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七·原毁·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厚而简约。
✦原毁:原,推究。毁,毁谤。原毁,推究毁谤的根源。✦君子:指士大夫阶级。✦重以周:严格而全面。 ✦轻以约:宽厚而简略。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而全面,所以自己不怠惰;对待别人宽厚而简约,所以别人乐于做好事。
✦怠:松懈,懒惰。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
(有这样一个人)他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舜的为人,是一位实行仁义的人;他探求舜所以成为舜这样圣人的原因,要求自己说:
✦舜:虞舜,传说中的我国远古时代的帝王,史家称颂为帝君。《孟子》说舜“善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所以作者把他作为君的代表。
“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他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他能够这样,而我竟不能这样!”于是早晚思考,改掉那些不如舜的缺点,发扬那些像舜的优点。
✦是:这样。✦乃不能是:难道不能这样。乃,岂,难道。✦就:趋,追求。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
他又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周公的为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探求周公所以成为周公这样圣人的原因,要求自己说:
✦周公:姬旦,西周政治家,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相传他制订礼乐,多才多艺,史家称颂为贤相。所以作者把他作为臣的代表。
“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他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他能够这样,而我竟不能这样!”于是早晚思考,改掉那些不如周公的缺点,发扬那些像周公的优点。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舜,是一位大圣人,后世没有人比得上;周公,是一位大圣人,后世没有人比得上;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这个人竟说:“不如舜,不如周公,是我的毛病。”
✦病:缺点,不足之处。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
这不是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吗!他对待别人,说:“那个人能够有这种优点,这就足够算作好人了;
✦良人:好人。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能够擅长做这种事情,这就足够算作有才能的人了。”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取他一样,不要求他全面;只看他的现在,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惟恐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利益。
✦恐恐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一种优点是容易养成的,一种技艺是容易学会的。他对待别人,竟说:“能够有这种优点,这也就足够了。”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又说:“能够擅长做这种事情,这也就足够了。”这不是对待别人宽厚而简约吗?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现在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他对待自己随便。
✦其责人也详:指求全责备。其待己也廉:廉,少。待己廉,对自己要求很少,不严格。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要求别人全面,所以别人就难于做好事;对待自己随便,所以自己得到的东西很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有这种优点,这也就足够了。”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自己没有什么本领,却说:“我能够做这种事情,这也就足够了。”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
对外欺骗了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不前了。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
这不是对待他自己太随便了吗?他对待别人,说:“他虽然有这种优点,但他的人品不值得称赞;
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他虽然擅长做这种事情,但他的才能不值得称赞。”
✦其用不足称也:他的这一套没有用处,不值得称道。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举出别人的一点,不考虑别人的其馀;追究别人的过去,不考虑别人的现在;提心吊胆地惟恐别人享有声誉。这不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
✦究其旧不图其新:专门追究别人原先的过失,而不想到别人新的成就和进步。✦有闻:出名。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这就叫不以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呢!
✦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不拿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拿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虽然这样说,但这样做的人是有根源的,这根源就是怠惰与妒忌。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怠惰的人不求上进,而妒忌的人怕别人上进。
✦修:追求上进。
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我曾经试过,曾经试着对大家说:“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好人。”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害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那些附和的人,必定是那个人的朋友;不然,就是和他很疏远、不跟他有利害关系的人;不然,就是怕他的人。
✦其应者:那些随声附和的人。✦必其人之与也:必定是那人的党与、朋友等人。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要不然,强硬的人必定要在言语中表示愤怒,懦弱的人必定要在脸色上表示愤怒了。
✦怒于言:用言辞表示愤怒。✦怒于色:以脸色表示愤怒。
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我又曾经对大家说:“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那些不附和的人,必定是那个人的朋友;不然,就是和他很疏远、不跟他有利害关系的人;不然,就是怕他的人。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如果不是上面三种情况,强硬的人必定要在言语中表示高兴,懦弱的人必定要在脸色上表示高兴了。
✦说:同“悦”,高兴。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所以事情做好了,毁谤就发生了,道德高尚了,毁谤就随着来了。
✦事修:事情办好了。✦谤兴:毁谤随之而兴起。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唉!士人处在这种时代,而希望名誉的光大,道德的传播,实在困难哪!
✦光:光大,显著。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居上位而打算有所作为的人,听到我的议论而牢记心中,那么,国家大概有希望可以治理好吧!
✦有作于上者:有作为而又居上位的人。 ✦几而理:几,庶几,差不多。理,治理。理即治,避唐高宗李治违而用。
本篇简介
《原毁》是一篇针砭时弊的论文。韩愈所处的时代正是朋党纷争,世人倾轧的中唐。韩愈本人也屡遭排挤和贬斥。他正是针对这种现实写了这篇文章。作者以儒家的道德观点为理论依据,比较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了“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思想根源在于怠惰和嫉妒。高度赞扬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古之君子”,有力地抨击了习惯于“怠”与“忌”、好指摘别人长短的“今之君子”,呼吁社会改变风气。文章构思严谨,说理透辟。通篇采用对比排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且能够波澜变幻,跌宕生姿,气势不凡。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有评:“《原毁》乃始于责己者。其责己则怠,怠则忌,忌则毁。故原之必于此焉始,并非宽套之论也。此文段段成扇,又宽转,又紧峭;又平易,又古劲,最是学不得到之笔,而不知者乃谓易学。”
本篇名句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事情做好了,毁谤就发生了,道德高尚了,毁谤就随着来了。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