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

《论语》阅读与写作素材挖掘

分享:杨老师 08-19教学资料 问答

【内容与主题】

孔子之前的西周时期是典型的文化和贵族文化,是不能参与其间的。再往前的殷商时期,推崇的是神权王权更没有什么权力,没有任何话语权。但是到了东周后,诸侯国间征战不断,城头变幻大王旗司空见惯,文化和学术开始下移,其根本原因是原有的等级关系发生了变化。有的王公贵族一夕之间成了庶民,而有的平民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挤进了上层社会。

这对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既为包括孔子在内的先秦诸子群雄并起创造了社会条件,也为他们传播文化,树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甚至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

《论语》的精髓在于人的发现和探索,在于托起了一个大写的。这个是孔子及其门生所创的,具有原典性、历史性、广阔性、深邃性的特点,当然,这同《论语》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分不开的。

生于乱世的孔子及其门生当时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政治失范、价值失范、规则失范、豪强征伐、生灵涂炭、流血漂橹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伦理纲常缺失,使生活异常混乱复杂。所以,孔子及其门生十分怀念西周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礼制有序的日子。他们主张以积极进取的中庸态度和超越现世的理性精神去追寻和发现,去构思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记述周,是在寻找人性的位置,但是孔子又不拘泥于周礼,因为周讲的是先王之道,忧的是,而孔子忧的却是人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篇》),指的是人不能受的左右和限制,应该积极地去发现道,弘扬道,后世孟子又将其演绎为忧国”“忧民

在教育上,西周时期是学在官府,但是到了东周,私学已经成为一时风气。

孔子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开坛授徒,有弟子三千。孔子最为可贵的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不分等级贵贱和贫富,都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这一点完全背叛了周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于完全从人和秩序的角度出发,让芸芸众生在安定有序的国家和社会中过上的生活。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把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让、勇等。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但这种是有条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篇》),并非愚忠

孔子所谈论的忠更多是指交友择友待友的方法,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篇》)。此外,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篇》)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篇》)等,都是的思想在处理不同伦理关系时的具体体现。

怎样才能成为仁人呢?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篇》),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并提出要为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的观点。

要建构道德品质的,必须以作为行为规范。《论语》中是紧密结合的。,是我国古代的社会行为规范、仪式的总称,它的内容包括:制度(指官制)、刑法、仪文(指各种仪式和车服、器具的文饰)、伦理、道德规范等。孔子意图使相互作用,并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篇》),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篇》)的西周盛世。

《论语》的政治思想,基本点是贯彻仁者爱人这个总的纲领的,其内容主要为,统治者要关心人民,减轻剥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克制私欲,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准则;要减轻刑罚,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孔子强调仁德政治,而且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贤人,即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孔子希望在保持旧的政治结构的前提下,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变革,从而达到天下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中庸思想,可以说是孔子的方法论,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等。

孔子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众人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因此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举一反三等,提出做人要重视全面发展,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孔子认识到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孔子的教育方针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篇》),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从政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思想。

《论语》第一次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把上升到了自觉自律的高度,从而使从王侯将相逐渐下移至普通人,并且阐述和规定了人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演绎了作为应该具有的学习方向和行为路线,通过文字和竹简把民族文化中的固定了下来。

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精神觉醒!

因为《论语》,因为,孔子及其门生将有限的生命融入了无尽的历史,创造了中国古代光辉的人文主义精神,否则绝不会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

【写作特色】

1语言朴素简洁,精练含蓄,韵味深长

《论语》表现的内在的深度和视界的广阔无与伦比。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不仅是对松柏的礼赞,更概括了丰富的生活内蕴和社会现象,象征了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赋予了后世人许多的诗情画意。文学语言力求用最经济的笔墨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使读者感到严谨而丰满,精练而韵味无穷。《论语》中很多语言就是这种语言的最早且经典的创造。

2语言形象,生动真切

《论语》中的人物刻画、环境描绘、气氛渲染、细节描写,都十分生动真切。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师生同乐的游春图,真是文情并茂,生趣盎然。

3创造众多成语,开创性地使用修辞格

《论语》所创成语之多,保留至今的成语、格言、古谚之多,古今典籍几乎无一可与之相比。

《论语》开创性地使用了不少修辞格,使语言具有强大的表现力,成为后代范式。以比喻为例,有明喻,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论语·为政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篇》),显示出孔子思路阔大开朗,联想高远;有借喻,如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篇》),以升堂”“入室喻人为学的两个阶段,贴切而新颖。

4用独特的说理方式记录思想的精华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著作,用独特的说理方式记录思想的精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首创。它不是纯文学的形式,而是中国古代著述的一种体裁,用看似随意的结构形式驾驭了一个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

►►►►素材挖掘◄◄◄◄

【挖掘作者】


耶稣、释迦牟尼、孔子,同样有门徒无数,同样都是死后被门徒推崇,其思想理念被进一步完善。前二者成了神,孔子却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的学说,不被大众接受,而耶稣、释迦牟尼的理念是可以被普通大众接受的。

孔子少年丧父,随同母亲过着贫且贱的生活,对下层社会十分了解,进而产生同情下层民众的仁爱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是宋国国君微子的后代,祖上是声势显赫的贵族,恢复家族的昔日荣光是没落贵族子孙的梦想。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孔子对此痛心疾首,所以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希望通过克己复礼使社会回到郁郁乎文哉的西周时期,这当然不合时宜。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孔子的思想只是被统治者选择性地拿来作为统治工具!但是,孔子思想的真正价值永远不会磨灭在中国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莫过于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而。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观点一 独立】 要有独立思想,独立判断,不能唯上是从,唯权是从,否则只能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者。现在网络上某些新闻事件后的舆论狂欢,往往是一些网民没有理性思考没有独立判断造成的,他们最后往往成了某些利益集团愚民政策的牺牲品。

【观点二 敢为天下先】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但并不是完全拘泥于传统。他也敢于挑战传统,比如开坛授徒,让平民接受教育,通过教化来让他们摆脱蒙昧。这与只有官宦子弟才有权进官学读书的旧习大不同。

【观点三 矢志不渝】 孔子一直到老都在传播自己的思想,为了实现自己仁政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着。

【其他观点】 盲从、追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等。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他安贫乐道,他也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关键是富贵要取之有道,合乎道义。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对孔子善意提醒,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但是孔子依旧初衷不改。


【观点一 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见义不为、见利忘义、为富不仁等社会现象,可以用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名句来论证。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楷模,与他在道德上的严格自律分不开。

【观点二 安贫乐道】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但当今一些人却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做事没有底线。孔子称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回不改其乐,其实也是孔子的做人准则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当今笑贫不笑娼,贫困好像是可耻的,不择手段聚敛财富的人成了大家艳羡的对象,这与古圣先贤安于贫困,执着于正义事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观点三 学而不厌】 如今学生中厌学现象比较普遍,读书无用论重新泛滥。而孔子活到老学到老,善于向其他人学习,比如问道于老子,不耻下问,且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由此成就了自己的学说、思想。

【观点四 初心不改,正道直行】 不忘初心如今成了人们常挂在嘴上的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己最初的主张或者理想,不管别人看法如何,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依然初衷不改呢?那些出身寒门本想为民多做好事,到最后却贪污受贿落马的官员,就是值得反思的例子。

【其他观点】 见义勇为、嫌贫爱富、忠言逆耳,等等。


天下大同是孔子的理想,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21世纪的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1988年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瑞典著名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当今人类面临道德滑坡、信仰危机、资源危机、战争四起等问题时,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在一次报告中提出: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如果中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而在如今的中国国内,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国学正在兴起,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意义。


【观点一 和谐】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地区弥漫着战火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道德问题、民族问题、教育问题、贫富差距等亦急需解决。当今时代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和谐!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的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均衡、重视民生的和谐社会吗?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当然,天下大同,也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观点二 思想的力量】 世上有两种王者:一种靠武力统治天下,另一种用思想来影响天下。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春秋时期的老人,这位为治国方略的施展,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其他观点】 经典的现实意义、文化自信、共识,等等。

【挖掘名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篇》

【翻译】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观点一 担当】 曾子认为,士必须具有两种涵养,即。这是由士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决定的。儒家思想的主体是,其终极目标是实现身修的人格塑造与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理想社会政治,这种理想目标的实现,若非弘毅之士,实难做到。

【观点二 信仰】 儒家刚健有为、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使得中国士人在生命深处无时无刻不在高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生命赞歌。他们心忧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用生命书写着一曲曲人性的赞歌。在儒家眼里,士是理想人格的典型楷模与儒家社会理想的坚定执行者。

【其他观点】 修养、奉献、知难而进,等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

【翻译】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作为仁人,就是自己想站得住,也帮助别人一同站得住;自己想过得好,也帮助别人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观点一 欲与不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为人处世准则的两个方面,前句是从的角度来讲,后句是从不欲的角度来讲,这两个方面不存在感情色彩的问题,更不存在对立,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完整组成了儒家的一条道德准则。

【观点二 助人与自助】 人与人交往要相互尊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摆脱困境,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振作精神,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力量和信心。

【观点三 善于借鉴】 别人的成功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启迪、激励和鞭策。要学会把别人的成就作为自己奋发进取的动力,把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走向成功的阶梯。这既是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

【其他观点】 团队精神、助人为乐、推己及人,等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篇》

【翻译】 孔子说:君子的人格修养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观点一 庸人不自扰】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智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常人仍可通过修行接近。因为,当一个人明白人生的真谛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提高心性,增进智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悲喜。

【观点二 真正的勇者】 真正的勇敢,是一种心灵的镇定,而不是一种意气。勇敢其实是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当你面对种种疑难问题而不知所措时,你是否想到,办法总比困难多。人生不仅需要仁德,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敢,一个没有勇敢精神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其他观点】 宽容、理性、把握当下、完善自己,等等。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

【翻译】 孔子说:质朴多于修饰,就流于粗俗;修饰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修饰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观点一 内外兼修】 一个人内在本质的东西是诚实、质朴的,它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表达和修饰,就像一件商品还需要包装一样。人内在本质的东西如果不加修饰,不加制约,质胜文,则未免浅陋、粗野;但是如果过分装饰,文胜质,嘴尖皮厚腹中空,那更要不得。真正的君子,必须是文质兼美、文质彬彬的。

【观点二 君子风范】 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如同君子的人格模式,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今人过分追求奢华,偏离了君子的行为规范。

【观点三 娱乐至死】 孔子希望求知者既要加强思想品质等内在仁德的修养,又要注重言行礼仪等外在表现,做一个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君子。但是如今媒体和大众,有的人以粗俗为美,表演无下限,娱乐至死,污染了社会空气。

【其他观点】 过分整容、过度包装、三俗,等等。


礼之用,和为贵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篇》

【翻译】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观点一 规则、规范】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如果为和谐而和谐,不以来节制,过分强调和谐而忽视原则性,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庸俗而没有规矩,也是不可行的。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规章、规则做保障。

【观点二 道德绑架】 以亲疏贵贱、等级差别为特征,古人云礼胜则离,太注重而忽视和谐,人与人之间就会疏远、离心,有些事情可能就无法办好。比如,网络上对某些人的某一行为群起而攻之,人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别人必须如何,这就造成了人心的疏离、社会的混乱。有子短短的两句话,可以说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秘籍。制度化的与精神性的,两者刚柔相济,不可或缺。

【观点三 继承与批判】 有子对关系的论述充满着辩证思维的智慧。但我们也要看到,儒家所倡导的是以为基础的,是基于亲疏贵贱、等级差别的和谐,这种和谐观已不再适用于今天的新时代。这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古人和为贵思想的宝贵遗产,又要充分认识其弊端,要以新时代的和谐观指导我们认识和谐社会,营造社会和谐环境。

【其他观点】 辩证思维、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好心办坏事,等等。

►►►►素材运用◄◄◄◄

【佳作欣赏】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

有一些文字,历经沧桑却美丽如初;有一种文化,跨越千年却魅力不减;有一种人,他站在历史的深处,指引着我们现在的道路。

走近《论语》,做孔子面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越千古的沧桑,看一看他那淡定的容颜。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苦难。孔子评价过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的意思是:颜回真贤德呀!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人们都忍受不了这种贫穷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孔子称赞颜回,不是因为他能在这种境遇中捱过来,而是因为他的生活态度。吃得不好,喝得不好,住得不好,面对如此种种,所有人都会产生困扰,甚至抱怨,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孔子才说贤哉,回也,感慨这才是真正的贤德——任何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

在今天听到这样的言论,其实我们的心里还是挺温暖的。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然在提高,但是人们的不满却越来越多,因为你总会看到周围还有乍富的阶层,总会有一些人让你感到心里不平衡,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我们习惯比较,总觉得为什么同样的目标别人轻而易举地获得,而自己付出这么多却什么也得不到。生活中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抱怨,甚至在其中纠结,一遍一遍地增加自己的痛苦,把苦难放大,把痛苦放大,总是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最终也错过了星星。

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遗憾。要做到内心强大,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太在乎得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自然也不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苦难,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

【名师点评】 

《论语》当中有许多能打动人心、引领人前行的语句,于丹教授说:那温暖的气息便流淌在心灵,让我们每个人在失落甚至绝望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化就是拯救自己的一种力量。面对窘困,颜回能不改其乐,其实这是孔子教育的结果,也是最令孔子欣慰的。一个人要能够安贫乐道,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这样的事放在浮躁、功利的今天来看,依旧具有启迪意义。在暂时无法改变我们处境的时候,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如果心态平和,那些所谓的艰难困苦就不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太大的伤害。如果一味地抱怨,不仅自己痛苦,也污染了别人。作者敏锐地看到这一点,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古今对比,有理有据,更有说服力。


阅读全文
《论语》阅读与写作素材挖掘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