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2】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田部吏:征收田租的官吏。】。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治:惩治。】,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用事者:管事的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因说:趁机陈述。】: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
“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
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奉:遵从。如:按照,依从。上下平:上下公私等各方面都安定。】,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
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府库实:国库充实。】。
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军:驻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乐乘:本燕将,乐毅族人,时去燕留赵,后赵封为武襄君。如:像。】。
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
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譬:比喻。】,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形容秦军声势之大,操练之声使武安城所有房屋的瓦片全都振响。勒:令。】。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
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侯:斥侯,侦察兵。坚壁:坚守军营。壁:军营的围墙,即军营。垒:军营的防护墙等建筑。】。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间:间谍。】。
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
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乃:却,竟然。】,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卷甲而趋之:束甲轻装奔向秦军。甲:铠甲。】,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
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
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悉:全。悉甲:指全副武装全军出动。】。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内之:使之入内。】。”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意:意料。】,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厚集其阵:重点集中赵的兵力。】。不然,必败。”
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
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铁质之诛【就鈇质之诛:受死刑。鈇:铡刀。质:同“锧”,杀人时垫在下面的砧板。】。”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胥后令邯郸:待以后听从赵王的指令。胥:同“须”,等待。邯郸:为赵都,意指赵王。】。”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据:占据。】。”
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
赵奢许诺【许诺:同意。】,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纵:发,放。】。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四散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回国。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
【段意】:为赵奢传。主要表现了赵奢两方面的才能:一是治国之能吏。虽身为小税官,但治法严谨,即使是平原君家也不苟且,不惜以身殉法;终于说服平原君,并得到举荐,治国赋而使赵民殷国富。二是出色的军事才干。力排众议率兵救韩,用反间计及许历的计策出奇致胜,大破秦军解阏与之围,得赐号为马服君。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孝成王:名丹。】。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距:同“拒”,抗拒。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笃:病重。】,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四年以后,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以名使括:凭借赵括的名气而任用他。胶柱而鼓瑟:比喻不懂用人之道,乱用人。柱:瑟上卷弦的轸子。把柱粘住不动,使其不能运转自如,当然不能弹奏成调。】。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合变:灵活应变。】。”赵王不听,遂将之。
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以:认为。当:抵,匹敌。】。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难:驳斥。】,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句意:用兵,是玩命的场合,然而赵括却说得很轻忽。】。使赵不将括即已【即已:就罢了。】,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破:使……破败。】。”
“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身:亲自。所奉饭饮而进食者:捧着饮食且受供奉的人,指赵奢所尊敬、奉养的贤能之士。以十数:数以十计。所友者:当成朋友的人。】,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尽以予:全部用以分给。】,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东向而朝:东向而坐接受臣下的朝见。古以东向为尊。】,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何如其父:与他的父亲比起怎么样。】?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即有如不称:那么,如果有不称职的地方。即:同“则”。】,妾得无随坐乎【随坐:连坐,一起定罪。】?”王许诺。
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悉更约束:全部改变了过去的规章制度。易置:撤换。】。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佯(yang):假装。】,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
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坑:活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段意】:写长平战败的经过,主要写战事,中间插入赵母上书的细节。通过赵母对赵奢、赵括父子的比较,说明孝成王用人不当、中敌奸计是战争失败的根源。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尽:完,指战死。孤:幼年丧父曰孤。】,举兵击赵。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说是“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
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部【鄗(hao):晋邑,今河北省高邑县。】,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尉文:古地名。假相国:时蔺相如已亡,由廉颇摄政,代相国。】。
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免:免官。指被赵括代替。】,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
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何见之晚:见识多么不合事宜。】?夫天下以市道交【以市道交:以做交易的方式交结朋友。】,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繁阳:今河南省内黄县东。】,拔之。
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悼襄王:名偃。】,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大梁:魏都城,今河南开封市。】。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武遂:今河北省徐水县遂城镇。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南。】。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便以李牧为将进攻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一饭斗米,肉十斤:一顿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被:同“披”。尚:还。】。
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
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顷之:一会儿。遗矢:拉屎。】。”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不再把他召回了。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阴:暗中。】。廉颇一为楚将【一:一旦。】,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卒:终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段意】:承前交代廉颇的归宿。廉颇虽屡建战功,加封信平君,但老来并不受悼襄王的重用。于是怒而攻乐乘,奔大梁,更为楚将,在郭开的谄毁下,终不能为赵国效力,客死于楚地。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代雁门:代地雁门郡,今山西西北部以北地带。】,备匈奴。以便宜置吏【便宜:利益,实际需要。】,市租皆输入莫府【市租:交易中产生的税收。莫府:即“幕府”,将军的府署。】,为士卒费。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
日击数牛飨士【击:宰杀。飨:用酒食招待。】,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谨:小心把守。厚遇:优待。】。为约曰:
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
“匈奴即入盗,急人收保,有敢捕虏者斩。【为约:制定约束。即:即使。收保:收拾保卫好。虏:指匈奴。】”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辄:立即。】,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亡:丢失。】。
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虽赵边兵:即使是赵国的守边兵士。】。赵王让李牧【让:责备。】,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田畜:动词,耕田、畜牧。】。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杜:杜绝、堵塞。固称疾:坚持说生病。】。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
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如前:按照从前的办法行事。】,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具:具备,准备齐整。选车:挑选妥当的车辆。】,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百金之士:指勇士,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故称。彀者:指善射之士。彀(gou):把弓拉满。】。
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
大纵畜牧【大纵:大肆放任。】,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佯北:假装败北。委:弃。】。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大率众:大举率领众多士兵。】。
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chán,缠)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陈:同“阵”。张左右翼:像翅膀一样左右包抄、扑击。】,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襜襤(chanlan):指北胡国。】,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dān,丹)褴(lán,兰),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庞煖(xuan)、剧辛:皆赵人,本来两人交好,后煖为赵将,辛为燕将,辛被庞煖所杀。】。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
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宜安:今河北省稾城县西南。桓(yǐ):扈辄即为桓所破。】。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南。】,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zhé,哲),斩杀赵军十万。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
赵王迁七年【赵王迁:即幽缪王,悼襄王子。】,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
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暗中。】,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段意】:为李牧传,着重描写李牧的赫赫战功。他以独特的守攻方式降服匈奴、林胡等外族,固守北疆;既而与司马尚合作,破燕秦、距韩魏,加封武安君。最后,李牧被郭开谗害,赵随之灭于秦,故事结束。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句意:知道到了必死的境地而不畏惧的人,一定是勇敢的人,死不是难事,如何处理死才是难事。】。方蔺相如引璧睨柱【方:正当。引:取过来。】,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势:势头,发展趋向。发:显露。】。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一奋其气:一举振作起勇气。信(shen):同“伸”,伸张。】;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太山:即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处:处理。】!
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段意】:太史公由“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引发议论,称赞蔺相如智勇双全,对相如的高尚品质再次加以高度的赞扬。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