,就是惠公。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惠公三十年(前739),晋人杀其君昭侯。四十五年(前724),晋人又杀其君孝侯

【段意】:写伯禽之后西周时期鲁国十二公事。其中除叙鲁武公从周宣王命废长立少、伯御弑鲁懿公而被杀两事较详外,其余只交代传承世系,文虽简约而眉目清晰。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长庶子:古人称正妻所生为“嫡子”,妾所生为“庶子”。息虽为庶子,但在众嫡庶中年龄最大,称“长庶子”。因为他不是嫡子,所以按嫡长子继承制他不能为君,只能代理。,行君事,是为隐公。

四十六年(前723),惠公死,长庶子息代理政务,执掌君权,就是隐公。

初,惠公適夫人无子適:通“嫡”,正妻为嫡。,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

当初,惠公正妻无子,其贱妾声子生儿子息。息长大后,惠公为息娶宋国女。

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登:高升。,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宋女来到鲁国,惠公看她美丽就夺为自己的妻子。生下儿子允。惠公将宋女升为正妻,立允为太子。到惠公死时,因为允太幼小,鲁人共同让息代理国政,不叫作即位。

隐公五年,观渔于棠渔:渔人捕鱼。这句是指让捕鱼之人陈设取鱼之备,观其取鱼以为戏乐。此举不合君礼。事详见《左传·隐公五年》。《谷梁传》亦谓“礼,尊不亲小事,卑不尸大功。鱼,卑者之事也。公观之,非正也”。。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易:交换。事详《左传·隐公八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因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同母弟,所以赐给郑国祊(bēng,崩)邑,令其在天子祭泰山时,郑国助祭。又因周成王营建洛邑王城时,想迁都于洛邑,所以赐给周公洛邑附近的许田,以便鲁君朝见周王时住宿。后周天子泰山之祀废弃,故祊邑对郑国无用,又因祊远离郑国(祊在今山东费县附近),而许田(在今河南许昌附近)又远离鲁国,所以郑庄公想用郑之祊换鲁之许田。但天子所赐之邑不能随便交换,所以想出一个借口,说让鲁祭祀泰山,而郑祭祀周公(许田有周公庙)。此事至鲁桓公元年才交换完毕。,君子讥之君子讥之:指作史者评论此事时讥贬鲁郑二国擅自交换天子赐邑。

隐公五年(前781),在棠地观看捕鱼。八年(前715),与郑国交换天子所赐之封邑太山的枋(beng,崩)和许田,君子讥贬这件事。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谄:巴结献媚。“百姓便君便君:以您当国君为合宜。,君其遂立遂:终。隐公本为代理,公子挥功他最终还是自立为君,不再让位于太子允。。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

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挥向隐公献媚说:“百姓认为您当国君于民有利,您就不要代理而正式做国君吧。我请求您杀掉子允,您让我当国相。”

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营:建造房屋。老:养老。,以授子允政。

隐公说:“先君有命在前。我是因为允幼小,所以代理国政。现在允已长大,我正营造菟(tù,兔)裘这个地方准备养老,再把国政交给子允。”

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谮:说坏话诬陷。“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

公子挥害怕子允听到自己的话而杀他,反而向子允说隐公的坏话诬陷说:“隐公想正式做国君,除掉你,你要考虑此事。请允许我为你杀死隐公。”子允答应了。

十一月,隐公祭钟巫钟巫:神名。鲁隐公祭钟巫的原因是,当鲁隐公还是公子时,在狐壤地方与郑国作战被俘。郑人把隐公囚禁在郑国大夫尹氏处。隐公买通尹氏,向尹氏家中所立钟巫之神的牌位祈祷,后与尹氏归鲁国,隐公就在鲁国也立起钟巫的神牌,经常祭祀,认为它有灵验。,齐于社圃齐:同“斋”,即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整洁身心。《礼记·祭统》说:“及时将祭,君子乃斋。……及其将斋也防其邪物(指邪念),讫(禁绝)其嗜欲,耳不听乐。”社圃:园名。,馆于氏馆:住宿。。挥使人弑隐公于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十一月,隐公将要祭祀钟巫之神,在社圃斋戒,住在(wěi,伪)氏家中。公子挥派人在氏家杀死隐公,而立子允为鲁君,就是桓公

【段意】:此下详叙春秋时鲁国诸公事。此段写鲁隐公。《春秋》为鲁国史书,记事从鲁隐公元年始。这一年是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鲁隐公是庶长子,他的父亲惠公夺走他的未婚妻,生下允,立为太子。惠公死,隐公年长,代行君政。隐公自卑,总想让子允登位,结果被害。文章写出了隐公的可怜,也暴露了父夺子媳、骨肉相残的丑恶内幕。

解读


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要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激动地回忆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可见,周公的榜样力量是激励司马迁完成《史记》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地来看,周、孔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泯灭个性,过于保守,强调等级,以及由此带来的繁缛的礼仪……凡此种种,要批判地对待。另外,司马迁对周公的极度褒扬之中,也表现出司马迁思想的局限,古人今人多有指出,兹不赘述。下面谈谈本篇在艺术上的特点。

在本篇中,作者正是饱含着激情来塑造周公形象的。作者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的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作者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感人至深。

另外,在本篇中作者“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在客观提供的史料基础上,通过对鲁国历史盛衰的考察和记述,生动地再现了隐桓之事、庆父之乱、襄仲杀嫡立庶、三桓攻伐公室的真实历史画面,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也揭示了鲁国由盛而衰的必然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特地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一是用周公的品德与鲁国后世无道君臣进行强烈对比,二是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义之邦”的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淫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行事则极尽其荒淫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


阅读全文
《史记》30世家·鲁周公世家第三【1】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