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八种常见的诗歌题材 (三)山水田园诗

分享:杨老师 09-19 诗歌鉴赏 下载支付:1.00点

山水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明确概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

ü  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

ü  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

ü  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风格:

ü  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

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此类诗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ü  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

李白雄奇豪迈,杜甫早年英气豪迈。表现在描写对象上则通常是一些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

 

 

常见意象与意境

一、田园诗

①意象: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内容:劳作场景、农民疾苦、田园风光、隐居生活。

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情感

ü  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ü  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ü  对劳动人民淳朴农家生活的向往。

ü  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ü  对统治者残酷压迫底层人民的愤怒;对自己身居官位却无能为力的哀叹。

ü  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二、山水诗

①意象:天空、溪水、山石、松林、明月、清风、雨、云、湖泊、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

②内容:风景名胜、山川河流、山林原野、风雨流云、隐逸生活。

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情感

ü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ü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ü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ü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三、隐逸诗

意象:柴门、柴扉、茅屋、结庐、寺庙、钟声、竹轩、竹林、南山、溪水、山石、泉水、静渚、渡头、青苔、云、雨、风、雪、雾、烟、日暮、狭径、山路、村落、炊烟、犬吠、蝉声、鸟鸣、芳草、野花、落花、菊花、梅花、桃花、松柏、樊笼、野人、野老、樵夫。

内容:隐居环境、隐居生活的细节描写,隐居活动的叙述,内心情感的抒发。

依据:标题中常见“隐”“归”“访”“不遇”“寻”“闲居”“山居/宅”“幽居”“宿”等

④情感

ü  通过隐居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ü  表现作者政治失意或仕途不顺后的心灰意冷。[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ü  表达对官场和社会的黑暗、政治斗争勾心斗角、世俗污浊的不满和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ü  表现诗人对高雅情趣、高洁志向、闲适洒脱自由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四、特殊意象的含义

①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诗人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②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③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④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⑤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因美景而产生的愉悦心情。(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例】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例】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例】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出世与入世矛盾心里的折射。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6.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1.听觉角度

①动静结合

【例】

绝 句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

【例】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视觉角度

①绘形、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角度变化上下、俯仰、高低、远近、明暗、点面、大小、正侧、声色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远)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近)

远近对比:

两只黄鹂鸣翠柳,(近)

一行白鹭上青天。(远)

明暗对比:

野径云俱黑,(暗)

江船火独明。(明)

以小见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点面结合: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面)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点)

 

正侧结合:

夜深知雪重,(侧面)

时闻折竹声。(正面)

声色结合: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

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3.细致程度

①工笔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细节描写)

【例】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②白描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例】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储光羲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4.其他方面

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

【例】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实写初春景象反衬离愁别绪)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衬托: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正面映衬天姥之高的。

(二)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的写法。

(三)修辞

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课后练习】

【题1】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得流畅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B.此诗和《归园田居(其一)》都是五言古体诗,节奏舒缓,语言质朴自然而有韵味。

C.“无为忽去兹”和《归园田居(其一)》的“守拙归园田”都表达了诗人不再出仕,永远躬耕田园的决心。

D.全诗按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而且集叙述、抒情、议论于一体。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哪些乐趣。

                                                                                

【题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秋山中作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年间,当时朝政日坏,王维四十多岁,居于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作不以家事自累的典故。③蛩:蟋蟀。

3.下列对本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待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诗歌符合律诗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王维的诗歌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诗运用多种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如用典、以动衬静、融情入境等。

4.《早秋山中作》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全诗按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错误。本诗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故选D。   

2.①登高赋诗之乐,诗歌开头即写出了春秋佳日,诗人登高赏景并赋诗记录。②饮酒之乐,登高赋诗之余,诗人更与邻人互相招呼饮酒,斟酌品尝。③人与人纯真质朴的情谊带来的快慰,人们农忙时期各自归家,闲暇时相互思念,及至披衣相访,写出了人情质朴之乐。④自给自足的农家劳作之乐,诗歌最后表达了自食其力,躬耕自理的劳作之乐。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写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体现出志趣相投的好友们相聚登高赋诗之乐趣。由此看出,登高赋诗之乐,诗歌开头即写出了春秋佳日,诗人登高赏景并赋诗记录。

②“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这里,人与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表现出来了。由此看出,饮酒之乐,登高赋诗之余,诗人更与邻人互相招呼饮酒,斟酌品尝。

③人们“农务各自归”,但“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表现邻里乡亲和谐相处的乐趣。由此看出,人与人纯真质朴的情谊带来的快慰,人们农忙时期各自归家,闲暇时相互思念,及至披衣相访,写出了人情质朴之乐。

④“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意思是,此情此趣岂不美,切勿将它轻抛弃。衣食须得自料理,躬耕不会白费力。直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烦。由此看出,自给自足的农家劳作之乐,诗歌最后表达了自食其力,躬耕自理的劳作之乐。

3.A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错误。“无才不敢累明时”是反语,是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故选A。  

4.颈联通过描写蟋蟀和秋蝉的凄苦叫声,描绘了一幅早秋山中空寂萧瑟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思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景物形象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颈联是说,逢临秋天,草间的蟋蟀叫得更响亮急促;时近黄昏,山中的蝉声充满了悲伤之意,描绘了一幅早秋山中空寂萧瑟的画面,这是写“归隐之时节”。这两句是写初秋的名句,一个“急”字,不仅道出了草间的蟋蟀叫声急促,更暗示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又是一年秋。

一个“悲”字,不仅道出了山中的蝉声悲伤,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情绪,表达了作者思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


阅读全文
八种常见的诗歌题材 (三)山水田园诗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