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

《史记》70列传·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分享:杨老师 2024-08-19 阅读积累 问答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大父:祖父。】,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蒙恬,他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

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作置:设置,建立。】。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

秦庄襄王元年,蒙骜担任秦国的将领,攻打韩国,占领了成皋、荥阳,设置了三川郡。庄襄王二年,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三十七座城池。秦始皇三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了十三座城池。

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尝书狱典文学:曾学习狱法掌管讼狱文书文件。尝:曾经。书狱:学习狱法。典:主持,掌管。文学:有关讼狱的文书文件。】

始皇五年,蒙骜攻打魏国,夺取了二十座城池,设置了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去世。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的儿子叫蒙恬。蒙恬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

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蒙武担任秦国的列将,和王翦一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始皇二十四年,蒙武又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蒙恬的弟弟叫蒙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内史:秦时为治理京师之官。】。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将:统率。】,收河南【河南:今内蒙河套黄河以南地区。】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授给他内史的官职。秦国兼并天下后,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向北驱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用制险塞:以(地形)建造险阻。】,起临洮【临洮:今甘肃岷县。⑨辽东:秦郡名,郡治在今辽宁宁阳。】,至辽东,延袤万馀里【延袤(mào):绵延伸展。】,于是渡河【河:黄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居上郡【上郡:在今陕西榆林东南、无定河北岸。】

修筑长城,利用地理形势,设置要塞,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逶迤绵延一万余里。于是渡过黄河,占据阳山,曲曲折折向北延伸。烈日寒霜,风风雨雨,在外十余年,驻守上郡。

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参乘:此指在皇帝乘坐的车上当陪乘。】,人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这时,蒙恬的声威震摄匈奴。秦始皇特别尊重推崇蒙氏,信任并赏识他们的才能。因而亲近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就陪着始皇同坐一辆车子,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国君跟前。蒙恬在外担当着军事重任而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被誉为忠信大臣。因此,即使是其他的将相们也没有敢和他们争宠的。

【段意】:写蒙恬的家世、功业、地位。祖父蒙骜为秦将,攻韩伐赵取魏屡立战功。父亲蒙武为秦裨将军,攻楚俘虏了楚王。蒙恬破齐有功,官拜内史,后来率兵30万向北扩张,筑造了绵延万里的长城。其弟蒙毅官为上卿,兄弟二人深受秦始皇信任尊宠。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疏远属:远亲。】。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隐宫:宫刑。此句言赵高兄弟都生于其父受宫刑之后。】,其母被刑僇【被刑僇(lu):遭受刑罚。僇,通“戮”。】,世世卑贱。

赵高,是赵国王族中被疏远的亲属。赵高兄弟几人,都是生下来就被阉割而成为宦者的,他的母亲也以犯法而被处以刑罚,所以世世代代地位卑贱。

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中车府令:官名,掌管皇帝乘舆路车。】。高即私事公子胡亥【胡亥:人名,秦始皇少子。】,喻之决狱【喻之决狱:教他判决狱讼。喻:使明白、懂得。】

秦王听说赵高办事能力很强,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赵高就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导胡亥决断讼案。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阿(e)法:枉法。阿:循私,偏袒。】,当高罪死【当:判处。⑨除其宦籍:从记录官员名位的簿册上去掉赵高的名字。】,除其宦藉。帝以高之敦于事也【敦:勤奋努力。】,赦之,复其官爵。

赵高犯下了重罪,秦王让蒙毅依照法令惩处他。蒙毅不敢枉曲法令,依法应当判处死刑,剥夺他的官籍。始皇因为赵高办事勤勉尽力,赦免了他。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

【段意】:写世代卑贱的宦官赵高被秦王封为中车府令,他犯有大罪,被蒙毅依法判以死罪,后被秦王赦免。蒙、赵矛盾由此而起。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道九原,直抵甘泉:从九原直到甘泉。道:从,由。九原:郡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边。甘泉: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上。】,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堑(qian)山堙(yin)谷:挖山填谷。】,千八百里。道未就【未就:没有修成。】

始皇打算巡游天下,路经九原郡,直达甘泉宫。就派蒙恬为他开路,从九原到甘泉,打通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然而,这条通道没能完成。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巡视出游会稽,沿海北上向琅邪。会稽:郡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琅邪:郡名,在今山东胶南诸城一带。秦始皇登琅邪山作台刻石记功德。】。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反:返回。】。始皇至沙丘崩【沙丘:在今河北广宗县境。崩:帝王死称“崩”。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秘之【秘之:指对始皇去世之事保守秘密。】,群臣莫知。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天,御驾外出巡游会稽,依傍着大海,向北直奔琅邪。半途得了重病,派蒙毅转回祷告山川神灵。没等蒙毅返回,始皇走到沙丘就逝世了。始皇逝世的消息被封锁了,文武百官都不知道。

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常从:常常跟随。】。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雅得幸:平素得到宠幸。】,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贱心:杀害之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嗣君,封建时代国君的继位人。】

这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经常侍奉在秦始皇左右。赵高平常就得到胡亥的宠幸,打算立胡亥继承王位,又怨恨蒙毅依法惩处他而没有袒护他,于是就产生了杀害之心。就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策划,拥立胡亥为太子。

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扶苏:人名,秦始皇长子,曾因谏阻坑杀儒生触怒始皇。】、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复请:再询问。】

太子拥立之后,派遣使者,捏造罪名,拟定公子扶苏和蒙恬死罪。扶苏自杀后,蒙恬产生怀疑,又请求申诉。

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以蒙恬属吏,更置:将蒙恬交给主管官吏另外处理。】。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

使者就把蒙恬交给主管官吏处理,另外派人接替他的职务。胡亥用李斯的家臣担任护军。使者回来报告时,胡亥已经听到扶苏的死讯,当下就打算释放蒙恬。赵高唯恐蒙氏再次显贵当权执政,怨恨他们。

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俞(yu):通“愈”,越发。】,则是不忠而惑主也。

蒙毅祈祷山川神灵后返回来,赵高趁机表示替胡亥尽忠献策,想要铲除蒙氏兄弟,就对胡亥说:“我听说先帝很久以前就选贤用能,册立您为太子,而蒙毅劝阻说:‘不可以。’如果他知道您贤明有才能而长久拖延不让册立,那么,就是既不忠实而又盅惑先帝了。

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代:地名,相当于今山西代县等地。】。前已囚蒙恬于阳周【阳周:地名,秦所置县,在今陕西子长县北。】

以我愚昧的浅见,不如杀死他。”胡亥听从了赵高的话,就在代郡把蒙毅囚禁起来。在此以前,已经把蒙恬囚禁在阳周。

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毁恶(wu):诽谤诋毁。】,求其罪过,举劾之【举劾:检举揭发。】

等到秦始皇的灵车回到咸阳,安葬以后,太子就登极即位做了二世皇帝,赵高最得宠信,日日夜夜毁谤蒙氏,搜罗他们罪过,检举弹劾他们。

【段意】:写秦始皇巡视天下,途中病亡于沙丘,赵高与丞相李斯阴谋立公子胡亥为太子,隐瞒始皇驾崩之事,假传圣旨赐死始皇长子扶苏。赐死蒙恬未成,将其拘囚。赵高一心消灭蒙氏,编造谎言怂恿胡亥诛杀蒙毅,蒙毅被拘囚。胡亥立为二世皇帝后,亲近赵高,赵高日夜诋毁诬陷蒙氏兄弟。

子婴进谏曰【子婴:即末代秦王(不称帝),在位46天,刘邦攻入咸阳,子婴投降,后为项羽所杀。】“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李牧是战国时赵国镇守北部边疆的武将,军功显赫。秦国伐赵,施行反间计,诬李牧叛赵。赵王迁听信后杀了李牧,让颜聚率兵抗秦,次年赵国即被灭掉,赵王迁被俘虏。】,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战国时燕王喜用太子丹之谋,派刺客荆轲刺杀秦王(未遂),违背了燕秦盟约。秦于是发兵攻燕,燕王杀了太子丹献给秦。五年后秦灭燕,燕王喜被俘。倍:通“背”,背叛。】,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后胜:人名,战国时齐国之相,被秦国重金收买。后胜之议:后胜的谏议。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后胜劝谏齐王建,不作攻战准备,不帮助另外五国与秦国作战。秦灭五国之后,攻打齐国,齐王建又听从后胜之议,不战而降,当了俘虏。】

子婴进言规劝说:“我听说过去赵王迁杀死他的贤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颜聚,燕王喜暗地里采用荆轲的计谋而背弃秦国的盟约,齐王建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改用后胜的计策。

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

这三位国君,都是各自因为改变旧规丧失了他们的国家而大祸殃及他们自身。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而国君打算一下子就抛弃他们,我私下认为是不可以的,

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独智:独断,自以为是。】。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我听说草率考虑问题的人不可以治理国家,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人不可以用来保全国君。诛杀忠良臣子而起用没有品行节操的人,那是对内使大臣们不能相互信任而对外使战士们涣散斗志啊,我私下认为是不可以的。

【段意】:写子婴竭力劝谏,反对诛杀蒙氏。他列举赵、燕、齐三个君王听信无节操德行之人的计议而诛杀忠臣良将进而自取失国被俘之祸殃的史实,劝胡亥吸取其教训,不要轻率独断,不要杀害蒙氏兄弟。

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御史:官名,掌管文书和记事。曲宫:人名。传(zhuan):驿站的车马。之:去到。】,令蒙毅曰:“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难之【难(nan):反驳,驳诘。此句说秦始皇想立胡亥为太子,蒙毅曾经反对过。】,今丞相以卿为不忠,罪及其宗【宗:宗族。指家族。】。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图之!

胡亥听不进子婴的规劝。却派遣御史曲宫乘坐驿车前往代郡,命令蒙毅说:“先主要册立太子而你却加以阻挠,如今丞相认为你不忠诚,罪过牵连到你们家族,我不忍心,就赐予你自杀吧,也算是很幸运了。你反复地考虑吧!”

毅对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少宦:年轻为官。】,顺幸没世【顺幸没世:随从(君主)受到宠幸直到君主去世。顺:随从。幸:受宠幸。没世:死。】,可谓知意矣【知(zhi):知道,了解。】

蒙毅回答说:“要是认为我不能博得先主的心意,那么,我年轻时作官为宦,就能顺意得宠,直到先主仙逝,可以说是能顺应先主的心意了吧。

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独从:单独随从。】,周旋天下【周旋:周游,应酬。】,去诸公子绝远【去:距离。此句言胡亥远远超过各位公子。】,臣无所疑矣。

要是认为我不了解太子的才能,那么唯有太子能陪侍先主,周游天下,和其他的公子比起来,相差太远了,我还有什么怀疑的。

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敢进谏什么话,敢策划什么计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饰辞:粉饰文辞言语,指狡辩。】,为羞累先主之名【羞累:以牵累(先主之名)为羞。】,愿大夫为虑焉,使臣得死情实【得死情实:指能死于实情不被冤枉。得:能。情实:实情,真相。】

先主举用太子,是多年的深思积虑,我还有什么话敢进谏、还有什么计策敢谋划呢!不是我借口来逃避死罪,只怕牵连羞辱了先主的名誉,希望大夫为此认真考虑,让我死于应有的罪名。

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道:规律,事理。】;刑杀者,道之所卒也【卒:终,尽。】。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此句言秦穆公杀死三位良臣,错怪百里奚,因此立号为“缪”。三良:指奄息、仲行、鍼虎三位良臣,秦穆公死时以三良等77人殉葬。百里奚:秦国贤能之相,立号曰“缪”:缪音mu,通“穆”,古书中常将“穆”写为“缪”。缪又音miu,意为乖错,诈伪。蒙毅认为秦穆公有错误才立号为“缪公”。】

况且顺理成全,是道义所崇尚的;严刑杀戮,是道义所不容的。从前秦穆公杀死车氏三良为他殉葬,判处百里奚以不应得的罪名,因此,他死后给予评定为‘缪’的称号。

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白起:人名,战国时秦将,战胜攻取70余城,封为武安君。后因称病几次拒绝带兵出战触怒昭襄王,被免为士卒,迁出咸阳途中被迫自杀。】。楚平王杀伍奢【伍奢:人名,春秋时楚国大夫,为太子太傅。有人诬陷太子,伍奢劝楚平王不要听信谗言,触怒楚平王,伍奢与儿子伍尚一起被杀。】。吴王夫差杀伍子胥【伍子胥(xu):人名,伍奢之子,其父兄被楚平王杀后,投奔吴国,辅佐吴王夫差伐楚伐越。后来吴王听信谗言,逼迫伍子胥自杀。】

昭襄王杀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死伍奢。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

此四君者,皆为大失【大失:大的过失,错误。】,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籍于诸侯:在诸侯中声名狼藉。籍,指狼籍,即狼藉。】

这四位国君,都犯了重大的过失,而遭到普天下人对他们的非议,认为他们的国君不贤明。因此,在各诸侯国中名声狼藉。

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于无辜’。唯大夫留心!”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

所以说:‘用道义治理国家的人,不杀害没罪的臣民,而刑罚不施于无辜的人身上。’希望大夫认真地考虑!”使者知道胡亥的意图,听不进蒙毅的申诉,就把他杀了。

【段意】:写杀蒙毅的经过。胡亥派人赐死蒙毅,罪名是:先主想确定太子(胡亥),而蒙毅加以非难,是为不忠,当死。蒙毅竭力申辩无此事,无此罪,并列举秦、楚、吴国中四位君王错杀错怪忠臣良将而声名狼藉的史实为教训,希望不要滥杀无罪、滥罚无辜。使者知道胡亥听信赵高的话,记恨蒙毅,因而不听申诉辩解,杀了蒙毅。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法及内史:言刑法牵连到内史。法,刑法。及,达到。内史,指蒙恬。】

二世皇帝又派遣使者前往阳周,命令蒙恬说:“您的罪过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牵连到您。”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将(jiang):统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倍畔:背叛。倍,通“背”;畔,通“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蒙恬说:“从我的祖先到后代子孙,为秦国累积大功,建立威信,已经三代了。如今我带兵三十多万,即使是我被囚禁,但是,我的势力足够叛乱。然而,我知道必死无疑却坚守节义,是不敢辱没祖宗的教诲,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宠。

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成王初立,未离襁(qiang)褓(bao):周成王即位时年幼。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周公旦负王以朝【周公旦负王以朝:周公旦抱着成王接受群臣拜见。周公旦:周公姬旦,周成王的叔父。】,卒定天下。

从前周成王刚刚即位,还不能完全脱离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周公姬旦背负着成王接受群臣的朝见,终于平定了天下。

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沉于河【揃(jian)其爪:剪下自己的指甲。揃,剪。】,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书而藏之记府:(将祷告辞)写下来并藏之于记府。记府:天子保管史策文书之处。】,可谓信矣。

到成王病情严重得很危险的时候,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黄河,祈祷说:‘国君年幼无知,这都是我当权执政,若有罪过祸患,应该由我承受惩罚。’就把这些祷祠书写下来,收藏在档案馆里,这可以说是非常诚信了。

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走:逃跑。】

到了成王能亲自治理国家时,有奸臣造谣说:‘周公旦想要作乱已经很久了,大王若不戒备,一定要发生大的变故。’成王听了,就大发雷霆,周公旦逃奔到楚国。

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沉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反:通“返”,使……回归。】。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周书》:周代史书。参(san)而伍之:言让三卿五大夫发表意见。参:通“三”;伍,即“五”。】’。

成王到档案馆审阅档案,发现周公旦的祷告书,就流着眼泪说:‘谁说周公旦想要作乱呢!’杀了造谣生事的那个大臣,请周公旦回归。所以《周书》上说:‘一定要参差交互地多方询问,反复审察。’

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陵:侵犯,欺侮。】。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桀(jie):夏代最末一个君王,相传是个暴君,奢侈无道。关龙逢:夏代的贤臣,因劝谏被桀杀死。】,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纣(zhou):殷商末代君王,相传是个暴君,非常淫乱。比干:纣王的叔父因劝谏被纣挖心而死。】,身死则国亡。

如今我蒙氏宗族,世世代代没有二心,而事情最终落到这样的结局,这一定是谋乱之臣叛逆作乱、欺君罔上的缘故。周成王犯有过失而能改过振作,终于使周朝兴旺昌盛;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落个身死国亡。

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过可振而谏可觉:过失可以补救消除,纳谏可以省悟、明白。】。察于参伍【察于参伍:言向群臣察询。参,指三卿;伍,指五大夫。】,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从道:应当遵从的规律事理。】

所以我说犯有过失可以改正振作,听人规劝可以察觉警醒,参互交错地审察,是圣明国君治国的原则。大凡我说的这些话,不是用以逃避罪责,而是要用忠心规劝而死,希望陛下替黎民百姓深思熟虑地找到应遵循的正确道路。

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受诏行法:接受皇帝的命令执行刑法。】,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

使者说:“我接受诏令对将军施以刑法,不敢把将军的话转报皇上听。”蒙恬沉重地叹息说:“我对上天犯了什么罪,竟然没有过错就处死呢?”很久,才慢慢地说:

“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起临洮属(zhu)之辽东:从临洮(今甘肃岷县)起连接到辽东(今辽宁辽阳)。属:连接。】,城堑万馀里【城堑(qian):筑城墙,挖壕沟。此句言修缮、连贯万里长城。】,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绝地脉:断了地的脉胳。古人迷信,以为断地脉便获罪于天。】?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我的罪过本来该当死罪啊。起自临洮接连到辽东,筑长城、挖壕沟一万余里,这中间能没有截断大地脉络的地方吗?这就是我的罪过了。”于是吞下毒药自杀了。

【段意】:写秦二世派使者逼死蒙恬的经过。蒙恬一再表白对秦王室的忠诚:一家三代为秦建功立业;自己手握重兵,自知被囚必死而无反叛之意。他引用被奸臣陷害的周公旦忠心耿耿感动了周成王的史实,说明朝廷内有奸孽作乱,希望按古训,让三卿五大夫都发表意见,更希望秦二世像周成王那样知过能改,使国家昌盛,而不要像桀、纣两个暴君杀害贤臣,身死国亡。使者不敢将蒙恬的话转告帝王。蒙恬竟认为自己罪在筑长城破坏了地脉,遂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适:至,到。】,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固轻百姓力:的确以百姓力为轻。指轻易耗费民力。】

太史公说:我到北方边境,从直道返回,沿途实地观察了蒙恬替国修筑的长城和边塞堡垒,挖掘山脉,填塞深谷,贯通直道,本来就是不重视百姓的人力物力。

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痍(yí)伤者未瘳(chou):言战争创伤未愈。痍:创伤。瘳:痊愈。】,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振:通“赈”,救济。】,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务修众庶之和:尽力维护百姓的安定和平。务:致力于,力求。修:搞好。众庶:许多人,指百姓。和:和平,舒适,谐和。】,而阿意兴功【阿(e)意兴功:言迎合秦始皇心意大兴土功。阿,曲从,迎合。兴,兴办,建立。功,工程,土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罪地脉:以断地脉为罪过。】

秦国刚刚灭掉其他诸候的时候,天下人心尚未安定,创伤累累尚未痊愈,而蒙恬身为名将,不在这时候尽力谏诤,赈救百姓的急难,恤养老人,抚育孤儿,致力从事于百姓安定生活的工作,反而迎合始皇心意,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他们兄弟遭到杀身之祸,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吗?哪里是什么挖断地脉的罪过呢?

【段意】:司马迁谈两点看法:一、认为蒙恬挖山填谷筑长城通直道,过分耗费百姓人力财力。二、认为秦灭诸侯后,战争创伤未愈,蒙恬没有竭力劝谏帝王,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国家和平安定,却迎合帝王大兴土功。因此,蒙氏兄弟遭遇杀身之祸是该当的。

解读~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在这篇传记中,主要记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迹。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他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做了将军,大败齐军,屡立战功。始皇兼并天下后,他又率领三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北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土地,修筑长城一万余里,风风雨雨、烈日寒霜,驻守上郡十余年,威震匈奴,受到始皇的推崇和信任。蒙恬在外担当军事重任;蒙毅在内为始皇出谋划策,被誉为忠信大臣。

佞宦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又赦免了他。从此结下怨仇。始皇巡游会稽,中途驾崩,封锁消息。李斯、赵高、胡亥暗中策划,迫使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赵高曾私下侍奉胡亥,深得胡亥宠幸。赵高趁机捏造罪名,日夜毁谤蒙氏,终于把蒙氏兄弟处死。

全文均以概括简练的笔法,客观地记述了蒙氏兄弟的一生事迹。使蒙氏的忠与赵高的谗佞奸诈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使两者形象,忠之所以忠,奸之所以奸,就更加突出、鲜明了,从而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蒙恬自杀前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把自己的罪归咎于挖绝地脉、受到上天应有的惩罚。后来有些史家指责太史公记载“失辞”,是“演说报应”,宣扬迷信。其实赞语末“何乃罪地脉哉”一句,是可以说明太史公并不迷信。这是把蒙恬不愿直接指陈杀害自己的罪魁祸首、有意转换说法,做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解释,表现蒙恬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含蓄、委婉、不露声色的表现手法。这种文学的表现手法,《史记》其它篇章中不乏佐证。作者有意为之,是借以揭露统治者残害功臣的罪行,而不是有意地宣扬迷信。

本传篇末批判了蒙恬在人心未定,痍伤未瘳的情况下,修筑长城、驰道“阿道兴功”,而不顾百姓疾苦,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

阅读全文
《史记》70列传·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