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70列传·酷吏列传第六十二【2】
会浑邪等降,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本指天子,后以县官为国家、朝廷的代号。皆仰给:谓流亡的百姓都盼望朝廷发赈济。】,县官空虚。
正巧赶上匈奴浑邪王等投降汉朝,汉朝出动大军讨伐匈奴,山东遇到水涝和干旱的灾害,贫苦百姓流离失所,都依靠政府供应衣食,政府因此仓库空虚。
于是丞上指【丞上指:丞,通“承”。指,经传多将“旨”作“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白金:《通鉴》载:武帝元狩四年(即在位第二十二年):“又造银、锡为白金三品:大者圆之,其文龙,值三千(指铜孔钱);次方之,其文马,值五百;小者椭之,其文龟,值三百。”五铢钱:武帝建元五年废三铢钱,行半两钱。《汉书·武帝纪》:“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钱重五铢,圆形方孔,上铸有“五铢”两篆字。】,笼天下盐铁【笼天下盐钱:笼,垄断、专卖。当时“县官用度太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不佐国家之急”(《通鉴》),故有此请。】,排富商大贾【排富商大贾:排,打击。晁错早在景帝时已提出“重本抑末”的主张,但未引起重视。】,出告缗令【告缗(min)令:缗,丝也,用以贯钱。一千铜孔钱叫一缗。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虚,凡田宅、车船、畜产、奴婢等均按成本纳税,成本值一缗者纳税一算(二十个铜孔钱),故曰缗税。告缗,奖励告发大商贾、大地主隐瞒财产申报不实者。一经告发查明,被告者的财产全部没收入官,告发者可分财产一半,这就叫告缗。因为是皇帝下的诏故称“令”。此令一出,天下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大都破产。】,锄豪强并兼之家【锄豪强并兼之家:锄,诛灭。并兼,指兼并土地的大地主。】,舞文巧诋以辅法。
于是张汤按皇上旨意,请铸造银钱和五铢钱,垄断天下的盐铁经营权,打击富商大贾,发布告缗令,剷除豪强兼并之家的势力,玩弄法律条文巧言诬陷,来辅助法律的推行。
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日晏:天晚。丞相取充位:丞相空充其位,而无实权。时李蔡、庄青翟(《汉书》因避明帝刘庄讳而作“严青翟”)为丞相。】,天下事皆决于汤【天下事皆决于汤:汤为御史大夫,位居副丞相,协助丞相总理国政,又是最高监察长官,奉诏参与审判(汉代监察制度特点之一即监察官握有审判权,此制终封建之世而未改),现在已总揽全国行政、监察、司法、财政于一手,作者故有此谓。】。
张汤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的财用情况,一直谈到傍晚,天子也忘记了吃饭时间。丞相无事可做,空占相位,天下的事情都取决于张汤。
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侵渔,于是痛绳以罪【痛:狠狠地。】。则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指:指斥,指责。】。汤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
致使百姓不能安心生活,骚动不宁,政府兴办的事,得不到利益,而靠官污吏却一起侵夺盗窃,于是就彻底以法惩办。从三公九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都指责张汤。张汤曾经生病,天子亲自前去看望他,他的高贵达到这种地步。
匈奴来请和亲,群臣议上前。博士狄山曰:“和亲便。”上问其便,山曰:“兵者凶器,未易数动。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平城: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公元前200年汉高帝率军迎击匈奴入侵,被围困于平城东白登山,七日乃解。】,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
匈奴来汉朝请求和亲,群臣都到天子跟前议论此事。博士狄山说:“和亲有利。”皇上问他有利在何处?狄山说:“武器是凶险的东西,不可以屡次动用。高帝想讨伐匈奴,被围在平城,就和匈奴结成和亲之好。孝惠、高后时期,天下安定快乐。待到孝文帝时,想征讨匈奴,结果北方骚扰不安、百姓苦于战争。
孝景时,吴楚七国反,景帝往来两宫间【往来两宫间:两宫即景帝所住未央宫(《汉书·景帝纪》和《通鉴》均载景帝崩于未央宫)与窦太后所住长信宫(《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长信,太后之宫也。”)。“往来”目的乃母子商议对策。一九六八年河北满城发掘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景帝子)及其妻窦绾合墓,绾之墓穴中有长信宫灯一架,考古学家认为这是窦太后给她内侄孙女窦绾的陪嫁品,也是窦太后住长信宫的物证,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写作小组《满城汉墓的发掘经过》,载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谓:“愚按改两宫为东宫,间字不可解。”今史籍和物证俱在,足以正史家之误了。】,寒心者数月。吴楚已破,竟景帝不言兵【竟:终于。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天下富实。
孝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景帝往来于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忧心了几个月,吴楚七国叛乱平坚后,直到景帝去世不再谈论战争,天下却富裕殷实。
今自陛下举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民大困贫。由此观之,不如和亲。”上问汤,汤曰:“此愚儒,无知。”
如今自从陛下发兵攻打学努,国内因此而财用空虚,边境百姓极为困苦。由此可见,用兵不如和亲。”皇上又问张汤,张汤说:“这是愚蠢的儒生,无知。”
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若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蕃臣不自安。臣固知汤之为诈忠。”
狄山说:“我固然是愚忠,象御史大夫张汤却是诈忠。象张汤处理淮南王和江都王的案子,用严酷的刑法,放肆地诋毁诸侯,离间骨肉之亲,使各封国之臣自感不安。我本来就知道张汤是诈忠。”
于是上作色曰【作色:变色、发怒。】:“吾使生居一郡,能无使虏入盗乎【居:守。能无句:能够不让匈奴入边为盗吗?】?”曰:“不能。”曰:“居一县?”对曰:“不能。”复曰:“居一障间【障:边塞险要之处另行筑城,置吏士防守,以御寇盗。】?”
于是皇上变了脸色,说:“我派你驻守一个郡,你能不让匈奴进京来抢掠吗?”狄山说:“不能。”皇上说:“驻守一个县呢?”狄山回答说:“不能。”皇上又说:“驻守一个边境城堡呢?”
山自度辩穷且下吏【自度辩穷且下吏:度(duo),估计。辩穷,辩论到理曲词穷。且,将。吏,法官。下吏,交法官治罪。】,曰:“能。”于是上遣山乘鄣【乘:登。登而守之。鄣:同“障”。】。至月馀,匈奴斩山头而去。自是以后,群臣震慑【震慑:震恐慑服。慑,迫于威力,惧而屈服,非心服也。】。
狄山自己想到,如果辩论到无话回答,皇上就要把自己交给法官治罪,因此说:“能。”于是皇上就派遣狄山登上边塞城堡。过了一个多月,匈奴斩下狄山的头就离开了。从此以后,群臣震惊恐惧。
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操。始汤为小吏时,与钱通【与钱通:跟张汤以利相交。】,及汤为大吏,甲所以责汤行义过失【所以:即以所。田甲拿从前“钱通”之事指责张汤道德行为上的过失。】,亦有烈士风【烈士风:具有儒家士子重义守节之风。】。汤为御史大夫七岁【七岁: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元狩三年“三月壬辰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杀。”元鼎二年又载:“太傅石庆为御史大夫。”其间相距也是六年。汤为御史大夫“七岁”有误。】,败。
张汤的门客田甲虽是商人,却有贤良的品行。张汤开始做小官时,他与张汤以钱财交往,待张汤当了大官,他责备张汤品德道义方面的过错,很有忠义之士的风度。张汤当了七年御史大夫,失败了。
河东人李文尝与汤有郤【郤:同“隙”,裂也。谓感情有裂痕。】,已而为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属官,秩千石。于汉时宫中藏书之处兰台掌图籍秘书,兼司纠察。】,恚【恚(hui):怨恨。】,数从中文书事有可以伤汤者,不能为地【数从句:常常从兰台档案文书中查阅到有可以用来中伤张汤的事,不留余地加以利用。】。
河东人李文曾经同张汤有嫌隙,以后他当了御史中丞,心中怨恨张汤,屡次从宫中文书里寻找可以用来伤害张汤的材料,不留余地。
汤有所爱史鲁谒居,知汤不平【鲁谒居:张汤所宠爱的小吏,知汤遭受不公平。】,使人上蜚变告文奸【上蜚:蜚,同“飞”。向皇上用流言蜚语造谣伤人。变告:匿名告密,可越级直呈皇上。】,事下汤,汤治,论杀文【事下汤:武帝将此案交给张汤。治:处理。论:判决。】,而汤心知谒居为之。
张汤有个喜爱的下属叫鲁谒居,知道张汤对此心中不平,就让人以流言向皇上密告李文的坏事,而这事正好交给张汤处理,张汤就判决李文死罪,把他杀了,他也知道这事是鲁谒居干的。
上问曰:“言变事踪迹安起?”汤详惊曰:“此殆文故人怨之【详惊:详,与“佯”通。佯,假。假装惊讶不知。殆:大概。】。”谒居病卧闾里主人,汤自往视疾,为谒居摩足【主人:指卧病寄居乡村人家。摩足:汤身为朝廷重臣,竟为下吏摩足,不仅有失身分,其中有奸。】。
皇上问道:“匿名上告李文的事是怎样发生的?”张汤假装惊讶地说:“这大概是李文的老朋友怨恨他。”后来鲁谒居病倒在同乡主人的家中,张汤亲自去看望他的病情,替鲁谒居按摩脚。
赵国以冶铸为业,王数讼铁官事【王数讼铁官事:王,赵王刘彭祖,景帝子,武帝兄。铁官,赵国主管铸铁的官,由朝廷委派。赵王曾多次与铁官打官司,张汤常维护铁官而排斥赵王,因此结怨。】,汤常排赵王。赵王求汤阴事。
赵国人以冶炼铸造为职业,赵王刘彭祖屡次同朝廷派来主管铸铁的官员打官司,张汤常常打击赵王。赵王寻找张汤的隐私之事。
谒居尝案赵王,赵王怨之,并上书告:“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大奸【尝案赵王:案,考验,即今所谓审讯。至:甚至,表程度副词。为大奸:图谋反叛,汉法当灭三族。】。”事下廷尉,谒居病死,事连其弟,弟系导官【弟系导官:指鲁谒居之弟以嫌疑罪囚系导官。导官,少府所属舂米工场,有导官会丞。】。
鲁谒居曾经检举过赵王,赵王怨恨他,于是就上告他们二人,说:“张汤是大臣,其属官鲁谒居有病,张汤竟然给他按摩脚,我怀疑两人必定一同做了大的坏事。”这事交给廷尉处理,鲁谒居病死了,事情牵连到他的弟弟,就把他弟弟拘禁在导官署。
汤亦治他囚导官【汤亦治他囚导官:张汤也因处理其他罪囚来到导官。】,见谒居弟,欲阴为之,而详不省【欲阴句:打算暗中帮他开脱,表面却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谒居弟弗知,怨汤,使人上书告汤与谒居谋,共变告李文。
张汤也到导官署审理别的囚犯,看到鲁谒居的弟弟,想暗中帮助他,所以假装不察看他。鲁谒居的弟弟不知道这个情况,怨恨张汤,因此就让人上告张汤和鲁谒居搞阴谋,共同匿名告发了李文。
事下减宣。宣尝与汤有郤,及得此事,穷竟其事【穷竟其事:穷,极。竟,追究。将此案追查到底。】,未奏也。
这事交给减宣处理。减宣曾同张汤有嫌隙,待他接受了这案子,把案情查得水落石出,没有上报。
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至前,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盗发:盗掘。孝文园:即文帝墓霸陵。在西安市东北。瘗(yi)钱:埋在陵中四角的葬钱。瘗,埋葬也。全句说,正当此时,有人盗掘汉文帝陵墓的瘗钱,丞相庄青翟上朝前与张汤相约同向皇上谢罪(以表失职之疚)。到了皇帝跟前,汤想只丞相春夏秋冬四季都在墓陵走,他应当谢罪,跟我张汤有什么相干的?不谢罪。】。
正巧有人偷挖了孝文帝陵园里的殉葬钱,丞相庄青翟上朝,同张汤约定一同去谢罪,到了皇上面前,张汤想只有丞相必须按四季巡视陵园,丞相应当谢罪,与我张汤没关系,不肯谢罪。
丞相谢,上使御史案其事【案:查办。】。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张汤想用“见知故纵法”控告庄青翟。由于张汤太毒辣凶狠,引起三长史为丞相抱不平而共同诬陷他。】,丞相患之。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
丞相谢罪后,皇上派御史查办此事。张汤想按法律条文判丞相明知故纵的罪过,丞相忧虑此事。丞相手下的三个长史都忌恨张汤,想陷害他。
始长史朱买臣【长史:丞相下置两长史,太尉下置一长史,均秩千石。朱买臣:字翁子,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经同乡庄助推荐,武帝召见,说《春秋》,言《楚辞》,武帝悦之,拜为中大夫。后作会稽守,与横海将军韩说等击破东越有功,征为主爵都尉。数年后坐罪,为丞相长史。事见《汉书·朱买臣传》。】,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侍中:官名。往来殿内东厢奏事,为皇帝近臣。】,为太中大夫,用事【用事:当权。如《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而汤乃为小吏,跪伏使买臣等前【跪伏使买臣等前:使,役使、驱走。张汤驱走于买臣等前而行跪伏礼。】。
最初,长史朱买臣是会稽人,攻读《春秋》。庄助让人向皇帝推荐朱买臣,朱买臣因为熟悉《楚辞》的缘故,同庄助都得到皇上的宠幸,从侍中升为太中大夫,当权。这时张汤只是个小官,在朱买臣等面前下跪听候差遣。
已而汤为廷尉,治淮南狱,排挤庄助,买臣固心望【排挤:即上文庄助坐淮南王谋反“上欲释之”,因汤争而被诛。望:怨恨。】。及汤为御史大夫,买臣以会稽守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不久,张汤当了廷尉,办理淮南王案件,排挤庄助,朱买臣心里本来怨恨张汤。待张汤当了御史大夫,朱买臣从会稽太守的职位上调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之中。
数年,坐法废,守长史,见汤,汤坐床上,丞史遇买臣弗为礼。买臣楚士【楚士:楚地人,受楚俗影响慓悍易怒,因此买臣不能忍受怠慢,常想害死张汤。】,深怨,常欲死之。
几年后,因犯法罢官,代理长史,去拜见张汤,张汤坐在日常所坐的椅子上接见朱买臣,他的丞史一类的属官也不以礼对待朱买臣。朱买臣是楚地士人,深深怨恨张汤,常想把他整死。
王朝,齐人也。以术至右内史【以术至右内史:凭玩弄官场权术官至右内史,秩二千石。】。边通,学长短【学长短:熟悉纵横家游说。】,刚暴强人也。官再至济南相。故皆居汤右,已而失官,守长史,诎体于汤【诎体于汤:诎,通“屈”。向张汤行拜伏屈体之礼。】。
王朝是齐地人,凭着儒家学说当了右内史。边通,学习纵横家的思想学说,是个性格刚强爆裂的强悍之人。当官,两次做济南王的丞相。从前,他们都比张汤的官大,不久丢了官,代理长史,对张汤行屈体跪拜之礼。
汤数行丞相事【汤数行丞相事:谓汤越权,与上文“丞相取充位”相应。】,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凌折:凌辱折磨。】。以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君:指丞相庄青翟。】,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
张汤屡次兼任丞相的职务,知道这三个长史原来地位很高,就常常欺负压制他们。因此,三位长史合谋并对庄青翟说:“开始张汤同你约定一起向皇上谢罪,紧接着就出卖了你;现在又用宗庙之事控告你,这是想代替你的职位。我们知道张汤的不法隐私。”
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左,同“佐”,证也。派法官逮捕审讯张汤的证人田信等。】,曰【曰:指田信供辞。】:“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他奸事。
于是就派属吏逮捕并审理张汤的同案犯田信等人,说张汤将要向皇上奏请政事,田信则预先就知道,然后囤积物资,发财致富,同张汤分脏,还有其他坏事。
事辞颇闻【事辞颇闻:指田信被捕与其供辞悉为皇上所闻。】。上问汤曰【上问汤:问,责问,追究。】:“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汤不谢【谢:谢罪,自责。】。汤又详惊曰:
有关此事的供辞被皇上听到了,皇上向张汤说:“我所要做的事,商人则预先知道此事,越发囤积那些货物,这好象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一样。”张汤不谢罪,却又假装惊讶地说:
“固宜有。”减宣亦奏谒居等事。天子果以汤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汤【簿责汤:簿,记录供辞的文簿。使者持簿责问张汤,录之于簿以便回报皇上。】。汤具自道无此,不服。于是上使赵禹责汤。
“应该说一定有人这样做了。”这时减宣也上奏书报告张汤和鲁谒居的犯法之事。天子果然以为张汤心怀巧诈,当面欺骗君王,派八批使者按记录在案的罪证审问张汤。张汤自己说没有这些罪过,不服。于是皇上派赵禹审问张汤。
禹至,让汤曰【让(rang):责备。】:“君何不知分也【分(fen):分寸。适当限度。】。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君所治句:你所办理的案件而被夷家灭族的有多少人了?】?今人言君皆有状【言:检举揭发。状:陈述事实的文字叫状。谓检举揭发的都有证有据。】,天子重致君狱【重:难。】,欲令君自为计【自为计:自己作出裁决,暗示自杀。】,何多以对簿为?”
赵禹来了以后,责备张汤说:“皇上怎能不知道情况呢?你办理案件时,被夷灭家族的有多少人呢?如今人家告你的罪状都有证据,天子难以处理你的案子,想让你自己想法自杀,何必多对证答辩呢?”
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无以塞责:没什么可用以搪塞责任。】。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遂自杀。
张汤就写信谢罪说:“张汤没有尺寸之功,起初只当文书小吏,陛下宠幸我,让我位列三公之位,无法推御罪责,然而阴谋陷害张汤的罪人是三位长史。”张汤于是就自杀了。
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家产直:直,同“值”。奉赐:奉,同“俸”,薪俸、工资。由此可知上文“居物致富,与汤分之”纯属诬枉。】。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
张汤死时,家产总值不超过五百金,都是所得的俸禄和皇上的赏赐,没有其他的产业。张汤兄弟和儿子们仍想厚葬张汤,他母亲说:“张汤是天子的大臣,遭受恶言诬告而死,何必厚葬呢?”于是就用牛车拉着棺材,没有外椁。
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乃尽案诛三长史【尽案:案,同“按”。三长史都按罪被诛。】。丞相青翟自杀【青翟自杀:时在元鼎二年(武帝在位第二十六年),与张汤自杀、三长史被诛同在一年。】。出田信【出:从狱中放出。】。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
天子听到这情况后,说:“没有这样的母亲,生不出这样的儿子。”就穷究此案,把三个长史全都杀了。丞相庄青翟也自杀。田信被释放出去。皇上怜惜张汤,逐渐提拔他的儿子张安世。
赵禹中废,已而为廷尉。始条侯以为禹贼深【贼深:残酷阴狠。】,弗任。及禹为少府,比九卿【比:摆在一起。即位居九卿。】。禹酷急,至晚节【晚节:晚年。】,事益多【事益多:指政治、经济日益混乱,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吏务为严峻,而禹治加缓,而名为平【名为平:称为公平。】。
赵禹中途被罢官,不久当了廷尉。最初,条侯周亚夫认为赵禹残酷阴谋,不肯重用。待赵禹当了少府,与九卿并列。赵禹做事严酷急躁,到晚年时,国家事情越来越多,官吏致力于施行严刑峻法,而赵禹却执法清援,被称为平和。
王温舒等后起,治酷于禹。禹以老,徙为燕相。数岁,乱悖有罪,免归,后汤十馀年,以寿卒于家。
无温舒等人是后起之官,执法比赵禹严酷。因为赵禹年老,改任燕国丞相。几年后,犯有昏乱背逆之罪,被免官,在张汤死后十余年,老死在家中。
【段意】:交错写两酷吏赵禹、张汤。其中穿插许多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既有主次而又围绕张汤,故头绪多而不紊,内容繁而不杂。两人原属小吏,禹因“刀笔积劳”做大官,汤以办陈皇后巫蛊案刻薄起家。两人交欢,共定律令。武帝用兵四夷,民贫国困,为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张汤用严刑峻法压制人民,制定“见知故纵、监临部主法”、“告缗令”,主张造白金和五铢钱,盐铁专卖,本人又一贯枉法而“从谀承意”,炮制无数冤假错案,尤其作御史大夫六年,“天下事皆决于汤”。张汤权势之倾人和武帝对他的殊宠,可谓登峰造极。终于在内哄倾轧中失败自杀。张汤之死,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赵禹晚年办案宽缓,寿卒家中。两吏虽酷却廉洁。武帝吏治由宁成、周阳由曲法逞威,到赵禹、张汤则专务严刑峻法。
义纵者,河东人也【河东: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东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因本区位在黄河以东而言。】。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张次公:大将军卫青部将,击匈奴有功,封岸头侯,坐法失侯。传附《卫将军骠骑列传》。攻剽:抢劫。】。
义纵是河东人。少年时代,曾与张次公一块抢劫,结为强盗团伙。
纵有姊姁【姁(xu):义姁。】,以医幸王太后【幸:受帝王宠爱。】。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姊曰:“有弟无行,不可。”
义纵有个姐姐叫姁,凭医术受到太后的宠幸。王太后问姁说:“你有儿子和兄弟当官吗?”义纵的姐姐说:“有个弟弟,品行不好,不能当官。”
太后乃告上,拜义姁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补上党郡中令:上党,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令,县令,史失其县名。】。治敢行【治敢行:办事果断能干。】,少蕴藉【少蕴藉:蕴,含容。藉,假借。即常谓不卖人情。】,县无逋事【逋(bu):逃亡。】,举为第一。
太后就告诉皇上,任义姁的弟弟义纵为中郎,改任上党郡中某县的县令。义纵执法严酷,很少有宽和包容的情形,因此县里没有逃亡的事,被推荐为第一。
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以捕案太后外孙修成君子仲【修成君:王太后之女号修成君,其子名仲。】,上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
后来改任长陵和长安的县令,依法办理政事,不回避贵族和皇亲。因为逮捕审讯太后的外孙脩成君的儿子仲,皇上认为他有能力,任为河内都尉。
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族灭其豪穰氏之属:穰氏豪霸河肉,渔肉乡民,首恶者自当诛,怎能灭三族?此即下文“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之事例。】,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到任后,他就把当地豪强穰氏之流灭了族,使河内出现道不拾遗的局面。张次公也当了郎官,凭着他的勇敢骠悍当了兵,因为作战敢于深入敌军,获得军功,封为岸头侯。
宁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关都尉:守函谷关之都尉。】。
宁成在家闲居时,皇帝想让他当太守。御史大夫公孙弘说:“我在山东当小官时,宁成做济南都尉,他处理政事就象狼牧羊一样凶。宁成不可以用来治理百姓。”皇上就任命宁成当关都尉。
岁馀,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关东:地区名。秦、汉、唐等定都于陕西的王朝,均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广大地区为关东。吏隶郡国:指隶属关东各郡官吏而出入函谷关者。】,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乳虎:乳虎护子恐伤之,特为凶猛。值:遇逢,见。谓宁成怒像凶恶难看,甚于乳虎。】。”
一年以后,关东郡国的官吏察看郡国中出入关口的人,都扬言说:“宁肯看到幼崽哺乳的母虎,也不要遇到宁成发怒。”
义纵自河内迁为南阳太守,闻宁成家居南阳,及纵至关,宁成侧行送迎,然纵气盛,弗为礼。
义纵从河内调任南阳太守,听说宁成在南阳家中闲居,等到义纵到达南阳关口,宁成跟随身后,往来迎送,但是义纵盛气凌人,不以礼相待。
至郡,遂案宁氏【遂案宁氏:案,查办。案字实由“按”字“考验之义”而来。】,尽破碎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属皆奔亡【孔、暴是南阳两个大族。】,南阳吏民重足一迹【重(chong)足一迹:两脚重叠而行,只有一行脚迹。形容南阳人恐惧万分,不敢放开脚走路。】。
到了郡府,义纵就审理宁氏家的罪行,完全粉碎了有罪的宁氏家族。宁成也被株连有罪,至于孔姓和暴姓之流的豪门都逃亡而去,南阳的官吏百姓都怕得谨慎行动,不敢有错。
而平氏朱彊、杜衍杜周为纵牙爪之吏,任用,迁为廷史。军数出定襄【定襄:郡名,西汉置。辖区相当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和林格尔、清水河等一带。军:指伐匈奴的汉军。】,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
平氏县的朱强、杜衍县的杜周都是义纵的得力属官,受到重用,升为廷史。这时汉朝军队屡次从定襄出兵打匈奴,定襄的官吏和百姓人心散乱、世风败坏,朝廷于是改派义纵做定襄太守。
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馀人【掩:尽。轻系:重罪犯不带刑具如脚镣手铐之类者叫轻系。】,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馀人【私人相视:私下入狱探望家属或亲友。】。纵一捕鞠【纵一捕鞠:一,通通。鞠,审讯。义纵全部给予逮捕审讯。】,曰“为死罪解脱【曰“为死罪解脱”:义纵判决说“(这四百多人)是死罪漏掉的”。】”。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猾民佐吏为治:定襄郡中奸狡巨猾的刁民为了投机,就协助义纵办案,实乃助暴为虐。】。
义纵到任后,捕取定襄狱中没有戴刑具的重罪犯人二百人,以及他们的宾客兄弟私自探监的也有二百余人。义纵把他们全部逮捕起来加以审讯,罪名是“为死罪解脱”。这天都上报杀人数目,共四百余人。这之后,郡中人都不寒而栗,连刁猾之民也辅佐官吏治理政事。
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鹰击毛挚:喻为治凶猛。挚,通“鸷”,猛也。鹰鸟将击,必羽毛猛张。】。
这时,赵禹、张汤都因执法严酷而当了九卿之官,但是他们的治理办法还算宽松,都以法律辅助行事,而义纵却以酷烈凶狠治理政事。
后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民为奸:《通鉴》元狩六年(武帝在位第二十四年)载:“自造白金、五铢钱后,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者不可胜计,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矣。犯者众,吏不能尽诛。”可见金融混乱程度。】,京师尤甚,乃以纵为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
后来正赶上五铢钱和白金起用,豪民乘机施展*诈手段,京城尤其严重,朝廷就用义纵做右内史,王温舒当中尉。
温舒至恶,其所为不先言纵【不先言纵:时义纵为右内史,管长安东区行政,王温舒为中尉,管京师巡逻和治安。两人不协调。】,纵必以气凌之,败坏其功。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取为小治:取,采取。为,给。采取给小事治理。直指:官名,全称“绣衣直指”。御史大夫属官,由朝廷直接派到地方,“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汉书·百官公卿表》)此项新措施,说明吏治十分严峻,大案要案堆积如山。】。
王温舒极凶恶,他所做的事若不预先告知义纵,义纵必定施展个人义气欺凌他,破坏他干的事。他治理政事,杀的人很多,但是急促治理,非但成效不大,反而奸邪之事越来越多,因而直指之官开始出现了。
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阎奉以恶用矣。纵廉,其治放郅都【放:通“仿”,仿效。】。上幸鼎湖【鼎湖:县名。在今河南灵宝县西。】,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卒(cu)起:突然病愈。甘泉:宫名。在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宫以山名。本秦离宫,汉武帝又增筑通天、高光、迎风诸宫,每年夏避暑于此。由鼎湖至甘泉,途经右内史义纵辖区。】,道多不治。
官吏治理政事以斩杀和捆缚为主要任务,阎奉以凶恶被任用。义纵廉洁,他治理政事仿效郅都。皇上驾幸鼎湖,病了好长一段时间,病好了突然驾幸甘泉宫,所行之路多半没有修整,
上怒曰:“纵以我为不复行此道乎?”嗛之【嗛(xian):怀恨。】。至冬,杨可方受告缗,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
皇上发怒说:“义纵以为我不再走这条路了吧?”心中怀恨义纵。到了冬天,杨可正受命主持处理“告缗”案件,义纵以为这将扰乱百姓,部署官吏逮捕那些替杨可出去干事的人。
天子闻,使杜式治。以为废格沮事【废格沮事:杨可受理告缗案,乃奉法行事。义纵捕其部属,被认为是废除和阻止既定规章法令的执行,罪大逆。格,格式,引申为规章。沮(ju),沮遏,阻止。】,弃纵市。后一岁,张汤亦死。
天子听说了这件事,派杜式去处理,认为义纵的做法,是废弃了敬君之礼,破坏了君王要办的事,将义纵弃市。过了一年,张汤也死了。
【段意】:写酷吏义纵虽因人得官,不贪污,能“直法行治,不避贵戚”。迁南阳太守,过函谷关,关都尉宁成为他送迎,至郡,遂查办宁氏,“尽破碎其家”。但为人凶残,作定襄太守,二百多探狱者竟无辜屠杀。朝廷不但不加追究,反升为长安右内史,重用他治理盗铸钱。插叙酷吏王温舒为中尉,“至恶”,“所诛杀甚多”。前两段写吏治曲法、峻法,此段则写“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又插叙与义纵“攻剽为群盗”的张次公也封为岸头侯。说明被武帝任用和晋升的行政、治安、军政要员,多属歹徒恶棍,故吏治愈酷愈糟。义纵弃市在张汤死之前一年。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