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教学的切入点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在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初读小说的人都是从看热闹开始的,所谓“看热闹”实质上就被小说情节吸引。这个过程只不过是小说鉴赏的初步阶段而已,大多数人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往往只重视这一环节,当然这个阶段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一个积累感性材料的过程,但作为一个“鉴赏”小说者,只停留在这个阶段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还要“钻”进去,成为“内行”。如何才能“钻”进去呢?笔者就这一点谈谈小说的鉴赏问题。
一部小说能否吸引读者,首先要看故事情节是否感人。“感人心者莫乎情”,小说故事中所蕴涵感情是打动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原动力。这种感情能否拨动读者的心弦,关键要看这种感情是否真实,是否具有普遍性。“为文选情”或者“一己之情”是很难感人的,优秀的小说家往往很重视“情’的作用,使许多多情的读者泪如雨下。当然,这种情是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展示出来的。因此,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首先要“看热闹”,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从故事情节中体会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感情,以情的真假来判断评判小说的优劣。在小说鉴赏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阅读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结构,让学生尽情的看热闹,当然,不同的学生阅读水平不同,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讲故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讲故事”不仅可以清楚的检测出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写出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在看热闹的基础上接受“情”熏陶,愿意“轻轻的靠近”它。
当然,在许多小说的叙述中,为了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作者往往会为小说中的人物设置一个活动背景,我们称它为“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许多小说中占有很大篇幅,它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药》的第一段所描写的:“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这环境描写既交代了华老栓买药的时间,也交代了夏瑜就义的时间,而且从感情色彩上还为全文奠定了冷峭,阴森的气象。“一切景语皆情语”,高明的作者往往会把个人独特的感情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使景物带上“我”之色彩,所以,我们认真的阅读和体会景物所饱含的感情,也是我们理解小说中的一个的重要方面。不仅如此,有的小说家还能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以自然环境含蓄的影射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如《陈奂生上城》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吹,太阳暖哄哄”。它不仅交代了陈奂生上城的时间,而且还曲折的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次寒潮刚过”,此处的“寒潮”既指自然界的寒流,又指“文化大革命”,从而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在鉴赏自然环境的时候,还要看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没有内在的联系,从更深的层面理解小说的“浓情蜜意”。当然,自然环境并不是任何小说都有的,它是作者根据情节需要而设置的。但是社会条件的描述,有的作者在小说中直接的告诉了读者,但有的作者却没有直接告诉读者,而是把它融入到故事情节中,需要读者在字里行间去体会、概括。所以,对于小说环境的鉴赏,既要关注自然环境的的描写,又要关注社会环境的描写。尤其是社会环境,我们除了从自然环境中去“寻找”之外,还应该从作者的生活年代和作品的字里行间中去挖掘。许多读者在小说阅读中,往往只重视故事情节而忽略对小说环境的重视,甚至有的读者为了追求阅读的速度,直接跳过环境描写,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情节和环境只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小说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人物形象是通过曲折的情节和细腻的环境描写来展示的。小说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行都是作者特别安排的,以此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所谓“言为心声”,许多作家就抓了这一点,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因此,透过语言窥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也是我们深入理解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小说的行动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小说的鉴赏者,重视作者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也是非常必要的。作者总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来影射他所认识的时代,表现他所认识的生活。而作家创造的人物往往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人物的形象带有普遍性。所以,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把握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行为,心理等,从而更好的理解人物性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人物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二者相互统一。因此,分析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是我们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从而多层面多角度把握人物性格。而且人物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很复杂的并且是发展变化的,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人物形象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最后,我想再谈谈小说的语言,这里的语言是指文字语言,小说是以文字作为载体而存在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作者进行沟通的桥梁。任何优秀的作品必须用文字来表达。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里的“文”除指文字以外,还指文字所饱含的文采。许多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把文字做的尽量华美,以次来包装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好的语言往往能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小说的语言尤其强调语言的个性化,小说的人物由于性格、立场等的不同往往说出的话带有个人的特性。因此,欣赏人物语言,要听其言,想其人,知其心,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形象。小说家的语言,尤其重视含蓄美,“言有尽而意无穷”,喜欢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和想像的空间。所以,感受小说语言的含蓄美,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仔细玩味咀嚼,联系语境,想象情景,发现那些不易看出的妙处,从而鉴赏小说的语言个性美。不同的作者往往会形成自己相对固定的语言风格,我们只有在大量阅读中慢慢总结归纳多个作家的语言风格才能识别。简洁与繁丰,含蓄与明快,朴实与绚丽,缜密与疏放,典雅与俚俗,庄重与诙谐,豪放与柔婉,雄浑与纤巧全来自我们长久的归纳和感知。
当然,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作家往往会兼有几种语言风格。因此,我们还需要动态,全面的去把握,从而在阅读中感受美的陶冶。
除此而外,我们还应该多掌握一些小说的相关知识,诸如小说的发展史、小说的分类、小说的创作手法等等。当然,我们了解一些作者的生平经历,历史知识等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