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八种常见的诗歌题材 (五)咏物言志诗

分享:杨老师 09-23 诗歌鉴赏 下载支付:1.00点

咏物言志诗——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

特征

内涵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标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常见意象:梅、兰、竹、菊、山泉、凤凰、瀑布、马、荷花、归雁、梧桐、松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内容情感

内容

①单纯咏物

②托物言志(寓意)

③托物喻理

④托物讽世

⑤托物抒怀

典型风格有:生动形象,含蓄蕴藉,意在言外。

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常用技法

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②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教材链接

陆游《卜算子·咏梅》

代表诗人与作品

代表诗人:虞世南、于谦、王冕、王安石等。

代表作品:王安石《梅花》、骆宾王《在狱咏蝉》、郑板桥《竹石》、于谦《石灰吟》、柳宗元《早梅》等。

 

【典例分析】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文学常识]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学识渊博,在经学、文学、史学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与魏源齐名,世称“龚魏”。主张变法革新,强国富民,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其诗歌追求理想,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有屈原、李白诗风余韵,对清末诗坛有较大影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表达方式: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辅相成,互为映衬,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炼字:“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动态化,营造出广阔无边的画面。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情感:展开联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写“落花”,实际表露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情感。这两句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主旨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

译文 (我)在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中看落日西斜,向远处延伸,离开京师,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此便和朝廷远远相隔了)。落花并不是没有情义的东西,它化成春泥后更加地护育新花。

 

1.请发挥想象,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答案] 诗人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诗人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2.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答案] 这里的“离愁”不仅是愤然辞官归乡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更是离别京城,离别自己的事业,离别自己报国的职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3.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答案] (示例一)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示例二)诗歌移情于物,“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答案] 诗人“想舍”的是朝廷的黑暗与腐朽,“不想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课后练习】

【题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菊【注】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

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所写。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诗和唐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菊花作为描写对象的咏物抒怀诗。

B.郑诗所写的菊花独自开放在疏篱边,唐诗中的菊花则开在隐者家园。

C.郑诗笔下的菊花傲风拒霜、独放光华,与唐诗中菊花形象完全不同。

D.郑诗中的“百花”和唐诗中的“玄霜”对表现菊花的品质作用相似。

2.这两首诗中,作者借菊花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罗 隐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注】①颜巷: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②巢居: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犹隐居。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紧扣诗题,用“细玉罗纹”作比,写出了雪花的晶莹剔透,形象生动。

B.颔联写风雪中居住环境的艰苦,并用“旅客愁闻”侧面突出风雪之大。

C.诗人本想寒窗赏雪来寻诗作句,却不曾想被落纸不见的雪花打扰而诗意难觅。

D.本诗以“雪”为纽带将咏物和诗人自身的感触巧妙联系起来,意蕴丰富。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解析】C.“与唐诗中菊花形象完全不同”错误,结合唐诗“一夜玄霜坠碧空”可知,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与郑诗中的菊花傲风拒霜、独放光华有相同之处。选项“形象完全不同”表述不正确。

2.①郑诗塑造了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抒发了诗人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人生追求和坚持气节、不仕元朝的爱国情操;②唐诗以菊花自比,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菊花也是情感的触发点,抒发了作者羁旅思乡之愁。

【解析】郑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紧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

唐诗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地幽然地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淡然中凸现其品质。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同时,菊花也是情感的触发点,抒发了作者羁旅思乡之愁。

3.C 【解析】C.“却不曾想被落纸不见的雪花打扰而诗意难觅”错误。“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写大雪成冰,笔尖冻凝,诗人呵笔挥毫,寒窗创作,寻找灵感,突然一片雪花从窗缝里面飞进来,落在纸上,逐渐消融,顿时诗意大发,下笔成章。  

4.①诗歌前两句中,诗人虽所处环境艰苦,但仍有逸趣欣赏雪景,“细玉罗纹”表达了对雪的观察之细致;用颜回所住陋巷指代自己所住环境之简陋,表明了诗人安贫乐道、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②坦然面对生活的艰苦。因为下雪,野菜被冻上了,采摘不易,还要打扫庭中枯叶烧火做饭,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强地生活。

③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尽管生活如此艰辛,诗人仍在坚持诗文创作,对理想的追求并未因外在环境的艰辛而有所松懈。(若答“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等亦可)

【解析】“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罗纹”指下雪的形状。“颜巷”指颜回所居的陋巷,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里指诗人自己简陋的居处。首联写雪景,大雪晶莹洁白,从天空中盘旋而下;住在陋巷,闭门不出,反而感觉到雪比其他地方下得更要大,仍有逸趣欣赏雪景。用颜回所住陋巷指代自己所住环境之简陋,表明了诗人安贫乐道、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颈联描写雪中清贫生活情形,大雪过后,田野里的野菜覆盖着一层白雪,冻在一起,显得比平日更重,采摘不易;诗人把院子里的落叶清扫一下,松叶带着松油,正好点火烧菜,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强地生活。

大雪纷飞,贫居陋巷,闭门不出,清煮野菜,看似清苦,诗人却不以为苦,反而寒窗苦读,精心创作,恬淡豁达,乐而忘忧,对理想的追求并未因外在环境的艰辛而有所松懈,大有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修为,同时也表明了诗人的志向高洁,令人钦佩。

阅读全文
八种常见的诗歌题材 (五)咏物言志诗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