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语言 (三)炼句(必备知识+典例练习)
【必备知识】
一、“炼句”的含义
“炼句”指锤炼语句。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常常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炼句的意义在于:尺幅之内,含不尽之意。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而在言外。所以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对这些炼出来的古诗名句要好好品味鉴赏。
诗歌句意题型的考查,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义深刻的句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同时赏析古代诗歌,也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所以这个考查点是建立在上一个考点的基础上的。
二、常见的命题方式
(1)请对这首诗第某联进行赏析。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句的妙处。
(3)这句诗最具表现力,试简要分析解答。
三、“炼句”常考类别
常考类别 | 特色解读 | 典例 |
内容情感句 | 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自比,表达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选用人才的慨叹 |
语言特点句 | 倒装,有错位之美; 对仗,有整饬之美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全为倒装句,按现代汉语语法顺序,应调整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
表达技巧句 | 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出相思之苦,耐人寻味 |
行文结构句 | 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蹊径,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用于开篇,交代时间、地点,点明季节特征,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
四、答题步骤
(1)分析诗(词)句的意思或描写的意境,把握其内容、情感。
(2)抓住突出的一点(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进行简析,分析表达效果。
(3)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注】 杜牧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采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注】公元842年,杜牧因受权贵排挤,外放黄州。这首诗是他在黄州任上所写。
这首诗歌尾联以景物作结,请赏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
(步骤一:把握诗歌内容)①这首诗歌尾联诗人想象城头上的乌鸦啼叫将唤来天亮,透过眼前凌空的屋檐望见天边的银河;(步骤二:抓住突出一点分析表达效果,此题已给出角度:以景物作结,朝这个角度分析即可)②尾联之景是动与静、近与远、声与色、虚与实的组合,层次丰富,幽静渺远:(步骤三: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③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苦、孤寂之愁以及所依托的失落。以虚檐、白河作结,夏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课后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暮春【注】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定居临安一带(今浙江杭州),部分士人不忘故国,时发感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头运用征鸿和归燕进行比兴,表达了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
B.“一春”是指词人对家乡的怀念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经历了整个春天。
C.钱塘江的春浪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表现词人内心对归乡的期盼欣喜。
D.全词伤春更是伤己,寄寓了词人漂泊之感,思乡之愁,自怜之意,牵挂之情。
★2.有人认为本词“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极妙,请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梅尧臣
雪与春归落岁前,晓开庭树有余妍。
杨花扑扑白漫地,蛱蝶纷纷飞满天。
胡马嘶风思塞草,吴牛喘月困沙田。
我贫始觉今朝富,大片如钱不解穿。
【注】吴牛喘月:比喻因害怕某一事物,见表面相似的事物也害怕。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酬和诗,题目交代了写诗的目的,首联照应题目,点出了春雪降临的时间。
B.清晨雪花落在庭院中的树上,如花朵一样美丽,诗人以花喻雪,写春雪的美丽姿态。
C.颈联以“胡马思塞草”“吴牛困沙田”写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尾联富有调侃意味,诗人见春雪“大片如钱”,感觉自己很富有,可惜春雪无法穿。
★4.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项,“表现词人内心对归乡的期盼欣喜”错误。文中没有“欣喜”的依据。钱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对人有情,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词人曾慨叹“一春憔悴有谁怜”,在人世间无人理解他思乡的痛苦,而江水却能给以深切的同情,起到了对比的作用。
2.①选取了“短篷”“疏柳”“雨”“烟”“南浦”“断桥”六个典型意象,营造了一个烟雨迷蒙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②表现手法上,视听结合,感染力强,令人身临其境。③以景作结,寄情于景,含蓄隽永,富有韵味。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能力。
词人设想自己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本句诗选取了“短篷”“疏柳”“雨”“烟”“南浦”“断桥”六个典型意象,营造了一个烟雨迷蒙的意境,词人借想象之景写出心境的凄凉,寄寓了诗人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本句诗有作者从船舱中望见的景象,如“短篷”“南浦”“疏柳”“断桥”;也描写了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手法上看视听结合,感染力强,令人身临其境。“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以景作结,寄情于景。在思乡痛苦的煎熬中,憔悴而惆怅自怜,又加重思乡之情,同时写出了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寄情于景,含蓄隽永,富有韵味。
3.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胡马嘶风思塞草”写渴望建功立业,“吴牛喘月困沙田”写自身的困境,诗中并没有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①借助比喻。诗人将“春雪”比作“杨花”“蛱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雪纷飞的情态。②使用叠词。“扑扑”“纷纷”两个叠词用于形容春雪飞扬的样子,画面感极强。③用词精炼。“漫”字写出雪花溢满大地的情态,“满”字写出了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态,“白漫地”“飞满天”写雪之多。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根据标题可知,“杨花扑扑白漫地,蛱蝶纷纷飞满天”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用“杨花”“蛱蝶”来比喻春雪,雪在飘落的时候在空中就像杨花、蝴蝶一样,突出雪花形态优美。以“扑扑”“纷纷”两个叠词形容其形态,表现了雪下得大、下得多,画面感极强。同时又富有音韵美。以“白漫地”“飞满天”写雪之多,且动态感强。“漫”和“满”用词精炼。“漫”字写出白茫茫的大雪铺满大地的场景,“满”字写出了雪花到处飞舞的情态。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