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

《史记》70列传·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1】

分享:杨老师 2024-08-19 阅读积累 问答

吴王濞者【濞(bi):刘濞。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初封沛侯,后封吴王。】,高帝兄刘仲之子也【高帝:汉高祖刘邦。西汉第一代皇帝,前202年至前195年在位。】。高帝已定天下【定天下:平定天下。刘邦打败项羽后统一天下,自己称汉太祖高皇帝。】,七年,立刘仲为代王【代王:封国建都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东北),领有云中、雁门、代三郡。】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哥哥刘仲的儿子。高祖平定天下七年后,封刘仲为代王。

而匈奴攻代【匈奴:北方游牧民族,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建立奴隶制国家政权,常南下侵扰。】,刘仲不能坚守【坚守:坚决守卫。】,弃国亡【弃国亡:放弃封地逃跑。国,封地。】,间行走洛阳【间(jian)行:隐蔽地走小路。走洛阳:跑到洛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汉置洛阳县。】,自归天子【归:投案自首。天子:指汉高祖刘邦。】。天子为骨肉故【骨肉:比喻至亲。】,不忍致法【致法:给以法办。】,废以为郃阳侯【废:废除(代王封赐)。郃(he)阳:县名,今陕西郃阳县。】

后来,匈奴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丢弃封国逃跑,抄小路跑到洛阳,向天子自首。天子因为是骨肉兄弟的缘故,不忍依法制裁,只是废黜王号贬他做郃阳侯。

高帝十一年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英布:即黥(qing)布。早年犯法,受过黥刑,故名黥布。陈胜、吴广起义后,以数千人归附。后随项羽,屡次以少胜多,功冠诸侯,前206年立为九江王。后归汉,前203年高帝立为淮南王。高帝十一年因韩信被诛,内心惊恐,勒兵戒备,被人告发,遂反叛。后兵败为番阳所杀。】,东并荆地【并:吞并。荆:汉封国,建都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劫其国兵【劫其国兵:强行挟制了封国的军队。】,西度淮【度:通“渡”。淮:淮水。】,击楚【楚:汉高祖少弟刘交的封国,建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高帝自将往诛之【自将(jiang):自己统率军队。诛:讨伐。】

高祖十一年(前196)秋,准南王英布反叛,向东兼并了荆地,挟持那个地方侯国的军队,西渡淮水,攻击楚国,高祖亲自率军诛讨他。

刘仲子沛侯濞年二十,有气力,以骑将从破布军蕲西会甄【骑将:骑兵将领。从:跟随。破:打败。蕲(qi):蕲县,在今安徽省宿县南蕲县东。会甀(guichui):乡名,今安徽省宿县境内。】,布走。荆王刘贾为布所杀【刘贾:汉高祖堂兄,刘邦称帝后封荆王。】,无后【后:后代。】

刘仲的儿子刘濞这年二十岁,强壮有力,以骑将的身分跟随高祖打败英布的军队在蕲县西边的会甀,而英布逃走。荆王刘贾被英布杀死,没有后嗣。

上患吴、会稽轻悍【吴:吴郡,楚汉之际项羽分会稽郡设置,汉初仍置,汉武帝后废。会(kuai)稽:郡名。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轻悍:轻佻强悍。指民风。】,无壮王以填之【壮:成年。填(zheng):通“镇”,镇守。】,诸子少【诸子:指刘氏的后代。少:年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立濞于沛为吴王:汉高祖刘邦在沛县决定把刘濞封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王(wang):做……的王。】

皇帝担心吴地、会稽地的人浮躁强悍,没有勇壮的王来镇慑他们,自己的儿子们年龄小,就封立刘濞在沛地做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个县。

已拜受印【拜:任命,授予。】,高帝召濞相之【相:察看相貌。】,谓曰【谓:告诉。】“若状有反相【若:你。状:相貌。反:反叛。】”心独悔【独:独自。】,业已拜【业已:已经。】,因拊其背【拊:抚摩。】,告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岂若邪:难道是你吗?】?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顿首:头叩地。

已经拜官受印,高祖让刘濞前来,要为刘濞相面,看后说:“你的容貌有反叛之相。”同时内心后悔起来,但已经任命完了,就轻拍他的后背,告诫他说:“汉兴立以后五十年间东南方向将有叛乱发生,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万不要造反!”刘濞叩着头说:“不敢。

【段意】:高帝时,淮南王英布反叛,并吞并了楚国的封地,挟制了楚国的军队。汉高帝之兄刘仲之子刘濞以骑兵将军的身分随高帝粉碎了英布军。高帝封刘濞作吴王,同时警告刘濞,以后千万不要反叛。

会孝惠、高后时【会:适逢。孝惠:西汉皇帝刘盈。高祖之子,吕太后所生。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即帝位。在位期间吕太后专权。在位七年卒,谥“惠”。高后:汉高祖皇后。姓吕(名雉),故又称吕后。惠帝卒,临朝称制达十六年。】,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务:努力。拊循:安抚。】

到孝惠帝、高后时,天下刚刚安定,一些郡国的诸侯们各自努力安抚自己的百姓。

吴有豫章郡铜山【吴:吴国,刘濞的封国。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盗铸钱【亡命者:逃亡的人。】,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以故:因为这个缘故。无赋:没有赋税。指不向老百姓征收赋税。】,国用富饶【国用:封国的财用。】

吴国拥有豫章郡的铜矿山,刘濞就招募天下亡命之徒私下铸钱,煮海水制盐,因此国家不征赋税,而国家费用富足

【段意】:孝惠帝、高皇后时,刘濞在封国内采铜铸钱,煮海水生产盐,不向百姓征收赋税却很富有。

孝文时【孝文:即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子,立为代王。吕后死后,被大臣周勃等迎立为帝。前197年至157年在位。】,吴太子人见【吴太子:刘濞之子,名贤,字德明。入见:进京朝见。】,得侍皇太子饮博【侍:侍候,陪伴。皇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饮:饮食。博:博戏,又叫局戏。一种赌输赢的游戏,与下棋相似。博局(类似棋盘)分十二道,对赛时,先掷采决定先后,然后行棋,棋子到终点得二筹,最后以得筹多少定输赢。】

孝文帝时,吴王太子入京朝见,得以陪伴皇太子饮酒下棋。

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素:一向,向来。】,博,争道【争道:争夺博局上棋子的通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引:争夺。博局:博盘,类似棋盘。提(di):掷击。】,杀之【杀:击毙。】。于是遣其丧归葬【遣:遣送。】

吴太子的老师都是楚地人,浮躁强悍,又平素骄纵,与皇太子下棋时,为下棋发生争执,态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盘掷击吴太子,打死了他,事后把他的遗体送回吴国埋葬。

至吴,吴王愠曰【愠(yun):生气。】“天下同宗【同宗:同一个祖先。意为刘氏都是一家人。】,死长安即葬长安【长安:西汉都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何必来葬为【来葬:归葬。为: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复遣丧之长安葬【之:往,到。】

到了吴国,吴王怨怒地说:“天下同姓一家,死在长安就应该葬在长安,何必送来吴国下葬呢!”又送遗体到长安下葬。

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稍:逐渐。藩臣:诸侯。】,称病不朝【称病不朝:以生病为托辞不去朝拜天子。】。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京师:首都。这里代指朝廷。以:因。故:缘故,原因。】,验问实不病【验问:查问。】,诸吴使来【吴使:吴王的使者。】,辄系责治之【辄:就。系:捆绑。责:处罚。】

吴王自此逐渐违忤藩臣所应遵守的礼节,称病不肯入朝。京城的人知道他因儿子死的缘故才称病不肯入朝的,经查问确实没有病,此后吴王的使臣一来,就拘禁诘问而治罪。

吴王恐,为谋滋甚【为谋:策划阴谋。指反叛。滋:更加。甚:厉害。】。及后使人为秋请【及:到。使:派遣。秋请:秋季朝见皇帝。】,上复责问吴使者【上:皇上。复:再次,又。】。使者对曰【对:回答。】“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辈:起,批。】,以故遂称病。

吴王害怕了,更积极地策划谋反行动。后来吴王派人进京行秋请的礼节,皇帝又诘问这个使者,使者对皇帝说:“吴王确实没有病,朝廷拘禁惩治好几个使者,因此就称病不来。

且夫‘察见渊中鱼,不祥【且夫:而且,再说。连接词。察见渊中鱼,不详:喻皇帝察觉臣下的阴私,是不吉祥的,将有祸患。】’。今王始诈病【诈病:假称有病。】,及觉【觉:发觉。】,见责急【见:被。】,愈益闭【闭:隐藏。】,恐上诛之,计乃无聊【无聊: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唯上弃之而与更始【唯:希望。弃之:指放弃追究过去的过错。更始:重新开始。】

而且有这样的话‘看得清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现今吴王开始假称生病,等到被朝廷察觉,遭严厉地诘问,就越想隐瞒自己的行为,害怕皇帝杀他,称病的计谋出于无可奈何。希望皇帝捐弃前嫌给吴王重新开始的机会。”

于是天子乃赦吴使者归之【归之:让他们回去。】,而赐吴王几杖【几杖:几案与手杖。供老人靠身和走路时扶持之用。】,老,不朝。吴得释其罪【释:赦免。】,谋亦益解【益:渐渐。解:放弃,消除。】

于是天子就赦免吴国的使者让他们回去,并赐给吴王几、杖,认为他老了,可以不入京朝见。吴王得以解除他的罪过,谋反的事情也就放松了。

然其居国以铜盐故【居国:处理国事。铜盐:指刘濞在封国内采铜铸钱,煮海水生产盐。】,百姓无赋【无赋:没有赋税负担。】。卒践更,辄与平贾【卒践更,辄与平贾(jia):戍卒中有为得到钱代应征者服役的,政府收取应征者的代役金时,总是给予平价的优惠(支付给代征者时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践更,说法不一。一说践更是亲自去服役,一说是代替应征者服役。平贾,即平价,平抑的价格。】

然而他所在的封国因为有铜盐的收益,百姓没有赋税。士兵服役发给代役金,而且给价公平。

岁时存问茂材【岁时:一年中一定季节。岁,一年。时,指四季。存问:慰问。茂材:优秀的人才。】,赏赐闾里【闾里:乡里。此代指老百姓。】。佗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佗:同“他”,其他,别的。亡人:逃亡的人。】,讼共禁弗予【讼(rong):包容。此指保护逃亡者。共:通“供”,指供给逃亡者食宿。禁弗予:禁止(捕捉),不给予。】。如此者四十馀年,以故能使其众【使:支使,支配。】

每年在一定时候去慰问有才能的人,给平民赏赐。其他郡国法吏要追捕的逃犯,吴王就收容他们而不交出。这样做了四十多年,吴王就能支使利用他的百姓了

【段意】:记刘濞与朝廷矛盾的产生和刘濞在封国内收买人心。孝文帝时,刘濞的儿子进京朝见,与皇太子博戏时发生争执被皇太子用博盘打死。从此刘濞称病不朝。朝廷责问,并多次惩罚、拘留吴使者。刘濞担心受到惩处,阴谋反叛。后来天子赦免了刘濞的罪过。然而,刘濞仍在封国内收买民心。其收买民心的措施有:不向老百姓征收赋税;士兵服役,给代役金;每逢年节,慰问才士,赏赐平民,庇护别的郡国追捕的逃亡者。这些措施实行了四十多年,老百姓都能被他使唤。

晁错为太子家令【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颖川(今河南禹县)人。文帝时以文学任太常掌故,景帝时迁中大夫、内史、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劝农立本、徙民备边、抵御匈奴、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前154年吴楚七国以诛晁错为名举兵作乱,晁错为袁盎等所谗,被斩于长安东市,父母妻子兄弟同时被杀。太子:指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家令:太子属官,掌刑狱、钱谷、饮食。】,得幸太子【得幸:得到宠爱。】,数从容言吴过可削【从容(songyong):通“怂恿”。指怂恿太子。过:过失。可:应当,应该。削:削弱。指削弱吴王刘濞的势力。】。数上书说孝文帝【上书:向皇帝呈送书面意见。书,古时下对上的一种文体。说(shui)):劝说。】,文帝宽【宽:宽容。】,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日:一天天。益:更加。横:骄横。】

晁错做太子家令,得到太子的宠幸,多次怂恿太子说吴王有罪应削减他的封地。也多次上书劝说文帝,文帝宽厚,不忍处罚他,因此吴王更加骄横。

及孝景帝即位【孝景帝:刘启,西汉皇帝,文帝子。文帝后七年(前157年)继位。继位后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在位十七年。即位:继承皇位称帝执掌权力。】,错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西汉全国最高监察和执法长官。臣下奏议由御史大夫上呈,皇帝诏令也由御史大夫交丞相下达诸侯王和郡国守相。与皇帝的关系亲近,有时权势超过丞相。】,说上曰【上:指汉景帝刘启。】“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昆弟:兄弟。】,诸子弱【诸子:指刘氏昆弟之子。弱:弱小,指未成年。】,大封同姓【封同姓:封赐同姓的刘氏家族为诸侯王。】,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馀城【故王:先王,此指汉高帝。孽子: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悼惠王:汉高祖庶长子刘肥,立为齐王。王齐:统治齐地(今山东境内)。】,庶弟元王王楚四十馀城【庶弟元王:汉高祖同父异母弟刘交,高帝六年立为楚王。】,兄子濞王吴五十馀城。封三庶孽【庶孽:旁系(亲属)。】,分天下半【分天下半:分给了全国的一半。】

等到景帝即位,晁错做御史大夫,又劝皇帝说:“从前高祖刚刚平定天下时,兄弟少,儿子弱小,就大大赐封同姓的人,所以他的庶子悼惠王封为齐王统辖七十多个县,异母弟刘交做楚元王统辖四十多个县,哥哥的儿子刘濞做吴王统辖五十多个县:分封这三个人,就分去天下的一半。

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郄【太子之郄(xi):指皇太子博戏杀吴太子而引起的矛盾、怨仇。郄,空隙,嫌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诛:杀。】,文帝弗忍【弗:不。】,因赐几杖。德至厚【德:恩德。】,当改过自新。

现今吴王因以前有儿子被打死的嫌隙,假称生病不肯入京朝见,依照古法应杀,文帝不忍心,就赏他几、杖。对他的恩德非常优厚,本当改过自新。

乃益骄溢【乃:竟。骄溢:骄横放肆。】,即山铸钱【即:就在。】,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谋:策划。】。今削之亦反【削:指削减封地,减少权力。】,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亟(ji):急,迅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却更加骄横过度,*近铜矿铸造钱币,煮海水制盐,引诱天下亡命之徒,谋划叛乱。现在削减他也是造反,不削减他也是造反。削减他,反得快,灾祸小;不削减他,反得晚,灾祸大。”

三年冬【三年: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朝【楚王:刘戊,楚元王刘交之孙。文帝六年(前174年)嗣父爵为楚王。】,晁错因言楚王戊往年为薄太后服【因:趁机。薄太后:汉高祖妃子,汉文帝的生母。服:居丧。即穿上丧服为死者守孝表示哀悼。】,私奸服舍【服舍:居丧时所住的屋子。】,请诛之。

景帝三年(前154)冬天,楚王来朝见,晁错借这个机会说楚王刘戊去年为薄太后服丧时,在服丧住的房子里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

诏赦【诏:皇帝的命令文告。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下诏书”。】,罚削东海郡【东海郡:今山东郯城北。】。因削吴之豫章郡、会稽郡【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会(kuai)稽郡:今江苏省苏州市。】

景帝下诏赦免了他的死罪,只是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随之削减了吴的豫章郡、会稽郡。

及前二年赵王有罪【前二年:“三年冬”的前二年,即景帝元年。赵王:刘遂,汉高祖六子刘友之子。封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削其河间郡【河间郡:今河北省献县一带。】。胶西王卬以卖爵有奸【胶西王印(ang):刘印,刘肥之子。胶西,今山东高密县西南。卖爵:出卖爵位。汉景帝采纳晁错重农贵粟的主张,规定,凡向朝廷交纳粮食,朝廷按粮食的多少,给予相应级别的爵位。奸:盗窃,贪污。】,削其六县。

还有两年前赵王有罪,削减了他的河间郡。胶西王刘卬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了他的六个县

【段意】:记晁错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汉文帝时,晁错建议削减吴王刘濞的封地,文帝不忍,未采纳。景帝即位后,晁错仍坚持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他认为,高帝时赐封三个旁支亲属——庶子齐悼惠王、庶弟楚元王、侄儿刘濞,分去了天下的一半。现在吴王刘濞,铸钱煮盐很富有,招致天下亡命之徒,阴谋作乱,应及早削减他的封地,以免酿成大祸。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削减了楚王、吴王、赵王、胶西王的部分封地。

汉廷臣方议削吴【廷臣:朝廷的高级官员。方:正在。议:讨论。】。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已:止,完。】,因以此发谋【发谋:定谋略。】,欲举事【举事:起事。指兴兵叛乱。】

汉朝的大臣正在讨论削减吴王的土地。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有止境,想借机把个人图谋公开,要起兵发难。

念诸侯无足与计谋者【足:值得,够得上。】,闻胶西王勇,好气【好气:好逞血气之勇。】,喜兵,诸齐皆惮畏【诸齐:指齐王刘将闾、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济北王刘志等,他们都是刘肥的儿子,封于原齐地,故称诸齐。惮畏:害怕,畏惧。】,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誂胶西王【于是:因此。乃:就。中大夫:官名,为郎中令的属官,掌议论。誂(tiao):引诱。】

又想到诸侯中没有能共同谋划的人,知道胶西王勇壮,好逞势斗胜,几个齐地的诸侯王都畏惧他,于是派中大夫应高去诱惑胶西王。

无文书【文书:书信。】,口报曰【报:告诉。】“吴王不肖【不肖(xiao):(与父)不相似。自谦之词,意为不贤,无才能。】,有宿夕之忧【宿夕之忧:短时间内遇祸的忧虑。宿夕:旦夕,比喻短时间内。】,不敢自外【自外:自视为外人,自行疏远。】,使喻其欢心【使喻其欢心:派(我来)传达他的好意。】”王曰:“何以教之?”

不带书信,只是口头通报说:“吴王不才,有着很快降临的忧虑,不敢把自己当作外人,使您明白他的好意。”胶西王说:“有何指教?”

高曰:“今者主上兴于奸【今者:现在,当今。主上:指皇上。兴:选拔,提拔。】,饰于邪臣【饰:表彰。】,好小善【小善:小的长处。】,听谗贼【听:听信。谗贼:伤害人的坏话。】,擅变更律令【律令:法令。】,侵夺诸侯之地【侵夺诸侯之地:指削减诸侯王的封地一事。】,征求滋多【征求:征收。滋多:更加多,越来越多。】,诛罚良善,日以益甚【益甚:更加厉害。】

应高说:“现在皇帝任用*臣,被*邪之臣蒙蔽,喜欢眼前的利益,听信谗言,擅自改变法令,侵夺诸侯的封地,对封国征求越来越多,诛杀惩罚善良的人,这些情形日益严重。

里语有之【里语:民间流行的话。】‘舐糠及米【舐糠及米:由舔食糠到舔食米,喻逐渐发展、厉害。】’。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见察:被察觉。】,恐不得安肆矣【安肆:安乐自由。】

俗话说:‘吃完米糠就会吃到米’。吴王和胶西王是有名的诸侯,一旦被注意盯上,恐怕不能安宁自由了。

吴王身有内病【内病:身体内部的病症。】,不能朝请二十馀年【朝请:朝见天子。春天拜见天子叫朝,秋天拜见叫请。】,尝患见疑【患:忧虑。见疑:被怀疑。】,无以自白【自白:自我表白。】,今胁肩累足【胁肩累足:胁肩,缩紧肩膀。累足:并着两足。形容极为恐惧的样子。】,犹惧不见释【释:赦免。】

吴王身患内疾,不能朝见皇帝二十多年了,曾经担心被猜疑,又没有办法解释,现在缩敛肩膀小步走路,犹且害怕不被谅解。

窃闻大王以爵事有適【爵事:指上文“卖爵有奸”一事。適(zhe):通“谪”,过失。】,所闻诸侯削地【诸侯削地:削减诸侯的封地。】,罪不至此,此恐不得削地而已【恐:恐怕。不得:不可能。已:止,完。】”王曰:“然,有之【然:是的。有之:有这事。】。子将奈何?

我听说大王因为卖爵的事而被罚罪,我听说诸侯被削减封地,所犯罪过不该这样处罚,这种惩罚恐怕不只削地就能罢休的。”胶西王说:“是的,有这样的事。你说怎么办呢?”

高曰:“同恶相助【子:你,你们。奈何:怎么办。【同恶(wu)相助:对共同憎恶者相互援助去对付他。相,相互。】,同好相留【同好(hao):志趣相同的人。留:伺候。】,同情相成【同情相成:心思相同的人相互成全。】,同欲相趋【同欲相趋:有共同愿望的人一起追求。】,同利相死【同利相死:有共同利益的人同生共死。】

应高说:“憎恶相同的互相帮助,爱好相同的互相留连,情感相同的互相成全,愿望相同的共同追求,利益相同的死在一起。

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因时循理:顺应形势,遵循事理。】,弃躯以除患害于天下【弃躯:意为牺牲自己。患害:祸害。】,亿亦何乎【亿:推测,猜想。】”王瞿然骇曰【瞿(ju)然:瞪眼惊视的样子。】“寡人何敢如是?今主上虽急【急:急躁,暴躁。】,固有死耳【固有死:本来有一死。】,安得不戴【安得:怎么能。戴:拥护。】

现在吴王自认为和大王有相同的忧虑,愿借着时机顺应事理,牺牲个人身躯为天下除害,想一想可以吗?”胶西王吃惊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做呢?现在皇帝虽然威逼急迫,我本来就有死罪啊,怎能不拥戴他呢?”

高曰:“御史大夫晁错,荧惑天子【荧惑:迷惑。】,侵夺诸侯,蔽忠塞贤【蔽忠塞贤:蒙蔽忠良,阻塞贤能。】,朝廷疾怨【疾怨:怨恨。】,诸候皆有倍畔之意【倍畔:通“背叛”。】,人事极矣【人事:人的所作所为。此指主上所为之事。极:达到了极点。】

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塞忠贞贤良的人,朝廷之臣都有憎恨怨恨之心,诸侯都有背叛之意,人臣之事他已做到极点了。

彗星出【彗星:俗称扫帚星。古人认为彗星出现是灾祸的预兆。】,蝗虫数起【蝗虫数起:蝗虫灾害发生了多次。古人认为这也是不祥的征兆。】,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以起也【愁劳:忧愁劳苦。此指当时的社会形势。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起:起事。】

现在彗星出现,蝗灾不断发生,这是万世难逢的唯一机会,而且忧愁劳苦的时候就是圣人所以产生的时代。

故吴王欲内以晁错为讨【内以晁错为讨:在朝廷内把晁错作为讨伐的对象。】,外随大王后车【后车:副车,侍从之车。】,彷徉天下【彷徉(pangyang):周游,遨游。】,所乡者降【乡:通“向”。】,所指者下【下:攻下。】,天下莫敢不服【莫:没有人。】

所以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借口,在外追随大王车后,驰骋天下,使面对着的地方投降,使手指着的地方攻克,天下没有敢不顺从的。

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诚:如果。幸:庆幸。表谦敬的副词。许:答应。一言:一句话。】,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略:夺取。函谷关:关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汉兵【距:通“拒”,抵御。】。治次舍【治次舍:备办住处。次舍,止息之所。】,须大王【须:等待。】

大王您假使能够答应我一句话,那么吴王就率领楚王攻下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粮食,抗拒汉兵。修筑军队驻扎的房舍,等待大王的到来。

大王有幸而临之【有:通“又”。临之:指到次舍。临,到。】,则天下可并【并:吞并。】,两主分割【两主:指吴王和胶西王。】,不亦可乎?”王曰:“善。”高归报吴王,吴王犹恐其不与【与:结盟。】,乃身自为使【身自为使:亲自当使者。】,使于胶西,面结之【面结之:当面同他结盟。】

大王真的能够幸临,那么天下就可以并吞,两个君主分治天下,不也是可以的吗?”胶西王说:“好。”应高回去报告吴王,吴王犹且担心胶西王不参与起兵发难,就亲自做使者,到胶西出使,当面和胶西王订立盟约

【段意】:记刘濞串联胶西王反叛汉朝的情况。刘濞暗中派大夫应高去联系胶西王,说明反叛朝廷的理由。应高煽动说:当今皇上重用坏人,擅自变更法令,杀戮善良的人,侵夺诸侯们的封地;吴王二十多年不进京朝见,难于得到宽恕,胶西王卖爵事有罪,被削减封地,恐怕还不能了事,吴王与胶西王有共同的忧患。应高还向胶西王陈述举兵的策略,要点有二:一、以讨伐晁错为号召起兵。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蔽塞忠贤、侵夺诸侯封地,讨伐晁错可得到诸侯王响应;二、吴王率领楚王夺取函谷关,守住敖仓的粮食,堵住汉军。应高回去汇报后,吴王亲自前去与胶西王结盟。

胶西群臣或闻王谋【或:有人。】,谏曰:“承一帝【承:辅佐。】,至乐也。今大王与吴西乡【乡:通“向”。】,弟令事成【弟令:即使。】,两主分争,患乃始结【乃:就。结:形成。】

胶西群臣中有的人知道了胶西王的反叛之谋,规劝说:“侍奉一个皇帝,是最快乐的事。现在大王和吴王向西进兵,假使事情成功了,两主定会有分歧争端,灾难就从这开始缠身。

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什二:十分之二。】,而为畔逆以忧太后【畔逆:叛逆。忧太后:使太后担忧。太后,指胶西太后。】,非长策也【长策:良策。】”王弗听。

诸侯的土地不足朝廷各郡的十分之二,而背叛朝廷也会使太后担忧,这不是长远之计啊。”胶西王不听。

遂发使约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发使:派遣使者。】,皆许诺【许诺:答应。】,而曰“城阳景王有义【城阳景王:刘肥次子刘章。与周勃等共诛诸吕迎立代王为文帝,文帝封他为城阳王。前177年死,谥景王。有义:有正义感。】,攻诸吕【诸吕:指吕台、吕产、吕禄。他们都是高后的侄子。高后执政时,诸吕被封为王侯,执掌军政大权。高后死后,诸吕阴谋作乱。】,勿与【勿与:不要(同他)结盟。此时的城阳王实为继承王位的刘章之子城阳共王刘喜。】,事定分之耳。

于是派使者联合齐王、菑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都答允了,而且说:“城阳景王为了正义,攻打那些姓吕的,不要让他参与起兵,事成之后分些土地给他就行了。”

诸侯既新削罚【既:已。新:刚,才。削罚:削减封地,遭受惩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正月:一月。丙午:古代干支纪年的日期。汉吏: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在各王国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吏,如太傅、丞相、中尉等。二千石:汉吏的俸禄,每月一百二十斛谷,是最高级官吏的俸禄等级。】,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发兵西:出动军队向西。】

诸侯近来受到削减土地的惩罚,都震惊恐惧,大多怨恨晁错。等到削减吴国会稽郡、豫章郡的文书发到吴国,吴王首先起兵作乱,胶西王在正月丙午(23)这天杀死了朝廷派来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都如此,于是向西进兵。

齐王后悔,饮药自杀,畔约【畔约:背叛了盟约。】。济北王城坏未完【城:城墙。未完:未修复完善。】,其郎中令劫守其王【郎中令:官名,俸禄为二千石,为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劫守:强制守护。】,不得发兵【不得:不能。】

齐王后来后悔,服毒自杀,违背盟约。济北王的城墙损坏没有竣工,他的郎中令劫持控制着他,使他不能发兵。

胶西为渠率【渠率:即巨帅,大头领。渠,通“巨”。率,通“帅”。】,胶东、菑川、济南共攻围临菑【临菑:县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北。】。赵王遂亦反【遂:刘遂。】,阴使匈奴与连兵【阴使:秘密派遣使者出使。与:结盟。连兵:联合军队。】

胶西王为首领,和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一起率兵围攻临菑。赵王刘遂也反叛了,暗中派使者到匈奴商议联合作战的事。

七国之发也【发:发难,叛乱。】,吴王悉其士卒【悉:全部,尽其所有。动词。】,下令国中曰【国:封国。】“寡人年六十二【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身自将【身自将:亲自带兵。】。少子年十四【少子:小儿子。】,亦为士卒先【先:先导。】

七国发难的时候,吴王全部征召他的士兵,下令全国说:“我年纪六十二岁,亲自统率军队。小儿子年龄十四岁,也身先士卒。

诸年上与寡人比【诸年:各种年龄。比:相等。】,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发:出动。】”发二十馀万人。南使闽越、东越【闽越:古代越族的一支,居住在今福建地区,建都东冶(今福建福州)。刘濞叛乱,闽越未从。】,东越亦发兵从【东越:古代越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今福建、浙江及江西部分地区。从:跟随。】

所以凡是年长和我相同的,年轻和我的小儿子相同的人,都要出征。”征发了二十多万人。派人到南边的闽越、东越去,东越也发兵跟随吴王

【段意】:记七国起兵反叛汉朝。胶西王不听群臣劝阻,派使者邀约了齐王、菑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参与反叛。当朝廷削减吴王会稽、豫章郡的文书到达时,吴王首先起兵,杀了朝廷任命的二千石级别以下的官吏。其他六国(除济北王外)都出动军队向西进发。吴王刘濞要求14岁至62岁的人都参军,共出动了20多万人。东越也出动了军队。

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孝景帝:刘启,前156年即位。三年:即前154年。甲子:古代用干支纪日的日期。】,初起兵于广陵【初:首先。广陵:县名,今江苏扬州市。】。西涉淮【涉:渡。】,因并楚兵【并:合并。】。发使遗诸侯书曰【发:派遣。遗(wei):送给。书:信,文书。】

景帝三年(前154)正月甲子(22),先从广陵起兵出发。向西渡过淮河,于是和楚军会合。派使者送给诸侯的信上说:

“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淮南王:刘安,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立为淮南王。吴楚七国叛乱时因国相反对未参与叛乱。武帝时谋反未遂而自杀。封国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一带。衡山王:刘勃,汉高帝七子刘长之子。封国在今安徽、湖北、河南交界地区。吴楚七国反叛时坚决守卫封地无二心,次年徙王济北,故又称济北王。庐江王:刘赐,刘长之子。封国在今安徽南部和湖北东部。武帝时谋反失败自杀。故长沙王子:高帝时吴芮封长沙王。吴芮第四代无子,其庶子二人封为列侯,未能继承王位,故称长沙王子。封国在今湖南省、江西省一带。】

“吴王刘濞恭敬地问候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已故的长沙王的儿子:

幸教寡人【幸:表敬副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庆幸。】!以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使:派遣。劾:弹劾,揭发检举。系:拴,指拘捕。讯:审讯。治:惩处。】,以僇辱之为故【僇(lu)辱:侮辱。之:他们。指诸侯王。为故:当作能事。故,事。】,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人君:君主。遇:对待。】,绝先帝功臣【绝:抛弃,免除。先帝:指汉高祖刘邦等已故君主。】,进任奸宄【进任:提拔任用。奸宄(gui):为非作歹的人。】,诖乱天下【诖(gua):欺诈。乱:迷惑。】,欲危社稷【危:危害。社稷:国家政权。本指帝王立国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象征国家,故用以指代国家。】

希望得到你们的指教!因为汉朝有*臣,无功天下,却侵夺诸侯的土地,派法吏弹劾囚系审讯惩治诸侯,专以侮辱诸侯为能事,不用诸侯王的礼仪对待刘氏骨肉同胞,抛开先帝的功臣,进用坏人,惑乱天下,想要危害国家。

陛下多病志失【陛(bi)下:对皇帝的尊称。本指殿阶之下,臣下与帝王言,不敢直诉,呼在陛下者转告,故转而用作对帝王的尊称。志失:神志失常。】,不能省察【省(xing)察:醒悟察觉。】。欲举兵诛之【举兵:出动军队。】,谨闻教【谨:恭敬。】

皇帝体弱多病神志失常,不能明察政情。我想要起兵诛讨他们,我恭敬听从各位指教。

敝国虽狭【敝:称自己一方的谦词。狭:小。】,地方三千里【方:方圆。】;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具:备办,准备。】。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馀年【素事南越:一向结交南越。南越,古代越人的一支,分布在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汉朝建立后向汉称臣。】,其王君皆不辞【王君:指南越的头领国王、君长。辞:推辞,拒绝。】,分其卒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馀万。

我国虽然狭小,土地也是方圆三千里;人口虽然少,精锐的士兵也能准备五十万人。本人一向侍奉南越三十多年,他们的君主都不拒绝征召分派士兵跟随我进兵,又可以得到三十多万人。

寡人虽不肖,愿以身从诸王【以身从:亲自跟随。】。越直长沙者【越:南越。直:当,临。长沙:长沙郡,今湖南长沙市。】,因王子定长沙以北【因:由。王子:长沙王之子。定:平定。】,西走蜀、汉中【蜀:蜀郡,治所今四川成都市。】。告越、楚王、淮南三王【告:告诉。】,与寡人西面【西面:面向西,即向西进军。】

本人虽不才,愿亲自追随各位王侯。越正和长沙接壤,他们可追随长沙王的儿子平定长沙以北,然后迅速向西进攻蜀汉。派人告诉东越王、楚王、淮南王三个侯王,和我一起向西进攻;

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河内:郡名,在今河南武陟西南。】,或入临晋关【或:有的,即一部分。临晋关:关名,旧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或与寡人会洛阳。燕王、赵王固与胡王有约【燕王:刘泽,汉高祖从祖兄弟,文帝元年封为燕王。刘濞谋反时的燕王是刘泽之孙刘定国。封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固:原来。胡王:匈奴王。】,燕王北定代、云中【代: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云中: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古城。】,抟胡众入萧关【抟(tuan):聚集。胡众:指匈奴军队。萧关:关名,旧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走长安【走:奔向。】,匡正天子【匡正:纠正。】,以安高庙【高庙:汉高祖刘邦死后的祠庙,此代指皇室、朝廷。】。愿王勉之【愿:希望。勉:努力。】

齐地诸王和赵王平定河间、河内后,有的进入临津关,有的和我在洛阳会和;燕王、赵王本来与匈奴王有盟约,燕王在北方平定代郡、云中郡,然后统领匈奴军队进入萧关,直取长安,纠正天子的错误,来安定高祖庙。希望诸王勉力去做。

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馀年【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同父异母弟,初封文信君,高帝六年(前201年)立为楚王。卒谥元王。其子有刘礼、刘富、刘岁、刘艺、刘调。淮南三王:指淮南、衡山、庐江三王,他们三兄弟是淮南国分立出来的。或:有的人。不沐洗:不洗头洗脚。表示念念不忘报仇雪恨而忘了洗头洗脚。】,怨入骨髓【怨:恨。】,欲一有所出之久矣【一:一旦。出之:离弃朝廷,指背叛。出,离弃。此句言,想有朝一日背离朝廷已经很久。】,寡人未得诸王之意【意:同意。】,未敢听【听:听从。】

楚元王的儿子、淮南的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各自心有所专注已经十多年了,怨恨深入骨髓,想要有所行动已很久了,只是我不得知诸王的心意,不敢听命。

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苟:如果。存亡继绝:使灭亡的国家恢复存在,使断绝了的后代能够继续。】,振弱伐暴【振弱伐暴:拯救弱小,讨伐强暴。】,以安刘氏【安刘氏:安定刘氏政权。】,社稷之所愿也【愿:希望。】。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用:财用,费用。】,积金钱,修兵革【修:造。兵:兵器,武器。革:皮革制的护身衣和盾牌。】,聚谷食【聚谷食:积蓄储备粮食。】,夜以继日,三十馀年矣。

现在诸位王侯如能保存延续将要灭绝的国家,扶弱锄强,来安定刘氏,这是宗庙社稷所希望的。我国虽然贫穷,我节省衣食的费用,积蓄金钱,修治兵器甲胄,积聚粮食,夜以继日的努力,有三十多年了。

凡为此【凡为此: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指发动叛乱,夺取国家政权。】,愿诸王勉用之【用:使用。之:指代上述金钱、兵革、谷食。】。能斩捕大将者【斩:杀。捕:俘获。】,赐金五千斤【金:铜。汉代把金子叫黄金,把铜叫金或赤金。】,封万户【封万户:封赐有万户人口的食邑。】;列将【列将:一般将军。此指斩捕一般将军。】,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裨(pi)将:副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二千石:官秩等级。此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如将作大匠、水衡都尉等列卿及郡太守、诸侯王国相一级的官员。】,千斤,封千户;千石【千石:指俸禄为千石的官员,如丞相长史、太尉长史、御史中丞、太中大夫等。】,五百斤,封五百户:皆为列侯【列侯:汉代二十等爵位的最高一级爵位。】

都是为的今天,希望诸王努力利用这些条件。能逮捕杀死大将军的,赏赐黄金五千斤,封邑万户;逮捕杀死将军的,赏赐黄金三千斤,封邑五千户;逮捕杀死副将的,赏赐黄金二千斤,封邑二千户;逮捕杀死俸禄二千石的官员,赏赐黄金一千斤,食邑一千户;逮捕俸禄一千石的官员,赏赐黄金五百斤,封邑五百户;以上有功的人都可被封为列侯。

其以军若城邑降者【若:或者。】,卒万人【卒万人:指投降的士兵一万人。】,邑万户【邑万户:指封赐给头领有一万户人口的食邑。】,如得大将【如:比照,按照。】;人户五千【人户五千:指军队人数五千,城邑户口五千。】,如得列将;人户三千,如得裨将;人户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差次:等级次序。爵金:爵位和赏金。】

那些带着军队或者城邑来投降的,士兵有万人,城中户口万户,如同得到大将军;士兵城中户数五千的,如同得到将军;士兵城中户数三千的,如同得到副将;士兵城中户数一千的,如同得到二千石的官员;那些投降的小官吏也依职位差别受到封爵赏金。

佗封赐皆倍军法【佗:同“他”,其他,别的。倍军法:比照军功法加倍。】。其有故爵邑者【有故爵邑者:原来有爵位食邑的人。】,更益勿因【更益:另外增加(爵邑)。勿因:不止沿袭保持(故爵邑)。】。愿诸王明以令士大夫【明以令:明确地发布命令。士大夫:此指军士、官吏。】,弗敢欺也。

其他的封赏都一倍于汉朝规定。那些原有封爵城邑的人,只会增加不会保持原状。希望诸王明确地向士大夫们宣布,我不敢欺骗他们。

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往往:处处。】,非必取于吴【非必:不一定。】,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且:将。遗(wei):送给。此指封赐。】。敬以闻【敬以闻:恭敬地让(各位诸侯王)知道。】

我的金钱天下到处都有,不一定到吴国来取,诸王日夜使用也不能用光。有应赏赐的人告诉我,我将前往送给他。恭敬地奉告诸王。

【段意】: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在广陵起兵西渡淮河与楚国兵合并后,向诸侯王送去书信。信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说明起兵的理由。信中说,汉朝出了奸臣,他们侵夺诸侯国的封地,派官吏弹劾、审讯、关押、惩办诸侯,任用坏人,迷惑天子。而天子神智失常不能察觉。二、吴国的军队数量。刘濞自称他可以征集五十万精兵,还可以得到南越派来跟随他的三十多万人。三、起兵的进军路线兵力部署。长沙王的儿子们平定长沙以北地区及蜀郡、汉中郡;越王、楚王、淮南王与吴王西进;齐王、赵王平定河间郡、河内郡、临晋关、洛阳;燕王平定代郡和云中郡,统帅胡军入萧关,和吴王一道直趋长安纠正天子,安定皇室。四、规定军功奖赏标准。信中具体规定了杀死、俘虏大将、将军、副将、二千石级官吏、一千石级官吏赏赐黄金的数量和食邑的户数,获得上述军功的都封列侯;还规定了对投降者的奖赏标准。

解读~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又是西汉前期发动吴楚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汉初,天下统一,人心思定,已成大势所趋。有一些人却总要搞分裂,开历史倒车。刘濞就是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家伙。他凭借山海之利,苦心经营三十多年,最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叛乱,自以为登高一呼会天下响应。结果,他错误估计了形势,也错误估计了自己,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叛乱集团土崩瓦解,刘濞本人也最终落得众叛亲离身死国削的下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代最高统治者作了诸多针砭嘲讽,然而在这篇文章中又表现出对统一的汉王朝的拥戴。这是为什么?因为作者认定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所以才在文章中揭示刘濞必然灭亡的命运。这是作者朴素唯物主义史学观的一种反映,这种求实态度,才使作者站到那个时代的巅峰上俯视古今。

基于这种认识,作者为我们刻划了一位在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枭雄”形象。文章开始“高帝召濞相之”一节,尽管在人物形象上不着一字,却能使人想见他的桀傲不驯。作者笔下的刘濞也决不是一个只知拼命格斗的纠纠武夫,更详尽地为我们介绍了他性格的另一侧面:叛乱前,他“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收买人心,罗致亡命之徒,做充分的准备。在发动叛乱时,始则与胶西王结盟时小心谨慎,继则巧施唇舌煽惑鼓动,交战时审慎部署精心措置。这些都显示刘濞不是一个平庸之辈,他有着自己的“才干”。做为一个野心家,必然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之徒。作者也突出描写了他的这种性格特征:他最初敢于胡作非为称病不朝,后来无所顾忌发动叛乱,竟至放肆宣称“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到此,一个有血有肉的“枭雄”形象才树立起来,三者缺一就不能称之为“枭雄”。只有写了他性格的复杂性,这个人物才不脸谱化,才能有其艺术魅力。

本文中的袁盎、景帝也都有自己的鲜明性格。袁盎的机敏善辩刁钻阴狠,从他不多的言行中是能领略到的。景帝的事前姑容迁就和事后无情镇压的对比,再现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最高统治者的独有风采。


阅读全文
《史记》70列传·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1】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