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头条(必修上大单元)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 教学设计+配套课件

单元主题:生命的诗意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大任务:撰写以“致诗歌背后的你”为主题的文化散文阅读任务:1、组织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2、诗歌鉴赏交流。写作任务:1、学写文学短评:

  • 赛教竞技
  • 赛教课例
  • 班级管理
  • 校本研修
  • 教研论文
  • 教育教改
  • 办公技巧
【县级示范课】《探究古人生存智慧  学会阐述自我观点》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之危机联读推荐

【县级示范课】《探究古人生存智慧 学会阐述自我观点》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之危机联读

【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素养目标】1、分析解决危机的方法。2、学会运用语言技巧,阐述自我观点。3、学会在生活中勇敢面对

阅读更多
《与妻书》同课异构(5份课件)推荐

《与妻书》同课异构(5份课件)

《与妻书》同课异构(5份课件)

阅读更多
《直面挫折,向阳而生》主题班会(教学设计+PPT)推荐

《直面挫折,向阳而生》主题班会(教学设计+PPT)

《直面挫折,向阳而生》主题班会设计选自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统编的《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第12课“做生活的强者——面对挫折”。人生难免遇到挫折。面对挫折,或积极应对,或消极回避,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将对人的一生有不同的影响。本班会课将进一步让孩子们认识在人生的旅途中,特别是在高三的旅途中难以避免困难、挫折和逆境,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阅读更多
部编教材中的“人文主题”推荐

部编教材中的“人文主题”

部编教材中的“人文主题”就是“立德树人”中“德”的具体体现。可以“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四大主题为主线,系统梳理高中语文必修和选择性必修28个单元

阅读更多
以“从词赋中品析苏轼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为课例  浅析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推荐

以“从词赋中品析苏轼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为课例 浅析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以“从词赋中品析苏轼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为课例浅析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内容提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随着学习任务群的提出,群文阅读作为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学新思

阅读更多
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推荐

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很多,归纳一下,就是两句话:语文课要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老师必须先当好读书种子。——温儒敏 温儒敏,教授,博士生导师,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

阅读更多
  • 必修上册
  • 必修下册
  • 选必修上册
  • 选必修中册
  • 选必修下册
  • 现代文阅读I
  • 现代文阅读Ⅱ
  • 文言阅读
  • 诗歌鉴赏
  • 语言运用
  • 阅读积累
  • 教学资料
  • 信息类文本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分类概念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学术论文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

  • 高考信息类文本选择题备考策略

    【考情透视】1.选文考查形式呈现多样化。既有单一文本(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也有复合文本(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2024年新课标Ⅰ卷、2024年新课标Ⅱ卷);复合文本一般给出两则材

  • 信息类文本阅读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信息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

  • 信息类文本阅读 (5)论述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论点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  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

  • 信息类文本阅读 (4)论述类: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

    【考点概述】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分析题作为高考热点题型,主要分为论据判定题和行文思路分析题,考查考生对文本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

  • 信息类文本阅读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概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所谓“筛选信息

  • 信息类文本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考点概述】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它们是揭示事物本质属

  • 信息类文本阅读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概述】 理解信息类文本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

  • 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知识点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

  • 小说阅读答题要点

    (一)情节的作用 1.从情节方面说:点明题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引出下文、做下铺垫、埋下伏笔、照应前文、承上启下、推动情节、陡生波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小说阅读赏析题型之场景描写

    【考情分析】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Ⅱ的选文主要以小说为主,而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小说三要素之一。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而环境则是小说

  • 高考散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定义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特点形散

  • 小说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命题要点:1.情节:情节的概括、情节的作用、情节手法2.形象: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物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3.环境:概括环境描写的特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

  • 高考散文知识梳理:赏析作品的语言

    1.修辞表达效果①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繁冗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②

  • 高考小说答题模版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 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后一课》:上学

  • 散文 (10)探究意蕴

    【考情简述】散文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读者角度来说,理解

  • 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命题要点:1.形象:人物、景物、事物形象2.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3.表达技巧(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4.思想感情: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巧借已知信息,读懂古诗

  • 高考高频文言实词(50个)

    1.当①[2025·八省适应性考试]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②[2024·全国甲卷]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③[2024·新课标Ⅰ

  • 教材重要而常见的通假字(49个)

    1.生:同“性”,天性。例句:君子生非异也。 2.受:同“授”,传授。例句: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不:同“否”。例句:或师焉,或不焉。4.采:同“彩”。例句:须臾成五采。

  • 教材重要而常见的文言实词(40个)

    1.当⑴动词 ①相当,对等: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②抵充: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③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④执掌,主持: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

  • 《六国论》文言知识总结

    1.记字音①暴霜露(pù) ②洎(jì) ③为国者(wéi)2.一词多义(1)始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②始速祸焉(副词,才)(2)终①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

  •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1、缦立远视 (同“慢”)二、一词多义1、一:(1)四海一(作动词,统一)(2)一日之内(同一)(3)一肌一容(全)(4)一人之心(数词)(5)一旦不能有(与“旦”连用,指“有一天”)2、使:(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

  • 《答司马谏议书》文言知识总结

    一、一词多义1、以(1)故今具道所以:介词,因。 (2)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介词,因。(3)以致天下怨谤:表结果,因而。 (4)以授之于有司:表顺承,把。(5)以兴利除弊:来,以便,用来。 (

  • 《谏太宗十思疏》基础知识总结

    一、一词多义1、信(1)信者效其忠:诚信。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3)信言不美:真实,不虚伪。 (4)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2、当(1)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 (2)当

  • 常见错别字示例例及情境试题

    白晰(皙)卑却(怯)辩析(辨)恶耗(噩)材华(才)喝采(彩)翱游(遨)娘两(俩)更叠(迭)起迄(讫)沾辱(玷)陷井(阱)劈谣(辟)明片(名)募然(蓦)蓦捐(募)通辑(缉)博奕(弈)疏峻(浚)吉详(祥)1.句子:同学们对老师充满爱带,纷纷送上了节日

  • 语用新题型:得名方式 、构词方式

    【考情分析】命题点:分析特殊语言现象近几年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设题越来越灵活,体现依文设题的趋势,更能体现考生真实的语言运用的能力。2023年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便考查了在语境中

  • 语言文字运用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种类点号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句内点号:顿号、 逗号, 分号; 冒号:句末点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标号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引号“” 括号( ) 破折号—— 省略号…… 书

  • 高考语用题型:推介词

    1.文学作品推介词这类推介词旨在向读者推荐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通常会紧扣作品内容,表明推荐理由,反映个人的阅读感知。语言力求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召力,恰当运用修

  • 六技巧破除病句题

    一、看动词  在一个句子里,动词是灵魂,它既承接前面表示主语怎么样,又要支配后面的宾语来表示具体的句意,因而极易成为命题者设置误点的首选对象。审读句中的动词,不仅要看全句

  • 高考语文易误用成语

    1.鼎力相助[正确用法]敬辞,用于感谢他人帮助。 [常见误用]自称帮助他人时使用。 2.炙手可热[正确用法]形容权势极盛,含贬义。 [常见误用]误用于形容流行事物(如商品、明星)。3.

  • 十类常用常考成语+对点强化训练(下)

    06.方法策略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适当的措施。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集思

  • 十类常用常考成语+对点强化训练(上)

    01.形貌品性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年轻

  • 《古文观止》卷三 · 虞师晋师灭夏阳 ·《谷梁传》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不是国家而说灭,这是看重夏阳。虞国的军队不足一个师,《春秋》说是师,为什么呢?✦虞:周文王时就已建立的姬姓小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晋

  • 《古文观止》卷四 · 范雎说秦王《战国策·秦策五》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庭里迎接,恭敬地执行宾主的礼节。范雎表示辞让。✦庭:指宫廷。旧本《古文观止》此句作“王庭迎范雎”。按原文

  • 《古文观止》卷二 · 周文  王孙满对楚子《左传》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河,陈兵于周王室境内。✦王孙满:周大夫,周共王的玄孙。✦对:回答。✦楚子:楚庄王,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

  • 《史记》整本书阅读

    【12本纪】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本纪第四秦本纪第五秦始皇本纪第六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吕太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孝武本纪第十二 【10

  • 《古文观止》整本书阅读

    目录卷一· 周文1.古文观止丨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2.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周郑交质》3.古文观止丨左丘明《石碏谏宠州吁》4.古文观止丨左丘明《臧僖伯谏观鱼》5.古文观止丨

  • 《史记》30世家·三王世家第三十【2】

    三王世家第三十【2】太史公曰:古人有言曰“爱之欲其富,亲之欲其贵”。故王者疆土建国,封立子弟,所以褒亲亲,序骨肉,尊先祖,贵支体,广同姓于天下也。太史公说:古人有句话说:“爱他就希

  • 《史记》30世家·三王世家第三十【1】

    三王世家第三十【1】“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大司马:职官名。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西汉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此处未兼将

  • 《史记》30世家·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孝景皇帝的儿子共有十三人受封为王,这十三人分别由五位母亲所生,同一母亲所生的为宗亲。栗姬子曰荣、德、阏于【阏于:《汉书》作

  • 《红楼梦》知识点全面整理及试题练习(四)

    阅读与测评一、填空题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事艺术之巧用道具

    道具之妙用,可叙事,可传情,可言志,惟有心者得之。老军临别时“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的细节,在叙事中构成精妙的物象流转。这个曾被前任看守用于买酒驱寒的器物,在林冲手中经历了功

  • 《红楼梦》知识点全面整理及试题练习(三)

    五、人物鉴赏《红楼梦》写人物不再平面化,不再是好人好到底,坏人坏到底,作者总是如实下来,不做褒贬,每个人物形象都活生生地有血有肉。1.贾宝玉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

  • 【教材拓展】《记念刘和珍君》:学习鲁迅“夹枪带棒”式的表达方式

    我们读过鲁迅的文章有时候会有一种“好话不好说”的感觉,总觉得此老说话,阴阳怪气,话里有话。之前和国华兄讨论过这个问题,他称之为“夹枪带棒”式的表达,我以为很贴切,总之,鲁迅的

  • 【教材拓展】《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异同

    《琵琶行》中音乐描写部分的文字主要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前奏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红楼梦》知识点全面整理及试题练习(二)

    《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人物?至今尚无定论。清人姜祺统计有448人,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统计721人,近年徐恭时统计为945人。读者首先应将贾府的人物关系理清。四、人物关系1、贾府五

  • 《红楼梦》知识点全面整理及试题练习(一)

    一、情节梗概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夫人贾氏病逝了,京城的岳母带信来要接外孙女黛玉去抚养,林如海便请黛玉的老师贾雨村送她进京。贾家是开国勋臣宁国公、荣国公之后,声势显赫。

  • 必修下古诗词诵读

    预习与巩固(一)教材知识整理1.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rónɡ)马关山北,凭轩涕(tì)泗(sì)流。【译文】

  • 整本书阅读
  • 课文教考衔接
  • 单元写作任务
  • 高考考点专题
  • 单元主题
  • 写作技巧
  • 写作素材
  • 范文美文
  • 高考作文
  • 学生作品
  • 推荐试题
  • 专题训练
  • 周测试题
  • 月考试题
  • 阅读试题
  • 高考真题

热门标签