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

《古文观止》卷十· 送杨寘序·欧阳修

分享:杨老师 2024-08-17 阅读积累 问答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我曾经得过过度忧劳的病,辞职回家静居休养,也不能治好。

幽忧之疾:内心深处忧郁的疾病。

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不久,向朋友孙道滋学弹琴,学会了宫调的几个曲子,时间一长就爱上它,也就不知道那种病在自己身上了。

学琴于友人:向友人学习琴术。孙道滋:作者朋友,善于演奏,生平不详。受宫声数引:指接受了琴师演奏琴曲的技能。宫声:指古代(宫、商、角、徵、羽)中以宫声为主的调式。引:琴曲的数量单位。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

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小技艺,可是,如果达到了极高的造诣,音响宏大的是宫声,尖细的是羽声,

琴之为技:演奏琴的技能。小:微小。至:极,指达到绝妙境界。大、细:指乐声的强弱。宫、羽:概指宫、商、角、徵、羽五声。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只要你抚着琴弦急骤地弹奏,就能在突然之间变更声调,快速的曲调能够使人凄凉地感到迫促,缓慢的曲调能够使人舒畅地感到平和。

操弦:调弦。骤作:指乐声骤然奏起。变:指声调缓急的变化。凄然以促:情调凄凉而节奏急促。舒然以和:情调舒畅而节奏和婉。

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

有时像倒塌了崖壁,断裂了石头,高山上涌出了瀑布;忽然又像狂风暴雨在夜里到来。

“如崩崖”三句:形容声调激越时的各种不同乐声。

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

有时像失去配偶的男人或者死了丈夫的妇女在悲哀地叹气,突然又像一双小鸟在融洽地此唱彼和。

“如怨夫”二句:一会儿琴声哀怨;一会儿琴声和悦。雍雍:鸟的和鸣声。

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

那忧深思远的琴声,简直就是虞舜和周文王、孔夫子留下来的声音;

舜:据《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按《史记·乐书》集解引有此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文王:周文王姬昌。据《琴操》:“拘幽操,文王拘于羑里而作也。”孔子:子学琴于师襄,作《龟山操》等琴曲。

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

那悲哀愤慨的琴声,简直就是尹伯奇那样的孤儿、屈原那样的忠臣的嗟叹声音。喜怒哀乐的曲调,感动人心必定很深;

伯奇孤子:指周宣王大臣尹吉甫的儿子。吉甫听从后妻挑拨,把伯奇驱逐。伯奇自伤无罪被害,乃投河死。屈原:忠而被谤,作《离骚》咏叹。

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

而纯正、质朴、恬淡和明净的曲调,同尧、舜和三代的言语、孔子的文章、《易经》上的担忧的心思、《诗经》上的怨恨讥刺的歌声没有什么两样。

无以异:没有什么不同。指琴的质朴纯正之音,也能起到如圣人之语、经典之言的忧患怨刺的效果。

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忧思

假如能够用耳朵仔细聆听它,用手指认真学好它,选取其中平和的曲调,来疏导那些郁闷的心情,抒发那些深埋的思想,

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形容弹奏的技巧和琴声的感染力。和:和谐的声音。《礼·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道:通“导”,发泄之意。堙(yīn)郁:胸中郁闷不畅。写:通“泻”,倾泻之意。

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那么,感动人心之处也一定能够到达极其深刻的程度。

至者:指优扬的琴声已达到绝妙的境地。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举进士,不得志

我的朋友杨君,爱好学习,能写文章,屡次应进士考试不能称愿。

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到后来靠了上代的功勋,才到剑浦去做县尉,那里地方很小,又在东南方几千里路以外,这样,他的心里当然是不平的。

荫:指承袭祖先的官爵而做官。剑浦:县名,在今属福建南平市。区区:微小。官职卑微。是:这样。固:必定。

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

再说,他又从小多病,可是南方缺医少药,加上风俗、生活有不同的习惯。

少又多疾:年少多病。少医药:缺少医药。异宜:不适宜,即不习惯。

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

凭他多病的身体,怀着不平的心情,留在不同习惯的环境里,怎么能够闷闷不乐地长久下去呢?

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可是,要使他的心平静下来,从而治好他的病,弹琴也是会有好处的。

于:取。有得:有得到益处。此句指取琴弹奏也将会有所裨益的。

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所以,我写了这篇琴说,来送他远行,并且邀请孙道滋来一起喝酒,送给他一张琴作为临别纪念。

作琴说:写下这篇谈论琴的文章。邀道滋酌酒、进琴:意指邀请自己学琴的老师孙道滋斟酒并且向其敬酒的同时奉上一张琴作为离别的纪念。


本篇简介

杨寘因长期感伤怀才不遇,年轻时就患上“幽忧之疾”,身体赢弱。欧阳修知道杨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同情其遭遇,故当杨寘离京远赴剑浦数千里外就任时,作者写下这篇序文送行,对友人表现出无限的关切。序中着力描写琴声陶冶感情的力量,以自己弹琴疗疾的体会,解除友人对所患之疾的隐患。劝慰杨寘用弹琴来寄托情怀,“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排遣愁绪,去战胜病魔。度过异乡的艰难岁月。文章写得含蓄真切,对琴声的描写形象生动,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储欣对此篇文章评价极高:“千秋绝调,此移我情。风雨如晦,取公此序,朗诵数通,亦足解幽忧之疾。”(见[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六一居士全集录》卷五)


本篇名句


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可是,要使他的心平静下来,从而治好他的病,弹琴也是会有好处的。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卷十· 送杨寘序·欧阳修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