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

《古文观止》卷八·送孟东野序·韩愈

分享:杨老师 2024-08-16 阅读积累 问答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所有东西得不到平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原来没有声音,风搅动它们发出声音。水原来没有声音,风吹动它发出声音。

挠:搅动。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水的腾涌是有东西阻碍了它,水的奔流是有东西堵住了它,水的沸腾是有东西在燃烧它。钟磬等乐器原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它才发出声音。

跃:跳,这里指激起浪涛。或激之:指因物体阻碍水流,形成波浪。炙:烧。金石:指钟、磬一类乐器。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人对于言论也是如此,有了不可抑制的感情这才表达出来。他们歌咏是有了思念的感情,他们哭泣是有了怀念的感情。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一切从嘴里发出来成为声音的,可能都有不平的缘故吧!音乐,是人们在心里有郁结然后向外面发泄出来的,它常常选择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借助它们来发出声音。

假:借助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是东西中善于发出声音的。自然界对于时令也是如此,它常常选择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借助它们来表示。

金:钟。石,指磬。丝:指琴。竹:指箫。匏(páo):指笙竽。土:指埙。革:指鼓。木:指柷敔一类打击乐器。我国古代用这八种质料制成的各类乐器的总称,也称“八音”。

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所以,用鸟声表示春季,用雷声表示夏季,用虫声表示秋季,用风声表示冬季。

四时之相推夺,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

四个季节的递相推移,可能一定有不得平静的缘故吧!这种情况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

推敚(duó夺):推移。敚,同“夺”。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人的声音的精华是语言,文辞对于语言,又是其中的精华所在,特别是那些善于抒发感情的人借助他们来表示。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

在唐、虞时代,咎陶、大禹是善于鸣的人,就借助他们来发表时代的声音。

唐、虞:尧帝国号为唐,舜帝国号为虞。咎陶(gāoyáo高姚):也作咎繇、皋陶。传说为舜帝之臣,主管刑狱之事。《尚书》有《皋陶谟》篇。禹:夏朝开国君主。传说治洪水有功,舜让位于他。《尚书》有《大禹谟》、《禹贡》篇。

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夔不能用文辞表达,自己就借助于《韶》乐来发表时代的声音。夏朝的时候,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的歌来表达当时的声音。

夔:传说中舜的乐官。《韶》:夔所作的乐曲。五子:传说夏王太康荒淫无道,失去权位,他的五个弟弟怨太康失国,作歌以表示心中的怨恨。

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

伊尹表现了商王朝的声音。周公表现了周王朝的声音。所有记载在《诗经》、《书经》等六经中的,都是表现时代声音的优秀人物。

伊尹鸣殷:伊尹名挚,商朝贤相,曾助商汤伐桀。汤死,又辅助汤的孙子太甲。周公鸣周:周公为周武王之弟,曾辅佐成王。

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

周朝衰弱时,孔子这班人大声疾呼起来,他们的声音宏大而且长远。《论语》说:“老天爷打算把孔子当作周王朝的木铎。”难道不是真实的吗?

孔子之徒鸣之:传说孔子周游列国失败后,晚年致力于教育。

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

到了周朝后期,庄周用他的无拘无束、无边无际的言辞来表示。楚国是一个大国,到了灭亡的时候,屈原用楚辞来表示。

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意为庄子的学说与文辞汪洋恣肆,无所拘束。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后遭谗被贬。楚顷襄王时,国事日非。秦兵攻破郢都,屈原投汨罗江自尽。著有《离骚》等不朽诗篇。

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

臧孙辰、孟轲,荀卿是用学说来表达的。

臧孙辰:即春秋时鲁国大夫臧文仲。《左传》、《国语·鲁语》载有他的言论。孟轲:即孟子。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是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孟子》。荀卿:即荀子。战国时赵人,儒家学者,著有《荀子》。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批人,都是用他们的主张来表达的。

杨朱:字子居,战国时魏人。其说重在为我爱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言论散见于《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翟(dí敌):即墨子。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一说宋国)人。墨家学说的创始者,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其言行主要见于《墨子》。管夷吾:字仲,春秋时齐国人,辅佐齐桓公称霸。后人辑有《管子》一书。晏婴:即晏子。字平仲,春秋时齐景公贤相,以节俭力行,显名诸侯。其言行见于《晏子春秋》。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战国时楚国人。道家学说的始祖,相传五千言《老子》(又名《道德经》)即其所作。申不害:战国时郑国人。韩昭侯时为相,十五年,国治兵强。其说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有《申子》。韩非:战国时韩国公子,后出使入秦为李斯所杀。著名法家代表,其说见《韩非子》。慎到:战国时赵国人,著有《慎子》。田骈(pián):战国时齐国人。著《田子》二十五篇,今已佚。邹衍:战国时齐国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时称“谈天衍”。尸佼:战国时晋国人。著有《尸子》,《汉书·艺文志》列入杂家。孙武:即孙子。春秋时齐国人。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张仪:战国时魏国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秦惠王时入秦为相,主“连横”说,游说六国与秦结盟,以瓦解“合纵”战略。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人,著名纵横家。曾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身佩六国相印,为纵约长。

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

秦朝兴起时,李斯发出了秦王朝的声音。汉朝的时候,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特别善于表现时代声音的人。

李斯:战国时楚国人。秦始皇时任廷尉、丞相。他对秦统一天下起过重要作用。有《谏逐客书》。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著名史学家,著有《史记》。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成都人。著名辞赋家,著有《子虚赋》、《上林赋》等。扬雄:字子云,西汉成都人。辞赋家,著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等,又有《太玄》、《法言》等专著。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汉代以下的魏、晋两朝,鸣的人都赶不上古代,但也从来不曾间断过。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就是拿其中最好的来说,他们的声音轻清而且浮夸,他们的节奏繁密而且急促,他们的文辞放荡而且哀怨,他们的思想空虚而且放纵,他们作的文章,杂乱而没有条理。

节数(shuò):节奏短促。清以浮:浅薄而轻浮。弛以肆:弛,松弛,引申为颓废。肆,放荡。

天将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也许是老天爷以为他们的德行丑恶,不肯照顾他们吧!那么,为什么不出现那些善于表达的人呢?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

唐朝得天下以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都用他们所擅长的来鸣。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著名诗人,韩愈《荐士》诗称其“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著有《陈伯玉集》。苏源明:字弱夫,武功人,天宝进士。诗文散见于《全唐诗》、《全唐文》。元结:字次山,河南洛阳人。有《元次山文集》。李白:字太白,有《李太白集》。杜甫:字子美,有《杜工部集》。李观:字元宾,赵州赞皇人。贞元八年()与韩愈同登进士第。擅长散文,有《李元宾文集》。

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

那些活着而地位低下的人中,盂郊字东野者开始用他的诗来鸣。他的诗超出魏、晋的作品,某些无懈可击的已经达到古代作品的高度,其他的也逐渐接近汉代作品的水平了。

浸淫:逐渐渗透。此有接近意。

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

同我交往的人,李翱和张籍是其中突出的。三个人的鸣,的确是好极了。

李翱:字习之,陇西成纪人。他是韩愈的学生和侄女婿。有《李文公集》。张籍:字文昌,吴郡人。善作乐府诗,有《张司业集》。尤:最优异的人。

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

但是不晓得老天爷准备使他们鸣国家的兴旺发达呢?还是打算使他们因身体贫穷饥饿、心情忧愁苦恼而鸣自己的不幸呢?三个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老天爷的手里的。

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

那么,如果做了大官,有什么可喜?如果做了小官,又有什么可悲呢?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东野这次到江南去就职,似乎不大开怀,所以我说了这些命运掌握在老天爷手里的话来安慰他。

役于江南:指赴溧阳就任县尉。唐代溧阳县属江南道。

本篇简介


这是一篇赠别朋友的序文,也是反映韩愈文观点的重要论文之一。全篇以“物不得其平则鸣”立论,由物及人,从古到今,举了一系列例子论证一切文章多为“不平则鸣”的产物,推出“有不得已者而后言”的结论,同时还指出鸣善与否跟时世密切相联,强调了文学作品与社会时代的密切关系。文章通篇叙议结合,作为送别序文,则情深意厚,作为著名文论,则说理透彻。吴楚材、吴调侯评价这篇:“此文得之悲歌慷慨者为多。谓凡形之声者,皆不得已;于不得已中,又有善不善,所谓善不善,又有幸不幸之分。只是从一“鸣”中发出许多议论。句法变换,凡二十九样。如龙之变化,屈伸于天,更不能逐麟逐爪观之。”


本篇名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所有东西得不到平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原来没有声音,风搅动它们发出声音。水原来没有声音,风吹动它发出声音。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卷八·送孟东野序·韩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