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

《古文观止》卷十二·象祠记·王守仁

分享:杨老师 2024-08-17 阅读积累 问答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灵博山上有座象的祠堂。它的下面有许多苗族人居住着,都把象作为神来祭他。

✦象:舜的弟弟。《史记·五帝本纪》载:“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灵博:灵博山,位于今贵州省黔西县境。✦苗夷:指我国少数民族苗族。✦咸:都、皆。✦神:意动用法,以之为神。

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宣慰使安君,根据苗族人的申请,重修那座祠堂的房屋,并且请我写一篇记。

✦宣尉:宣慰使。明清时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由土司世袭的官。✦新:使动用法,使其焕然一新。✦祠屋:神庙。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者何居乎?”

我问他:“毁掉它呢,还是重修它呢?”他说:“重修它。”“重修它?为什么呢?

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安君说:“这座祠堂的创建,已经没有人了解它的根由。但是我们苗族中住在这里的人,从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祖父追溯到曾祖、高祖以上,都尊敬他,供奉他,并且祭奠他,按时举行,不敢停止。”

✦肇:初,始。✦原:起源。✦蛮夷:此为苗人的自谦之称。我国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溯(sù):上溯。✦曾高:曾祖及高祖。✦禋(yīn)祀:泛指祭祀。✦举:奉立。

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

我说:“为什么会这样呢?象在有鼻那地方的祠堂,唐朝的人曾经毁掉过它。

✦胡然乎:为何如此。✦有鼻:亦作有庳、有卑。古地名,相传舜弟象受封此处,故址在今湖南省道县北。

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象的为人,照做儿子的道理来说是忤逆,照做弟弟的道理来说是傲慢。他的祭祀在唐朝被排斥,在今天却还保存着;他的祠堂在有鼻那地方被毁掉,在这个地方却还兴盛。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

我知道这个道理了:君子喜欢这个人,就会把喜欢的心情推广到在他屋上停留的乌鸦,何况圣人的弟弟呢?既然如此,那么,祭祀的是舜,而不是象。

✦若人:这个人。

意象之死,其在于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

想来,象死的时候,大约在舜舞干羽、有苗归顺之后吧!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的倔强而又凶狠的人难道还少吗?

✦干(ɡān)羽:古代舞者手执的舞具,武舞执干,文舞执羽。既格:归顺之后。✦骜桀(àojié):暴戾不驯。

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益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可是象的祠堂独独能在世上延续下来。我从这里更加能看出舜的德行崇高到极点,进入人心这样的深,德泽流传的遥远而且长久。

✦流泽:流传散布恩德。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

象的忤逆、傲慢,可能他初期是这样罢了,又怎么知道他的结果不被舜所感化呢?

✦见化:被感化。

《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抆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

《书经》上不是说过吗:“舜用孝心能使家庭和睦,长进、善良,不至做坏事。”又说:“他的瞎子似的父亲也变得忠诚老实了。”那就是已经转化为慈祥的父亲了。

✦克谐三句见《尚书·尧典》,意谓其人能以至孝之行谐和其家,使顽父嚣母傲弟皆进于善,使人在奸邪面前望而却步。✦此句见于《孟子·万章》,意谓瞽叟也因之真正顺理而行了。

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人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象若是还不尊敬哥哥,就不可以说家庭和睦。不断向好的方面前进,就不会向坏的方面发展;不向坏的方面发展,就必然会进入好的境界。的确是这样,象原来已经被舜感化了。

✦不弟:不守为弟之道。✦底:停留,滞留。✦奸:邪恶。✦信:果真,确实。

《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孟子说:“帝舜派官员去治理他的国家,象不能够有非法行为了。”

✦此句见于《孟子·万章》,意谓天子派遣官吏来为他治理国家。✦以:以之,因此。✦有为:有所作为。

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

这就是舜对象爱得深,考虑得详尽,支持辅导他的方法周密呀。否则,像周公那样的圣明,管叔和蔡叔还不免于犯法判罪。

✦周:周到细致。✦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姬旦。✦管:管叔姬鲜。✦蔡:蔡叔姬度。周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幼小,周公摄政。管叔和蔡叔造谣说:周公要杀君篡国。同时,和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叛乱。周公平定叛乱后,处死管叔,流放蔡叔。

斯可以见象之见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

这就可以看出象是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够任用贤能的人,而且安于职守,恩德施加到百姓身上,已经逝世了,百姓还在怀念他。

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诸侯的卿,由天子直接任命,这是周朝的官制,也许是向舜分封象的故事学习来的吧!我在这里更加有理由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感化的人。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既然如此,那么,唐朝人毁掉他的祠堂,是依据象的早期表现;今天许多苗族人供奉他,是依据象的最终表现。

✦承:敬奉。✦终:后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

这个道理,我准备把它向世上的人说明白,让大家知道:一个人的恶,即便如同象那样,还可以转变,

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而君子的修养德行,到达它的顶点时,即便有如同象那样的倔强凶暴的人,也还是可以感化他的。


本篇简介


这篇杂记是王守仁在贵州时应当地苗人之请而作的。虞舜的弟弟为众所周知的反面人物,没有人愿意纪念他,可灵博山仍然有许多人在恭恭敬敬地祭祀他,并将他的祠堂修葺一新。文章据此发表议论,推测象受到祭祀的原因:一是舜德深入人心,百姓爱屋及乌;二是不仁不善的象最终被舜德感化,并能任贤使能,泽加于民。最后点出文章立意:“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鼓励众人努力改过从善。王守仁“心学”的核心之一是“致良知”,本文的思想与此是一致的。文章洗炼精粹,文笔生动活泼,说理深刻有力,大有可借鉴之处。


本篇名句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我在这里更加有理由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感化的人。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卷十二·象祠记·王守仁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